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崆峒文化中一道莊嚴瑰麗永久的光彩,詩聖杜甫崆峒史詩賞析

崆峒文化中一道莊嚴瑰麗永久的光彩

--詩聖杜甫崆峒史詩賞析

文:朱克雄 讀史開眼界(dushikaiyanjie)特約作家

杜甫(西元712年-西元770年), 字子美,

自號少陵野老。 漢族, 祖籍襄陽, 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 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與李白合稱“李杜”。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 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他的詩歌創作, 流傳至今的有一千四百餘首, 是祖國文化遺產寶庫中的巨大財富。

杜甫生活在我國古典詩歌發展史上最為繁榮的唐代, 他的一生, 經歷了唐王朝由繁榮走向衰敗、由強大走向衰弱、由統一走向割據的轉變時期。 由於唐王朝在中期以後窮兵黷武, 誅求無厭, 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相當尖銳。

天寶十四載(西元755年)的安史之亂, 造成了社會的大動亂, 使人民生活陷於苦難的深淵。 詩人杜甫的偉大, 正在於他站在同情人民的立場上,

以具有高度藝術性的詩篇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這一時期的歷史真實, 從而達到唐代詩歌的現實主義高峰。 後人因此稱他的詩為“詩史”, 詩人本人也被尊稱為“詩聖”。

杜甫寫過東嶽、北嶽、西嶽等詩篇, 多有名山, 即使是那首膾炙人口的《望嶽》:“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會當淩絕頂, 一覽眾山小”, 也比不上詩人吟頌崆峒所表現出的氣壯山河, 頂天立地的豪情壯志。 下面舉例說明:

《白水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

何得空裡雷, 殷殷尋地脈!

煙氛藹蝤崪, 魍魎森慘戚。

昆侖崆峒顛, 回首如不隔。

前軒頹反照, 巉絕華嶽赤。

《青陽峽》

昨憶逾隴阪, 高秋視吳嶽。

東笑蓮花卑, 北知崆峒薄。

超然侔壯觀, 已謂殷寥廓。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北轅就涇渭, 官渡又改轍。

群冰從西下, 極目高崪兀。

疑是崆峒來, 恐觸天柱折。

《送從弟亞赴安西判官》

崆峒地無軸, 青海天軒輊。

西極最瘡痍, 連山暗烽燧。

從以上杜詩中可以看出, 詩人在這裡賦予崆峒一種意象, 一種象徵, 一種指代, 一種氣勢。 其中在“疑是崆峒來,

恐觸天柱折”這句中, 詩人把“崆峒”比作撐天柱。 歷代學者都認為其寓言其觸天柱等。 這裡應該是神話傳說, 共工氏頭觸不周山, 折天柱。 神話中有以山為撐天柱的說法。

毛澤東在他的兩首詩詞《漁家微•反第一次大圍剿》《十六字令》也引用了這個來自《淮南子•天文訓》裡的典故。 《漁家微》中:“喚起工農千百萬, 同心幹, 不周山下紅旗亂”。 《十六字令》中:“山, 刺破青天鍔未殘, 天欲墮, 賴以柱其間”。 也有杜詩的意味。 關於共工頭觸不周山的故事:《淮南子•天文訓》, 昔共工與顓頊爭為帝, 忽而觸不周之山, 天柱拆, 地維絕, 天傾西北, 故日月星辰移, 地不滿東南, 故水潦塵埃歸焉。 毛澤東取《淮南子•天文訓》, 雖然“怒而觸不周之山……故水潦塵埃歸焉。

”但共工沒有死, 他確實是勝利的英雄。

在杜詩上述關於崆峒的描述中, 用比喻、誇張、擬人, 用神奇的想像力對崆峒中流砥柱的形象作了藝術的概括, 大有包蘊寰宇的胸懷, 突兀磅礴的氣勢, 大氣包舉, 景象雄偉, 這正是對五千年奔流不息中華民族歷史的寫照, 正是對中華民族五千年不倒的民族精神的反映, 正是對五千年中華民族英雄人物驚天壯舉的高度概括。

