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變廢為寶!武漢這家公司把高考錯題做成了大生意

《支點》記者 何輝

“考考考, 老師的法寶;分分分, 學生的命根;抄抄抄, 逼出來的絕招。 ”

相信只要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人, 對這句順口溜並不陌生。

老師為什麼要“考”?因為老師需要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為什麼要“抄”?因為學生都期望自己能拿高分, 不希望有錯題。

當然, “抄”是舞弊行為, 是不允許的。 但單就考試做錯題來說, 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老師, 都是人見人惡, 誰都不想看到試卷上劃滿了紅色的“×”。

在武漢有家公司, 偏偏對錯題情有獨鍾, 它收集了上億道錯題, 並把這些錯題做成了一門生意, 獲得學生、家長、老師、學校等多方青睞。

這家公司名為武漢華騰睿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騰睿雲”), 通過大資料等工具, 對學生每次考試的試卷特別是錯題進行分析, 幫助學生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 以期在日後改進。

因為商業切入點獨特, 且只要中高考等考試選拔體系還存在,

對高分追求的剛需就會持續存在, 基於此, 目前華騰睿雲已獲得多家風投機構關注。

“變廢為寶”

華騰睿雲已站上風口, 而公司創始人張俊實際上已摸索了11年。

曾在教育系統工作多年的張俊, 很早就對電腦閱卷系統感興趣。 10多年前, 我國很多地方開始使用電腦閱卷系統, 即對於類似在A、B、C、D等若干選項間做選擇的客觀題, 學生只須在專用答題卡上將選項用鉛筆塗黑即可, 而這種答題卡可通過電腦軟體讀寫。

“以前人工批閱試卷, 老師要投入大量時間精力, 有了電腦閱卷, 不僅效率高, 還把老師從改試卷的低價值勞動中解放出來, 將更多精力用於教學。 ”張俊說, 他當時就從事電腦閱卷工作, 相關學校特別是初中、高中段大大小小的考試都在他的手上完成了閱卷,

幾年下來, 竟無意中積累了300多所學校約2.5萬套試卷的數據。

“不過, 當時還沒想到這些資料有什麼用。 ”離開教育系統後, 張俊仍舊從事與電腦閱卷相關工作。 近幾年, 大資料的概念突然火了, 並在很多行業取得了突破。 2015年國務院下發的《促進大資料發展行動綱要》中就專門提出要實施“教育文化大資料”工程, 提出要“探索發揮大資料對變革教育方式、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品質的支撐作用”。

張俊意識到, 自己積累多年的考試資料, 可以派上用場了。 “大資料的核心是要有海量真實的原始資料, 而我擁有的, 正是K12階段尤其是初、高中階段大量真實的考試資料, 這些資料能為提升教育品質提供幫助。

但是, 如何將這些沉睡的考試資料“變廢為寶”呢?從2015年開始, 張俊開始召集技術人員研發大資料系統。 恰在此時, 一個偶然的機會, 張俊與國內最大的軟體外包服務商東軟集團達成合作, 雙方合資成立了華騰睿雲, 定位於考試閱卷資料獲取服務商, 由東軟集團負責軟體發展, 張俊則負責武漢地區的資源開拓。

華騰睿雲總經理張俊。

“精准診斷”

考試閱卷資料獲取服務, 聽起來有些專業, 但原理並不複雜。

張俊舉例說明, 學生A從自己上初一的第一次考試起, 就可將每一科、每一次考試的試卷都納入到華騰睿雲的軟體系統。 對於選擇類客觀題, 軟體可自動閱卷;對於例如寫作文之類的主觀題, 則將其掃描成圖片上傳至軟體系統。

軟體的另一端, 則是教學經驗豐富的名師。 他們在試卷中找到考生答錯的題, 針對《考試大綱》中規定的考點, 重點分析扣分的主要原因, 是知識點沒掌握好, 或是粗心大意寫錯了, 還是題目沒看懂等等, 總之最後會對A學生一段時間以來的學習成果給出一份詳細的“診斷報告”, 如同患者到醫院看病所做的檢測報告一樣,屬於“精准診斷”。

“精准診斷,就是我們想要達到的效果,這與國家提倡的因材施教理念是一致的。”張俊說,在生活中很容易看到這樣的場景,家長找到老師,詢問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還有哪些不足,通常老師會根據學生平時表現作出分析,而畢竟一個老師要帶一個班或幾個班,老師的判斷可能會有些籠統,“但如果老師手上有一份詳細的精准診斷報告,就更容易找出學生到底在哪些方面存在短板”。

