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家電業的“中年危機”

[釘科技述評]筆者很喜歡《大話西遊》, 尤其是紫霞仙子的這句獨白:

“我的意中人是一位蓋世英雄, 有一天他會身披金甲聖衣、駕著七彩祥雲來娶我。 我猜中了開頭, 卻猜不中這結局……”

世事往往如此, 滿懷希望, 卻難免失望。

例如大錘, 曾認為自己就是位翩翩公子, 轉眼間也變成了手捧保溫杯的中年油膩男。 青春還沒活夠, “中年危機”已經駕臨。

普及下什麼是“中年危機”:也稱“灰色中年”, 一般高發在39~50歲, 還被稱為“男人四十綜合征”, 從廣義上來講, 是指這個人生階段可能經歷的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種關卡和危機。

越成熟, 挑戰越大, 壓力也越大。

人如此, 行業、企業也如此。 比如成熟的家電業, 其實也隱藏著“中年危機”。

2017年初, 中怡康測算, 2017年國內家電整體銷售規模將達到約16400億元, 同比增長4.5%。 這個數字的絕對值看起來挺大, 但其實在2014年底的時候, 中國家電產業產值已在1.5萬億元的規模了。

2014年和2017年的數字也未必精准, 但基本反映出一個現狀:家電業的增長很緩慢。

分品類來看, 大家電中, 除了空調之外, 電視、冰箱、洗衣機都深陷增長瓶頸, 電視甚至出現了銷量較大幅度下挫的狀況。

從冰箱來看, 奧維雲網資料顯示, 截至2017年11月底, 冰箱線下市場規模655.5億元, 同比下降4.1%。 2018年冰箱市場零售量將達3396萬台, 同比僅增長0.6%, 幾近停滯。

洗衣機市場也告別了黃金增長期。 在2002-2006年這個時間段, 洗衣機銷量高速增長, 年複合增速20%左右。 但從2013年起, 洗衣機行業增長放緩, 年均增長僅能保持個位數

彩電業更是慘澹, 2017年, 按照不同統計口徑, 國內彩電市場銷售規模下滑在5%-10%之間, 不少品牌舉步維艱, 一些互聯網品牌直接破產出局。

稍顯安慰的是, 廚電、小家電還是保持著較高的增速, 但他們的市場規模相對還是比較小, 還不足以扭轉整個家電業的走勢。

家電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 已經相當成熟, 但現在看起來, 似乎也陷入到“中年危機”中。

在筆者看來, 家電業的這場“中年危機”, 並非偶發, 而是有必然的原因:

第一, 大量刺激政策退出, 需求透支後的市場會有自然的回落。 自2007年起, 國家先後啟動了“家電下鄉”、“以舊換新”和“節能惠民補貼”三大工程, 開始了長達6年的政策性密集補貼期, 這段時間也成為家電業的黃金髮展期。 但大量的政策刺激, 也會導致需求的提前釋放, 2015年之後的高點回落, 也並不意外。

第二, 城鎮化率處於高點位置, 新增需求趨緩。 中國一直在推進城鎮化進程,

按照2014年《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 2020年要實現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 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左右。 但這一目標有可能會提前實現, 因為2014年的時候, 中國的城鎮化率, 按照常住人口統計就達到了54.8%, 按照戶籍人口統計是35.9%, 已經處於一個高點的位置。 可以想像, 隨著城鎮化進程逐漸趨緩, 家電的新增需求必然會下降。

第三, 產業相對成熟, 顛覆性技術和體驗缺乏。 家電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 已經比較成熟。 從產品端來看, 在經歷普及紅利期之後, 技術升級雖然有, 但難說具備顛覆性的變革。 以彩電為例, 雖然顯示技術概念頻出, 但相對于CRT向平板的演進, 進入平板時代後, 用戶體驗其實並沒有顛覆性的改變。 下一代顯示技術已經嶄露頭角,

但無論是市場聲量還是技術成熟度、用戶接受度, 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遭遇“中年危機”, 對於步入中年的人來說, 是大概率事件。 但無論怎樣, 心態必須調整, 生活還得繼續。

要知道, 任何危機都不是終點, 利空的另一面很可能就是利好, 重新激發活力, 以正青春的面貌迎接挑戰, 家電業依然大有可為。 (釘科技原創, 轉載務必注明出處。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