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養老金投資運營能否成為填補養老基金“收不抵支”的良藥?

如今養老問題備受大家關注, 隨著我國老齡化人口增加養老壓力也日趨嚴峻, 如何才能讓每一位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成為了重中之重,

為此中國加快了養老金改革的步伐, 並在過去的一年中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 其中養老金投資運營就是為填補養老金“收不抵支”而採取的一項政策。

2017年是養老金正式投資運營的一年, 所謂養老金投資運營就是將各省的資金進行整合, 而後加以投資運營。 目前已經有9個地區和社保基金理事簽訂了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合同, 合計委託投資金額4300億元, 再加上最近加入的西藏、甘肅以及浙江和江蘇, 2018年養老金委託投資金額將新增1500億元, 預計首年收益率可達5%。

養老金的投資運營邁出了養老金改革實質性的一步, 也讓養老保險基金更加多元化, 為養老保險基金的增長和可持續性提供了有利條件。

我國養老基金的現狀

雖然我國養老金每年正在以10%的速度上漲, 但無奈老齡化人口比例加重, 養老金支出比重也會隨之增加。

到了2050年, 中國內地退休人數將增加至3.3億, 這也意味著會有更多的資金用於養老金的發放, 同時根據相關推算得出, 到2022年全國會有11個地區將收不抵支, 養老金能夠支撐發放月數不足3個月, 若不計入財政補助養老基金缺口將達到5335.8億元。

為了實現養老金的正常發放, 當前能做的就是想辦法讓錢生錢, 如若繼續按部就班發放遲早有用完的一天, 養老金投資運營是使養老待遇保持穩定並提高的必要保障。 不過有人指出目前我國的投資產品都是中短期的, 一般在5年之內, 如果想要保障養老金可持續發展必須要長期投資運營,

一般要在10年-20年, 而當前市場上的長線投資一般為新興產業比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趨勢良好, 適宜做長線投資。

面對養老壓力不能只靠投資運營來維繫, 還要大力發展第三支柱, 也就是個人養老計畫。 個人養老計畫就是員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 這樣也能相應增加自己退休後的收入, 有利於打破單憑養老金生活的局限, 形成多層次的、穩固可持續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

雖說如今養老難, 但它並不是全社會的普遍危機, 運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是可以將養老中出現的問題逐一解決的, 尤其是養老金投資運營的發展可以逐步提高退休人員的退休金, 養老金投資就好比一塊大餅,

只要將這塊餅做大做好, 那麼每人分到的自然就多了, 隨著養老投資的不斷推進, 養老保險基金會更加穩定, 我們日後的回報也會更加豐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