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浙江這個地方兼具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不去可惜!

“皇都歸客入仙都, 厭看西湖看鼎湖”。

縉雲仙都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首批4A級旅遊區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裡九曲練溪、十裡畫廊, 山水飄逸、雲霧繚繞, 人文薈萃、古跡滿目, 有“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的美譽。

曾停留天上神仙飄逸的身影

縉雲|仙都

據記載, 大唐天寶七年的一天, 縉雲山中突現五彩祥雲, 又聞鸞鶴飛舞, 仙樂響亮, 祥雲中傳來“山呼萬歲”的聲音, 一會兒就群山呼應, 經久不散, 隱約間有仙人穿梭出現。 唐玄宗李隆基聞奏感歎:“真乃仙人薈萃之都也!”遂親書“仙都”二字, 仙都由此得名。

曾遍佈世外高人求仙的足跡

縉雲|仙都

道教典籍稱仙都為玄都祈仙洞天, 屬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二十九。 東晉以來, 求仙訪道的高人紛紛來到仙都, 先後有葛玄、葛洪、杜光庭等數十位道教名師在仙都辟谷養氣,修身傳教。在中國佛教史上,唐代天臺宗六祖智威禪師、淨土宗五祖少康大師都出自仙都。

曾打動文豪墨客飛揚的心靈

縉雲|仙都

謝靈運、王羲之、李白、白居易、沈括、朱熹、徐霞客、湯顯祖、袁枚、郭沫若、潘天壽、沙孟海等文豪巨匠,都曾在仙都留下飄逸的足跡和不朽的作品。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一到仙都,便寫就了千古名句:“黃帝旌旗去不回,片雲孤石獨崔嵬。有時風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

©沉默的劍心

曾吸引影視導演尋覓的目光

縉雲|仙都

神奇的山水,變幻的風光,厚重的人文,讓大導演們對仙都情有獨鍾。

《阿詩瑪》、《笑傲江湖》、《天龍八部》、《色戒》、《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古劍奇譚》、《花千骨》、《道士下山》等400多部影視作品在仙都取景拍攝。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趙丹讚歎:“仙都是一個美麗的天然攝影棚。”

△花千骨 仙都拍攝現場

△王寶強飾演的小道士何安在影片中的場景

《絕代雙驕》

天龍八部

仙劍中的仙靈島

黃帝縉雲 源遠流長

早在夏商周時期,當地百姓就將鼎湖峰作為始祖軒轅黃帝祭拜。春秋戰國時期,仙都與黃山、廬山並列為軒轅黃帝三大行宮——三天子都。

@潘淑蕊

從東晉開始,每年清明舉辦民祭活動已頗為盛行。位於仙都鼎湖峰蒼龍峽口的“黃帝祠宇”,是江南百姓祭祀黃帝的唯一場所。其前身稱為縉雲堂,約建于東晉成帝鹹和—咸康年間的縉雲堂,是江南人民祭祀黃帝的最早建築物。

△《龍騰昂首祭黃帝》朱牧

地方政府公祭始于盛唐,相傳九九重陽節是軒轅黃帝馭龍升天的日子,也是江南一帶地方政府公祭黃帝的日子。唐天寶七年,唐玄宗李隆基敕改縉雲山為仙都山、縉雲堂為黃帝祠宇,把民間的聯合族祭上升為政府祭祀,祭祀黃帝“北陵南祠”的格局開始形成。

宋代,宋真宗、宋仁宗等都曾派大臣到仙都祭祀黃帝,並投放金龍玉簡。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下詔,賜改“黃帝祠宇”為“玉虛宮”,縉雲黃帝文化通過道教的傳播,不斷向周邊地區輻射,成為我國南方黃帝文化最豐富、最有影響的地方。

如今的縉雲,一步一山水,一步一風情,處處皆是景。千年歷史文化的沉澱,更是讓縉雲有著鮮明的文化特徵,黃帝文化、婺劇文化、石頭文化等區域人文特色文化在這裡生根發芽,源遠流長。

圍繞“黃帝縉雲,人間仙都”的品牌,縉雲還挖掘整理出包括以黃帝文化為代表的鄉村祭祀文化,以道教文化、中藥材為代表的鄉村養生文化,以河陽古民居、九進廳為代表的鄉村建築文化,以桃花嶺、括蒼古道為代表的鄉村古道文化,以縉雲燒餅、縉雲土面為代表的鄉村美食文化,以石窟、石橋、石房為代表的鄉村石頭文化,以縉雲婺劇、縉雲剪紙為代表的鄉村藝術文化,以獻山廟會、疊羅漢為代表的鄉村民俗文化等等。

現在,在浙江乃至世界,縉雲燒餅的名頭都是響噹噹噠。

色、香、味俱全,好吃又富有營養

❖縉雲燒餅

剛剛出爐的燒餅,冒著熱氣,棕黃色的表面、星羅棋佈的芝麻發出淡淡清香,融麥香、肉香、蔥香、菜幹香、芝麻香、糖油香於一體,撲鼻而來。品上一口,表皮鬆脆,內質軟糯,咸淡適中,回味無窮。