《夔府述懷四十韻》

扈聖崆峒日,端居灩窮時。

萍流仍汲引,樗散尚恩慈。

《贈田九判官梁丘》

崆峒使節上青霄,河隴降王款聖朝。

宛馬總肥秦苜蓿,將軍只數漢嫖姚。

陳留阮瑀誰爭長?京兆田郎早見招。

麾下賴君才併入,獨能無意向漁樵。

《洗兵馬》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杖過崆峒。

三年笛裡關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

在上述各詩中的 “崆峒使節”“仙杖過崆峒”“扈聖崆峒”,都是皇權、王權,唐代國家、朝廷、中央政權的代表,對內統稱國家,將帥三軍,對外抗禦外侮,接受宗主國朝拜,處理外交、軍事。這是杜詩的中關於崆峒的又一內涵和外延。

《投贈哥舒開府二十韻》

軍事留孫楚,行間識呂蒙。

防身一長劍,將欲倚崆峒。

這首詩留傳至清代以後,到了震古鑠今的英雄林則徐、譚嗣同和新中國的締造者毛澤東的筆下,又獲得進一步的闡發和宏揚。且看林則徐詩:

《出嘉峪關感賦》

東西尉侯往來通,博望星槎笑鑿空。

塞下傳笳歌敕勒,樓頭倚劍接崆峒。

長城飲馬寒宵月,古戍盤雕大漠風。

除是盧龍山海險,東南誰比此關雄。

這首詩抒發了虎門銷煙後的民族英雄報國熱情和記述西部山川的山川邊情,林詩豪放深沉,毛性剛烈而浪漫。毛澤東特別偏愛這首詩,兩位偉人跨越時空,頗多共鳴。他酣暢淋漓地手書這首詩,並把其中的“除是盧龍山海險”,改作“除是盧龍千古險”。林詩中,東西尉侯,往來通暢;博望星槎,笑鑿長空;塞下傳笳,長歌敕勒;樓頭倚劍,欲接崆峒;長城飲馬,寒宵夜月;古戍盤雕,大漠朔風。天文地理,大江南北,異域風情,氣象萬千。尤其是給崆峒以更加宏偉壯闊的意像。

毛澤東喜歡這首詩不是偶然的,這幅書法借原詩的氣勢,濃墨酣情,神采飛揚,經放大後至今仍高高掛在人民大會堂甘肅廳的東牆上。姑且不論這首所寫的崆峒是平涼的崆峒山還是指祁連山,可惜的是我們平涼人表現的太小氣了,只把“塞下傳笳歌敕勒,樓頭倚劍接崆峒”兩句勒石於崆峒山滹沱寺。就像關心平涼發展的有識之士所建議的:熱切希望將這幅詩的毛書巨碑矗立於平涼的東、西大門或綠地廣場、南山公園之中,這對於提升崆峒文化的地位和平涼形象將極大添色增光。

還有一首是戊戌變法的英雄譚嗣同寫的《崆峒》,該詩成於光緒十五年(1889年),是作者自湖南瀏陽赴蘭州途中路過崆峒而作。此時,正值鴉片戰爭後,祖國大地一片瘡痍,民不聊生,苦難中國正遭受帝國主義列強侵略,清王朝腐朽沒落,已入滅亡之時。中國大地正醞釀著一場震天撼地的大風暴。全詩為:

《崆峒》

鬥星高被眾峰吞,莽蕩山河劍氣昏。

隔斷塵寰雲似海,劃開天路嶺為門。

松拏霄漢來龍鬥,石負苔衣挾獸奔。

四望桃花紅滿谷,不應仍問武陵原。

這首詩中的“莽蕩山河劍氣昏”和杜詩中的“樓頭倚劍接崆峒”實為姐妹篇。一脈相承,都是“防身一長劍,將欲倚崆峒”的傳承發揚。這那是寫崆峒,這分明是1840年--1889年之間,中國國內形勢的真實寫照。也可將這首名副其實描寫平涼崆峒山的詩作邀請書法家書寫,並刻碑置於平涼門戶之處。

