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打破規則、偏愛逆勢的成功交易員:吉米·巴羅迪馬斯

吉米·巴羅迪馬斯打破了所有的規則。

他在上漲時賣出, 在下跌時買進。 他在虧損時加倉, 在贏利時減倉。 在一個大多數時間都在上漲的市場中, 他主要做空進行交易。 如果按照成功交易的指導標準來看, 巴羅迪馬斯幾乎不可能在市場中存活, 更不必說發展了。 然而, 他卻是紐約第一證券公司最成功的交易員之一, 自他15年前在一家自營公司開始職業生涯到現在, 從來沒有一年是虧損的。

2011年2月22日, 我第一次採訪巴羅迪馬斯, 這一天, 股市大幅下跌, 表面看上是由利比亞內亂引起的石油價格急劇上漲以及市場對石油供應鏈斷裂的擔憂。 一個月前突尼斯獨裁政府的倒臺引發了中東的動盪, 而利比亞亂局只是其中多米諾效應的一部分。 在市場下跌這天之前的三個月, 股價持續上漲。 兩年前開始的持續牛市中, 無論標普500指數還是納斯達克指數,

都沒有能夠連續五天創下新高。 而最近的一個月, 對空方來說非常殘酷, 市場幾乎每天都創新高, 最多也不會間隔超過三天。 在這一波上漲中, 巴羅迪馬斯持有淨空頭頭寸, 看著持續不斷的創新高, 巴羅迪馬斯對交易助手說:“這就像科技泡沫, 只不過發生在所有的股票中。 ”

巴羅迪馬斯的交易助手是我的兒子紮克·施瓦格。 是紮克讓我知道巴羅迪馬斯以及他令人難以置信的交易技巧。 巴羅迪馬斯能在上漲的市場中做空並產生利潤, 而且獲得比公司其他做對方向的交易員更多的利潤, 這讓紮克很驚訝。 紮克這樣描述他的老闆:“吉米不會有任何恐懼。 如果他持有一個小的頭寸, 要麼是因為他在交易正確的方向上,

要麼是因為市場還沒有轉到他的對立面。 無論這一天股價是上漲或下跌, 他都是完全相同的情緒反應。 ”

我與他見面的那天他的交易表現得很不錯。 那天他將當月的全部損失都賺回來了。 但是, 我怎麼都不會從他淡定的表情裡猜出他持有空頭頭寸。 在市場有這樣一個迅速有利的下跌時, 他完全沒有很多交易員可能會表現出來的激動或興奮。 我相信, 如果我在某個他的股票創下新低的交易日來, 巴羅迪馬斯依然會表現得同樣淡定。

我在收盤前25分鐘到達, 我想在一旁靜靜地觀察巴羅迪馬斯。 在我前一天給他的電子郵件裡, 我表示我可能會在收盤前到。 當然, 我的採訪會在收盤後開始。 我注意到巴羅迪馬斯是一個積極的交易者,

我不想妨礙他。 但當我到達後, 巴羅迪馬斯立刻開始會談, 採訪以一種我沒有想到的方式開始。 我到那裡後, 巴羅迪馬斯沒有再做任何交易。 我原以為沒做任何交易僅僅是因為他已經設置好了這一天所有的預期交易。 然而, 紮克後來告訴我, 巴羅迪馬斯停止交易僅僅是因為我在那兒。 出人意料的, 那天是一個活躍的交易日, 創下許多月來最大單日跌幅。 “在你來之前。 我們做了大約500單交易, ”紮克說道, “如果你沒來, 我們可能會做得更多。 這就是吉米。 如果有人在那兒, 他會注意的是人而不是市場。 ”

我在巴羅迪馬斯的交易台採訪了他, 他的六個交易螢幕和一片紅色的報價作為背景。 我注意到房間暖和地讓人不舒服,

而巴羅迪馬斯卻穿著一件厚厚的外套。

你已經開始做空了嗎?

我覺得市場可能會要下跌一段時間。 但儘管我持有這樣的觀點, 我仍然堅持保持一定的交易紀律, 這個市場仍然比較強。 每天我都持有淨空頭, 但直到這個月, 總共也只有500~1000萬。 這樣, 即使市場上漲了1%~2%, 我的損失也不會太大。

但你現在正加大做空力度?

是的, 到今天為止, 我持有1500萬多頭和4100萬空頭頭寸。 星期五下午我的頭寸更大。

幾乎對於其他任何交易者, 這聽起來都像一個奇怪的做法。 具體來說上週五前市場已經一連串地上升了好久, 幾乎沒有什麼回檔。 收盤價接近全周乃至整個月的最高價, 實際上也是近些年來的最高水準。

上周發生了一些與之前不太一樣的事情。 市場一直在艱難地穩步上漲,但上周市場上漲得似乎特別容易。這讓我覺得可能發生了什麼。星期四,市場在早盤偏弱之後大幅上漲。週五,市場又繼續表現強勁,接近最高價收盤。市場的上漲好像供給明顯不足。對於市場這幾個月的大幅上漲我在想,現在,這個市場變得更強了嗎?現在?(他在說這個他反復強調的“現在”的時候,語調顯得非常懷疑。就像在說,“不會是現在”。只是他沒有說出來。)市場的上漲讓我覺得很不牢靠,而我信任我的直覺。看起來這是個符合邏輯的地方讓我嘗試一些更多的空頭頭寸。我總是嘗試通過聆聽市場在表達什麼,來形成自己的觀點。情緒是我判斷市場將會如何發展的最重要線索之一。

你如何來判斷情緒?

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可以衡量它。我可以看電視、讀報、聽公司的人在討論些什麼。人們總是害怕做空。上周我就聽到有人在說,“我不會再做空股票了,我已經厭倦虧錢了。”我不再像以前那麼快速行動,不再是個狙擊手。我曾經像閃電,永遠在快速地交易。但現在我不再那麼快了。現在我的一些做法已經跟以前不一樣了,這是我的部分改變。也許有時我會過早動作,但是如果我動作過早的話,我不會因為覺得自己是正確的就去建立很大的頭寸。我改變了很多。儘管今年的行情直線向上,我依然表現不錯,比公司裡的絕大多數持有淨多頭頭寸的人賺得還要多。

你如何在判斷市場大方向錯誤的情況下依然做到業績領先?

我有一個訣竅,儘管我自己也說不上來這個訣竅究竟是什麼。可能是在大家都感到緊張的時候,我會保持相對鎮定。當市場走勢有利於我的頭寸時,我總是會兌現部分利潤。不管多少,就算哪怕市場只下跌了0.5%或1%,即使我覺得它會下跌10%,我仍然會兌現部分利潤。這省了我不少錢,因為如果市場開始反彈,相對我有了一個更小的倉位。那是我從第一天交易開始就養成的習慣。市場有利時,我會永遠不停地兌現利潤,永遠,永遠,永遠。

你是怎樣培養出你的交易風格的?

公司一直給我很多自由,讓我突破自己的界限。我學會了如何賺錢或者虧錢時而不被嚇到,儘管有時候可能會覺得不舒服。我通過不停地大量交易來學習。我做的交易比公司裡的任何人都多,這讓我對股票市場形成了一種感覺。我真的能感覺到。我會感覺到,“哦,有些事情發生了。”儘管我不知道這會是什麼,但確實有事發生了。我真的相信這種感覺。告訴你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我的職業生涯早期,我總是會感覺到有什麼事情要發生,然後在它真的發生時,連我自己都感到驚訝。我總是在螢幕上看到它的發生。當有變化發生時,股票會自己展示給我看。

你是怎麼看到它的?

這是我培養出來的一種感覺,並且我已經學會信任這種感覺。我想我花在螢幕前觀察股票的時間,不會比行業中的任何一個人少。我看著這些股票已經將近15年了,在我看來,它們都有自己的生命表現。

你能給我舉個例子說明這些感覺是什麼的嗎?

我可以給你舉個很好的例子。泰科股票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從華爾街的寵兒變成了華爾街的災難。我買的時候是34美元,之後幾天之內它就到了18美元。我的均價是23美元。我做多了75萬股,虧損了500萬美元。我記得我的老闆走到我的辦公桌前問道:“吉米,你到底在做什麼?”我回答說:“唐,我會留意的。我知道我在做什麼。”沒有人說話,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我的倉位有多重。

儘管股價仍在下跌,我仍然相信“這是我的機會。”我不記得具體價格了,但我記得我對自己說,如果跌破那個價格,我就必須開始清盤了。然後,就在那個價位,股價開始停止下跌。那時,我感覺到有些事情發生變化了。然後在那同一天,在價格到達我成本價上方1.5美元時,我賣掉了大概1/3的頭寸,第二天我又以高出3~4美元的價格賣掉了剩餘的頭寸。之後這檔股票就直線下跌了。那是我職業生涯裡表現最好的一個月。

股票似乎總是會向我透露一些資訊,尤其是當我持有重倉並且密切關注它的時候。我從職業生涯中學到的是,我並不一定要太早採取動作,因為當機會出現時我幾乎總是能感覺到。我過早的動作可能源自我缺乏交易紀律。我過早採取行動只是為了防止自己錯過機會,但實際上我總是能感覺到市場的變化。這是一種感覺,一種直覺。我想,為什麼我又要過早動作?這是我自己的信號。我並不是對每檔股票每次都能有這種感覺,但它真的經常出現。

泰科最終跌得更低。在交易的時候是什麼給了你信心?

僅僅是種感覺。

這跟市場情緒有關嗎?

這完全與市場情緒相關。股價下跌的速度引起了我的興趣,從27美元跌到18美元只用了2個小時。我知道那完全是因為恐慌。這是一個機會,所以我買了更多。

如果價格跌到你的價格以下,你會逐步賣出你的頭寸或者乾脆完全了結嗎?

我從來沒有因為方向錯了必須要平倉而以市價買賣。我從來沒做過。我會擇機平掉這個頭寸,如果感覺可能轉向了,我會再買回來,並且認為自己一直是對的。

所以,你從來沒有一個倉位遭受過失敗?

