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我們都到了,喜歡的人一個個離開的年紀

我們喜歡的, 都已過時。 我們見證的, 正在消失。 這恰證明, 我們年輕過。 ——娜姐

01

深夜, 大學時代的老友給我發來微信, 言辭間滿是憂傷:

“孩子睡了, 先生加班未歸, 隔壁鄰居裝修的噪音終於停了。

我坐在書房裡, 捧著一杯溫茶, 重讀瑪律克斯的《百年孤獨》, 手機上迴圈播放著小紅莓樂隊的《Dreams》。 桃樂絲走了, 瑪律克斯3年前也走了。

回想我們年輕時的偶像, 黃家駒走了, 鄧麗君走了, 張國榮走了, 邁克爾·傑克遜也走了。

不知不覺間, 我們都到了, 喜歡的人一個個離開的年紀。 我們喜歡的, 都已過時。 我們見證的, 正在消失。 ”

老友讀中文,

酷愛音樂, 曾喜歡小紅莓樂隊很多年。 我們讀大學那會兒, 考英語四六級, 都是用播放機聽《瘋狂英語》有聲磁帶, 她專挑有小紅莓樂隊歌曲的《瘋狂英語》買。

大學期間, 她喜歡上一個學音樂的男孩, 也就是她現在的先生。 畢業後, 倆人一起去了省城的學校教書。

那是非典肆虐的2003年。

那時, 電腦還是奔騰256的時代, 手機還是摩托羅拉和諾基亞, 周傑倫剛火起來, 《東風破》唱滿大街小巷, 尖頭鞋重出江湖成為時尚, “白骨精”是當年的流行語……

我們都是20出頭的小姑娘, 不知天高地厚世間苦, 不懂柴米油鹽日子貴, 滿臉膠原蛋白, 雙目憤世嫉俗, 燃燒愛情和生命, 也渴望詩歌和遠方。

一晃15年。

如今, 我們頭頂長出白髮, 眼角佈滿皺紋, 身材開始走樣,

有一點心事就會整夜失眠, 被房價和貸款、失業和創業粗暴蹂躪, 也在認清現實和咬牙堅持中明白:

一個人不再年輕的標誌, 並非是變得油膩又猥瑣, 而是活到了看著曾經喜歡的人一個個離開的年紀。

02

“疼我的男生, 面向照片右邊第一個, 哥哥常告訴我忍無可忍就無需再忍, 做人不要忘本……

最疼我的大姐, 面向照片右邊的第二個, 去過姐(家)吃飯好幾次了, 姐姐每次都喜歡睡衣從家的樓梯上走下來, 她常告訴我最性感的男人都是很會煮飯菜的!

這張照片四個人之中只剩下我一個了, 一個人會很孤獨寂寞的……”

這世上有種孤獨, 並非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知身在何處, 而是見證過你青春陪你走過長路的人, 沒有正式告別卻已見過最後一面。

剛剛過去的2017年, 我所在報業集團下屬的晨報總編, 因突發腦溢血離開人世, 只有49歲。

聽到他去世消息的一瞬間,

我想到15年前到單位報到時, 第一個見的人就是他。

那時, 他不過三十來歲, 年富力強, 才華橫溢, 是常務副總, 抬眼看見我的第一眼, 就指著我滿頭黃髮趿拉拖鞋的怪模樣說:“把頭髮染回來, 把衣服穿長點。 ”

從那時至今的15年, 我的頭髮一直是黑色, 在工作場合一直穿得樸素整齊, 而他, 卻沒能逾越過這個寒冬迎來下一個春天。

人長大的代價之一, 就是和曾經熟悉的人漸行漸遠, 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

人老去的代價之一, 就是聽聞熟悉的人一一離開, 不管是偶像還是熟人。

如今, 我們都到了, 喜歡的人一一離開的年紀, 包括當年眼神清澄內心迷茫的自己。

03

前段日子,電影《前任3:再見前任》引發情感共鳴,票房一路攀升。

除了愛情和前任這一吸睛的主題,更大程度上,是以錯過和悲劇收場《前任3》,道出了這樣一個真相:成長的代價是不斷失去。

孟雲在失去林佳後,才真正成為男人。至尊寶在失去紫霞後,才真正能成為孫悟空。而我們,也在失去前任後,才懂得珍惜現在。

雖然現實中,我們沒有勇氣像孟雲那樣,為兌現承諾,打扮成至尊寶的模樣,在最繁華的廣場對離開的愛人喊100遍“我愛你”,也不會像林佳那樣,冒著過敏死掉的生命危險,吃掉一整箱子芒果,但我們大都有過含淚看著喜歡的人一個個離開的哀傷。

