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非遺|長沙市雨花區創新模式 看他們如何守護中華傳統文化的“根”

中華五千年, 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燦爛文明, 為人類留下了無數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其中諸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像一顆顆寶貴的珍珠, 閃爍在中華大地這塊迷人的沃土上。

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威專家看來, 就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或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包括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 表演藝術, 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傳統手工藝等等, 通常被人們簡稱為“非遺”。

與物質文化遺產不同,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 更多依賴於人的擁有、傳授和創新, 他們是一個民族傳統文化的“根”和“脈”。 然而, 在現代文明“巨浪”的衝擊和淘洗下, 不少“非遺”正瀕臨滅跡。

近年來, 世界各地保護“非遺”的呼聲, 一浪高過一浪。 各種行動和舉措也不斷出現。 長沙市雨花區的決策者更是以敏銳眼光創新性地啟動了一項“非遺”保護的宏大計畫, 探索出了一個“非遺”保護的新模式, 受到各界廣泛關注。

“全國大V看雨花”活動走進雨花非遺館。

匠人行動 續寫一個夢

巧奪天工的湘繡、栩栩如生的根雕、一刀揮就的剪紙……2014年, 雨花區, 悄然興起一個非遺館。 幾年過去, 如今走進該館, 看到的是一派繁榮。 里間各類非遺產品精彩紛呈, 眾多民間藝人獻技傳藝, 仿佛讓你完成了一次次“穿越”, 也像離開喧囂的城市, 過上了難得的“慢生活”。

知情人透露, 這裡以前是一個傢俱市場。 市場轉型興起的背後, 是文化產業日益崛起的拉力, 是雨花區委、區政府強力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推力,

更是一對手藝人夫婦孜孜以求、致力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毅力。

這對夫婦, 丈夫叫郭存勇, 木匠藝人出身。 妻子名叫鄧運姣, 是旗袍的愛好者。

上世紀80年代初, 年僅13歲的郭存勇就投師學習木匠。

那時的中國, 正是社會變革最快的時期。 迅猛推進的改革開放, 快速發展的市場經濟, 激蕩著人們的心靈, 也擾亂著人們的思維。 人要安靜下來學藝, 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腦子靈活的郭存勇很快發現, 做手藝活遠沒有在外面做生意賺錢。

“那時, 做一天手藝, 幾十塊錢, 而做生意, 一天可以賺幾百元, 甚至更多。 ”郭存勇回憶道。

經不住外面的誘惑, 郭存勇放棄了木匠手藝, 做起了生意。 從小商品, 到大傢俱, 什麼賺錢做什麼。 十幾年打拼,

郭存勇賺了不少錢。

然而, 郭存勇的“匠人夢”總是在心中不時湧動。 在走南闖北的這些年, 郭存勇會和偶遇的手藝人聊聊天, 在這個過程中, 他瞭解到和他一樣撤離手藝行業的人越發多了。

“民間很多手藝其實都是很寶貴的, 一旦流失就撿不回來, 這是很大的損失。 ”郭存勇意識到, 是該為保護“非遺”做點什麼了。

有什麼好辦法來保護這些寶貴的非遺呢?

2012年, 郭存勇夫婦來到長沙。 在雨花區紅星租賃場地做起傢俱和木雕生意, 生意很不錯。 但這時的郭存勇想得最多的不是生意問題, 而是如何保護非遺。

沒有市場, 手藝品轉化不了經濟效益, 手藝人也無法生活, 技藝肯定會失傳。 能否發揮市場機制, 把非遺傳承人聚集起來, 發揮集聚效應,

既展示和銷售他們的作品, 又傳承技藝, 同時, 手藝人在一起還可以互相探討, 互相長進?