從大資料的原理上說,考試試卷的樣本數越多,“診斷報告”的準確性就會越高。張俊介紹,對於初高中的考試試卷,儘管每一次考試的題目都不一樣,但實際上所有題目要考核的考點就那麼多,不同的只是各個考點的不同組合。以數學試卷為例,對A學生的多份數學試卷進行分析,就很容易從中找到規律性的問題,比如他對知識點B掌握不熟,所以每次遇到知識點B與其他知識點組合的題目時,他就會在知識點B處卡殼。我們就認為,他需要對知識點B進行重點補習。

再如作文,如果將A學生多次考試的作文試卷進行綜合分析,也可發現有規律性的問題,比如他是語言表達有問題,或是中心不夠突出,還是結構混亂,甚至是字跡潦草導致的扣分,通過軟體系統很容易發現問題,然後就可“對症下藥”了。

另外,老師與老師之間也有教學水準的差異,有的老師可能還沒意識到是自己的教學出了問題。如果由協力廠商資料公司專門提供試卷分析服務,並給每個學生出具“診斷報告”,效果會更好。

“這樣的事情有價值,有價值的事情就會有市場”,張俊對公司的前景很樂觀。

華騰睿雲邀請名師開展“網路教學”。

從“診斷”到“診治”

為驗證自己的專業判斷,從2015年9月開始,華騰睿雲與武漢市江漢區一所高中合作,為其高三學生提供免費診斷服務,目標是提升該校高考的一本上線率。之前,該校每年高考過一本線的學生基本都在100人以下。

為方便錄入資料,華騰睿雲與該校統一製作了試卷答題卡,然後將學生的每次考試都錄入系統,並根據學習進度滾動式地對每名學生不同階段的學習狀況作出“診斷”。

“這是我們的第一次實戰,為了達到最好效果,我們甚至還將服務延伸至‘診治’環節。”張俊說,以前公司只是將“診斷報告”提供給學校,供該校老師參考,但後來公司發現,並不是每一所學校的每一位老師都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有的老師就算拿到了“診斷報告”,也未必能想到提升學生成績的好辦法。

基於這樣的現實,華騰睿雲動用各方資源,邀請在全市範圍內經驗豐富的名師開展網路教學,“在我們公司就設有直播間,針對該校學生的共性問題,邀請名師給學生上課,學生在原校的課堂上就可學習”。

2016年高考期間,該校過一本線的考生創歷史地達到125人。“雖然不能證明這樣的成績全是大資料的功勞,但不可否認的是,公司的大資料診斷服務在其中起到了積極作用。”張俊說。

TO B+TO C

初戰告捷,華騰睿雲在武漢市教育圈也小有名氣了,前來合作的學校越來越多,目前已與武漢四個城區的教研機構簽訂了3-5年戰略合作協定。張俊開始認真地思考公司的商業模式。

“未來公司會兩條腿走路,一條是對學校或教學研究院,相當於是TO B;另一條是對學生或家長,相當於是TO C。”張俊說,不論是出於讓學生學到更多知識的考慮,還是受制於“上線率”等無形的壓力,學校、教研機構都對大資料“精准診斷”有強烈需求,學生及家長對提高考試成績的需求就更不用說了,“要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學生擠破腦袋也要去上各種培訓班呢?”

不過,也有人提出,這種以考試試卷為核心的商業模式,是否助長應試教育之風?對此,張俊認為,一方面,縱觀全球主流國家,選拔學生最主流方式仍是考試,就目前來說它還是檢測學生學習成果的最公平的方式,如果通過大資料分析能説明學生提高考試成績,它就是一個好的教學工具;另一方面,給每個學生作出的“診斷報告”,並不是傳授應試技巧,而是幫他找出沒學好的知識點,這些知識點恰恰是教育主管部門規定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從這個角度上講,大資料診斷所做的正是在推動素質教育;另外,公司還邀請全市的名師開展“網上課堂”,破解了師資隊伍不均衡、師資教學水準不均衡難題,這也是一件好事。

不管怎麼樣,至少在市場上,“大資料+試卷分析”模式開始受到熱捧,包括上市公司科大訊飛在內的多家公司都在開展類似業務,而這也給華騰睿雲帶來了競爭。

“有競爭是好事,證明我們對這個行業的判斷是對的。”張俊說,目前公司已形成“大資料-精准診斷-精准診治”的業務閉環,而且還比競爭對手先行一步,即公司10多年積累的上萬份試卷、上億道題目的大資料資源,這是其他公司很難比擬的。

如同患者到醫院看病所做的檢測報告一樣,屬於“精准診斷”。

“精准診斷,就是我們想要達到的效果,這與國家提倡的因材施教理念是一致的。”張俊說,在生活中很容易看到這樣的場景,家長找到老師,詢問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還有哪些不足,通常老師會根據學生平時表現作出分析,而畢竟一個老師要帶一個班或幾個班,老師的判斷可能會有些籠統,“但如果老師手上有一份詳細的精准診斷報告,就更容易找出學生到底在哪些方面存在短板”。