有些愛,只有告別後才懂有多深。有些人,只有離開後才知有多真。

《大話西遊2》裡,當變成孫悟空的至尊寶再也無法擁有紫霞,才在西行途中靈魂出竅,成全夕陽武士和女俠的深情一吻。

那句“這輩子我都不會走,我愛你”的諾言,不過是為了成全自己,也為成全那個在他心裡留下一滴淚的紫霞。

《前任3》播映的電影院裡,那些肆意或壓抑的流淚與哭泣,也不過是以那一刻淚水代替埋藏於心的話語,說出當年沒能說出的那句“我愛你”或“對不起”,為那個多年前離開後再未回來的“紫霞”或“至尊寶”哭泣。

很早的時候,看過一篇小說,至今已不記得名字。

那是一位垂危的老婦人,躺在病榻上,對陪護的護士說(大意是):“我年輕時,曾愛過一個男人,他離開後,再未回來。此刻,我就要走了,但他的面孔仍在我眼前不停晃動。是的,我愛過他,只愛過他。”

是的,回憶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一切過往的春天都一去不復存在,就連那堅韌而狂亂的愛情,歸根結蒂也不過是轉瞬即逝的現實。唯有孤獨永恆。

最後,每個人都會迎來看著喜歡的人一一離開的年紀,不管是念念不忘,還是永遠失去。

04

其實,一一離開的,不只是喜歡的人,還有不再入流的歌曲、書本和電影。

蔡瀾在一本書中說,有個外國人曾向他求助:中國女人很難從外表看出年齡,直接問又顯得不禮貌,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判斷出中國女人的年齡?

蔡瀾回答,一起吃飯的時候,你可以趁氣憤熱鬧帶頭唱歌,越唱越老,看哪些人能跟得上,哪些唱著唱著就不唱了,基本就可以判斷出女人的年齡。

你讀的書,暴露了你的階層;你唱的歌,暴露了你的年齡。

我最近一次去KTV唱歌,是三四年前。和一幫90後的小姑娘。她們喜歡的歌星是許嵩、林俊傑、曾亦可、楊丞琳和戴佩妮,我喜歡的卻是張學友、劉德華、田震、陳慧琳和劉若英。

聽她們唱著《小酒窩》和《愛太痛》淚流滿面,而我卻哼著《夢醒了》和《後來》眼角濕潤。那一刻,我忍不住感慨:

我們唱的都不是歌,而是一代人的回憶。

而我,已經到了喜歡的歌兒只能到《經典老歌》中尋找的年紀,喜歡的電影只能到懷舊劇場去重溫的年紀,喜歡的書本翻看一遍又一遍的年紀。

就像電視劇《獵場》中鄭秋冬和羅伊人常去的那個餛飩店裡的小老闆,一邊在破舊電視機裡不停重看《重慶森林》,一邊等著失去的愛人能重新回來。

在這樣的年紀,我也像老友那樣,喜歡在城市歸於寂靜的深夜裡,穿著舒適的家居服,點一盞溫暖的檯燈,沏一杯熱茶,捧一本紙質的書,聽一首很老的歌兒,不管外面是狂風大作還是歌舞昇平,只從過往的歲月裡打撈自己。

05

木心說,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

時代往前走,我們也往前走,誰都沒有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遇見和離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境遇和心路,就像一代人有一代人喜歡的偶像和歌曲,一代人有一代人沉迷的愛情和痛苦。

不管是哪代人,都會走到看著喜歡的人一一離開的年紀。

也早晚會明白,那些遇見的人和事,聽過的歌和曲,流過汗和淚,最終構築起我們自己,並時刻提醒我們:

你就是你自己,那麼卑微平凡,那麼獨一無二。

是的,是的。

我們喜歡的,終將過時。

我們見證的,終被遺忘。

這恰證明,我們曾年輕,我們曾很愛。

——END——

作者簡介:劉娜,80後老女孩,混跡媒體圈十餘載,發表文字量百萬字,能寫親情鄉愁故事,會寫教育職場熱點。

03

前段日子,電影《前任3:再見前任》引發情感共鳴,票房一路攀升。

除了愛情和前任這一吸睛的主題,更大程度上,是以錯過和悲劇收場《前任3》,道出了這樣一個真相:成長的代價是不斷失去。

孟雲在失去林佳後,才真正成為男人。至尊寶在失去紫霞後,才真正能成為孫悟空。而我們,也在失去前任後,才懂得珍惜現在。

雖然現實中,我們沒有勇氣像孟雲那樣,為兌現承諾,打扮成至尊寶的模樣,在最繁華的廣場對離開的愛人喊100遍“我愛你”,也不會像林佳那樣,冒著過敏死掉的生命危險,吃掉一整箱子芒果,但我們大都有過含淚看著喜歡的人一個個離開的哀傷。