我的很多倉位都讓我承認失敗,但是我從不投降。(紮克說道)吉米從不恐慌。當我們遇到閃電崩盤時,他的第一反應總是“是不是資料錯了?”他會用一分鐘時間來確認資料並沒有錯,然後總是在那一刻開始做多。(吉米接著說)我從來不讓自己恐慌,就算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也不會賣掉我的倉位。在我試圖找出什麼原因時可能會多虧損5%,但我不會急著做決定。因為其他人在此時做出的決定都超出了理智範圍,我不想成為那樣的人。但有一次例外,我不得不在我的家裝股票空頭頭寸面前投降。

平掉你的空頭倉位是個好決定嗎?

是的。我入場太早了。

當市場上漲、你做空時,你是怎麼想的?

因為市場繼續上漲對我來說難以理解。所以我通過做多來減少我的空頭風險。我覺得市場越往上走,我的空頭就越是正確的。價格走得越高,聰明的人就會越多地兌現利潤。聰明的人總是會在市場上漲時賣出平倉,那是他們賺錢的方式。我不是要證明我是對的,也不是為了證明市場是愚蠢的。我只是喜歡賺錢。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見過太多的人行事僅僅是因為別人也那麼做。

這種感覺是不是一開始就有的?

是的。很早就開始了。

你認為那是天生的嗎?

是的。毫無疑問部分是天生的。我的目標是,有一天我可以將我的交易與我的直覺相匹配,僅在我感受到機會的時候進行交易。對我來說,交易成熟是指我知道我不必太早開始,我要做的就是等機會出現,因為它出現時我總是可以看到它。

如果你經常能夠在時機正確時及時看到機會,那為什麼還總是在有那種直覺之前就開始頻繁交易?等你強烈感覺到那是正確的時機時再入場,效果難道不比你在變化之前就進行預計趨勢改變效果更好嗎?

百分之百正確,毫無疑問。有時我表現像個成年人,有時則像個孩子。當我表現像個孩子的時候,我想的僅僅是參與。我不是一台電腦,我也有弱點。有時我只是想參與而不是坐在那裡等著自己看到機會出現。這是一種缺乏交易紀律的行為,我整個職業生涯都在與之鬥爭。儘管我的交易記錄歷史顯示我那樣做也很不錯,但有時我對我的交易過程仍然缺乏信任。我仍然希望自己早點入場,以免錯過機會。

所以即使你經常能夠強烈地感覺到市場會有動作,你在交易時,仍然讓自己像沒有那樣的技能一樣。這對你來說能接受嗎?

我覺得是合理的,因為我發展了我的交易紀律。如果一開始我錯了,我就不讓自己的倉位變得更重。就算我認為我是對的,我也不一定會僅僅因為市場在上漲而去增加空頭頭寸。在我更年輕的時候,我會因為市場正在上行而加倉空頭。但現在,我會等到我感覺到市場會下行後再才開始加倉。

你第一次對金融交易發生興趣是什麼時候?

最初的影響可能來自于高中時看的《華爾街》那部電影。高三那年,我為一個股票經紀人工作,他同時也是一家分支機搆的經理。在威廉姆斯學院,我選擇了交易與資本市場這門課,課時1個月。教我的老師叫西蒙龍,那時他為貝爾斯登公司做交易。他在家裡設了一個交易室,而我幾乎每天都可以去那裡。西蒙是個聰明的人,性格有點古怪。他就喜歡談論市場,是他把我帶入了金融交易。當然,我也想通過交易來賺錢。

是不是電影《華爾街》裡的金錢吸引了你?

事實上,更多的是裡面的行為吸引了我。我是個精力充沛的人。我認為做交易完全符合我的性格。我對金錢的渴望更多是受父母的影響,他們是移民,每天都辛勤地工作著。這些是對我最主要的影響。大學畢業後,我所有的朋友都進入了銀行業,但我知道我只想成為一個交易員。儘管我還不知道那到底是什麼,但我知道那是我想要做的。我參加了一些大公司的面試,比如瑞士銀行和法國興業銀行。後來我的一個朋友介紹了一家叫做紐約第一證券的小公司給我。我去參加了面試,唐·朗貝格錄取了我。

你知道是什麼讓你得到這份工作的嗎?

我不知道。但在我工作了很多年後,有一次我帶我母親去見了唐。談話中,他對我母親說,“我不知道你是如何教育您的兒子的,但我從來沒見過有人工作得比他更加努力。”我知道我比任何人都要喜歡這份工作。我沒法不努力工作,因為我總是有著很強的競爭驅動性,無論是進入頂尖的大學,或是在大學裡參加體育競技,無不如此。

你從紐約第一證券學到了什麼?

與紮克一樣,我做了一年的助理。我學會了如何跟蹤倉位,並且做好每天的盈虧記錄。我著迷於股票市場是如何變化的,以及如何能賺到錢。

你跟的那個交易員是什麼樣的交易風格?

艾瑞克和我有相似的交易風格。買那些不再受追捧的公司股票,同時賣掉每個人都在追逐的公司股票。

聽起來你像一個反向交易者?

我很早就接觸了這種交易方式。他與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完全一致。像麥哲倫基金公司這樣的龐然大物運作著大量的公共資金,它們只買那時候最好的公司股票。即便是像蘋果或者埃克森美孚這樣的公司,在情況糟糕的時候也不會吸引它們。那時候它們只會賣出這些股票。聰明的人總是採取相反的做法。那是華爾街的遊戲。我並不是在抱怨。

最初你是從多少資金開始的?

我不記得具體的數字了。但是我記得第一年我賺了35萬美元,第二年是80萬,第三年是100萬。事實上我從來不回顧這些。

你使用基本面嗎?

不。從不。曾經有三年的時間有一個基本面分析師為我工作。但我發現我很難將他的觀點與我的交易匹配起來。我更信任我自己的工作。這樣只會讓我分心。我並不想投入更多的時間在基本面分析上。我想把我的時間花在精通掌握我的交易紀律上,並且專注在那些能夠影響我的情緒,並讓我做出特定選擇的事情上。那才是真正激發我好奇心的東西。交易對我自己來說是一面偉大鏡子。賺多少錢或虧多少錢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我不會為此覺得特別難過或高興。

最開始的時候,為了獲得成功,你都是怎麼做的?

我完全專注在我的交易中,其他的都不在乎,包括我的健康、我的人際關係。

你第一次遭遇重大損失是什麼時候?

我在地產商股票大幅上漲時做空它們。我感覺到有些不對勁,但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從結果來看,很明顯是動量型對沖基金的買盤推動了市場。那是我第一次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瞭解自己在幹什麼。我在一個月內損失了700萬美元。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損失了那麼大的資金,這為我打開了另外一扇門,使得我開始思考很多我之前從沒有考慮過的問題。從那時起我開始關注我的健康。我記得我想過,我需要用一年時間把錢賺回來。而事實上,我用了大概兩三個月就把錢賺回來了。我也不記得我是怎麼做到的。

是什麼讓你在那個時候看空地產商股票的?

我記得那個時候人們都在倒賣房子並快速賺錢。我覺得那很不真實,但那正是人們談論地產板塊的話題。這是一個典範,每次我產生一個重要概念時,最終發現都是正確的,但有時候我會行動得太早。

我想你對1999年的科技股也是看空的?

是的。上漲總是應該受到某種力量的驅動。在我看來,沒有一種力量可以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推動市場有那麼大幅的上漲。我的直覺告訴我這是不對的,我信任那種直覺。

按照你的這種交易風格你是怎麼避免互聯網泡沫時代的災難的?那時那個板塊的股票漲個十倍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我交易科技股而不是互聯網股票,但它們也有著瘋狂的上漲。

你行動得太早了嗎?

絕對是。但在那些日子裡有些不同。就算股票總體在大幅上漲,但你還是會遇到股票低開4美元,然後又重新上升的情況。因為股票會大幅低開,這給了你兌現利潤的好機會。而這之後,你又會有了新的子彈。之後的5~8年市場特徵發生了變化,市場回檔出現少得多,這是因為對沖基金逐步成為市場主力。現在,你不能行動得太早。過去的兩年(2009年4月~2011年3月)是我見過的對於空頭來說最大的災難,甚至超過了互聯網泡沫。

那會迫使你改變你的交易風格嗎?

絕對的。它迫使我更多地相信,我應該等到自己看到轉變點,而不必那麼早有動作。

2000年3月股票市場見頂的時候,你的倉位怎樣?

我做空了,但沒有追著加空。因為隨著市場走低,我逐步平倉了。

所以你在市場走低的時候平倉變現了?

是的。但我在最初反彈時做空了。

但你沒有繼續在那一波持續了兩年半的跌勢中持續做空?

沒有,我不是個趨勢型的交易者。對我來說我想的只是接下去會怎麼樣。市場永遠不缺乏題材,它總是在不斷地製造小泡沫。市場總是充滿機會,所以你不需要讓自己陷入麻煩。你永遠不需要太早行動。但在我的內心常常會有衝突。在某些特定的階段,我會變得特別固執。我堅信我是對的,並且比任何時候都固執。我想我是一個出色的交易員,但有時我的信念會妨礙我。我會丟開我的信念,像一個我能做到的交易員那樣去工作。

但你的理念會讓你站在市場正確的一邊?

這個理念讓我持續賺錢,而不是去交易一些我並不太信任的短期機會。市場存在著大量的傻瓜,我不想成為其中一員,毫無疑問我有這樣的自信。

我明白你為什麼不做動量交易,它跟你的理念相反。但是為什麼不在一邊等著,直到你感覺到時間正確了?

(紮克插言)吉米有過這樣神奇的操作。有幾天市場上漲了5~10個價位,而吉米當時大約有1000萬美元的空頭頭寸,神奇的是他在交易結束時還賺了一些錢。我可以看到,如果他當天什麼都不做,那天會虧損15萬美元,但事實上,吉米通過持續的快速交易,在那天贏利了3萬美元。那天我們做了520筆交易。所以說,當吉米做空而市場上升時,他也不一定會有損失。

(吉米接著說)真是那樣。不管市場是不是將會下跌,只要市場哪怕只下跌了一兩個點,我就會從中變現賺錢。這種交易方式也許更能說明為什麼在我的職業生涯中總是賺錢的。與其說我是在方向上做對了,不如說是市場在給我錢。我總是在拿錢,每天都是。

所以,就算今天是下跌的第一天,你也會部分變現?

