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民歌之父李雙澤——他用一支可樂瓶,改寫華語音樂的歷史

分享經典音樂, 筆耕原創評論

喜歡音樂的你, 加個關注吧

董小姐按:此前專欄文章介紹了風起雲湧的民歌運動中, 成長起來的一批優秀音樂人,

其中包括李泰祥、葉佳修、梁弘志、李壽全等人, 堪稱民歌中興的幕後英雄。 追本溯源, 在這些創作巨匠的前方, 還有人為民歌運動披荊斬棘、開荒拓土、奠定基石, 他們就是“民歌之父”——李雙澤、楊弦和胡德夫。

此三子共同締造了為整個華語流行音樂啟蒙的“民歌運動”。 李雙澤在淡江大學丟掉手中的可樂瓶, 提出“唱自己的歌”, 民歌運動由此拉開序幕;楊弦發表的《中國現代民歌集》, 是首張集結出版的民歌唱片, 其意義不啻於民歌運動打響的“第一槍”;胡德夫則是臺灣原住民, 一生都以“戰士”的姿態抗爭, 不論在樂壇還是社會。

歷史的機緣巧合中, 如果沒有這3個人的橫空出世, 也許就沒有後來改寫華語音樂走向的民歌運動。 今天, 我們就來記取民歌先驅中的李雙澤。

李雙澤, 是個畫家、作家、歌者, 是個充滿人文精神、家國情懷的菲籍華僑。 從專業的角度來講, 李雙澤是個“不及格”的音樂人, 他的作品為數不多, 創作還很稚嫩, 歌聲也不夠動人, 但是作為荒野中的拓路者,

他提出“寫自己的歌, 唱自己的歌”, 就足以彪炳歌壇。

李雙澤出生在菲律賓, 後隨父母經香港遷居臺灣, 進入淡江大學數學系讀書。 大學期間, 李雙澤一心想轉入建築系攻讀, 但始終未能遂願, 於是選修了建築系幾乎所有與藝術相關的課程, 自此奠定了他短暫生命中深耕藝文的基本素養。


淡江大學是臺灣第一所私立高等學府, 從建校至今, 始終沿襲著薈萃人文、銳意進取的精神, 是一所充滿願景、創意豐饒的理想之境。 從這裡走出來的知名校友包括古龍、胡德夫、李建複、桂綸鎂、盧廣仲等, 這裡還是推動整個華語音樂步入現代化的民歌運動的發源地。

1976年, 時任電臺主播的陶曉清在淡水校園組織“西洋民謠演唱會”, 參加演出的歌手都是此後民歌運動的重要推手, 其中包括楊弦和胡德夫另外兩位“民歌之父”, 還有楊祖珺、賴聲川和吳楚楚等人。

楊祖珺是民歌運動早期的一面旗幟, 賴聲川在轉入戲劇行當之前, 也是民歌陣營的中堅力量, 吳楚楚後來則創辦了臺灣本土最具影響力的“飛碟唱片”, 陶曉清憑藉她媒體人的身份以及對民歌的推動作用, 被譽為“民歌之母”。

看臺下的聽眾中,則有張艾嘉、李建複、胡因夢等人。進入80年代,當年觀眾席上的張艾嘉和李建複都成了民歌旗手,張艾嘉曾為羅大佑的第一場創作專輯《之乎者也》奔走求援,她演唱的《童年》《光陰的故事》也都成了民歌代表作,李建複《龍的傳人》也是中興民歌的力作。

淡水校園的演唱會人,李雙澤原本不在登臺表演的歌手之列,他是頂替胡德夫上臺。胡德夫因為前一晚在女友家幫人出頭打架,身上掛彩重傷之下無法登臺,只好搬來“救兵”李雙澤讓其幫忙“代打”,本意是想讓有留洋經歷的李雙澤唱兩首美國民謠,卻被不按常規出牌的李雙澤攪了局。

