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這“節”“骨”“眼”竟是中國管樂器的鼻祖……

人類使用骨器的歷史一直可以追遡到上古。 骨笛是笛子的一種, 也是最早的樂器, 一般使用鷲鷹翅骨製成, 是牧民們就地取材的一種民間樂器。

我國考古發掘最早的樂器是屬於新石器時期的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骨笛。 距今有8000多年的歷史。 1987年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出土。 現藏河南博物院。 它是世界上出土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現在還能吹奏的古樂器實物, 中國管樂器的鼻祖。

紅山文化鷹骨笛

紅山文化鷹骨笛 骨笛長約19、外徑3 ~3.3釐米, 其上開七孔, 背面另有一音孔, 音孔直徑約1釐米, 在底端處還有兩個約0.2釐米相對的小孔。 兩端均陰刻兩道弦紋。 是用飛禽類的肢骨製成, 已經石化。 可確認該骨笛屬於紅山文化時期的樂器, 距今約6500年。 此骨笛製作規範、精美, 樂孔分佈均勻。 該骨笛保存接近完美, 值得珍視。

商代的骨、角、牙製作業的發達、興盛是此前時代無法比擬的,

應用的成熟程度極高。

商代骨質神人像

商代骨質神人像 通高約7釐米, 虎骨製成, 採用圓雕技藝, 雕刻技藝高超。 特別之處在於其雙眼內各鑲嵌一枚銅釘, 使雙目更具神采, 舊時傳說虎骨可以辟邪。 此器表現出遠古時期人們對大自然神秘的一種嚮往和崇拜,

保存完整, 世存稀有。

良渚文化是我國長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 是銅石並用時代文化, 距今約5250~4150年。 神人獸面紋是良渚文化的獨特標誌。 神人獸面紋代表著良渚人征服大自然的願望, 是良渚人不斷進步向前發展的精神支柱。

良渚時期的權杖

筆者認為神人獸面紋既然是良渚人的族徽, 刻有神人獸面紋的器物必定與良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它不僅用於祭祀和陪葬, 還應用於軍事、經濟、文化活動等方面。 這個圖案不僅裝飾在玉器上, 還裝飾在象牙、獸骨上, 而且刻有這種圖案的獸骨的年代可能比玉器更久遠, 骨雕的雕刻技法更原始, 出現的時間應更早。

良渚時期的權杖紋飾圖面

良渚時期的權杖 整器通長25、最寬處9釐米, 應為牛的下頜骨。 紋飾圖面長約8、寬約5釐米。 器形完整, 保留有原始的臼齒。 器身細雕完整的神人獸面紋組合圖案, 採用陰線刻紋飾, 為典型的良渚文化圖騰。 良渚文化時期, 細陰線條雕刻方法奇特。 此骨器應該是上古部落祭祀的神器, 等級極高。 目前出土的良渚器物, 此件在其中亦可算上等。

良渚時期的權杖上保留原始的臼齒

雕刻如此精細複雜的圖案不僅要有專門的工具和專業的人才,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良渚工匠能在如此小的範圍內刻出非常精細繁密的圖案,出神入化,被世人譽為鬼斧神工。

滾筒印章是古代近東地區具有獨特形式的印章,通常刻有“圖案故事”,產生於西元前3500年左右的近東地區。

滾筒印章按照其功能大體上分為兩類:一類為實用性功能印章;另一類為非實用性功能印章。印章常被認為具有神秘的力量,具有護身符平安驅邪、反對邪惡勢力與病魔的功能。滾筒印章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藝術和歷史價值。

滾筒印章

滾筒印章 高度約3、直徑約2.5釐米,為鱷魚尾椎製成。器表雕刻人與獸搏鬥的競技場面,以及覲見畫面。鑒定為距今約4500~5500年左右的蘇美爾王朝時期。這枚滾筒印章的珍貴之處在於年代久遠,做工精細,品相一流。材質獨特珍稀,較難保存,故更為珍貴。與大英博物館、盧浮宮等館藏同時期滾筒印章相比,此滾筒印章圖案更複雜,材質更珍稀,殊為難得。

器表雕刻覲見畫面

對上古骨器的收藏在民間是一個很小的群體,只有少數對人類上古歷史有深入研究的藏家目光獨到,對其具有濃厚的興趣。而即便如此,骨器價格近幾年仍扶搖直上,這一點是值得注意的。

原文作者:滿毅 田燕敏

《收藏家》官方授權,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此三彩非彼三彩——北京龍泉務窯遼三彩陶瓷

良渚時期的權杖上保留原始的臼齒

雕刻如此精細複雜的圖案不僅要有專門的工具和專業的人才,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良渚工匠能在如此小的範圍內刻出非常精細繁密的圖案,出神入化,被世人譽為鬼斧神工。

滾筒印章是古代近東地區具有獨特形式的印章,通常刻有“圖案故事”,產生於西元前3500年左右的近東地區。

滾筒印章按照其功能大體上分為兩類:一類為實用性功能印章;另一類為非實用性功能印章。印章常被認為具有神秘的力量,具有護身符平安驅邪、反對邪惡勢力與病魔的功能。滾筒印章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藝術和歷史價值。

滾筒印章

滾筒印章 高度約3、直徑約2.5釐米,為鱷魚尾椎製成。器表雕刻人與獸搏鬥的競技場面,以及覲見畫面。鑒定為距今約4500~5500年左右的蘇美爾王朝時期。這枚滾筒印章的珍貴之處在於年代久遠,做工精細,品相一流。材質獨特珍稀,較難保存,故更為珍貴。與大英博物館、盧浮宮等館藏同時期滾筒印章相比,此滾筒印章圖案更複雜,材質更珍稀,殊為難得。

器表雕刻覲見畫面

對上古骨器的收藏在民間是一個很小的群體,只有少數對人類上古歷史有深入研究的藏家目光獨到,對其具有濃厚的興趣。而即便如此,骨器價格近幾年仍扶搖直上,這一點是值得注意的。

原文作者:滿毅 田燕敏

《收藏家》官方授權,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此三彩非彼三彩——北京龍泉務窯遼三彩陶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