今天我變現了一半的頭寸。但如果市場反彈了,我肯定會再次做空這次反彈。

如果市場反彈,這很簡單——你只要重新建立你平掉的空頭就可以。但如果下降的第二天仍在繼續呢?

如果價格繼續走低,我會買回更多的股票。我不介意錯過一些下降的波段,因為如果我真的能夠感覺市場,市場總會有讓我重新進入的機會。我從來不害怕錯過些什麼,因為市場總是有機會的。

所以即使你以一個比你平倉時更糟的價格重新建立空頭頭寸,你也不會覺得鬱悶?

我所想的只是如何賺錢,而不是在意正確與否。(紮克對吉米說)你曾說過,“我從來不需要在讓我虧損的股票上賺錢。”這句話對我很有意義。(吉米接著說)在我的職業生涯早期,我會更多地執著於某些股票。但現在我已經不再那麼關心我到底是在哪裡賺錢了。我不再有任何仇恨感了,(一個長長的停頓)不再有了。(他笑道)

但你曾經是這樣的?

是的。沒錯。

你是怎麼學會放棄的?

我只是厭倦了戰鬥。雖然那次做空建築商股票時損失了那麼多的錢,但對我而言那是我最大的福氣,因為它讓我用另外一種方式來看待自己的生活。為什麼我要讓自己的生活變得這麼困難?它完全可以簡單得多。當我開始感到不舒服時,我知道一定有什麼錯了,但以前我不願去做些什麼,我總是絕不妥協。而現在,當交易讓我覺得痛苦時,我會開始降低我的頭寸。我對自己的感覺更加敏感,也更加關注。如果我覺得倉位有問題,我就會做出改變。我不再對那種感覺毫無行動了。

能不能舉個最近的例子?當你感覺到有什麼事錯了的時候。

2010年10月,市場開始加速上漲,我虧損了很多錢。儘管市場已經上漲了一年半,它仍在加速上漲。我不喜歡那種市場的感覺。

聽起來你像是個天生的做空者?

是的。市場總有一種說法即做多市場總是對的,但那是非自然的。這種能量是不可能始終保持的。

你所描述的交易方式——在上漲時賣出股票,在下跌時買進股票——聽起來很難像是成功的秘訣。事實上,人們更容易想像到這種方式的結果可能是災難性的。所以很顯然你實際上還有其他的一些技巧。你能不能描述一下?你到底是怎麼做的?能不能就所交易的股票及時給些具體的例子?

我將股票分成想買的和想賣的兩類。然後來發現短期內哪一類會有個加速變化的機會。

你怎麼辨認那個點?

找些新的變化。圖表可能變化了,或者在同板塊內的有些事情可能發生變化。永遠有事情在變化,總有線索告訴我時機到了。舉個例子,固特異在我的買入清單上。其他汽車零部件的股票都上漲了,而固特異卻滯漲。我已經關注它很長時間了,之後大約在兩周前,在出財務報表的前一天,交易量巨量放大,價格上漲。於是我想,“是時候固特異股票該漲了。”我已經關注它6個月了。我一直持有小的固特異的倉位,因為其他汽車零部件股價都有明顯的變動。我認為固特異會在某一點上做出相當的變化。所以當我看到變化時,我知道這檔股票準備好了。

什麼改變了?——交易量?

在上漲日交易量放大到不可思議的程度。我之前知道有一天我會看到變化,而這就是那個變化。我相信這種感覺,所以我做多了。

還有別的例子嗎?

(他掃視了一下他的交易平臺,在螢幕上選出一張圖表。)這是另外一個例子:Dollar General股票。我在這裡買了它。(他指了指一個大幅下跌之後的點,那個價格已經跌至一個長期平臺的低點。)

這個交易的內在邏輯是什麼?

零售業股票在上漲。我們在零售板塊中尋找一些有價值的東西。這檔股票在一個半月時間內已經下跌了7個點。

這個大的向上缺口是什麼?(我指的是圖表上大約他入場一周後的一個大幅的價格變動的地方。)

那是因為並購發生。

當這個並購出現時,你有沒有出場?

當然,它上漲了15%。

(巴羅迪馬斯繼續調出價格圖表)MU(美光科技),我們一直在做多這檔股票,到這檔股票突然爆發性上漲並突破這個通道時,我們的倉位已經很重了。儘管那天它上漲了很多,但仍然在最近幾年的交易區間內。(這檔股票突破了過去幾個月形成的交易區間,但從更長期來看,依然在一個長線價格區間內。)所以我沒有去追這檔股票。我覺得有點不舒服。

(他給我看了一張FFIV的圖表,一個做雲計算的公司。)對於這樣的股票,我總是覺得不太舒服,永遠也不會買這樣的股票。(圖表中顯示了一段很長的,幾乎沒有回頭的向上趨勢,然後是一個很大的向下缺口,之後又是一個反彈,反彈到大概2/3的高度。)我會做空這樣的股票。明天如果股價繼續走高,我多半會做空它。

為什麼你對這張圖表特別看空?

這是支破位元的股票,雖然它的交易量很大。指數已經創了新高,但這檔股票始終沒能上到50日均線以上。所有的投資人都參與了這檔股票的上漲走勢。儘管雲計算是個了不起的事,但它被過度渲染了。現在的價格已經超過了它未來幾年的增長潛力。分析師已經在討論2015年的數字了。這太荒謬 了。沒人能知道接下來四年會發生什麼。即便是預測下個季度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種概念股的走勢總是大同小異。

這裡還有一個例子。亞馬遜在這裡破位下跌,我在這一天做空。(亞馬遜的圖表同樣顯示了一段很長的上漲,之後在最高點不遠處緊跟著一個大的向下的跳空缺口。巴羅迪馬斯指著之後的一波向最高價附近反彈的走勢。)

似乎很多時候你都是在上升中賣空股票?

是的,但我總是在下跌的時候買回來。你總是希望有時能有一些好運氣,比如碰到一個大跌的日子。這在我交易棉花股票時發生過。我做空了棉花ETF,而在那兩天裡我損失了20萬美元。(他指著圖表中的另一段大幅上漲,在上漲的末端那兩天,走勢幾乎是垂直向上的。)我做多了7500股,然後在這一天我又加了22000股。(他指了指一個高點。)我看到了很大的交易量。我想:“這是擠倉。我才不管埃及發生了什麼,這股票都翻番了,我應該在這裡做空。”說是運氣也好,說是心想事成也好,這檔股票在一天之後下跌了12%。我平倉並獲得了10萬美元的收益。那是令人開心的,這支ETF股可能在第二天又輕易地再次上漲10美元,這就是市場。當沒有人想到的時候,往往就是巨大的機會所在。

儘管很多交易日就像今天一樣有不錯的現金收入,但看起來你的交易風格會在大部分日子裡讓你覺得不舒服。

是的,因為市場總是漲的日子多而跌的日子少,而我想在我的生涯中,有75%的時間我都在做空。但我不會說這是不舒服的,這更多的是一種套路。

似乎你跟隨趨勢的時候僅會發生在你賭市場將會反轉並最終反轉了的時候。

我很擅長抓住趨勢的早期,並正在學習如何抓住趨勢的中段。我從來不考慮末端——那是一方潰敗的階段。

訪談進行了三個小時,巴羅迪馬斯的精力看起來有點下降。我建議下次再繼續訪談,他同意了。三個月後(2011年5月24日),我們開始了第二次訪談。這次我們是從一系列關於他的一些我不太理解的交易策略開始的。

看起來你真的很擅長圍繞著你的倉位元進行交易。你做得非常出色,即使在長期趨勢跟你相背時,你依然經常賺錢。打個比方,看起來你很擅長迅速地爬樓梯,而且你是沿著向下的扶梯往上爬。如果你是沿著向上的扶梯往上爬,效果會不會更好呢?如果你不是逆著趨勢,而是順著趨勢來交易,會不會做得更好?

我這裡有個很好的例子說明我為什麼不信任那種做法。近期白銀創歷史地上漲。我已經盯著白銀有六個月了,從技術上講,這是個牛市格局。在商品市場中,絕大多數人都喜歡跟隨趨勢。然而,我卻認為這是個值得做空的市場。我花了六個月來關注它,直到我感到是時候做空入場了。

那天發生了什麼?

那天價格發生了反轉,但真正重要的是白銀價格如何上升到那個高點的過程。價格在一年時間的時間裡翻了三番。德克薩斯大學交割10億美元實物黃金的消息著實在貴金屬市場引起轟動。電視新聞每天都在播放有關通貨膨脹的資訊。我看了所有的新聞,覺得它們真的對整個故事有實質的影響,我覺得好像幾乎每個人都在買白銀。這正是我要找尋的機會。我做空了白銀ETF,先前的價格上漲已經呈現抛物線形,而之後的上漲幾乎是垂直向上。有大量的資金湧入到了白銀市場。如果你看了最後四天上漲的交易量,就會清楚那絕對不是散戶投資者的行為,而是此時必須要入場的機構資金。另一方面,巨大的交易量也告訴我有新的賣方也進入市場了。在那波上漲中我加倍了倉位,市場再創新高,而我的倉位在3天之內損失了400萬美元。但我知道那波上漲已經到了無以為繼的時候,此時是更好的做空機會。可惜那時我已經用完了所有的子彈。我不願意用一年的業績去賭一筆交易,如果市場再出現與過去幾天類似的走勢,我可能會損失800萬美元,我覺得不值得走這個局。因此當白銀跌回到我建倉平均價的時候,我平掉了所有頭寸。從結果上看,這筆交易基本打平,然後市場迅速地從最高的49美元下滑到32美元。

可是你已經平掉了所有的倉位?

