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新舊動能轉換 乘用車電動化將迎“換擋提速”

剛進入2018年, 就有機構預測, 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迎來真正的爆發, 一方面由於“雙積分”政策的壓力, 傳統車企將加快投放新能源汽車產品;另一方面,

以純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新造車勢力將在今年集體突破, 迎來產品大年。 兩種因素互相疊加, 2018年乘用車電動化將迎來大提速。

■積分核算前的最後期限

從今年4月1日起, “雙積分”政策將正式實施。 按照《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 對中國境內銷售乘用車的企業(含進口乘用車企業)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及新能源乘用車生產(NEV積分)情況進行積分考核, 一旦有企業新能源汽車積分為負且未抵償, 其部分高油耗車型將面臨暫停生產, 直至下一年度積分抵平才可恢復生產。 為了使2019年和2020年的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積分達到政策要求, 2018年已是企業啟動新能源汽車產品計畫的最後期限。

乘用車企業勢必將在今年加速推進新能源汽車計畫, 進而帶動全行業加速電動化趨勢。

■跨國車企推出時間表

2017年底, 如本田、豐田、大眾等跨國企業紛紛推出在華新能源汽車相關戰略, 一改以往對新能源汽車不冷不熱的態度。 本田中國本部長水野泰秀表示, 2018年是本田電動車元年, 將為中國推出專屬純電動SUV產品, 由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和本田技研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共同開發, 並通過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兩家管道進行銷售, 此外還將從今年開始普及電動化技術。

除了本田, 目前混動技術最為成熟的豐田也發佈了電動汽車發展規劃。 2020年, 豐田擬在全球範圍內推出10餘款電動車型, 以中國市場為首,

加快導入純電動汽車, 並將在2025年前後, 對豐田和雷克薩斯的旗下產品進行電動化改造。 依據規劃, 2030年豐田將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年銷售電動化車型550萬輛以上, 其間EV和燃料電池汽車年銷量目標均超越100萬輛。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表示, 2018~2020年間, 大眾汽車集團將在中國市場推出15款國產新能源車型, 2020年大眾汽車在華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40萬輛, 2025年要達到150萬輛。 此外, 福特也宣佈針對中國市場的電氣化戰略, 確定將在中國推出兩款全新電動汽車, 並在2025年前向中國市場推出更多純電動汽車。

■國內造車依舊如火如荼

2017年, 國內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到77萬輛, 其中有10萬輛來自北汽新能源。 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有份額最大的企業,

北汽集團最近發佈了2025戰略, 宣佈全面開啟電動化時代。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表示, 新能源汽車的時代將在2018年真正開啟, 未來新能源汽車將真正步入加速發展階段。

日前, 比亞迪發佈了2018年產品規劃, 將重點開發10萬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推出多款新能源微型車及小型車, 並在三四線城市擴展充電設施。 奇瑞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安寧表示, 2018年是奇瑞汽車的產品大年, 包括純電動汽車在內的眾多產品將陸續上市。 此外, 吉利汽車發佈的新能源汽車規劃顯示, 其將在2018年發佈三款新車, 分別為帝豪EV400(或更長續駛里程版本)、全新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動SUV。

除上述企業外, 新造車勢力在2018年的舉手投足也不容小覷。

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國金汽車的純電動汽車產品已進入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產品推薦目錄, 蔚來汽車首款純電SUV ES8將於今年一季度交付消費者, 車和家純電動汽車已在國外佈局。 此外, 電咖汽車、威馬汽車、零跑汽車等眾多企業都將在2018年發佈量產車型, 其中部分工廠已經投產。

■市場容量不容樂觀

2017年12月, 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10萬輛, 和此前中汽協統計的2017年1月至11月新能源汽車銷售60.9萬輛累加後, 2017年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突破70萬輛, 占全年銷售總量的3%。 儘管市場增速依舊位居細分市場榜首, 但與以往相比, 增速已經出現放緩的跡象。

受制於限購政策和補貼退坡影響, 2018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一方面企業加速推進新能源產品計畫, 另一方面受限購政策影響,市場增量並不會大幅上升。全國乘用車市場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由於預期中2018年實施的“雙積分政策”延期到2019年全面實施,因此2018年將成為政策推動向市場拉動的新舊增長動能轉換期,車市增長壓力較大,對2018年新能源汽車增長不應太樂觀。

有分析指出,今年限購城市的牌照支援力度達到峰值,北京上海都沒有牌照增量,這將對中大型電動車銷量增長帶來不利影響。另外,入門級電動車面臨補貼大幅降低甚至取消的可能,參考當年純電動輕客在補貼降低後市場表現持續低迷,這樣的風險也有可能在A00級低續駛里程車型上重演。崔東樹表示,如果地補政策在今年大面積退出,支援政策非線性退出超預期,為了保障新能源汽車平穩發展,亟需其他政策跟進,做到有效銜接,保障市場平穩發展。

另一方面受限購政策影響,市場增量並不會大幅上升。全國乘用車市場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由於預期中2018年實施的“雙積分政策”延期到2019年全面實施,因此2018年將成為政策推動向市場拉動的新舊增長動能轉換期,車市增長壓力較大,對2018年新能源汽車增長不應太樂觀。

有分析指出,今年限購城市的牌照支援力度達到峰值,北京上海都沒有牌照增量,這將對中大型電動車銷量增長帶來不利影響。另外,入門級電動車面臨補貼大幅降低甚至取消的可能,參考當年純電動輕客在補貼降低後市場表現持續低迷,這樣的風險也有可能在A00級低續駛里程車型上重演。崔東樹表示,如果地補政策在今年大面積退出,支援政策非線性退出超預期,為了保障新能源汽車平穩發展,亟需其他政策跟進,做到有效銜接,保障市場平穩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