有些愛,只有告別後才懂有多深。有些人,只有離開後才知有多真。

《大話西遊2》裡,當變成孫悟空的至尊寶再也無法擁有紫霞,才在西行途中靈魂出竅,成全夕陽武士和女俠的深情一吻。

那句“這輩子我都不會走,我愛你”的諾言,不過是為了成全自己,也為成全那個在他心裡留下一滴淚的紫霞。

《前任3》播映的電影院裡,那些肆意或壓抑的流淚與哭泣,也不過是以那一刻淚水代替埋藏於心的話語,說出當年沒能說出的那句“我愛你”或“對不起”,為那個多年前離開後再未回來的“紫霞”或“至尊寶”哭泣。

很早的時候,看過一篇小說,至今已不記得名字。

那是一位垂危的老婦人,躺在病榻上,對陪護的護士說(大意是):“我年輕時,曾愛過一個男人,他離開後,再未回來。此刻,我就要走了,但他的面孔仍在我眼前不停晃動。是的,我愛過他,只愛過他。”

是的,回憶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一切過往的春天都一去不復存在,就連那堅韌而狂亂的愛情,歸根結蒂也不過是轉瞬即逝的現實。唯有孤獨永恆。

最後,每個人都會迎來看著喜歡的人一一離開的年紀,不管是念念不忘,還是永遠失去。

04

其實,一一離開的,不只是喜歡的人,還有不再入流的歌曲、書本和電影。

蔡瀾在一本書中說,有個外國人曾向他求助:中國女人很難從外表看出年齡,直接問又顯得不禮貌,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判斷出中國女人的年齡?

蔡瀾回答,一起吃飯的時候,你可以趁氣憤熱鬧帶頭唱歌,越唱越老,看哪些人能跟得上,哪些唱著唱著就不唱了,基本就可以判斷出女人的年齡。

你讀的書,暴露了你的階層;你唱的歌,暴露了你的年齡。

我最近一次去KTV唱歌,是三四年前。和一幫90後的小姑娘。她們喜歡的歌星是許嵩、林俊傑、曾亦可、楊丞琳和戴佩妮,我喜歡的卻是張學友、劉德華、田震、陳慧琳和劉若英。

聽她們唱著《小酒窩》和《愛太痛》淚流滿面,而我卻哼著《夢醒了》和《後來》眼角濕潤。那一刻,我忍不住感慨:

我們唱的都不是歌,而是一代人的回憶。

而我,已經到了喜歡的歌兒只能到《經典老歌》中尋找的年紀,喜歡的電影只能到懷舊劇場去重溫的年紀,喜歡的書本翻看一遍又一遍的年紀。

就像電視劇《獵場》中鄭秋冬和羅伊人常去的那個餛飩店裡的小老闆,一邊在破舊電視機裡不停重看《重慶森林》,一邊等著失去的愛人能重新回來。

在這樣的年紀,我也像老友那樣,喜歡在城市歸於寂靜的深夜裡,穿著舒適的家居服,點一盞溫暖的檯燈,沏一杯熱茶,捧一本紙質的書,聽一首很老的歌兒,不管外面是狂風大作還是歌舞昇平,只從過往的歲月裡打撈自己。

05

木心說,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

時代往前走,我們也往前走,誰都沒有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遇見和離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境遇和心路,就像一代人有一代人喜歡的偶像和歌曲,一代人有一代人沉迷的愛情和痛苦。

不管是哪代人,都會走到看著喜歡的人一一離開的年紀。

也早晚會明白,那些遇見的人和事,聽過的歌和曲,流過汗和淚,最終構築起我們自己,並時刻提醒我們:

你就是你自己,那麼卑微平凡,那麼獨一無二。

是的,是的。

我們喜歡的,終將過時。

我們見證的,終被遺忘。

這恰證明,我們曾年輕,我們曾很愛。

——END——

作者簡介:劉娜,80後老女孩,混跡媒體圈十餘載,發表文字量百萬字,能寫親情鄉愁故事,會寫教育職場熱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