這與那種單純靠政府投入進行保護的辦法相比, 自然是一大創新。 可能否讓人接受, 達到預想目的?郭存勇心裡沒有底, 而且其中風險也大, 搞不好會血本無歸。 但他敏感地意識到, 這是一個非遺保護的新模式, 如果闖出來, 將來或許是對非遺保護的一大貢獻。

說幹就幹。 2014年起, 他們就陸續退出一些傢俱和木雕生產商, 以免門面租金的方式, 從全國各地邀請非遺傳人來這裡發揮所長。 道路並不平坦, 剛開始很多人並不願意來。 有的是對郭存勇夫婦缺乏信心, 有的是不相信能免租金, 有的則是手藝生疏了。

郭存勇夫婦耐心勸說, 一次不行,再做一次。精誠所致,金石為開。慢慢地,手藝人來了。

長沙市委副書記徐宏源到雨花“非遺”民俗藝術特色街區調研。

打造東亞文化之都。

政府合力 探索一個模式

于郭存勇而言,一切都是幸運的。在尋根傳統文化的路途上,他遇到了“伯樂”。2015年七八月間,雨花區有關部門在一次調研中瞭解到了非遺館。知悉了郭存勇夫婦的故事後,便向雨花區委、區政府做了彙報。

雨花區委、區政府與郭存勇的“初心”有著強烈的共鳴。儘管非遺保護開發目前仍是無法盈利的冷門行業,冷門到“郭存勇夫婦幾乎每年都要虧損數千萬元”,但重視文創產業的雨花區慧眼識珠,決心與郭存勇合力,續寫他的“非遺夢”。

時不我待!雨花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很快,在這裡成立了非遺工作領導小組。在領導小組的推動下,當年就以非遺專場的形式讓非遺館在世人面前頻頻亮相,讓更多人把目光投向了這裡。

2016年初,雨花區特色街道建設指揮部在這裡成立。雨花區高起點謀劃,籌備以雨花非遺館為中心,在紅星商圈卉園路、杉木沖路擴展,以傳統的非遺流通產業和德思勤城市廣場現代服務業呼應,建設湖南首個非遺文化特色產業街區,規劃面積1.66平方公里,預計總投資2億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5000多萬元。

不僅如此,雨花區還致力於打造全國新非遺文化地標,中國獨一無二的集產業、旅遊、宣傳、教育四大功能於一體的城市旅遊景點,讓世界非遺在這裡彙聚和綻放。

如今,“非遺”熱在這裡持續升溫!為了持續擴大雨花“非遺”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雨花區舉全區之力,開展了一系列推廣活動。

2015中國·雨花非遺文化節,活動長達11天,集非遺傳承、非遺文化、非遺藝術、非遺商品展示為一體,涵蓋了600多種非遺產品,邀請了200多名非遺傳承人進行現場演示,吸引了近6萬人次的熱情參與,開啟了“天下非遺聚雨花”的序幕。

這場精心策劃讓“非遺”文化走進尋常百姓家。在這裡,市民可以“吃非遺”“玩非遺”“買非遺”,零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風采神韻和獨特魅力。一個中部地區最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藝術街區,一個集旅遊觀光休閒為一體的大型文化綜合體正在快速孕育。

2016年,全國文化遺產日暨瀏陽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在雨花非遺館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非遺手藝人蜂擁而至,齊聚雨花,展演了100多個非遺項目,為長沙市民奉上一道藝術“饕餮盛宴”。

緊接著,“非遺”又走進了農博會,走進校園,越來越具人氣,越來越有生命力。在3年的培育過程中,雨花非遺館由政府主導,逐步形成“傳承與市場”“創新與創業”“線上與線下”“展示與體驗”四個結合的模式,讓老手藝重煥生機,也讓雨花非遺館成了長沙文化新地標。2016年,雨花非遺館產生的交易額在8000萬元左右。

在尋根傳統文化,保護民族之魂的道路上,雨花區一邊摸索,一邊向前。雨花區將非遺民俗藝術特色街區定位於國家非遺產業中心、全國非遺產品展示中心、長沙市非遺文化創意總部基地、雨花區文化休閒娛樂中心區、全國非遺文化宣傳中心、國際非遺文化交易中心。

帶著這樣一份責任、揣著這樣一份情懷、執著這樣一份夢想,雨花區瞄準非遺創意新品牌、產業升級新平臺、城區提質新典型、民俗藝術街區的契機,致力於把“非遺”民俗藝術特色街區打造成紅星商圈的一顆璀璨明珠。

打造這一街區,雨花區政府致力於以“一點兩線”方式,規劃非遺館+周邊輻射200-300米核心區,建立西至萬芙路,東至韶山路,南至時代陽光大道,北至湘府路,共計2公里範圍規劃區,並致力於搭建1萬平方米“雨花非遺民俗藝術街區”博物館。此外,雨花區計畫建立非遺演繹區、舞臺區、演繹展示區、夜市及廟會、停車場及公共設施配套,真正詮釋了“高標準打造”的涵義。