是的。因為我感到累了。那次交易中我沒能賺錢是因為我過早建倉,並且倉位過重,但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是正確的。每位元專家都會告訴你白銀值多少錢,但是它卻從49美元下跌到了32美元,那是30年來市場最大的一次拋售。我在市場見頂前的四天內建了大量的空頭倉位。我相信我的市場“雷達”能監測到市場將要發生什麼。所以你問我是否要改變我的交易風格,我想也許我應該更靈活一點。但我對追隨市場趨勢這種交易方式並不感冒,我相信我在交易中的直覺。

我不是問你為什麼不在30美元或35美元時買入白銀。我對此完全理解。而且,事實上我認為如果你那樣做了,反而會顯得很不正常,因為這完全與你固有的理念相衝突。但我想問的是,在上漲的早期,你曾經在某一時點上認為市場最終會出現一個很好的做空機會,但那時你只是在觀望,因為你知道上漲的趨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在那個時間節點上,你為什麼選擇觀望而不是做多,直到它接近於你認為的反轉點呢?換句話說,為什麼不在抛物線形垂直上漲之前做多呢?

我很擅長捕捉市場反轉點,但並不擅長在跟隨趨勢持倉交易。我總是行動得過早。大部分分析師和華爾街的基金經理們幾乎從不願意這樣做,他們總是追隨趨勢,然後試著抓住趨勢中間的那部分,也是報酬最豐厚的一部分。而我總是去抓趨勢最早期的那部分,也是最難的那部分。我在逐漸學會儘量能抓住大部分趨勢,而不僅僅是早期。當然現在還沒有達到應當達到的水準。

這正是我不理解的。看起來,所有“脫離實際的瘋狂的價格波動”——按照你的說法,一旦發生反轉,就會持續很長時間。為什麼對於一個可能至少長達六個月到一年,甚至更長的趨勢中,你只參與最初的幾個星期?為什麼僅僅參與價格剛從高點開始往下跌的這段時間?在出場之後,為什麼不在反彈的時候重新進場做空?當你建立一個主要空頭倉位的時候,這本身就預示著一旦市場開始下行,它就將持續一段時間和一個較大的幅度。如果你回去檢查你倉位元最大的交易,預期市場會發生反轉,我敢打賭每一次市場在最終下跌後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100%正確。只是我沒有耐心每天都面對著相同的倉位。我對所謂的市場會繼續下跌不是很有信心,所以不會一直持有不動。

但那種信心應該來自於你自己在市場反轉之前就建立巨大倉位的事實。實際上,這種交易本身就意味著市場一旦反轉,相反的趨勢就會持續一段時間。你有這樣一個了不起的指示器——它不是圖表,而是一個內部雷達——使你能夠識別到潛在的市場重大轉捩點。你同時又具有買入或者賣出一個倉位元的交易執行能力,為什麼不把這些技能結合起來呢?舉個例子,2008年商品到達頂點的時候,你預測到那是一個高點,於是你在上升的最後階段做空,之後你在第一次下跌中獲得收益。那時候,你為什麼不這麼想,“市場走得過頭了,它還將下跌一段時間,我可以在反彈的時候再次回來做空呢?”這樣你就可以既遵循原來的預測,同時也按照市場的趨勢來交易。如果再結合你進出頭寸的交易技巧,你將會獲得更多的潛在利潤。在我看來,這明顯是你可以做到的事情。那些你沒有利用的機會(跟隨趨勢),看起來就是為你的技能量身定做的。你現在做交易時,就好像把雙手綁在背後。當市場趨勢與你的想法強烈相反時,你在交易。而當市場轉到你預測到的方向時,你又去做別的事情了。

是的,傑克,這些我都知道。我也想能夠採用那些交易方式,因為我就在那兒,但我也不知道是我的思考過程的哪個模組出了問題,讓我放棄了那些機會。也許我只有在覺得舒服的時候才會真正舒服,而跟隨市場趨勢的交易讓我覺得不舒服。當價格走勢讓每個人都害怕,甚至連我的老闆都害怕的時候,我卻覺得很放鬆。當恐慌來臨的時候我覺得非常舒服,因為我知道,“我抓住機會了。它們被我抓住了。”

有意思的是,你覺得舒服的時候——在幾乎垂直上漲的時候賣出——這絕對會讓絕大多數的人感到極度不舒服。

也許對我來說這正是樂趣所在,而且我賺的大部分錢都來自於這種方式。

那正是我要說的。為什麼不把兩者結合起來?為什麼不等到市場確認了你最初預想的方向時,再去做空?我不是建議你放棄你現在的交易方式,只是想說,為什麼不再增加一些別的方法呢?當你有了強烈的感覺,然後市場開始下跌,更大的概率是這種趨勢會持續一段時間。

確實是這樣。我的職業生涯中這種巨大的機會帶來的潛在利潤加起來可能有5000萬美元,但是儘管承受了所有的風險,我可能最終只獲得了300萬美元的利潤。而幾周後如果繼續持有,這個利潤可能會達到1000萬美元,幾個月後達到2500萬美元。我希望能夠在我的生涯中也做一些這樣的交易,我知道會有機會的。

接下去的十年你還會繼續交易嗎?

我想交易會永遠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會一直是從上午9點幹到下午4點。

但問題是,給你帶來成功的交易方式——不斷地買進賣出——幾乎要求你一整天都坐在電腦螢幕前。

到目前為止是的。但就算是在過去兩年,我也會離開電腦螢幕去參加一些會議。紮克可以為我作證。那是我與外界聯絡的一種方式,而不只是整天坐在螢幕前。

你的目標是什麼?

我希望繼續學習。我想成為一個偉大的商人。我還涉足了交易以外的很多其他商業領域。

你還涉足了什麼別的行業?

視頻遊戲、電影後期製作、清潔技術、醫療保健。

那交易佔據什麼位置呢?

交易是我資金的來源。

隨著時間推移,你覺得你的交易會有什麼變化?

我真的無法想像我的後半生都坐在交易螢幕前。

離開一個擅長的領域你不覺得很難嗎?

四年前我開始兼職做一些其他事情。儘管這個進展得很慢,因為交易才是我擅長的,對我來說也要容易很多。但是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吸引著我,始終坐在螢幕面前太局限了。交易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但我想擺脫束縛。因為我知道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去體驗,去參與,但這都要求我離開現在的工作。

我覺得這次採訪中應該包含一些警告標誌,類似於電視節目中“請勿在家嘗試”這樣的註腳。事實情況是,巴羅迪馬斯的交易風格高度個性化,這依賴於他與生俱來的天賦,不適合模仿。對大多數交易者來說,與之相反的做法可能更加適合。我在“市場奇才”系列叢書中所採訪過的所有交易員中,也沒有哪一個交易員比他更不適合多數交易者來模仿。但是,巴羅迪馬斯的故事中仍然有三點是適用於大多數交易者的,這與天賦無關。

適應的必要性——儘管人性的原因讓市場行為從時間上來看具有一致性,但市場是在變化的。成功的交易者要適應這種變化。在巴羅迪馬斯的案例中,他注意到對沖基金越來越深入地參與市場,會使得個股產生更加平滑的價格走勢,以及少得多的回檔,尤其是在日內。這種市場結構性的變化,使得巴羅迪馬斯很難通過對倉位進行高拋低吸來彌補因為過早進場而造成的損失。對於交易者來說,不要過早行動就變得越來越重要。巴羅迪麥斯總是在開始時持有一個很輕的倉位,直到市場給他發出走勢改變的信號,這個信號讓他有高度的信心認為轉捩點即將到來。儘管很少有讀者能夠按照巴羅迪馬斯的策略來交易,但交易方式必須要去適應市場的變化,這一點對於任何採取不同交易策略的交易者都適用。

圍繞頭寸進行交易——巴羅迪馬斯交易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他及時根據市場的波動來調整倉位。例如,如果他是空頭,他會在價格下跌時減少他的倉位而在反彈時重新建倉。巴羅迪馬斯非常擅長圍繞持倉進行高拋低吸。他經常可以在淨價格移動方向與其預期方向相反時依然獲得淨收益。儘管巴羅迪馬斯對於時點的把握是一種天生的技能,很難被破解也很少有人能夠照著做。但很多交易者發現圍繞持倉頭寸進行交易提高了他們的交易業績,也使得他們更加容易把握贏利的交易。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你在50元時做多一檔股票,長期目標是76元,但短期在62元時會有阻力。根據這些假設,你可以在61~63的區間之前減少多頭倉位,在價格回歸到上漲趨勢後再重新滿倉進入。一個潛在的壞處是如果價格沒有回檔到再入場時的價格,那麼持倉頭寸就會偏小。積極的一面是,如果被平掉的倉位能夠以更好的價格再入場,那麼總的收益就會提高。而也許更加重要的是,把握倉位的能力會增強。圍繞持倉進行高拋低吸操作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主要取決於不同的交易者本身。這種方法可能不會對所有交易者都合適,但有一些會覺得非常有效。

避免過於興奮——儘管這種方法在巴羅迪馬斯身上長期有效,但我還是不太建議交易者在恐慌性上漲中賣空操作。極少有交易者天生就具有在這種情況下全身而退所需的把握時點的能力和情感上的忍耐力。一旦失敗,代價將會非常昂貴。不過,對於那些右側交易者,當市場在抛物線式的上漲中,可以在這瘋狂階段兌現部分或全部利潤,可能比什麼都不做而等待市場反轉要好,因為這種情況下市場一旦反轉,價格下跌將會劇烈而極端。簡而言之,如果你是一個多頭,而市場在瘋狂上漲。那麼縮小倉位或乾脆平倉,應該不會是一個壞主意。

可能有些讀者在讀完這一章後會想,“巴羅迪馬斯只是運氣好而已。不能這樣來交易,必須擺脫這種方式。他最終一定會踩到地雷的。”好吧,巴羅迪馬斯確實踩到過地雷,事實上他踩到過很多次,但這並不能阻止他一如既往地採用這種方式。試想一下吧,巴羅迪馬斯平均每天要做幾百次交易,總共交易了15年,經歷了無數的熊市和牛市。在這樣頻繁的交易中,能夠有如此持續而卓越的表現,這種概率是無法僅僅用運氣好來解釋的?這樣的結果在統計中幾乎是不可能的。

客觀來看,即便巴羅迪馬斯已經如此成功,他的方式似乎還沒有把他全部的潛能發揮出來。特別是,市場從高點或者低點翻轉後,趨勢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但儘管這種走勢經常發生而他也有能力提前判斷出這些轉捩點的到來,他仍然只交易了趨勢中很小的一部分。在我看來,他明顯可以通過在這樣的市場中交易更長時間從而進一步提高他的交易業績,這一點他本人也同意。我想說的是,即便是再好的交易者,也未必已將他們的策略執行到了最優的方式。如果一個交易者具有某種優勢——巴羅迪馬斯顯然就擁有這樣的優勢,那麼他就應該認真考慮他採用的交易方法是不是與他的優勢最好地匹配了。