《寄贈高三十五書記適》

嘆惜高生老,新詩日又多。

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

主將收才子,崆峒足凱歌。

聞君又朱紱,且得慰蹉跎。

處在“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戰爭年代,對於和平安定的企盼和“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滿卷詩書喜欲狂。”兵強馬壯,將相修和,戰爭結束,叛亂平定,勝利凱旋的喜悅,凝結成了“崆峒足凱歌”的千古名句,這是杜詩對崆峒精神的又一次高度概括。

《喜聞盜賊蕃寇總退口號五首》之一

崆峒西極過昆侖,駝馬由來擁國門。

逆氣數年隔路斷,蕃人聞道漸星奔。

《喜聞盜賊蕃寇總退口號》之二

贊普多教使入秦,數通和好止煙塵。

朝廷忽用歌舒將,殺伐虛悲公主親。

《喜聞盜賊蕃寇總退口號》之三

蕭關隴水入官軍,青海黃河卷塞雲。

北極轉愁龍虎氣,西戎休縱犬羊群。

《近聞》

近聞犬戎遠遁逃,牧馬不敢侵臨洮。

渭水逶迤白日靜,隴山蕭瑟秋雲高。

崆峒五原亦無事,北庭數有關中使。

似聞贊普更求親,舅甥和好應難棄。

唐初,唐太宗李世民採取魏征的意見,定出“偃武修文,中國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針,專心改善政治,使百姓安居樂業,對於少數民族的少許劫掠行為,他不許出兵。還說僚人居深山,有時出來掠奪相沿成習,不算反叛,地方官如果公平對待,自然相安無事,那可輕動干戈,危害他們,難道他們不是我們的民眾嗎?中國是漢族和少數民族共有的中國,唐太宗對待各少數民族較為平等,因此,境內各族間少有戰事,並且還有許多獨立部落要求內附稱臣納貢,來朝拜謁。

另外,西元七八七年,崆峒所在地的平涼,還因為作為唐王朝與吐蕃第二次會盟的所在地而名留史冊。雖然最終這次會盟由於唐德宗和吐蕃頭目各懷異心,使這次會盟失敗。杜甫在其詩作中有大量反映漢族和少數民族和親、和好、和睦相處的作品,並對極個別統治者及其將領的無恥邀功,誘殺少數民族的醜惡行為給予鞭撻揭露。雖然自唐玄宗以後中唐的衰敗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與沒有處理好民族關係有著較大的關聯。杜甫這種講求各民族一律平等、和睦相處、永無戰事的思想,實在是難能可貴。

《壯遊》

河朔風塵起,岷山行幸長。

兩軍各警蹕,萬里遙相望。

崆峒殺氣黑,少海旌旗黃。

《送高三十五書記十五韻》

崆峒小麥熟,我願休王師。

請公問主將,焉用窮荒為?

《洗兵馬》

中興諸將收山東,捷書夜報清晝同。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杖過崆峒。

田家望望喜雨幹,布穀處處催春種。

淇上健兒歸莫懶,城南思婦愁多夢。

安得壯士挽天河,盡洗甲兵長不用。

杜甫是一位體恤民生、大慈大悲的仁者,他渴望化劍為犁的和平、和解、和順、和睦、和諧,不僅受到了歷代人民的尊敬和愛戴,而且也給崆峒精神賦予了全新的思想內涵。

“崆峒殺氣黑”,連年的戰亂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崆峒一帶的隴東糧倉、隴右糧倉即將豐收,人們祈求和平、安心生產,“布穀處處催春種”,作者寄語休戰回鄉的健兒勤力農事。《洗兵馬》的本意為棄甲歸田,和平安居。作者在詩的末尾高呼“安得壯士挽天河,盡洗甲兵長不用。”把杜詩和崆峒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夔府述懷四十韻》