從大資料的原理上說,考試試卷的樣本數越多,“診斷報告”的準確性就會越高。張俊介紹,對於初高中的考試試卷,儘管每一次考試的題目都不一樣,但實際上所有題目要考核的考點就那麼多,不同的只是各個考點的不同組合。以數學試卷為例,對A學生的多份數學試卷進行分析,就很容易從中找到規律性的問題,比如他對知識點B掌握不熟,所以每次遇到知識點B與其他知識點組合的題目時,他就會在知識點B處卡殼。我們就認為,他需要對知識點B進行重點補習。

再如作文,如果將A學生多次考試的作文試卷進行綜合分析,也可發現有規律性的問題,比如他是語言表達有問題,或是中心不夠突出,還是結構混亂,甚至是字跡潦草導致的扣分,通過軟體系統很容易發現問題,然後就可“對症下藥”了。

另外,老師與老師之間也有教學水準的差異,有的老師可能還沒意識到是自己的教學出了問題。如果由協力廠商資料公司專門提供試卷分析服務,並給每個學生出具“診斷報告”,效果會更好。

“這樣的事情有價值,有價值的事情就會有市場”,張俊對公司的前景很樂觀。

華騰睿雲邀請名師開展“網路教學”。

從“診斷”到“診治”

為驗證自己的專業判斷,從2015年9月開始,華騰睿雲與武漢市江漢區一所高中合作,為其高三學生提供免費診斷服務,目標是提升該校高考的一本上線率。之前,該校每年高考過一本線的學生基本都在100人以下。

為方便錄入資料,華騰睿雲與該校統一製作了試卷答題卡,然後將學生的每次考試都錄入系統,並根據學習進度滾動式地對每名學生不同階段的學習狀況作出“診斷”。

“這是我們的第一次實戰,為了達到最好效果,我們甚至還將服務延伸至‘診治’環節。”張俊說,以前公司只是將“診斷報告”提供給學校,供該校老師參考,但後來公司發現,並不是每一所學校的每一位老師都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有的老師就算拿到了“診斷報告”,也未必能想到提升學生成績的好辦法。

基於這樣的現實,華騰睿雲動用各方資源,邀請在全市範圍內經驗豐富的名師開展網路教學,“在我們公司就設有直播間,針對該校學生的共性問題,邀請名師給學生上課,學生在原校的課堂上就可學習”。

2016年高考期間,該校過一本線的考生創歷史地達到125人。“雖然不能證明這樣的成績全是大資料的功勞,但不可否認的是,公司的大資料診斷服務在其中起到了積極作用。”張俊說。

TO B+TO C

初戰告捷,華騰睿雲在武漢市教育圈也小有名氣了,前來合作的學校越來越多,目前已與武漢四個城區的教研機構簽訂了3-5年戰略合作協定。張俊開始認真地思考公司的商業模式。

“未來公司會兩條腿走路,一條是對學校或教學研究院,相當於是TO B;另一條是對學生或家長,相當於是TO C。”張俊說,不論是出於讓學生學到更多知識的考慮,還是受制於“上線率”等無形的壓力,學校、教研機構都對大資料“精准診斷”有強烈需求,學生及家長對提高考試成績的需求就更不用說了,“要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學生擠破腦袋也要去上各種培訓班呢?”

不過,也有人提出,這種以考試試卷為核心的商業模式,是否助長應試教育之風?對此,張俊認為,一方面,縱觀全球主流國家,選拔學生最主流方式仍是考試,就目前來說它還是檢測學生學習成果的最公平的方式,如果通過大資料分析能説明學生提高考試成績,它就是一個好的教學工具;另一方面,給每個學生作出的“診斷報告”,並不是傳授應試技巧,而是幫他找出沒學好的知識點,這些知識點恰恰是教育主管部門規定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從這個角度上講,大資料診斷所做的正是在推動素質教育;另外,公司還邀請全市的名師開展“網上課堂”,破解了師資隊伍不均衡、師資教學水準不均衡難題,這也是一件好事。

不管怎麼樣,至少在市場上,“大資料+試卷分析”模式開始受到熱捧,包括上市公司科大訊飛在內的多家公司都在開展類似業務,而這也給華騰睿雲帶來了競爭。

“有競爭是好事,證明我們對這個行業的判斷是對的。”張俊說,目前公司已形成“大資料-精准診斷-精准診治”的業務閉環,而且還比競爭對手先行一步,即公司10多年積累的上萬份試卷、上億道題目的大資料資源,這是其他公司很難比擬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