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PG One事件熱度漸降,音樂分級標髒勢在必行

ONE.文化產品分級

如果非要在PG One事件中找到什麼正面因素, 那應該是PG One為我們科普了音樂的分級制度。

文化產品的分級其實應該是沒有產品類的差別的, 因為電影公映之後、圖書雜誌出版之後、音樂唱片發行之後, 它們都是無差別的推向市場的, 期間誰會看到, 誰會聽到是很難控制的。

R級電影《沉默的羔羊》

然而文化產品中的“少兒不宜”的內容又是在創作中難以避免的, 創意誕生的過程本就是一個肆意流竄的過程, 如果在一開始就基於“老少鹹宜”這一標準來創作, 那麼只會限制那些藝術家和創作者的創意誕生。

PG級電影《剪刀手愛德華》

這時候分級制度就顯得非常必要, 分級制度在於標示出適不適合兒童觀看和收聽。 這保障了創作者的創意誕生, 也保護了不適合這些內容的兒童。 但是這一過程對於文化產品的發行方來說可以是強制的, 因為這時候落實是官方可控的。

但是到接收者那一端的時候, 又充滿了各種不可控的因素, 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醒監護人這一文化產品的屬性。 所以分級的標示就顯得尤為重要。

TWO.落實很難

在中國文化產品的分級制度一直在呼籲, 目前採取的做法還是簡單的一刀切。

國內對於分級制度的呼籲還主要局限於電影領域, 這方面也是美國做的最完善最好的部分。

美國的電影分級制度牽頭人是美國的MPAA即“美國電影協會”, 這個組織最初是作為電影工業的一個交易組織而出現的。 如今它涉足的領域不僅有在影院上映的電影, 還有電視、電視電影等。

這個半官方的組織依靠的是它實力強大的會員, 主要會員是:迪士尼、索尼、派拉蒙、20世紀福克斯、環球和華納兄弟。 也就是說美國的電影分級制度從一開始的推廣就得到了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的首肯。

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 卻也有電影故意提升適合觀看的年紀大小, 試圖依靠黃色和暴力來吸引部分青少年觀眾。 但這各大電影公司還是在檯面上非常推動電影分級制度的推行, 畢竟這一制度的出發點是保護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在非常盛行政治正確的好萊塢, 電影公司們為了良好的公眾形象也不得不這麼做。

NC-17級電影《色, 戒》

這裡也不得不提目前為什麼國內還未執行這一呼聲很高的制度。 廣電總局給出的解釋可以參考在2010年8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文化體制改革發佈會上, 時任廣電副局長趙實的講話:

“從理論上講, 電影的分級可以保證不同年齡、不同層次觀眾的需求。 但在實踐中還沒有看到非常成功的經驗, 包括國外一些電影發達的國家,在管理的過程中,市場還存在很多難以有效控制青少年觀眾等進入市場、進入影院、進入網路、進入網吧看電影的情況。”

現實確實也是這樣,電影分級在落實的最完善的美國也存在在各種問題,目前中國電影市場依然還處於極速的擴張中,基層的落實監管誰也不能保證效果。目前上馬分級制度,只會讓很多兒童和青少年進入電影院看了不適宜的內容。

THREE.音樂分級標髒

再說到音樂分級,PG One的歌詞可以說直接顯示了必要性,涉及暴力、黃色、賭博等各種極端的內容。

音樂分級在國內音樂圈被稱為“標髒”,直接的意思就是說歌詞含有髒話,概念也是來自美國。美國的音樂分級最早可以追溯到1985年,一個叫“家長音樂資源中心”(The Parents Music Resources Center,PMRC)的民間組織。它的發起人是美國後來的副總統戈爾的夫人蒂珀·戈爾。

蒂珀·戈爾

PMRC在1985年與美國唱片工業協會(RIAA)達成了協定。協定內容規定,在雙方自願的情況下,唱片公司應該在唱片封面印刷相關歌詞和警告標記,唱片店應當把此類唱片放在不起眼的位置,有色情內容的唱片需要標明“家長須知:此唱片有暴露性歌詞”。具體標示如下圖。

華語音樂圈也有部分音樂人有類似做法。

該唱片是張震岳發行於2000年的《有問題》,唱片公司是滾石。豆瓣的一條評論顯示了分級制度落實是多麼難:

下面是《有問題》專輯中《放屁》的一段歌詞:

說回到PG One,在《聖誕夜》單曲的封面上,其實也是有標髒的,然而事件爆發前,國內主流音樂平臺卻對其視而不見,既不刪減歌詞內容也不對歌曲進行審核。當真是那些音樂平臺置若罔聞?

《聖誕夜》封面

在PG One出事之前,國內還真沒幾個聽眾在乎歌詞髒不髒,那些音樂平臺的運營人員也就可能認為沒有操作的必要。說白了,也是因為沒有具體的法規對他們進行規範,也缺少輿論對他們監督。

PG One事件之後,一大波人關注到原來音樂歌詞也需要監管。但是目前看來,音樂分級依然很難落實,在數位音樂的今天更是難。未來很有可能不是音樂分級制度出臺,而是如電影領域的一刀切。

包括國外一些電影發達的國家,在管理的過程中,市場還存在很多難以有效控制青少年觀眾等進入市場、進入影院、進入網路、進入網吧看電影的情況。”

現實確實也是這樣,電影分級在落實的最完善的美國也存在在各種問題,目前中國電影市場依然還處於極速的擴張中,基層的落實監管誰也不能保證效果。目前上馬分級制度,只會讓很多兒童和青少年進入電影院看了不適宜的內容。

THREE.音樂分級標髒

再說到音樂分級,PG One的歌詞可以說直接顯示了必要性,涉及暴力、黃色、賭博等各種極端的內容。

音樂分級在國內音樂圈被稱為“標髒”,直接的意思就是說歌詞含有髒話,概念也是來自美國。美國的音樂分級最早可以追溯到1985年,一個叫“家長音樂資源中心”(The Parents Music Resources Center,PMRC)的民間組織。它的發起人是美國後來的副總統戈爾的夫人蒂珀·戈爾。

蒂珀·戈爾

PMRC在1985年與美國唱片工業協會(RIAA)達成了協定。協定內容規定,在雙方自願的情況下,唱片公司應該在唱片封面印刷相關歌詞和警告標記,唱片店應當把此類唱片放在不起眼的位置,有色情內容的唱片需要標明“家長須知:此唱片有暴露性歌詞”。具體標示如下圖。

華語音樂圈也有部分音樂人有類似做法。

該唱片是張震岳發行於2000年的《有問題》,唱片公司是滾石。豆瓣的一條評論顯示了分級制度落實是多麼難:

下面是《有問題》專輯中《放屁》的一段歌詞:

說回到PG One,在《聖誕夜》單曲的封面上,其實也是有標髒的,然而事件爆發前,國內主流音樂平臺卻對其視而不見,既不刪減歌詞內容也不對歌曲進行審核。當真是那些音樂平臺置若罔聞?

《聖誕夜》封面

在PG One出事之前,國內還真沒幾個聽眾在乎歌詞髒不髒,那些音樂平臺的運營人員也就可能認為沒有操作的必要。說白了,也是因為沒有具體的法規對他們進行規範,也缺少輿論對他們監督。

PG One事件之後,一大波人關注到原來音樂歌詞也需要監管。但是目前看來,音樂分級依然很難落實,在數位音樂的今天更是難。未來很有可能不是音樂分級制度出臺,而是如電影領域的一刀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