扈聖崆峒日,端居灩窮時。

萍流仍汲引,樗散尚恩慈。

《贈田九判官梁丘》

崆峒使節上青霄,河隴降王款聖朝。

宛馬總肥秦苜蓿,將軍只數漢嫖姚。

陳留阮瑀誰爭長?京兆田郎早見招。

麾下賴君才併入,獨能無意向漁樵。

《洗兵馬》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杖過崆峒。

三年笛裡關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

在上述各詩中的 “崆峒使節”“仙杖過崆峒”“扈聖崆峒”,都是皇權、王權,唐代國家、朝廷、中央政權的代表,對內統稱國家,將帥三軍,對外抗禦外侮,接受宗主國朝拜,處理外交、軍事。這是杜詩的中關於崆峒的又一內涵和外延。

《投贈哥舒開府二十韻》

軍事留孫楚,行間識呂蒙。

防身一長劍,將欲倚崆峒。

這首詩留傳至清代以後,到了震古鑠今的英雄林則徐、譚嗣同和新中國的締造者毛澤東的筆下,又獲得進一步的闡發和宏揚。且看林則徐詩:

《出嘉峪關感賦》

東西尉侯往來通,博望星槎笑鑿空。

塞下傳笳歌敕勒,樓頭倚劍接崆峒。

長城飲馬寒宵月,古戍盤雕大漠風。

除是盧龍山海險,東南誰比此關雄。

這首詩抒發了虎門銷煙後的民族英雄報國熱情和記述西部山川的山川邊情,林詩豪放深沉,毛性剛烈而浪漫。毛澤東特別偏愛這首詩,兩位偉人跨越時空,頗多共鳴。他酣暢淋漓地手書這首詩,並把其中的“除是盧龍山海險”,改作“除是盧龍千古險”。林詩中,東西尉侯,往來通暢;博望星槎,笑鑿長空;塞下傳笳,長歌敕勒;樓頭倚劍,欲接崆峒;長城飲馬,寒宵夜月;古戍盤雕,大漠朔風。天文地理,大江南北,異域風情,氣象萬千。尤其是給崆峒以更加宏偉壯闊的意像。

毛澤東喜歡這首詩不是偶然的,這幅書法借原詩的氣勢,濃墨酣情,神采飛揚,經放大後至今仍高高掛在人民大會堂甘肅廳的東牆上。姑且不論這首所寫的崆峒是平涼的崆峒山還是指祁連山,可惜的是我們平涼人表現的太小氣了,只把“塞下傳笳歌敕勒,樓頭倚劍接崆峒”兩句勒石於崆峒山滹沱寺。就像關心平涼發展的有識之士所建議的:熱切希望將這幅詩的毛書巨碑矗立於平涼的東、西大門或綠地廣場、南山公園之中,這對於提升崆峒文化的地位和平涼形象將極大添色增光。

還有一首是戊戌變法的英雄譚嗣同寫的《崆峒》,該詩成於光緒十五年(1889年),是作者自湖南瀏陽赴蘭州途中路過崆峒而作。此時,正值鴉片戰爭後,祖國大地一片瘡痍,民不聊生,苦難中國正遭受帝國主義列強侵略,清王朝腐朽沒落,已入滅亡之時。中國大地正醞釀著一場震天撼地的大風暴。全詩為:

《崆峒》

鬥星高被眾峰吞,莽蕩山河劍氣昏。

隔斷塵寰雲似海,劃開天路嶺為門。

松拏霄漢來龍鬥,石負苔衣挾獸奔。

四望桃花紅滿谷,不應仍問武陵原。

這首詩中的“莽蕩山河劍氣昏”和杜詩中的“樓頭倚劍接崆峒”實為姐妹篇。一脈相承,都是“防身一長劍,將欲倚崆峒”的傳承發揚。這那是寫崆峒,這分明是1840年--1889年之間,中國國內形勢的真實寫照。也可將這首名副其實描寫平涼崆峒山的詩作邀請書法家書寫,並刻碑置於平涼門戶之處。