這場演唱會是活躍在大學校園中,普普通通、再正常不過的一場西洋民謠演唱會,每位歌手按部就班的唱幾首外國民謠謝幕即可,但到了李雙澤演唱的時候,他拿著一支可樂瓶子登臺,大聲地說

“我們在菲律賓,喝可口可樂,聽這些歌;在西班牙,喝可口可樂,聽這些歌;在美國,喝可口可樂,聽這些歌。現在,在臺灣,我們還是喝可口可樂,聽這些歌。”

他把可樂瓶子扔到一邊,痛心疾首道

“我們都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為什麼要花錢買票來聽西洋歌!我們到底有沒有自己的歌?”

李雙澤開始在臺上唱起《補破網》《國父紀念歌》這些臺灣“自己”的歌曲。經他這麼一鬧,台下的觀眾在一片錯愕與噓聲中散去,留下目瞪口呆的陶曉清和一眾歌手。

第二天,李雙澤的“極端”行徑在淡江校園引起了廣泛討論,大家都在思考究竟“什麼才是我們的歌,我們為什麼沒有自己的歌”,並且在之後幾期的《淡江週刊》上引發持續爭論,這股風潮很快席捲臺灣校園,進而波及到整個青年群體。

大家紛紛投入到創作中,開始寫自己的歌,用稚嫩的琴弦和嗓音抒發最真實的音樂感受,這就是臺灣民歌歷史上著名的“淡江事件”,亦稱“可口可樂事件”,臺灣民歌運動藉此拉開序幕。

站在民歌背後的李雙澤,無疑是一位元標誌性的符號人物。他擲地有聲的擷問,無異於丟下一枚重磅炸彈,直擊青年群體的內心深處,並且拓展出一場轟轟烈烈的民歌變革,改變了翻唱西洋歌曲的沿革,也改變了華語音樂的歷史走向。

李雙澤是一位來自菲律賓的華人,他回到臺灣來尋根,想要尋找一些中國人自己特有的、傳統文化的東西,結果看到這裡的年輕人和菲律賓、西班牙各地的年輕人一樣,都在唱洋歌,很是失落。

其實失落的不僅僅是他一個人,而是整個青年群體、甚至整個臺灣社會。70年代初,臺灣退出聯合國,國際地位岌岌可危,島內彌漫著一股悲傷情緒。當代的年輕人聽西洋民謠長大,以西洋民謠為精神寄託,身處這樣環境也是心有戚戚焉。

但李雙澤提出“寫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開始讓年輕人從民族意識上,向內尋找,探索我們自己身上的獨到“精神”,民歌運動就是在這種形式下的一種表像,其實最重要的“訴求”是,把我們的精神寄託,從原本西洋人身上,又轉回到我們自己身上。

“淡江事件”翌年9月,李雙澤在海邊游泳時,為了救一名外籍遊客而溺亡,生命在他28歲的時候畫下休止符。後人為了紀念李雙澤在音樂路上的探索與貢獻,在他逝世30周年之際建了一座紀念碑,刻著“唱自己的歌”5個字,碑址就選在當年他擲可樂瓶的淡江大學。

這支被扔掉的可樂瓶,就像“蝴蝶效應”中引發風暴的蝴蝶翅膀,經過醞釀、發酵,在華語樂壇上產生了曠日持久的影響,它推動我們的音樂、我們的精神追求,向我們中國人內在的地方去探尋。

也正因為李雙澤一句“唱自己的歌”,讓每個華人角落,都有我們自己的歌在傳唱。

看臺下的聽眾中,則有張艾嘉、李建複、胡因夢等人。進入80年代,當年觀眾席上的張艾嘉和李建複都成了民歌旗手,張艾嘉曾為羅大佑的第一場創作專輯《之乎者也》奔走求援,她演唱的《童年》《光陰的故事》也都成了民歌代表作,李建複《龍的傳人》也是中興民歌的力作。

