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滇西少數民族日常美食,每一樣都勾人食腸,而且純天然食材

如果把糌粑與奶渣混在一起, 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藏族天然小吃, 清新食材和樸實的視覺勾人食欲, 令人欲食之而暢快。

米黃色的青稞餅與白色青稞餅暗示著鹹甜兩種味道, 藏族人用純天然的青稞面與簡單的佐料搭配, 然後經過蒸籠蒸煮, 不遠處就能聞到隨炭火白煙飄出來的青稞清香。

犛牛奶經過藏族傳統的手工加工之後, 稍微加熱就可以聞到牛奶清純的天然香味了。

雲嶺深處的藏民把老核桃樹上的核桃打磨、曬乾之後, 榨出了少量的油脂, 也即珍貴、稀缺的核桃油。 因為交通不便, 這些名貴的食用油在深山藏寨人家當作日常食用油, 炒菜、油炸, 好不“奢侈”。

犛牛骨撒上鹽巴, 簡單的搓揉之後, 掛在屋頂房梁上, 就是一道最天然的風乾臘味。

藏族人的臘味, 是把藏香豬或土豬臘味放入米飯、蒸籠裡蒸熟, 然後切片食用, 極少配料卻色香味俱全。

用鹽水或白醋泡過的韭菜根, 是藏面、稀飯最佳的下飯小菜了。

地參經過高溫油炸之後,只留得一絲清脆絲香,伴著青稞酒和葡萄酒,一口下肚。

真正的炸餌絲。經過清油高溫炸,大米散發出柔韌淡香、嘎嘣脆。

酒話之間的炸餌絲。

圖為炸餌絲。

我們開玩笑說,這是藏族的“切糕”,甜中帶酸,有些人可能非常喜歡。

大理喜洲粑粑。馬路邊面善的老太太賣給遊客五元錢一個,賣給本地老客戶三元一個。

在滇西北,少數民族飯菜之間總是少不了泡酒和葡萄酒。熱情好客的藏族人會給遠方來的客人提供青稞酒、瑪卡泡酒和葡萄酒,任憑暢飲。

地參經過高溫油炸之後,只留得一絲清脆絲香,伴著青稞酒和葡萄酒,一口下肚。

真正的炸餌絲。經過清油高溫炸,大米散發出柔韌淡香、嘎嘣脆。

酒話之間的炸餌絲。

圖為炸餌絲。

我們開玩笑說,這是藏族的“切糕”,甜中帶酸,有些人可能非常喜歡。

大理喜洲粑粑。馬路邊面善的老太太賣給遊客五元錢一個,賣給本地老客戶三元一個。

在滇西北,少數民族飯菜之間總是少不了泡酒和葡萄酒。熱情好客的藏族人會給遠方來的客人提供青稞酒、瑪卡泡酒和葡萄酒,任憑暢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