《寄贈高三十五書記適》

嘆惜高生老,新詩日又多。

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

主將收才子,崆峒足凱歌。

聞君又朱紱,且得慰蹉跎。

處在“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戰爭年代,對於和平安定的企盼和“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滿卷詩書喜欲狂。”兵強馬壯,將相修和,戰爭結束,叛亂平定,勝利凱旋的喜悅,凝結成了“崆峒足凱歌”的千古名句,這是杜詩對崆峒精神的又一次高度概括。

《喜聞盜賊蕃寇總退口號五首》之一

崆峒西極過昆侖,駝馬由來擁國門。

逆氣數年隔路斷,蕃人聞道漸星奔。

《喜聞盜賊蕃寇總退口號》之二

贊普多教使入秦,數通和好止煙塵。

朝廷忽用歌舒將,殺伐虛悲公主親。

《喜聞盜賊蕃寇總退口號》之三

蕭關隴水入官軍,青海黃河卷塞雲。

北極轉愁龍虎氣,西戎休縱犬羊群。

《近聞》

近聞犬戎遠遁逃,牧馬不敢侵臨洮。

渭水逶迤白日靜,隴山蕭瑟秋雲高。

崆峒五原亦無事,北庭數有關中使。

似聞贊普更求親,舅甥和好應難棄。

唐初,唐太宗李世民採取魏征的意見,定出“偃武修文,中國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針,專心改善政治,使百姓安居樂業,對於少數民族的少許劫掠行為,他不許出兵。還說僚人居深山,有時出來掠奪相沿成習,不算反叛,地方官如果公平對待,自然相安無事,那可輕動干戈,危害他們,難道他們不是我們的民眾嗎?中國是漢族和少數民族共有的中國,唐太宗對待各少數民族較為平等,因此,境內各族間少有戰事,並且還有許多獨立部落要求內附稱臣納貢,來朝拜謁。

另外,西元七八七年,崆峒所在地的平涼,還因為作為唐王朝與吐蕃第二次會盟的所在地而名留史冊。雖然最終這次會盟由於唐德宗和吐蕃頭目各懷異心,使這次會盟失敗。杜甫在其詩作中有大量反映漢族和少數民族和親、和好、和睦相處的作品,並對極個別統治者及其將領的無恥邀功,誘殺少數民族的醜惡行為給予鞭撻揭露。雖然自唐玄宗以後中唐的衰敗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與沒有處理好民族關係有著較大的關聯。杜甫這種講求各民族一律平等、和睦相處、永無戰事的思想,實在是難能可貴。

《壯遊》

河朔風塵起,岷山行幸長。

兩軍各警蹕,萬里遙相望。

崆峒殺氣黑,少海旌旗黃。

《送高三十五書記十五韻》

崆峒小麥熟,我願休王師。

請公問主將,焉用窮荒為?

《洗兵馬》

中興諸將收山東,捷書夜報清晝同。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杖過崆峒。

田家望望喜雨幹,布穀處處催春種。

淇上健兒歸莫懶,城南思婦愁多夢。

安得壯士挽天河,盡洗甲兵長不用。

杜甫是一位體恤民生、大慈大悲的仁者,他渴望化劍為犁的和平、和解、和順、和睦、和諧,不僅受到了歷代人民的尊敬和愛戴,而且也給崆峒精神賦予了全新的思想內涵。

“崆峒殺氣黑”,連年的戰亂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崆峒一帶的隴東糧倉、隴右糧倉即將豐收,人們祈求和平、安心生產,“布穀處處催春種”,作者寄語休戰回鄉的健兒勤力農事。《洗兵馬》的本意為棄甲歸田,和平安居。作者在詩的末尾高呼“安得壯士挽天河,盡洗甲兵長不用。”把杜詩和崆峒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