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30萬創業,成為“國民男裝”引導者,不務正業,玩馬玩出新花樣

從只有18名員工到國內A股市場最大的服裝龍頭;

從30萬元創業到財富300億, 位居江蘇首富;

從名不見經傳的作坊式小廠, 到如今成為國內最具實力和優衣庫PK的企業, “男人的衣櫃”;

今天我們來聊聊“海瀾之家”和他的創始人周建平。

周建平, 高級工程師。 江蘇海瀾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黨總支書記。 原江蘇三毛集團黨委書記、總裁, 高級工程師。

一提到海瀾之家, 我相信你和我一樣, 首先想到的就是“男人的衣櫃, 海瀾之家”;可誰曾想, 當初, 海瀾之家只是一個擁有18名員工的名不見經傳的作坊式小廠, 是創始人周建平靠在老家鎮上開照相館賺的(說起來也挺前衛, 那個年代能開照相館難度還是很大的), 通過照相館, 他賺了足足30萬元, 因為不滿現狀, 他承包了鎮上的毛紡廠, 從此, 神話就開始締造。

周建平在起步之初, 也是一個門外漢, 根本不懂毛紡, 也是摸著石頭過河。 為了獲得員工信任, 他立下軍令狀說:錢, 我來出, 風險我來承擔, 辦成了是集體的, 辦砸了就算我交的學費。 是何等的壯志淩雲, 何等的豁然瀟灑。

到了1991年, 毛紡業開始競爭加劇了, 越來越多的同行擠入, 周建平馬上腦子一轉, 開始主做精紡, 因為當時大多數人做的都是粗紡,

所謂的“能穿就行”, 這也是那個時代絕大多數人都認可的, 所以很多人反對周建平做精紡, 但是商業嗅覺如此靈敏的周建平愣是力排眾議, 一股腦兒投資了1000萬, 放棄了原本粗放業務, 集中全部精力攻佔“精紡業務”。

三年後,

廠子的銷售額突破億元大關, 這下再沒有人敢懷疑他了, 他從此成為了這個行業中的佼佼者。

1994年, 廠子改名為江蘇三毛集團, 1996年, 總資產達到55億, 年產銷10億元。

1997年, 只做面料已經不能滿足周建平, 要想做大, 就要有自己的牌子。 他效仿優衣庫, 成了了“江陰海瀾之家服飾有限公司”。

周建平又一次“賭”下了自己的未來, 有一次從頭開始, 從零學習, 他派員工到日本去學習, 一次次的改進, 一次次的服務升級, 致力於打造“男人衣櫃”再效仿優衣庫的經營模式, 讓海瀾之家大獲成功, 一年就開了50家分店, 靠男裝在A股上市, 成為國內最大服裝廠商。

時間跨度到2010年, 周建平又做了一個引人注目的大動作, 花16億興建“海瀾國際馬術俱樂部”。

這是他不走尋常路的又一次探險, 他幽默的回應外界:有人說我辦國際馬術俱樂部是不務正業, 和海瀾的產業沒有任何關係, 但我認為, 做服裝就是做品牌, 必須融入很多文化, 做強‘馬文化’正是集團戰略轉型的一個重要舉措。

從此,海瀾之家成為了騎在馬背上的企業,我們希望海瀾之家能夠越做越大,早日超越優衣庫。

“夢想在前方,他快馬揚鞭”最後用這句話來總結周建平,你覺得如何?

從此,海瀾之家成為了騎在馬背上的企業,我們希望海瀾之家能夠越做越大,早日超越優衣庫。

“夢想在前方,他快馬揚鞭”最後用這句話來總結周建平,你覺得如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