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媽媽一年給4歲娃報了7個班,還當同桌陪讀,結果卻傻眼了

在每個媽媽的眼裡, 自家孩子總是與眾不同的。 不少家長都相信自家娃在某些方面是存在天賦的, 於是早早為他們報了各種培訓班, 想要開發他們的潛能。

團長最近就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一個媽媽為自己剛滿4歲的女兒“量身定制”了7個補習班, 並且自己一下班就去給娃當同桌陪讀, 可是一年之後, 這位媽媽卻退了4個班。

她無奈地承認:“其實孩子表現出的天賦都挺一般的。 ”

白領媽媽下班後給娃當“同桌”

輾轉7個補習班, 娃卻沒學出啥成果

謝女士的女兒果果4歲了, 眼看著孩子到了傳說中的“語言敏感期”“藝術萌發期”等各種黃金期, 為了激發孩子的天賦潛能, 謝女士一口氣給娃報了7個補習班!補習班的內容涵蓋舞蹈、鋼琴、運動、圍棋、英語、數學、語文, 從此, 謝女士開始了自己上班當白領, 下班給娃做“同桌”的陪讀生涯。

然而一年之後, 謝女士卻無奈地為果果退掉了其中的4個培訓班, 孩子並沒有像預期的那樣“潛能被啟動。 ”

• 英語成了果果最不喜歡的課。 她是班裡最小的孩子, 外教上課說的話, 她一句也聽不懂, 只能在老師單獨請她跟讀的時候, 勉強學著念一句。 爸爸在家負責給女兒複習的十幾分鐘,

總是火藥味最濃的時候。 爸爸急了吼上幾句, 常常是孩子一邊哭一邊背。

• 趣味數學課真的被果果當成了遊戲, 課上都是唱唱跳跳、做遊戲。 可沒過多久謝女士就發現, 孩子只顧著熱熱鬧鬧地玩, 回家後要複習上課學的數學知識了, 卻一點沒記住。

• 果果起初挺感興趣的圍棋變得雞肋起來。

孩子對上圍棋課並沒有表現出不滿, 同樣也沒有顯示出興趣和天賦。 可學圍棋的地方離家太遠, 門口堵車厲害, 幾乎每次上課都得遲到。

• 鋼琴課才上了幾次, 果果就說“我一點兒也不喜歡”。 謝女士鼓勵女兒每天堅持練習, 希望讓生性好動的孩子能漸漸坐得住。 可果果手又小又軟, 敲鍵盤時間長了總喊累喊疼, 爺爺奶奶心疼壞了, 讓謝女士去把剩下的課退掉。

最後, 謝女士堅持保留了趣味數學和語文課, 因為對將來上小學有用, 而舞蹈課則是女兒堅持要上的。

這下, 辛苦了一年的“陪讀媽媽”才意識到, 孩子只是把這些課都當成了另一個遊樂場, 她不得不承認:“孩子表現出來的藝術潛能和語言天賦,

其實都挺一般的”。

別被“天賦說”迷了眼

報班之前這些問題你考慮過嗎?

目前, 絕大多數孩子從學前階段開始就參加了至少1—2個興趣班, 而且興趣涉獵得越來越廣泛, 從藝術體育、科技動手到表演表達、傳統課程都有。

不少家長抱著“給孩子開發天賦”的初衷, 總想儘早讓娃習得一技之長, 但現狀是:很多家長忽略了自己孩子的年齡階段和發育情況, 結果錢花了不少, 班報了一堆, 不僅沒有培養出孩子的興趣來, 還讓孩子出現逆反心理, 影響到了親子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 很多技能本身對孩子的年齡也有要求, 給娃報班之前, 這些注意事項家長得知道!

補習班貴精不貴多

給娃報班一定要謹慎!