目前,雨花區正在進一步完善街區的整體規劃和設計,規劃業態分佈,甄選長沙市、湖南省、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非遺”名錄,致力將雨花“非遺”文化藝術特色街區打造成世界非遺文化的集聚平臺、展示視窗。目前,街區建設也已列入2017年長沙市重點文化項目,成為長沙市打造東亞文化之都的重要組成部分。

特色街內景(設計效果圖)

非遺館東南面效果圖

(本版圖片均由雨花區非遺館提供)

“輸血”變“造血” 樂活眾傳人

要啟動“非遺”這一池春水,必須讓非遺技藝及作品改良進入市場化運作,讓“非遺”手藝人有切實的獲得感,方能讓他們自願“守藝”,從而推動整個非遺產業的良性發展。

可喜的是,雨花非遺館做到了。著名的“洪氏一刀剪”技藝傳人洪源,是最早一批入駐非遺館的手藝人。年逾古稀的他是株洲攸縣人,家族世代從事“一刀剪”。洪源十多歲便跟隨父親學習技藝,練就一手好本領。他不僅可以從前面一刀剪出數個漢字,而且也能夠從背後一刀剪出數個漢字。如此絕技,常常讓觀賞人拍手稱奇。

儘管剪出的漢字美觀大方,然而在洪源的老家,這門絕技卻難覓市場。在生活難以為繼的狀況下,洪源於幾年前來到長沙打拼。可惜知音難覓,洪源幾乎要“鎩羽而歸”。

2014年8月間,洪源的情況為郭存勇夫婦所瞭解。郭氏夫婦順勢向他拋出了“橄欖枝”。可是,洪源“乾巴巴”的口袋裡竟然連路費也掏不出來。郭存勇立即拍板承諾,夫婦倆不僅給他路費錢,還免費提供給他30平方米的店面。

兩年多的堅守,洪源的“一刀剪”贏得越來越多人認同的同時,他的腰包也漸漸鼓了起來。如今洪源的月收入趕上了小白領,達到上萬元。在能人聚集的非遺館內,洪源與非遺傳人相互切磋,你追我趕,技法愈加純熟。

起初30平方米的門店也漸漸擴大到現在的100多平方米。儘管如此,郭存勇夫婦仍沒有收取洪源一分錢的租金。類似洪源這樣的例子,在雨花非遺館內不勝枚舉,隨處可覓。

無獨有偶,家族四代從事泥書技藝的邵東人劉上四,擁有一項常人難有的絕活——用泥巴和桐油做原料寫字。這種泥書字體優美,而且牢固,據說百年不掉。過去,憑藉這門好手藝,劉上四的祖輩給祠堂寫字做匾,生意還算不錯,日子也還過得紅火。後來祠堂逐漸消失,劉上四的生意也是每況愈下。為了維持生計,10多年前,劉上四不得已改行在當地開門面賣漆。

得知這一情況,郭存勇趕到邵東,邀請劉上四來長沙繼續泥書創作。哪知,劉上四竟無動於衷。郭存勇夫婦“三顧茅廬”,可謂苦口婆心,終於勸動了他。或許仍然懷揣著對泥書的難舍情結,劉上四最終放棄老家的生意,來到了非遺館。

當傳統行業重煥生機,接踵而至的,何止是老一輩的傳統手藝人。在雨花非遺館,新一代的“80後”、“90後”也紛紛湧入。在一家從事蜜蠟雕刻的小店,七八個店員全是年輕面孔。3年前,這群年輕人從蒙古草原,跨越大半個中國,來到雨花非遺館。憑藉著精湛的琥珀雕刻技藝,這家小店通過線上線下銷售相結合的方式,很快打開市場。在店面由1家擴張到3家的同時,每月銷售額也陡增至100多萬元。

如今,雨花非遺館建築面積4.8萬平方米,已入駐簽約的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傳承人200多位,非遺項目300多個。整個市場人氣漸長,主動要求入駐的商家和傳統手藝人紛至遝來。

“花大量的精力去保護,還不如花大量的精力去培育市場,讓手藝人嘗到甜頭,他們便會主動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來。”郭存勇說,為了保護而保護,其意義不大,一味地“輸血”性保護,效果遠不及“造血”性的培育整個“非遺”市場。