我經常被問到要成為一個市場奇才,到底是靠天賦還是努力工作。我的標準回答是舉一個關於跑步的例子。絕大多數人經過足夠的訓練和努力之後,都可以完成一次馬拉松跑。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擁有天生的生理特性使得他們能夠在2小時15分(男性)或2小時30分鐘(女性)的時間完成,其他人不管多麼努力訓練都無法做到。

交易就好像馬拉松,想獲得收益是可以通過努力工作來實現的,但精英級別的表現就需要一定的天賦了。巴羅迪馬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的確,作為一個成功的交易員,他工作得非常努力。在交易時,他願意集中全部的精力,長時間工作。但他這種程度的成功,只能是因為他具有某種天生的技能,一種內在的“雷達”讓他能夠感覺到市場將會發生些什麼。我不在乎有人在交易時有多麼勤勞,或者他們願意花多少時間來盯他們的交易螢幕,事實就是,這種交易技巧超出了絕大多數人的能力範圍。

在交易上,並不是只有單一的成功路徑。相反,金融奇才們的交易方式都各不相同。交易方式不僅僅是不同的,某些交易員的方式看起來可能與另外一些人完全相反,巴羅迪馬斯就是這樣一個例子。有抱負的交易者需要瞭解的是,重要的不是找到一個能戰勝市場的成功秘訣,而是找到適合自身個性的方式。吉米·巴羅迪馬斯找到了一種有效的方法,因為這適合他的個性——獨立、喜歡競爭、逆勢而上,並且非常善於擁抱風險。但同樣的方式用在別的交易者身上,可能就是一場災難,而這些交易者也會有適合自己的交易風格。這些年來,我收到了很多類似於下文的詢問:

尊敬的施瓦格爾先生:

我想知道是否有哪位元交易員正在招募助手?我願意長時間地無償工作,只要能跟隨某位元交易奇才。

這種類型的詢問反映了一種誤區。你不可能通過複製別人的方法在市場中獲得成功,因為它們不適合你自己的個性。真正的答案是,你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去複製任何人的方法。

市場一直在艱難地穩步上漲,但上周市場上漲得似乎特別容易。這讓我覺得可能發生了什麼。星期四,市場在早盤偏弱之後大幅上漲。週五,市場又繼續表現強勁,接近最高價收盤。市場的上漲好像供給明顯不足。對於市場這幾個月的大幅上漲我在想,現在,這個市場變得更強了嗎?現在?(他在說這個他反復強調的“現在”的時候,語調顯得非常懷疑。就像在說,“不會是現在”。只是他沒有說出來。)市場的上漲讓我覺得很不牢靠,而我信任我的直覺。看起來這是個符合邏輯的地方讓我嘗試一些更多的空頭頭寸。我總是嘗試通過聆聽市場在表達什麼,來形成自己的觀點。情緒是我判斷市場將會如何發展的最重要線索之一。

你如何來判斷情緒?

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可以衡量它。我可以看電視、讀報、聽公司的人在討論些什麼。人們總是害怕做空。上周我就聽到有人在說,“我不會再做空股票了,我已經厭倦虧錢了。”我不再像以前那麼快速行動,不再是個狙擊手。我曾經像閃電,永遠在快速地交易。但現在我不再那麼快了。現在我的一些做法已經跟以前不一樣了,這是我的部分改變。也許有時我會過早動作,但是如果我動作過早的話,我不會因為覺得自己是正確的就去建立很大的頭寸。我改變了很多。儘管今年的行情直線向上,我依然表現不錯,比公司裡的絕大多數持有淨多頭頭寸的人賺得還要多。

你如何在判斷市場大方向錯誤的情況下依然做到業績領先?

我有一個訣竅,儘管我自己也說不上來這個訣竅究竟是什麼。可能是在大家都感到緊張的時候,我會保持相對鎮定。當市場走勢有利於我的頭寸時,我總是會兌現部分利潤。不管多少,就算哪怕市場只下跌了0.5%或1%,即使我覺得它會下跌10%,我仍然會兌現部分利潤。這省了我不少錢,因為如果市場開始反彈,相對我有了一個更小的倉位。那是我從第一天交易開始就養成的習慣。市場有利時,我會永遠不停地兌現利潤,永遠,永遠,永遠。

你是怎樣培養出你的交易風格的?

公司一直給我很多自由,讓我突破自己的界限。我學會了如何賺錢或者虧錢時而不被嚇到,儘管有時候可能會覺得不舒服。我通過不停地大量交易來學習。我做的交易比公司裡的任何人都多,這讓我對股票市場形成了一種感覺。我真的能感覺到。我會感覺到,“哦,有些事情發生了。”儘管我不知道這會是什麼,但確實有事發生了。我真的相信這種感覺。告訴你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我的職業生涯早期,我總是會感覺到有什麼事情要發生,然後在它真的發生時,連我自己都感到驚訝。我總是在螢幕上看到它的發生。當有變化發生時,股票會自己展示給我看。

你是怎麼看到它的?

這是我培養出來的一種感覺,並且我已經學會信任這種感覺。我想我花在螢幕前觀察股票的時間,不會比行業中的任何一個人少。我看著這些股票已經將近15年了,在我看來,它們都有自己的生命表現。

你能給我舉個例子說明這些感覺是什麼的嗎?

我可以給你舉個很好的例子。泰科股票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從華爾街的寵兒變成了華爾街的災難。我買的時候是34美元,之後幾天之內它就到了18美元。我的均價是23美元。我做多了75萬股,虧損了500萬美元。我記得我的老闆走到我的辦公桌前問道:“吉米,你到底在做什麼?”我回答說:“唐,我會留意的。我知道我在做什麼。”沒有人說話,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我的倉位有多重。

儘管股價仍在下跌,我仍然相信“這是我的機會。”我不記得具體價格了,但我記得我對自己說,如果跌破那個價格,我就必須開始清盤了。然後,就在那個價位,股價開始停止下跌。那時,我感覺到有些事情發生變化了。然後在那同一天,在價格到達我成本價上方1.5美元時,我賣掉了大概1/3的頭寸,第二天我又以高出3~4美元的價格賣掉了剩餘的頭寸。之後這檔股票就直線下跌了。那是我職業生涯裡表現最好的一個月。

股票似乎總是會向我透露一些資訊,尤其是當我持有重倉並且密切關注它的時候。我從職業生涯中學到的是,我並不一定要太早採取動作,因為當機會出現時我幾乎總是能感覺到。我過早的動作可能源自我缺乏交易紀律。我過早採取行動只是為了防止自己錯過機會,但實際上我總是能感覺到市場的變化。這是一種感覺,一種直覺。我想,為什麼我又要過早動作?這是我自己的信號。我並不是對每檔股票每次都能有這種感覺,但它真的經常出現。

泰科最終跌得更低。在交易的時候是什麼給了你信心?

僅僅是種感覺。

這跟市場情緒有關嗎?

這完全與市場情緒相關。股價下跌的速度引起了我的興趣,從27美元跌到18美元只用了2個小時。我知道那完全是因為恐慌。這是一個機會,所以我買了更多。

如果價格跌到你的價格以下,你會逐步賣出你的頭寸或者乾脆完全了結嗎?

我從來沒有因為方向錯了必須要平倉而以市價買賣。我從來沒做過。我會擇機平掉這個頭寸,如果感覺可能轉向了,我會再買回來,並且認為自己一直是對的。

所以,你從來沒有一個倉位遭受過失敗?

我的很多倉位都讓我承認失敗,但是我從不投降。(紮克說道)吉米從不恐慌。當我們遇到閃電崩盤時,他的第一反應總是“是不是資料錯了?”他會用一分鐘時間來確認資料並沒有錯,然後總是在那一刻開始做多。(吉米接著說)我從來不讓自己恐慌,就算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也不會賣掉我的倉位。在我試圖找出什麼原因時可能會多虧損5%,但我不會急著做決定。因為其他人在此時做出的決定都超出了理智範圍,我不想成為那樣的人。但有一次例外,我不得不在我的家裝股票空頭頭寸面前投降。

平掉你的空頭倉位是個好決定嗎?

是的。我入場太早了。

當市場上漲、你做空時,你是怎麼想的?

因為市場繼續上漲對我來說難以理解。所以我通過做多來減少我的空頭風險。我覺得市場越往上走,我的空頭就越是正確的。價格走得越高,聰明的人就會越多地兌現利潤。聰明的人總是會在市場上漲時賣出平倉,那是他們賺錢的方式。我不是要證明我是對的,也不是為了證明市場是愚蠢的。我只是喜歡賺錢。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見過太多的人行事僅僅是因為別人也那麼做。

這種感覺是不是一開始就有的?

是的。很早就開始了。

你認為那是天生的嗎?

是的。毫無疑問部分是天生的。我的目標是,有一天我可以將我的交易與我的直覺相匹配,僅在我感受到機會的時候進行交易。對我來說,交易成熟是指我知道我不必太早開始,我要做的就是等機會出現,因為它出現時我總是可以看到它。

如果你經常能夠在時機正確時及時看到機會,那為什麼還總是在有那種直覺之前就開始頻繁交易?等你強烈感覺到那是正確的時機時再入場,效果難道不比你在變化之前就進行預計趨勢改變效果更好嗎?

百分之百正確,毫無疑問。有時我表現像個成年人,有時則像個孩子。當我表現像個孩子的時候,我想的僅僅是參與。我不是一台電腦,我也有弱點。有時我只是想參與而不是坐在那裡等著自己看到機會出現。這是一種缺乏交易紀律的行為,我整個職業生涯都在與之鬥爭。儘管我的交易記錄歷史顯示我那樣做也很不錯,但有時我對我的交易過程仍然缺乏信任。我仍然希望自己早點入場,以免錯過機會。

所以即使你經常能夠強烈地感覺到市場會有動作,你在交易時,仍然讓自己像沒有那樣的技能一樣。這對你來說能接受嗎?

