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國土部:政府不再壟斷住房供地 宅基地將“三權分置”

中華建設網訊 近日, 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表示, 中國將研究制定權屬不變、符合規劃條件下, 非房地產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作為住宅用地的辦法。 深化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 推動建立多主體供應、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對此, 專家表示:政府不再壟斷住房用地, 盤活非房地產企業自有土地、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 是貫徹中央提出的建立多主體供應、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兩多一並舉”住房制度基礎性的土地制度變革,

可望漸別土地財政、抑制地產投機, 滿足住有所居, 同時維護不動產市場穩定。

那麼, 政府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 將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非房企使用權用地加入住宅供應

薑大明透露, 中國將研究制定權屬不變、符合規劃條件下, 非房地產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作為住宅用地的辦法,

深化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 推動建立多主體供應、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政府將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 在住房制度改革中, 很明確提到了“多主體供給”的內容。 所以, 類似多主體供給也會在土地供應上得到體現。 一般來說, 從土地市場的用地來源看, 主要包括國有用地和集體用地, 所以國土部此次表述, 或是說在住宅市場的用地方面, 會逐漸放開集體建設用地。

嚴躍進認為, 必須注意一點是, 當前在居住用地的放開方面, 其實只有租賃市場才有機會, 其他領域其實不太可能一次性放開。

而大城市的城中村和城邊村將成為這一政策的主要著力點。

“此番表述更多的是對此前探索的肯定, 可能意味著集體租賃住房試點將進一步擴大。 ”北京大學房地產法研究中心主任樓建波表示。

事實上, 北京、鄭州等地已開始試點集體租賃住房。

2017年8月, 國土部明確北京、上海、瀋陽、南京、杭州、合肥、廈門、鄭州、武漢、廣州、佛山、肇慶、成都等13個城市開展首批集體建設用地用於建設租賃住房的試點。

根據部署, 北京市計畫於2017年~2021年的五年內供應1000公頃集體土地, 用於建設集體租賃住房。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稱, 1000公頃集體土地, 大約可建設30~40萬套出租房, 相當於未來5年, 給北京增加10~15%的租賃房源。 “此舉將有效緩解區域租賃市場供需平衡, 住房租金也會下調。 ”

深圳某房地產業內人士分析稱, 非房地產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作為住宅用地, 這應該是指企業拿地自己建房賣給員工, 相當於以前的單位福利房。 如這幾年華為、比亞迪、格力、中興都在低價拿地建住宅,

然後按一定條件賣給員工, 價格比商品房可能低一半。

華為從深圳搬去東莞後, 東莞政府為了全面支援企業發展, 降低員工生活成本, 吸引人才, 這幾年幾次以定向出讓的方式, 讓華為以不到兩千元的土地成本拿地, 華為再以8500元/平米分配給員工, 但政府會在房子入市上設置一定條件。

租賃市場或受較大影響

在專家看來,“非房地產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其實還包括集體經濟組織、非開發類的相關企業、個人以及以持股方式持股的金融投資公司等取得使用權的土地,其中,國有企業用地的開發備受關注。

嚴躍進認為,過去很少被提及用於住宅用地的國有企業工業用地,當前也需要積極轉性,不排除一些大城市在土地增量市場有限的情況下,會積極盤活此類存量土地,為商品房、保障房、共有產權房、租賃住房的“四元產品線”提供更有保障的土地供應。

張大偉認為,政府不再壟斷住房土地供應,對集體土地價值將產生非常大的提升影響,其中,城市租賃市場影響最大,對商品房住宅市場也能起到緩解供需的作用。他預計,未來非房地產企業開發集體土地的政策將會加速試點。

此外,深化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這傳達的資訊是政府不再是住宅用地的唯一供應者,村集體的土地可以作為建設用地入市建住宅。

也就是意味著,農民的土地可以由村集體股份合作公司建成房子用來出租,但不能賣。值得注意的是,住宅並不代表是商品房。張大偉認為,商品房供地依然只有國有用地這一條道路。能夠用於買賣的,依然是國有用地的商品房,而不是村集體土地。

2017年8月,國土部就發過檔,要鼓勵集體用地建設租賃房,這有利於提高建設用地緊張的一二線城市,加快租賃房源供應的可能性,對城中村也是個利好,可以經過改造出租。

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

薑大明還表示,中國將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適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權。

在適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權上,薑大明強調了城裡人到農村買宅基地的這個口子還是不放開,適度放活也並不意味著宅基地自由買賣,否則無法規避城裡人不去農村買宅基地。

針對宅基地的所有權和資格權,嚴躍進認為,這是需要堅持的基本原則和加以保障的內容,而對於宅基地使用權的放活,他表示,不排除會出現部分宅基地改為租賃住房的做法,其後續形成的租賃房源依然是集體建設用地的範疇。

而在樓建波看來,盤活宅基地使用權的意義或僅限於通過價值最大化來給農民增加收益,比如之前農民住宅的宅基地,現在也可建設民宿從事經營性活動等。

租賃市場或受較大影響

在專家看來,“非房地產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其實還包括集體經濟組織、非開發類的相關企業、個人以及以持股方式持股的金融投資公司等取得使用權的土地,其中,國有企業用地的開發備受關注。

嚴躍進認為,過去很少被提及用於住宅用地的國有企業工業用地,當前也需要積極轉性,不排除一些大城市在土地增量市場有限的情況下,會積極盤活此類存量土地,為商品房、保障房、共有產權房、租賃住房的“四元產品線”提供更有保障的土地供應。

張大偉認為,政府不再壟斷住房土地供應,對集體土地價值將產生非常大的提升影響,其中,城市租賃市場影響最大,對商品房住宅市場也能起到緩解供需的作用。他預計,未來非房地產企業開發集體土地的政策將會加速試點。

此外,深化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這傳達的資訊是政府不再是住宅用地的唯一供應者,村集體的土地可以作為建設用地入市建住宅。

也就是意味著,農民的土地可以由村集體股份合作公司建成房子用來出租,但不能賣。值得注意的是,住宅並不代表是商品房。張大偉認為,商品房供地依然只有國有用地這一條道路。能夠用於買賣的,依然是國有用地的商品房,而不是村集體土地。

2017年8月,國土部就發過檔,要鼓勵集體用地建設租賃房,這有利於提高建設用地緊張的一二線城市,加快租賃房源供應的可能性,對城中村也是個利好,可以經過改造出租。

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

薑大明還表示,中國將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適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權。

在適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權上,薑大明強調了城裡人到農村買宅基地的這個口子還是不放開,適度放活也並不意味著宅基地自由買賣,否則無法規避城裡人不去農村買宅基地。

針對宅基地的所有權和資格權,嚴躍進認為,這是需要堅持的基本原則和加以保障的內容,而對於宅基地使用權的放活,他表示,不排除會出現部分宅基地改為租賃住房的做法,其後續形成的租賃房源依然是集體建設用地的範疇。

而在樓建波看來,盤活宅基地使用權的意義或僅限於通過價值最大化來給農民增加收益,比如之前農民住宅的宅基地,現在也可建設民宿從事經營性活動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