來源 | 湖南省博物館

一次不行,再做一次。精誠所致,金石為開。慢慢地,手藝人來了。

長沙市委副書記徐宏源到雨花“非遺”民俗藝術特色街區調研。

打造東亞文化之都。

政府合力 探索一個模式

于郭存勇而言,一切都是幸運的。在尋根傳統文化的路途上,他遇到了“伯樂”。2015年七八月間,雨花區有關部門在一次調研中瞭解到了非遺館。知悉了郭存勇夫婦的故事後,便向雨花區委、區政府做了彙報。

雨花區委、區政府與郭存勇的“初心”有著強烈的共鳴。儘管非遺保護開發目前仍是無法盈利的冷門行業,冷門到“郭存勇夫婦幾乎每年都要虧損數千萬元”,但重視文創產業的雨花區慧眼識珠,決心與郭存勇合力,續寫他的“非遺夢”。

時不我待!雨花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很快,在這裡成立了非遺工作領導小組。在領導小組的推動下,當年就以非遺專場的形式讓非遺館在世人面前頻頻亮相,讓更多人把目光投向了這裡。

2016年初,雨花區特色街道建設指揮部在這裡成立。雨花區高起點謀劃,籌備以雨花非遺館為中心,在紅星商圈卉園路、杉木沖路擴展,以傳統的非遺流通產業和德思勤城市廣場現代服務業呼應,建設湖南首個非遺文化特色產業街區,規劃面積1.66平方公里,預計總投資2億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5000多萬元。

不僅如此,雨花區還致力於打造全國新非遺文化地標,中國獨一無二的集產業、旅遊、宣傳、教育四大功能於一體的城市旅遊景點,讓世界非遺在這裡彙聚和綻放。

如今,“非遺”熱在這裡持續升溫!為了持續擴大雨花“非遺”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雨花區舉全區之力,開展了一系列推廣活動。

2015中國·雨花非遺文化節,活動長達11天,集非遺傳承、非遺文化、非遺藝術、非遺商品展示為一體,涵蓋了600多種非遺產品,邀請了200多名非遺傳承人進行現場演示,吸引了近6萬人次的熱情參與,開啟了“天下非遺聚雨花”的序幕。

這場精心策劃讓“非遺”文化走進尋常百姓家。在這裡,市民可以“吃非遺”“玩非遺”“買非遺”,零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風采神韻和獨特魅力。一個中部地區最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藝術街區,一個集旅遊觀光休閒為一體的大型文化綜合體正在快速孕育。

2016年,全國文化遺產日暨瀏陽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在雨花非遺館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非遺手藝人蜂擁而至,齊聚雨花,展演了100多個非遺項目,為長沙市民奉上一道藝術“饕餮盛宴”。

緊接著,“非遺”又走進了農博會,走進校園,越來越具人氣,越來越有生命力。在3年的培育過程中,雨花非遺館由政府主導,逐步形成“傳承與市場”“創新與創業”“線上與線下”“展示與體驗”四個結合的模式,讓老手藝重煥生機,也讓雨花非遺館成了長沙文化新地標。2016年,雨花非遺館產生的交易額在8000萬元左右。

在尋根傳統文化,保護民族之魂的道路上,雨花區一邊摸索,一邊向前。雨花區將非遺民俗藝術特色街區定位於國家非遺產業中心、全國非遺產品展示中心、長沙市非遺文化創意總部基地、雨花區文化休閒娛樂中心區、全國非遺文化宣傳中心、國際非遺文化交易中心。

帶著這樣一份責任、揣著這樣一份情懷、執著這樣一份夢想,雨花區瞄準非遺創意新品牌、產業升級新平臺、城區提質新典型、民俗藝術街區的契機,致力於把“非遺”民俗藝術特色街區打造成紅星商圈的一顆璀璨明珠。

打造這一街區,雨花區政府致力於以“一點兩線”方式,規劃非遺館+周邊輻射200-300米核心區,建立西至萬芙路,東至韶山路,南至時代陽光大道,北至湘府路,共計2公里範圍規劃區,並致力於搭建1萬平方米“雨花非遺民俗藝術街區”博物館。此外,雨花區計畫建立非遺演繹區、舞臺區、演繹展示區、夜市及廟會、停車場及公共設施配套,真正詮釋了“高標準打造”的涵義。