我覺得是合理的,因為我發展了我的交易紀律。如果一開始我錯了,我就不讓自己的倉位變得更重。就算我認為我是對的,我也不一定會僅僅因為市場在上漲而去增加空頭頭寸。在我更年輕的時候,我會因為市場正在上行而加倉空頭。但現在,我會等到我感覺到市場會下行後再才開始加倉。

你第一次對金融交易發生興趣是什麼時候?

最初的影響可能來自于高中時看的《華爾街》那部電影。高三那年,我為一個股票經紀人工作,他同時也是一家分支機搆的經理。在威廉姆斯學院,我選擇了交易與資本市場這門課,課時1個月。教我的老師叫西蒙龍,那時他為貝爾斯登公司做交易。他在家裡設了一個交易室,而我幾乎每天都可以去那裡。西蒙是個聰明的人,性格有點古怪。他就喜歡談論市場,是他把我帶入了金融交易。當然,我也想通過交易來賺錢。

是不是電影《華爾街》裡的金錢吸引了你?

事實上,更多的是裡面的行為吸引了我。我是個精力充沛的人。我認為做交易完全符合我的性格。我對金錢的渴望更多是受父母的影響,他們是移民,每天都辛勤地工作著。這些是對我最主要的影響。大學畢業後,我所有的朋友都進入了銀行業,但我知道我只想成為一個交易員。儘管我還不知道那到底是什麼,但我知道那是我想要做的。我參加了一些大公司的面試,比如瑞士銀行和法國興業銀行。後來我的一個朋友介紹了一家叫做紐約第一證券的小公司給我。我去參加了面試,唐·朗貝格錄取了我。

你知道是什麼讓你得到這份工作的嗎?

我不知道。但在我工作了很多年後,有一次我帶我母親去見了唐。談話中,他對我母親說,“我不知道你是如何教育您的兒子的,但我從來沒見過有人工作得比他更加努力。”我知道我比任何人都要喜歡這份工作。我沒法不努力工作,因為我總是有著很強的競爭驅動性,無論是進入頂尖的大學,或是在大學裡參加體育競技,無不如此。

你從紐約第一證券學到了什麼?

與紮克一樣,我做了一年的助理。我學會了如何跟蹤倉位,並且做好每天的盈虧記錄。我著迷於股票市場是如何變化的,以及如何能賺到錢。

你跟的那個交易員是什麼樣的交易風格?

艾瑞克和我有相似的交易風格。買那些不再受追捧的公司股票,同時賣掉每個人都在追逐的公司股票。

聽起來你像一個反向交易者?

我很早就接觸了這種交易方式。他與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完全一致。像麥哲倫基金公司這樣的龐然大物運作著大量的公共資金,它們只買那時候最好的公司股票。即便是像蘋果或者埃克森美孚這樣的公司,在情況糟糕的時候也不會吸引它們。那時候它們只會賣出這些股票。聰明的人總是採取相反的做法。那是華爾街的遊戲。我並不是在抱怨。

最初你是從多少資金開始的?

我不記得具體的數字了。但是我記得第一年我賺了35萬美元,第二年是80萬,第三年是100萬。事實上我從來不回顧這些。

你使用基本面嗎?

不。從不。曾經有三年的時間有一個基本面分析師為我工作。但我發現我很難將他的觀點與我的交易匹配起來。我更信任我自己的工作。這樣只會讓我分心。我並不想投入更多的時間在基本面分析上。我想把我的時間花在精通掌握我的交易紀律上,並且專注在那些能夠影響我的情緒,並讓我做出特定選擇的事情上。那才是真正激發我好奇心的東西。交易對我自己來說是一面偉大鏡子。賺多少錢或虧多少錢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我不會為此覺得特別難過或高興。

最開始的時候,為了獲得成功,你都是怎麼做的?

我完全專注在我的交易中,其他的都不在乎,包括我的健康、我的人際關係。

你第一次遭遇重大損失是什麼時候?

我在地產商股票大幅上漲時做空它們。我感覺到有些不對勁,但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從結果來看,很明顯是動量型對沖基金的買盤推動了市場。那是我第一次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瞭解自己在幹什麼。我在一個月內損失了700萬美元。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損失了那麼大的資金,這為我打開了另外一扇門,使得我開始思考很多我之前從沒有考慮過的問題。從那時起我開始關注我的健康。我記得我想過,我需要用一年時間把錢賺回來。而事實上,我用了大概兩三個月就把錢賺回來了。我也不記得我是怎麼做到的。

是什麼讓你在那個時候看空地產商股票的?

我記得那個時候人們都在倒賣房子並快速賺錢。我覺得那很不真實,但那正是人們談論地產板塊的話題。這是一個典範,每次我產生一個重要概念時,最終發現都是正確的,但有時候我會行動得太早。

我想你對1999年的科技股也是看空的?

是的。上漲總是應該受到某種力量的驅動。在我看來,沒有一種力量可以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推動市場有那麼大幅的上漲。我的直覺告訴我這是不對的,我信任那種直覺。

按照你的這種交易風格你是怎麼避免互聯網泡沫時代的災難的?那時那個板塊的股票漲個十倍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我交易科技股而不是互聯網股票,但它們也有著瘋狂的上漲。

你行動得太早了嗎?

絕對是。但在那些日子裡有些不同。就算股票總體在大幅上漲,但你還是會遇到股票低開4美元,然後又重新上升的情況。因為股票會大幅低開,這給了你兌現利潤的好機會。而這之後,你又會有了新的子彈。之後的5~8年市場特徵發生了變化,市場回檔出現少得多,這是因為對沖基金逐步成為市場主力。現在,你不能行動得太早。過去的兩年(2009年4月~2011年3月)是我見過的對於空頭來說最大的災難,甚至超過了互聯網泡沫。

那會迫使你改變你的交易風格嗎?

絕對的。它迫使我更多地相信,我應該等到自己看到轉變點,而不必那麼早有動作。

2000年3月股票市場見頂的時候,你的倉位怎樣?

我做空了,但沒有追著加空。因為隨著市場走低,我逐步平倉了。

所以你在市場走低的時候平倉變現了?

是的。但我在最初反彈時做空了。

但你沒有繼續在那一波持續了兩年半的跌勢中持續做空?

沒有,我不是個趨勢型的交易者。對我來說我想的只是接下去會怎麼樣。市場永遠不缺乏題材,它總是在不斷地製造小泡沫。市場總是充滿機會,所以你不需要讓自己陷入麻煩。你永遠不需要太早行動。但在我的內心常常會有衝突。在某些特定的階段,我會變得特別固執。我堅信我是對的,並且比任何時候都固執。我想我是一個出色的交易員,但有時我的信念會妨礙我。我會丟開我的信念,像一個我能做到的交易員那樣去工作。

但你的理念會讓你站在市場正確的一邊?

這個理念讓我持續賺錢,而不是去交易一些我並不太信任的短期機會。市場存在著大量的傻瓜,我不想成為其中一員,毫無疑問我有這樣的自信。

我明白你為什麼不做動量交易,它跟你的理念相反。但是為什麼不在一邊等著,直到你感覺到時間正確了?

(紮克插言)吉米有過這樣神奇的操作。有幾天市場上漲了5~10個價位,而吉米當時大約有1000萬美元的空頭頭寸,神奇的是他在交易結束時還賺了一些錢。我可以看到,如果他當天什麼都不做,那天會虧損15萬美元,但事實上,吉米通過持續的快速交易,在那天贏利了3萬美元。那天我們做了520筆交易。所以說,當吉米做空而市場上升時,他也不一定會有損失。

(吉米接著說)真是那樣。不管市場是不是將會下跌,只要市場哪怕只下跌了一兩個點,我就會從中變現賺錢。這種交易方式也許更能說明為什麼在我的職業生涯中總是賺錢的。與其說我是在方向上做對了,不如說是市場在給我錢。我總是在拿錢,每天都是。

所以,就算今天是下跌的第一天,你也會部分變現?

今天我變現了一半的頭寸。但如果市場反彈了,我肯定會再次做空這次反彈。

如果市場反彈,這很簡單——你只要重新建立你平掉的空頭就可以。但如果下降的第二天仍在繼續呢?

如果價格繼續走低,我會買回更多的股票。我不介意錯過一些下降的波段,因為如果我真的能夠感覺市場,市場總會有讓我重新進入的機會。我從來不害怕錯過些什麼,因為市場總是有機會的。

所以即使你以一個比你平倉時更糟的價格重新建立空頭頭寸,你也不會覺得鬱悶?

我所想的只是如何賺錢,而不是在意正確與否。(紮克對吉米說)你曾說過,“我從來不需要在讓我虧損的股票上賺錢。”這句話對我很有意義。(吉米接著說)在我的職業生涯早期,我會更多地執著於某些股票。但現在我已經不再那麼關心我到底是在哪裡賺錢了。我不再有任何仇恨感了,(一個長長的停頓)不再有了。(他笑道)

但你曾經是這樣的?

是的。沒錯。

你是怎麼學會放棄的?

我只是厭倦了戰鬥。雖然那次做空建築商股票時損失了那麼多的錢,但對我而言那是我最大的福氣,因為它讓我用另外一種方式來看待自己的生活。為什麼我要讓自己的生活變得這麼困難?它完全可以簡單得多。當我開始感到不舒服時,我知道一定有什麼錯了,但以前我不願去做些什麼,我總是絕不妥協。而現在,當交易讓我覺得痛苦時,我會開始降低我的頭寸。我對自己的感覺更加敏感,也更加關注。如果我覺得倉位有問題,我就會做出改變。我不再對那種感覺毫無行動了。

能不能舉個最近的例子?當你感覺到有什麼事錯了的時候。

2010年10月,市場開始加速上漲,我虧損了很多錢。儘管市場已經上漲了一年半,它仍在加速上漲。我不喜歡那種市場的感覺。

聽起來你像是個天生的做空者?

是的。市場總有一種說法即做多市場總是對的,但那是非自然的。這種能量是不可能始終保持的。

你所描述的交易方式——在上漲時賣出股票,在下跌時買進股票——聽起來很難像是成功的秘訣。事實上,人們更容易想像到這種方式的結果可能是災難性的。所以很顯然你實際上還有其他的一些技巧。你能不能描述一下?你到底是怎麼做的?能不能就所交易的股票及時給些具體的例子?

