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剛剛,德邦物流宣佈上市,要和順豐競爭!

伴隨著中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快遞行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 繼順豐、圓通、申通、韻達之後, 又一家物流巨頭德邦物流正式上市。

1月16日, 德邦股份在上海股票交易所敲響上市鐘聲, 股票代碼603056。 德邦股份也是國內首家通過IPO方式登陸A股的快遞企業, 中國主要物流快遞企業均已登陸資本市場。

說起德邦物流, 它幾乎是快遞業裡最奇葩的存在, 別人家的快遞公司都是送小件, 這家快遞都是以大件為主。 在快遞業, 這家公司存在感稀薄, 但在零擔物流裡, 它卻是行業一哥。

會計出身, 陰差陽錯做了老闆

1992年, 剛從廈門大學會計系畢業的崔維星到廣東國旅上班。 原本崔維星的人生定位是一名會計師, 卻在陰差陽錯間, 被安排到位於廣東中山的分公司做起了空運貨運業務。

由於中山營業點位置較偏, 崔維星雖然想盡辦法打開局面, 但離初始目標還有相當一段距離。 1996年8月, 國旅貨運叫停了中山業務。

丟了飯碗之後, 崔維星乾脆自己幹起了貨運業務。

同年的9月1日, 不願放棄的崔維星辭去了廣東國旅的工作, 拉著自己的愛人薛霞、一個司機、一個搬運工, 創建了"崔氏貨運公司"。 1998年6月起, 崔維星承包了南方航空老幹部航空客貨運處的業務。

剛開始並不順利, "崔氏貨運公司"第一個月就虧了三萬元, 員工幾乎走光, 整間公司就這四個人, 擠在8平方米的小天地裡。 但花了不到一年時間, 這家公司奇跡般的完成了100萬的營收, 這大概是崔維星創業的真正起點。

精准定位, 成為一哥

經過四年時間的資產積累, 憑藉多年的貨運經驗和自己的人格魅力, 崔維星先是承包了南航老幹客貨運處,利用航空運貨, 成立了廣州市德邦物流服務有限公司。 後來又吸引了俞大富(現今的金大物流的老總)和石浩文(現今新邦物流老總)帶著各自的公司併入德邦,

一舉讓德邦進入了飛速發展的階段。

但是, 一山始終容不了二虎, 何況是三隻虎。 理念的不合, 讓崔維星、俞大富、石浩文分道揚鑣, 一直順風順水的德邦也因為分割問題陷入了僵局。

2000年左右, 我國公路高速網的逐漸建成, 崔維星嗅到了其中的商機。德邦乘機做起公路快運,靠多年打拼成為零擔物流的隱形冠軍。德邦最初的網點和店面都是自建,車輛也是自己買,在門店開設、店面環境、服務內容、運輸管控、線路鋪設等方面建立比較嚴密的標準化體系。

汽運業務開始後,德邦接了很多大客戶。遇上大客戶好雖好,但是不免有壓價、拖欠的情況發生。這個時候,崔維星放棄了眾人眼中的“香餑餑”,將市場客戶定位到中小零擔客戶上。蚊子肉雖少,但是數量龐大呀。

30公斤—1噸這個數值區間,崔維星是經過了多次思量的。30公斤以下的貨物可能快遞及快運公司更專業,1噸以上的則可能要做整車運輸。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優勢。這個區間值,德邦吃定了!

09年德邦終於擊敗華宇成為中國物流第一。當德邦好不容易奠定物流第一的位置,卻發現市場上早不流行這個了,快遞業務成了行業的新風口。

錯過快遞,亡羊補牢

2010年是中國快遞發展最迅速的幾年,而德邦卻錯過了這一風口,當四通一達做大,德邦悔之晚矣。

2013年11月,德邦殺入快遞行業。崔維星承認,進入快遞晚了。2015年,德邦推出“事業合夥人”計畫,主要是在其網路暫未覆蓋的三四線潛力區域,開放快遞以及部分區域的快運業務,作為直營網路的補充。

德邦把未來的發展重點放到了快遞業務上,還揚言要和順豐競爭。

當別人問及崔維星,拿什麼和順豐競爭時,他是這麼說的,“德邦要做快遞,有一個永遠也繞不開的話題,就是如何跟順豐競爭。怎麼競爭啊?其實我們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只有腳踏實地。我們正在做的,就是學習華為。”