目前,雨花區正在進一步完善街區的整體規劃和設計,規劃業態分佈,甄選長沙市、湖南省、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非遺”名錄,致力將雨花“非遺”文化藝術特色街區打造成世界非遺文化的集聚平臺、展示視窗。目前,街區建設也已列入2017年長沙市重點文化項目,成為長沙市打造東亞文化之都的重要組成部分。

特色街內景(設計效果圖)

非遺館東南面效果圖

(本版圖片均由雨花區非遺館提供)

“輸血”變“造血” 樂活眾傳人

要啟動“非遺”這一池春水,必須讓非遺技藝及作品改良進入市場化運作,讓“非遺”手藝人有切實的獲得感,方能讓他們自願“守藝”,從而推動整個非遺產業的良性發展。

可喜的是,雨花非遺館做到了。著名的“洪氏一刀剪”技藝傳人洪源,是最早一批入駐非遺館的手藝人。年逾古稀的他是株洲攸縣人,家族世代從事“一刀剪”。洪源十多歲便跟隨父親學習技藝,練就一手好本領。他不僅可以從前面一刀剪出數個漢字,而且也能夠從背後一刀剪出數個漢字。如此絕技,常常讓觀賞人拍手稱奇。

儘管剪出的漢字美觀大方,然而在洪源的老家,這門絕技卻難覓市場。在生活難以為繼的狀況下,洪源於幾年前來到長沙打拼。可惜知音難覓,洪源幾乎要“鎩羽而歸”。

2014年8月間,洪源的情況為郭存勇夫婦所瞭解。郭氏夫婦順勢向他拋出了“橄欖枝”。可是,洪源“乾巴巴”的口袋裡竟然連路費也掏不出來。郭存勇立即拍板承諾,夫婦倆不僅給他路費錢,還免費提供給他30平方米的店面。

兩年多的堅守,洪源的“一刀剪”贏得越來越多人認同的同時,他的腰包也漸漸鼓了起來。如今洪源的月收入趕上了小白領,達到上萬元。在能人聚集的非遺館內,洪源與非遺傳人相互切磋,你追我趕,技法愈加純熟。

起初30平方米的門店也漸漸擴大到現在的100多平方米。儘管如此,郭存勇夫婦仍沒有收取洪源一分錢的租金。類似洪源這樣的例子,在雨花非遺館內不勝枚舉,隨處可覓。

無獨有偶,家族四代從事泥書技藝的邵東人劉上四,擁有一項常人難有的絕活——用泥巴和桐油做原料寫字。這種泥書字體優美,而且牢固,據說百年不掉。過去,憑藉這門好手藝,劉上四的祖輩給祠堂寫字做匾,生意還算不錯,日子也還過得紅火。後來祠堂逐漸消失,劉上四的生意也是每況愈下。為了維持生計,10多年前,劉上四不得已改行在當地開門面賣漆。

得知這一情況,郭存勇趕到邵東,邀請劉上四來長沙繼續泥書創作。哪知,劉上四竟無動於衷。郭存勇夫婦“三顧茅廬”,可謂苦口婆心,終於勸動了他。或許仍然懷揣著對泥書的難舍情結,劉上四最終放棄老家的生意,來到了非遺館。

當傳統行業重煥生機,接踵而至的,何止是老一輩的傳統手藝人。在雨花非遺館,新一代的“80後”、“90後”也紛紛湧入。在一家從事蜜蠟雕刻的小店,七八個店員全是年輕面孔。3年前,這群年輕人從蒙古草原,跨越大半個中國,來到雨花非遺館。憑藉著精湛的琥珀雕刻技藝,這家小店通過線上線下銷售相結合的方式,很快打開市場。在店面由1家擴張到3家的同時,每月銷售額也陡增至100多萬元。

如今,雨花非遺館建築面積4.8萬平方米,已入駐簽約的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傳承人200多位,非遺項目300多個。整個市場人氣漸長,主動要求入駐的商家和傳統手藝人紛至遝來。

“花大量的精力去保護,還不如花大量的精力去培育市場,讓手藝人嘗到甜頭,他們便會主動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來。”郭存勇說,為了保護而保護,其意義不大,一味地“輸血”性保護,效果遠不及“造血”性的培育整個“非遺”市場。

來源 | 湖南省博物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