孩子的興趣來的快去的也快, 像鋼琴、繪畫這類的才藝想要學好都需要常年累月的堅持和訓練,如果僅憑孩子的一時喜歡就貿然給孩子報班,那麼在孩子興趣消退之後,這類培訓班就會變成雞肋。

所以,在給娃報班之前,家長一定要反復和孩子溝通確定,並且報班不必急於一時,家長可以讓孩子先接觸一下這些興趣項目,等確認孩子確實有興趣、能堅持後再進行系統培訓。

家長要“陪讀”

就要做出好榜樣

很多家長因為孩子離不開自己,於是在娃上課的時候自己做“陪讀同桌”,像上文提到的謝女士就是這樣一位陪讀媽媽。但是,一些家長的“陪讀方法”就是不斷叮囑孩子上課認真,自己卻不時地玩手機,做其他的事。

團長要提醒家長們,“陪讀”並不是監督孩子上課就行了,既然給娃做了同桌,就要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給他們做出好榜樣,否則家長在一旁玩手機,孩子看見了自然很難集中精力去聽老師講課。

有專家建議,家長可以做孩子的“課後輔導老師”,在上課時和孩子一起聽講記筆記,如果孩子想不起來某個知識,家長可以說,“你看看,當時我是這樣記的筆記”,這樣引導孩子一起回憶上課的情形,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

給娃報班不宜過早

合適的年齡最重要!

一些家長在報班時走進了誤區,總覺得開發孩子的天賦要越早越好,所以在孩子3、4歲時就開始讓他們接受系統訓練,但是很多技能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有要求,過早讓孩子們接觸反而容易損傷他們的身體!

建議

☞鋼琴、古箏、小提琴等樂器類專案:

最好等5歲以上再給孩子報班,操作這類樂器需要孩子有一定的指力,過早開始接觸可能會讓孩子手指受到損傷。

☞圍棋、象棋等益智類項目:

5歲以上或小學階段再讓娃開始接觸也不遲,3、4歲的孩子還太小,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接受、理解能力也不足,很難全神貫注去進行思考,過早讓他們學習這種益智類的項目反而容易讓他們感到厭倦。等孩子長到6、7歲左右時,對數學和數字比較敏感了,這時候開始學圍棋、象棋也不會遲。

☞舞蹈、跆拳道、游泳等運動類項目:

舞蹈、跆拳道、游泳等涉及到運動的項目都不可以讓孩子太早去學,讓孩子在肌肉骨骼未發育、呼吸系統還沒長好的時候過早地接觸激烈的運動只會損傷他們的身體,影響後期的成長發育。

那麼這些項目娃什麼時候開始接觸比較合適呢?

舞蹈:建議孩子4歲以後開始學舞蹈,但是專業的舞蹈訓練最好等到孩子10歲以上再接觸,因為專業舞蹈訓練強度大、時間長,容易損傷肌肉,對於10歲以下孩子的生長發育不利。

游泳:在水中,人會感受到一定的壓力,所以最好等到孩子5歲以後、心肺功能發育得相對完善後再讓他們開始學游泳。

跆拳道:3、4歲的孩子骨骼發育尚未完全,如果進行激烈的運動很容易引起骨骼畸形,學習跆拳道的最佳年齡是7歲,這時候孩子身體的柔韌性、爆發力及頭腦的接受能力都是學習跆拳道的最佳時期。

具體來說,女孩的最佳學習年齡在六七歲,男孩在七八歲。另外,跆拳道很耗費體力,所以在學習期間,一定要多給孩子補充高蛋白。

☞書法、國畫等陶冶情操類項目:

在孩子1、2歲時,家長就可以帶孩子接觸繪畫了,但是如果要系統學習國畫,就要等到孩子7歲左右,能聽懂老師的講解,對構圖、色彩搭配有一定的理解後再給娃報班。

同理,想讓孩子學習書法的話也最好等到7——10歲左右,這個年齡的孩子有一定的識字量,能夠基本分別不同的字體,這樣學習起來才能事半功倍。

一些家長評價孩子有沒有天賦、學習有沒有效果的標準,就是看娃會說幾句英語、會跳幾段舞蹈、拉幾首曲子。事實上,評判孩子學沒學到東西的標準應該是多元的,今天孩子不擅長的,也不意味著將來就一定做不好。

並且,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比起興趣和技能,家長的陪伴和理解更為重要。畢竟只有更多地瞭解孩子,保護他們對周遭的好奇心,培養堅定的意志品質,這些才是能陪伴孩子終身的財富。

如果你也認同團長的觀點

就給我們一個大大的ZAN吧!