德邦想在快遞這方面補課,但物流和快遞業務看上去比較類似,但實際上天差地別。

要和順豐競爭,差距還很大

德邦在零擔物流中具有豐富經驗,但快遞和零擔是物流行業的細分業務,快遞講究的是服務和高效,而為大件物流設計的分揀設備並不能承擔好快件的業務。另外沒有足夠的貨機,快件速度也達不到要求。

同樣的,順豐也試過玩物流,最終失敗告終。最主要還是末端承受不住,快遞人員、設備承受不了大的快件,而且利潤相對本身的商業件來說太低了,王衛做了一下就撤了

所以目前德邦的快遞和順豐還有不可跨越的差距,而且兩家公司的業務雖然有重合,但是很少,順豐主要的利潤來自于高端的商業快件,而德邦的目標現在是淘寶快件,德邦的競爭對手應該是四通一達。

其實不管在哪個行業,把市場細分,然後做精,這樣才能脫穎而出。今天的德邦雖然在物流業裡是首屈一指的,但在快遞業裡,相比於在行業深耕10年的順豐來說還是一個嬰兒,或許再等10年中國快遞業會出現多強相爭的局面。

作者:風清

崔維星嗅到了其中的商機。德邦乘機做起公路快運,靠多年打拼成為零擔物流的隱形冠軍。德邦最初的網點和店面都是自建,車輛也是自己買,在門店開設、店面環境、服務內容、運輸管控、線路鋪設等方面建立比較嚴密的標準化體系。

汽運業務開始後,德邦接了很多大客戶。遇上大客戶好雖好,但是不免有壓價、拖欠的情況發生。這個時候,崔維星放棄了眾人眼中的“香餑餑”,將市場客戶定位到中小零擔客戶上。蚊子肉雖少,但是數量龐大呀。

30公斤—1噸這個數值區間,崔維星是經過了多次思量的。30公斤以下的貨物可能快遞及快運公司更專業,1噸以上的則可能要做整車運輸。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優勢。這個區間值,德邦吃定了!

09年德邦終於擊敗華宇成為中國物流第一。當德邦好不容易奠定物流第一的位置,卻發現市場上早不流行這個了,快遞業務成了行業的新風口。

錯過快遞,亡羊補牢

2010年是中國快遞發展最迅速的幾年,而德邦卻錯過了這一風口,當四通一達做大,德邦悔之晚矣。

2013年11月,德邦殺入快遞行業。崔維星承認,進入快遞晚了。2015年,德邦推出“事業合夥人”計畫,主要是在其網路暫未覆蓋的三四線潛力區域,開放快遞以及部分區域的快運業務,作為直營網路的補充。

德邦把未來的發展重點放到了快遞業務上,還揚言要和順豐競爭。

當別人問及崔維星,拿什麼和順豐競爭時,他是這麼說的,“德邦要做快遞,有一個永遠也繞不開的話題,就是如何跟順豐競爭。怎麼競爭啊?其實我們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只有腳踏實地。我們正在做的,就是學習華為。”

德邦想在快遞這方面補課,但物流和快遞業務看上去比較類似,但實際上天差地別。

要和順豐競爭,差距還很大

德邦在零擔物流中具有豐富經驗,但快遞和零擔是物流行業的細分業務,快遞講究的是服務和高效,而為大件物流設計的分揀設備並不能承擔好快件的業務。另外沒有足夠的貨機,快件速度也達不到要求。

同樣的,順豐也試過玩物流,最終失敗告終。最主要還是末端承受不住,快遞人員、設備承受不了大的快件,而且利潤相對本身的商業件來說太低了,王衛做了一下就撤了

所以目前德邦的快遞和順豐還有不可跨越的差距,而且兩家公司的業務雖然有重合,但是很少,順豐主要的利潤來自于高端的商業快件,而德邦的目標現在是淘寶快件,德邦的競爭對手應該是四通一達。

其實不管在哪個行業,把市場細分,然後做精,這樣才能脫穎而出。今天的德邦雖然在物流業裡是首屈一指的,但在快遞業裡,相比於在行業深耕10年的順豐來說還是一個嬰兒,或許再等10年中國快遞業會出現多強相爭的局面。

作者:風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