我將股票分成想買的和想賣的兩類。然後來發現短期內哪一類會有個加速變化的機會。

你怎麼辨認那個點?

找些新的變化。圖表可能變化了,或者在同板塊內的有些事情可能發生變化。永遠有事情在變化,總有線索告訴我時機到了。舉個例子,固特異在我的買入清單上。其他汽車零部件的股票都上漲了,而固特異卻滯漲。我已經關注它很長時間了,之後大約在兩周前,在出財務報表的前一天,交易量巨量放大,價格上漲。於是我想,“是時候固特異股票該漲了。”我已經關注它6個月了。我一直持有小的固特異的倉位,因為其他汽車零部件股價都有明顯的變動。我認為固特異會在某一點上做出相當的變化。所以當我看到變化時,我知道這檔股票準備好了。

什麼改變了?——交易量?

在上漲日交易量放大到不可思議的程度。我之前知道有一天我會看到變化,而這就是那個變化。我相信這種感覺,所以我做多了。

還有別的例子嗎?

(他掃視了一下他的交易平臺,在螢幕上選出一張圖表。)這是另外一個例子:Dollar General股票。我在這裡買了它。(他指了指一個大幅下跌之後的點,那個價格已經跌至一個長期平臺的低點。)

這個交易的內在邏輯是什麼?

零售業股票在上漲。我們在零售板塊中尋找一些有價值的東西。這檔股票在一個半月時間內已經下跌了7個點。

這個大的向上缺口是什麼?(我指的是圖表上大約他入場一周後的一個大幅的價格變動的地方。)

那是因為並購發生。

當這個並購出現時,你有沒有出場?

當然,它上漲了15%。

(巴羅迪馬斯繼續調出價格圖表)MU(美光科技),我們一直在做多這檔股票,到這檔股票突然爆發性上漲並突破這個通道時,我們的倉位已經很重了。儘管那天它上漲了很多,但仍然在最近幾年的交易區間內。(這檔股票突破了過去幾個月形成的交易區間,但從更長期來看,依然在一個長線價格區間內。)所以我沒有去追這檔股票。我覺得有點不舒服。

(他給我看了一張FFIV的圖表,一個做雲計算的公司。)對於這樣的股票,我總是覺得不太舒服,永遠也不會買這樣的股票。(圖表中顯示了一段很長的,幾乎沒有回頭的向上趨勢,然後是一個很大的向下缺口,之後又是一個反彈,反彈到大概2/3的高度。)我會做空這樣的股票。明天如果股價繼續走高,我多半會做空它。

為什麼你對這張圖表特別看空?

這是支破位元的股票,雖然它的交易量很大。指數已經創了新高,但這檔股票始終沒能上到50日均線以上。所有的投資人都參與了這檔股票的上漲走勢。儘管雲計算是個了不起的事,但它被過度渲染了。現在的價格已經超過了它未來幾年的增長潛力。分析師已經在討論2015年的數字了。這太荒謬 了。沒人能知道接下來四年會發生什麼。即便是預測下個季度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種概念股的走勢總是大同小異。

這裡還有一個例子。亞馬遜在這裡破位下跌,我在這一天做空。(亞馬遜的圖表同樣顯示了一段很長的上漲,之後在最高點不遠處緊跟著一個大的向下的跳空缺口。巴羅迪馬斯指著之後的一波向最高價附近反彈的走勢。)

似乎很多時候你都是在上升中賣空股票?

是的,但我總是在下跌的時候買回來。你總是希望有時能有一些好運氣,比如碰到一個大跌的日子。這在我交易棉花股票時發生過。我做空了棉花ETF,而在那兩天裡我損失了20萬美元。(他指著圖表中的另一段大幅上漲,在上漲的末端那兩天,走勢幾乎是垂直向上的。)我做多了7500股,然後在這一天我又加了22000股。(他指了指一個高點。)我看到了很大的交易量。我想:“這是擠倉。我才不管埃及發生了什麼,這股票都翻番了,我應該在這裡做空。”說是運氣也好,說是心想事成也好,這檔股票在一天之後下跌了12%。我平倉並獲得了10萬美元的收益。那是令人開心的,這支ETF股可能在第二天又輕易地再次上漲10美元,這就是市場。當沒有人想到的時候,往往就是巨大的機會所在。

儘管很多交易日就像今天一樣有不錯的現金收入,但看起來你的交易風格會在大部分日子裡讓你覺得不舒服。

是的,因為市場總是漲的日子多而跌的日子少,而我想在我的生涯中,有75%的時間我都在做空。但我不會說這是不舒服的,這更多的是一種套路。

似乎你跟隨趨勢的時候僅會發生在你賭市場將會反轉並最終反轉了的時候。

我很擅長抓住趨勢的早期,並正在學習如何抓住趨勢的中段。我從來不考慮末端——那是一方潰敗的階段。

訪談進行了三個小時,巴羅迪馬斯的精力看起來有點下降。我建議下次再繼續訪談,他同意了。三個月後(2011年5月24日),我們開始了第二次訪談。這次我們是從一系列關於他的一些我不太理解的交易策略開始的。

看起來你真的很擅長圍繞著你的倉位元進行交易。你做得非常出色,即使在長期趨勢跟你相背時,你依然經常賺錢。打個比方,看起來你很擅長迅速地爬樓梯,而且你是沿著向下的扶梯往上爬。如果你是沿著向上的扶梯往上爬,效果會不會更好呢?如果你不是逆著趨勢,而是順著趨勢來交易,會不會做得更好?

我這裡有個很好的例子說明我為什麼不信任那種做法。近期白銀創歷史地上漲。我已經盯著白銀有六個月了,從技術上講,這是個牛市格局。在商品市場中,絕大多數人都喜歡跟隨趨勢。然而,我卻認為這是個值得做空的市場。我花了六個月來關注它,直到我感到是時候做空入場了。

那天發生了什麼?

那天價格發生了反轉,但真正重要的是白銀價格如何上升到那個高點的過程。價格在一年時間的時間裡翻了三番。德克薩斯大學交割10億美元實物黃金的消息著實在貴金屬市場引起轟動。電視新聞每天都在播放有關通貨膨脹的資訊。我看了所有的新聞,覺得它們真的對整個故事有實質的影響,我覺得好像幾乎每個人都在買白銀。這正是我要找尋的機會。我做空了白銀ETF,先前的價格上漲已經呈現抛物線形,而之後的上漲幾乎是垂直向上。有大量的資金湧入到了白銀市場。如果你看了最後四天上漲的交易量,就會清楚那絕對不是散戶投資者的行為,而是此時必須要入場的機構資金。另一方面,巨大的交易量也告訴我有新的賣方也進入市場了。在那波上漲中我加倍了倉位,市場再創新高,而我的倉位在3天之內損失了400萬美元。但我知道那波上漲已經到了無以為繼的時候,此時是更好的做空機會。可惜那時我已經用完了所有的子彈。我不願意用一年的業績去賭一筆交易,如果市場再出現與過去幾天類似的走勢,我可能會損失800萬美元,我覺得不值得走這個局。因此當白銀跌回到我建倉平均價的時候,我平掉了所有頭寸。從結果上看,這筆交易基本打平,然後市場迅速地從最高的49美元下滑到32美元。

可是你已經平掉了所有的倉位?

是的。因為我感到累了。那次交易中我沒能賺錢是因為我過早建倉,並且倉位過重,但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是正確的。每位元專家都會告訴你白銀值多少錢,但是它卻從49美元下跌到了32美元,那是30年來市場最大的一次拋售。我在市場見頂前的四天內建了大量的空頭倉位。我相信我的市場“雷達”能監測到市場將要發生什麼。所以你問我是否要改變我的交易風格,我想也許我應該更靈活一點。但我對追隨市場趨勢這種交易方式並不感冒,我相信我在交易中的直覺。

我不是問你為什麼不在30美元或35美元時買入白銀。我對此完全理解。而且,事實上我認為如果你那樣做了,反而會顯得很不正常,因為這完全與你固有的理念相衝突。但我想問的是,在上漲的早期,你曾經在某一時點上認為市場最終會出現一個很好的做空機會,但那時你只是在觀望,因為你知道上漲的趨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在那個時間節點上,你為什麼選擇觀望而不是做多,直到它接近於你認為的反轉點呢?換句話說,為什麼不在抛物線形垂直上漲之前做多呢?

我很擅長捕捉市場反轉點,但並不擅長在跟隨趨勢持倉交易。我總是行動得過早。大部分分析師和華爾街的基金經理們幾乎從不願意這樣做,他們總是追隨趨勢,然後試著抓住趨勢中間的那部分,也是報酬最豐厚的一部分。而我總是去抓趨勢最早期的那部分,也是最難的那部分。我在逐漸學會儘量能抓住大部分趨勢,而不僅僅是早期。當然現在還沒有達到應當達到的水準。

這正是我不理解的。看起來,所有“脫離實際的瘋狂的價格波動”——按照你的說法,一旦發生反轉,就會持續很長時間。為什麼對於一個可能至少長達六個月到一年,甚至更長的趨勢中,你只參與最初的幾個星期?為什麼僅僅參與價格剛從高點開始往下跌的這段時間?在出場之後,為什麼不在反彈的時候重新進場做空?當你建立一個主要空頭倉位的時候,這本身就預示著一旦市場開始下行,它就將持續一段時間和一個較大的幅度。如果你回去檢查你倉位元最大的交易,預期市場會發生反轉,我敢打賭每一次市場在最終下跌後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100%正確。只是我沒有耐心每天都面對著相同的倉位。我對所謂的市場會繼續下跌不是很有信心,所以不會一直持有不動。