文 | 朱逸菲

部分內容源自澎湃新聞

成都兒童團稿件,版權歸成都商報所有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像鋼琴、繪畫這類的才藝想要學好都需要常年累月的堅持和訓練,如果僅憑孩子的一時喜歡就貿然給孩子報班,那麼在孩子興趣消退之後,這類培訓班就會變成雞肋。

所以,在給娃報班之前,家長一定要反復和孩子溝通確定,並且報班不必急於一時,家長可以讓孩子先接觸一下這些興趣項目,等確認孩子確實有興趣、能堅持後再進行系統培訓。

家長要“陪讀”

就要做出好榜樣

很多家長因為孩子離不開自己,於是在娃上課的時候自己做“陪讀同桌”,像上文提到的謝女士就是這樣一位陪讀媽媽。但是,一些家長的“陪讀方法”就是不斷叮囑孩子上課認真,自己卻不時地玩手機,做其他的事。

團長要提醒家長們,“陪讀”並不是監督孩子上課就行了,既然給娃做了同桌,就要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給他們做出好榜樣,否則家長在一旁玩手機,孩子看見了自然很難集中精力去聽老師講課。

有專家建議,家長可以做孩子的“課後輔導老師”,在上課時和孩子一起聽講記筆記,如果孩子想不起來某個知識,家長可以說,“你看看,當時我是這樣記的筆記”,這樣引導孩子一起回憶上課的情形,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

給娃報班不宜過早

合適的年齡最重要!

一些家長在報班時走進了誤區,總覺得開發孩子的天賦要越早越好,所以在孩子3、4歲時就開始讓他們接受系統訓練,但是很多技能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有要求,過早讓孩子們接觸反而容易損傷他們的身體!

建議

☞鋼琴、古箏、小提琴等樂器類專案:

最好等5歲以上再給孩子報班,操作這類樂器需要孩子有一定的指力,過早開始接觸可能會讓孩子手指受到損傷。

☞圍棋、象棋等益智類項目:

5歲以上或小學階段再讓娃開始接觸也不遲,3、4歲的孩子還太小,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接受、理解能力也不足,很難全神貫注去進行思考,過早讓他們學習這種益智類的項目反而容易讓他們感到厭倦。等孩子長到6、7歲左右時,對數學和數字比較敏感了,這時候開始學圍棋、象棋也不會遲。

☞舞蹈、跆拳道、游泳等運動類項目:

舞蹈、跆拳道、游泳等涉及到運動的項目都不可以讓孩子太早去學,讓孩子在肌肉骨骼未發育、呼吸系統還沒長好的時候過早地接觸激烈的運動只會損傷他們的身體,影響後期的成長發育。

那麼這些項目娃什麼時候開始接觸比較合適呢?

舞蹈:建議孩子4歲以後開始學舞蹈,但是專業的舞蹈訓練最好等到孩子10歲以上再接觸,因為專業舞蹈訓練強度大、時間長,容易損傷肌肉,對於10歲以下孩子的生長發育不利。

游泳:在水中,人會感受到一定的壓力,所以最好等到孩子5歲以後、心肺功能發育得相對完善後再讓他們開始學游泳。

跆拳道:3、4歲的孩子骨骼發育尚未完全,如果進行激烈的運動很容易引起骨骼畸形,學習跆拳道的最佳年齡是7歲,這時候孩子身體的柔韌性、爆發力及頭腦的接受能力都是學習跆拳道的最佳時期。

具體來說,女孩的最佳學習年齡在六七歲,男孩在七八歲。另外,跆拳道很耗費體力,所以在學習期間,一定要多給孩子補充高蛋白。

☞書法、國畫等陶冶情操類項目:

在孩子1、2歲時,家長就可以帶孩子接觸繪畫了,但是如果要系統學習國畫,就要等到孩子7歲左右,能聽懂老師的講解,對構圖、色彩搭配有一定的理解後再給娃報班。

同理,想讓孩子學習書法的話也最好等到7——10歲左右,這個年齡的孩子有一定的識字量,能夠基本分別不同的字體,這樣學習起來才能事半功倍。

一些家長評價孩子有沒有天賦、學習有沒有效果的標準,就是看娃會說幾句英語、會跳幾段舞蹈、拉幾首曲子。事實上,評判孩子學沒學到東西的標準應該是多元的,今天孩子不擅長的,也不意味著將來就一定做不好。

並且,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比起興趣和技能,家長的陪伴和理解更為重要。畢竟只有更多地瞭解孩子,保護他們對周遭的好奇心,培養堅定的意志品質,這些才是能陪伴孩子終身的財富。

如果你也認同團長的觀點

就給我們一個大大的ZAN吧!

文 | 朱逸菲

部分內容源自澎湃新聞

成都兒童團稿件,版權歸成都商報所有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