縉雲麻鴨也早已走向全國。

❖縉雲麻鴨

縉雲麻鴨是我國著名的高產蛋鴨,據史料記載,早在清乾隆年間,在浙江省縉雲新建一帶,就有麻鴨的規模化飼養和孵化。因其全身羽毛似麻雀,故稱縉雲麻鴨。

近年來,縉雲縣做足“鄉味”,體現“鄉土”,淨化“鄉風”,讓遊客聞“鄉”而至,在縉雲找到“鄉愁”“鄉俗”“鄉情”“鄉音”“鄉趣”。

如今的縉雲,一步一山水,一步一佳餚~快去縉雲仙都吧,行走在山水間,尋找來自內心深處的鄉愁。

先後有葛玄、葛洪、杜光庭等數十位道教名師在仙都辟谷養氣,修身傳教。在中國佛教史上,唐代天臺宗六祖智威禪師、淨土宗五祖少康大師都出自仙都。

曾打動文豪墨客飛揚的心靈

縉雲|仙都

謝靈運、王羲之、李白、白居易、沈括、朱熹、徐霞客、湯顯祖、袁枚、郭沫若、潘天壽、沙孟海等文豪巨匠,都曾在仙都留下飄逸的足跡和不朽的作品。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一到仙都,便寫就了千古名句:“黃帝旌旗去不回,片雲孤石獨崔嵬。有時風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

©沉默的劍心

曾吸引影視導演尋覓的目光

縉雲|仙都

神奇的山水,變幻的風光,厚重的人文,讓大導演們對仙都情有獨鍾。

《阿詩瑪》、《笑傲江湖》、《天龍八部》、《色戒》、《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古劍奇譚》、《花千骨》、《道士下山》等400多部影視作品在仙都取景拍攝。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趙丹讚歎:“仙都是一個美麗的天然攝影棚。”

△花千骨 仙都拍攝現場

△王寶強飾演的小道士何安在影片中的場景

《絕代雙驕》

天龍八部

仙劍中的仙靈島

黃帝縉雲 源遠流長

早在夏商周時期,當地百姓就將鼎湖峰作為始祖軒轅黃帝祭拜。春秋戰國時期,仙都與黃山、廬山並列為軒轅黃帝三大行宮——三天子都。

@潘淑蕊

從東晉開始,每年清明舉辦民祭活動已頗為盛行。位於仙都鼎湖峰蒼龍峽口的“黃帝祠宇”,是江南百姓祭祀黃帝的唯一場所。其前身稱為縉雲堂,約建于東晉成帝鹹和—咸康年間的縉雲堂,是江南人民祭祀黃帝的最早建築物。

△《龍騰昂首祭黃帝》朱牧

地方政府公祭始于盛唐,相傳九九重陽節是軒轅黃帝馭龍升天的日子,也是江南一帶地方政府公祭黃帝的日子。唐天寶七年,唐玄宗李隆基敕改縉雲山為仙都山、縉雲堂為黃帝祠宇,把民間的聯合族祭上升為政府祭祀,祭祀黃帝“北陵南祠”的格局開始形成。

宋代,宋真宗、宋仁宗等都曾派大臣到仙都祭祀黃帝,並投放金龍玉簡。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下詔,賜改“黃帝祠宇”為“玉虛宮”,縉雲黃帝文化通過道教的傳播,不斷向周邊地區輻射,成為我國南方黃帝文化最豐富、最有影響的地方。

如今的縉雲,一步一山水,一步一風情,處處皆是景。千年歷史文化的沉澱,更是讓縉雲有著鮮明的文化特徵,黃帝文化、婺劇文化、石頭文化等區域人文特色文化在這裡生根發芽,源遠流長。

圍繞“黃帝縉雲,人間仙都”的品牌,縉雲還挖掘整理出包括以黃帝文化為代表的鄉村祭祀文化,以道教文化、中藥材為代表的鄉村養生文化,以河陽古民居、九進廳為代表的鄉村建築文化,以桃花嶺、括蒼古道為代表的鄉村古道文化,以縉雲燒餅、縉雲土面為代表的鄉村美食文化,以石窟、石橋、石房為代表的鄉村石頭文化,以縉雲婺劇、縉雲剪紙為代表的鄉村藝術文化,以獻山廟會、疊羅漢為代表的鄉村民俗文化等等。

現在,在浙江乃至世界,縉雲燒餅的名頭都是響噹噹噠。

色、香、味俱全,好吃又富有營養

❖縉雲燒餅

剛剛出爐的燒餅,冒著熱氣,棕黃色的表面、星羅棋佈的芝麻發出淡淡清香,融麥香、肉香、蔥香、菜幹香、芝麻香、糖油香於一體,撲鼻而來。品上一口,表皮鬆脆,內質軟糯,咸淡適中,回味無窮。

縉雲麻鴨也早已走向全國。

❖縉雲麻鴨

縉雲麻鴨是我國著名的高產蛋鴨,據史料記載,早在清乾隆年間,在浙江省縉雲新建一帶,就有麻鴨的規模化飼養和孵化。因其全身羽毛似麻雀,故稱縉雲麻鴨。

近年來,縉雲縣做足“鄉味”,體現“鄉土”,淨化“鄉風”,讓遊客聞“鄉”而至,在縉雲找到“鄉愁”“鄉俗”“鄉情”“鄉音”“鄉趣”。

如今的縉雲,一步一山水,一步一佳餚~快去縉雲仙都吧,行走在山水間,尋找來自內心深處的鄉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