但那種信心應該來自於你自己在市場反轉之前就建立巨大倉位的事實。實際上,這種交易本身就意味著市場一旦反轉,相反的趨勢就會持續一段時間。你有這樣一個了不起的指示器——它不是圖表,而是一個內部雷達——使你能夠識別到潛在的市場重大轉捩點。你同時又具有買入或者賣出一個倉位元的交易執行能力,為什麼不把這些技能結合起來呢?舉個例子,2008年商品到達頂點的時候,你預測到那是一個高點,於是你在上升的最後階段做空,之後你在第一次下跌中獲得收益。那時候,你為什麼不這麼想,“市場走得過頭了,它還將下跌一段時間,我可以在反彈的時候再次回來做空呢?”這樣你就可以既遵循原來的預測,同時也按照市場的趨勢來交易。如果再結合你進出頭寸的交易技巧,你將會獲得更多的潛在利潤。在我看來,這明顯是你可以做到的事情。那些你沒有利用的機會(跟隨趨勢),看起來就是為你的技能量身定做的。你現在做交易時,就好像把雙手綁在背後。當市場趨勢與你的想法強烈相反時,你在交易。而當市場轉到你預測到的方向時,你又去做別的事情了。

是的,傑克,這些我都知道。我也想能夠採用那些交易方式,因為我就在那兒,但我也不知道是我的思考過程的哪個模組出了問題,讓我放棄了那些機會。也許我只有在覺得舒服的時候才會真正舒服,而跟隨市場趨勢的交易讓我覺得不舒服。當價格走勢讓每個人都害怕,甚至連我的老闆都害怕的時候,我卻覺得很放鬆。當恐慌來臨的時候我覺得非常舒服,因為我知道,“我抓住機會了。它們被我抓住了。”

有意思的是,你覺得舒服的時候——在幾乎垂直上漲的時候賣出——這絕對會讓絕大多數的人感到極度不舒服。

也許對我來說這正是樂趣所在,而且我賺的大部分錢都來自於這種方式。

那正是我要說的。為什麼不把兩者結合起來?為什麼不等到市場確認了你最初預想的方向時,再去做空?我不是建議你放棄你現在的交易方式,只是想說,為什麼不再增加一些別的方法呢?當你有了強烈的感覺,然後市場開始下跌,更大的概率是這種趨勢會持續一段時間。

確實是這樣。我的職業生涯中這種巨大的機會帶來的潛在利潤加起來可能有5000萬美元,但是儘管承受了所有的風險,我可能最終只獲得了300萬美元的利潤。而幾周後如果繼續持有,這個利潤可能會達到1000萬美元,幾個月後達到2500萬美元。我希望能夠在我的生涯中也做一些這樣的交易,我知道會有機會的。

接下去的十年你還會繼續交易嗎?

我想交易會永遠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會一直是從上午9點幹到下午4點。

但問題是,給你帶來成功的交易方式——不斷地買進賣出——幾乎要求你一整天都坐在電腦螢幕前。

到目前為止是的。但就算是在過去兩年,我也會離開電腦螢幕去參加一些會議。紮克可以為我作證。那是我與外界聯絡的一種方式,而不只是整天坐在螢幕前。

你的目標是什麼?

我希望繼續學習。我想成為一個偉大的商人。我還涉足了交易以外的很多其他商業領域。

你還涉足了什麼別的行業?

視頻遊戲、電影後期製作、清潔技術、醫療保健。

那交易佔據什麼位置呢?

交易是我資金的來源。

隨著時間推移,你覺得你的交易會有什麼變化?

我真的無法想像我的後半生都坐在交易螢幕前。

離開一個擅長的領域你不覺得很難嗎?

四年前我開始兼職做一些其他事情。儘管這個進展得很慢,因為交易才是我擅長的,對我來說也要容易很多。但是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吸引著我,始終坐在螢幕面前太局限了。交易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但我想擺脫束縛。因為我知道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去體驗,去參與,但這都要求我離開現在的工作。

我覺得這次採訪中應該包含一些警告標誌,類似於電視節目中“請勿在家嘗試”這樣的註腳。事實情況是,巴羅迪馬斯的交易風格高度個性化,這依賴於他與生俱來的天賦,不適合模仿。對大多數交易者來說,與之相反的做法可能更加適合。我在“市場奇才”系列叢書中所採訪過的所有交易員中,也沒有哪一個交易員比他更不適合多數交易者來模仿。但是,巴羅迪馬斯的故事中仍然有三點是適用於大多數交易者的,這與天賦無關。

適應的必要性——儘管人性的原因讓市場行為從時間上來看具有一致性,但市場是在變化的。成功的交易者要適應這種變化。在巴羅迪馬斯的案例中,他注意到對沖基金越來越深入地參與市場,會使得個股產生更加平滑的價格走勢,以及少得多的回檔,尤其是在日內。這種市場結構性的變化,使得巴羅迪馬斯很難通過對倉位進行高拋低吸來彌補因為過早進場而造成的損失。對於交易者來說,不要過早行動就變得越來越重要。巴羅迪麥斯總是在開始時持有一個很輕的倉位,直到市場給他發出走勢改變的信號,這個信號讓他有高度的信心認為轉捩點即將到來。儘管很少有讀者能夠按照巴羅迪馬斯的策略來交易,但交易方式必須要去適應市場的變化,這一點對於任何採取不同交易策略的交易者都適用。

圍繞頭寸進行交易——巴羅迪馬斯交易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他及時根據市場的波動來調整倉位。例如,如果他是空頭,他會在價格下跌時減少他的倉位而在反彈時重新建倉。巴羅迪馬斯非常擅長圍繞持倉進行高拋低吸。他經常可以在淨價格移動方向與其預期方向相反時依然獲得淨收益。儘管巴羅迪馬斯對於時點的把握是一種天生的技能,很難被破解也很少有人能夠照著做。但很多交易者發現圍繞持倉頭寸進行交易提高了他們的交易業績,也使得他們更加容易把握贏利的交易。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你在50元時做多一檔股票,長期目標是76元,但短期在62元時會有阻力。根據這些假設,你可以在61~63的區間之前減少多頭倉位,在價格回歸到上漲趨勢後再重新滿倉進入。一個潛在的壞處是如果價格沒有回檔到再入場時的價格,那麼持倉頭寸就會偏小。積極的一面是,如果被平掉的倉位能夠以更好的價格再入場,那麼總的收益就會提高。而也許更加重要的是,把握倉位的能力會增強。圍繞持倉進行高拋低吸操作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主要取決於不同的交易者本身。這種方法可能不會對所有交易者都合適,但有一些會覺得非常有效。

避免過於興奮——儘管這種方法在巴羅迪馬斯身上長期有效,但我還是不太建議交易者在恐慌性上漲中賣空操作。極少有交易者天生就具有在這種情況下全身而退所需的把握時點的能力和情感上的忍耐力。一旦失敗,代價將會非常昂貴。不過,對於那些右側交易者,當市場在抛物線式的上漲中,可以在這瘋狂階段兌現部分或全部利潤,可能比什麼都不做而等待市場反轉要好,因為這種情況下市場一旦反轉,價格下跌將會劇烈而極端。簡而言之,如果你是一個多頭,而市場在瘋狂上漲。那麼縮小倉位或乾脆平倉,應該不會是一個壞主意。

可能有些讀者在讀完這一章後會想,“巴羅迪馬斯只是運氣好而已。不能這樣來交易,必須擺脫這種方式。他最終一定會踩到地雷的。”好吧,巴羅迪馬斯確實踩到過地雷,事實上他踩到過很多次,但這並不能阻止他一如既往地採用這種方式。試想一下吧,巴羅迪馬斯平均每天要做幾百次交易,總共交易了15年,經歷了無數的熊市和牛市。在這樣頻繁的交易中,能夠有如此持續而卓越的表現,這種概率是無法僅僅用運氣好來解釋的?這樣的結果在統計中幾乎是不可能的。

客觀來看,即便巴羅迪馬斯已經如此成功,他的方式似乎還沒有把他全部的潛能發揮出來。特別是,市場從高點或者低點翻轉後,趨勢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但儘管這種走勢經常發生而他也有能力提前判斷出這些轉捩點的到來,他仍然只交易了趨勢中很小的一部分。在我看來,他明顯可以通過在這樣的市場中交易更長時間從而進一步提高他的交易業績,這一點他本人也同意。我想說的是,即便是再好的交易者,也未必已將他們的策略執行到了最優的方式。如果一個交易者具有某種優勢——巴羅迪馬斯顯然就擁有這樣的優勢,那麼他就應該認真考慮他採用的交易方法是不是與他的優勢最好地匹配了。

我經常被問到要成為一個市場奇才,到底是靠天賦還是努力工作。我的標準回答是舉一個關於跑步的例子。絕大多數人經過足夠的訓練和努力之後,都可以完成一次馬拉松跑。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擁有天生的生理特性使得他們能夠在2小時15分(男性)或2小時30分鐘(女性)的時間完成,其他人不管多麼努力訓練都無法做到。

交易就好像馬拉松,想獲得收益是可以通過努力工作來實現的,但精英級別的表現就需要一定的天賦了。巴羅迪馬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的確,作為一個成功的交易員,他工作得非常努力。在交易時,他願意集中全部的精力,長時間工作。但他這種程度的成功,只能是因為他具有某種天生的技能,一種內在的“雷達”讓他能夠感覺到市場將會發生些什麼。我不在乎有人在交易時有多麼勤勞,或者他們願意花多少時間來盯他們的交易螢幕,事實就是,這種交易技巧超出了絕大多數人的能力範圍。

在交易上,並不是只有單一的成功路徑。相反,金融奇才們的交易方式都各不相同。交易方式不僅僅是不同的,某些交易員的方式看起來可能與另外一些人完全相反,巴羅迪馬斯就是這樣一個例子。有抱負的交易者需要瞭解的是,重要的不是找到一個能戰勝市場的成功秘訣,而是找到適合自身個性的方式。吉米·巴羅迪馬斯找到了一種有效的方法,因為這適合他的個性——獨立、喜歡競爭、逆勢而上,並且非常善於擁抱風險。但同樣的方式用在別的交易者身上,可能就是一場災難,而這些交易者也會有適合自己的交易風格。這些年來,我收到了很多類似於下文的詢問:

尊敬的施瓦格爾先生:

我想知道是否有哪位元交易員正在招募助手?我願意長時間地無償工作,只要能跟隨某位元交易奇才。

這種類型的詢問反映了一種誤區。你不可能通過複製別人的方法在市場中獲得成功,因為它們不適合你自己的個性。真正的答案是,你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而不是去複製任何人的方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