淡水校園的演唱會人,李雙澤原本不在登臺表演的歌手之列,他是頂替胡德夫上臺。胡德夫因為前一晚在女友家幫人出頭打架,身上掛彩重傷之下無法登臺,只好搬來“救兵”李雙澤讓其幫忙“代打”,本意是想讓有留洋經歷的李雙澤唱兩首美國民謠,卻被不按常規出牌的李雙澤攪了局。

這場演唱會是活躍在大學校園中,普普通通、再正常不過的一場西洋民謠演唱會,每位歌手按部就班的唱幾首外國民謠謝幕即可,但到了李雙澤演唱的時候,他拿著一支可樂瓶子登臺,大聲地說

“我們在菲律賓,喝可口可樂,聽這些歌;在西班牙,喝可口可樂,聽這些歌;在美國,喝可口可樂,聽這些歌。現在,在臺灣,我們還是喝可口可樂,聽這些歌。”

他把可樂瓶子扔到一邊,痛心疾首道

“我們都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為什麼要花錢買票來聽西洋歌!我們到底有沒有自己的歌?”

李雙澤開始在臺上唱起《補破網》《國父紀念歌》這些臺灣“自己”的歌曲。經他這麼一鬧,台下的觀眾在一片錯愕與噓聲中散去,留下目瞪口呆的陶曉清和一眾歌手。

第二天,李雙澤的“極端”行徑在淡江校園引起了廣泛討論,大家都在思考究竟“什麼才是我們的歌,我們為什麼沒有自己的歌”,並且在之後幾期的《淡江週刊》上引發持續爭論,這股風潮很快席捲臺灣校園,進而波及到整個青年群體。

大家紛紛投入到創作中,開始寫自己的歌,用稚嫩的琴弦和嗓音抒發最真實的音樂感受,這就是臺灣民歌歷史上著名的“淡江事件”,亦稱“可口可樂事件”,臺灣民歌運動藉此拉開序幕。

站在民歌背後的李雙澤,無疑是一位元標誌性的符號人物。他擲地有聲的擷問,無異於丟下一枚重磅炸彈,直擊青年群體的內心深處,並且拓展出一場轟轟烈烈的民歌變革,改變了翻唱西洋歌曲的沿革,也改變了華語音樂的歷史走向。

李雙澤是一位來自菲律賓的華人,他回到臺灣來尋根,想要尋找一些中國人自己特有的、傳統文化的東西,結果看到這裡的年輕人和菲律賓、西班牙各地的年輕人一樣,都在唱洋歌,很是失落。

其實失落的不僅僅是他一個人,而是整個青年群體、甚至整個臺灣社會。70年代初,臺灣退出聯合國,國際地位岌岌可危,島內彌漫著一股悲傷情緒。當代的年輕人聽西洋民謠長大,以西洋民謠為精神寄託,身處這樣環境也是心有戚戚焉。

但李雙澤提出“寫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開始讓年輕人從民族意識上,向內尋找,探索我們自己身上的獨到“精神”,民歌運動就是在這種形式下的一種表像,其實最重要的“訴求”是,把我們的精神寄託,從原本西洋人身上,又轉回到我們自己身上。

“淡江事件”翌年9月,李雙澤在海邊游泳時,為了救一名外籍遊客而溺亡,生命在他28歲的時候畫下休止符。後人為了紀念李雙澤在音樂路上的探索與貢獻,在他逝世30周年之際建了一座紀念碑,刻著“唱自己的歌”5個字,碑址就選在當年他擲可樂瓶的淡江大學。

這支被扔掉的可樂瓶,就像“蝴蝶效應”中引發風暴的蝴蝶翅膀,經過醞釀、發酵,在華語樂壇上產生了曠日持久的影響,它推動我們的音樂、我們的精神追求,向我們中國人內在的地方去探尋。

也正因為李雙澤一句“唱自己的歌”,讓每個華人角落,都有我們自己的歌在傳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