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部分樓市政策的鬆綁,其實是對人才資源的搶奪!

2017走了, 2018來了!樓價依然是社會問題。 不過部分地區對樓市有了鬆綁政策, 你是怎麼看待這個鬆綁政策的呢?

我們回顧一下樓市的發展,

2008年樓市上漲, 一路持續, 基本上一線城市, 平常人工作20年左右給首期, 然後接來就是無窮無盡的還貸。

對於這個情況難道國家就沒有調控了嗎?依舊很多人會問, 今年樓市會鬆綁嗎?在每一年都會提出來, 2018年也是不例外。 近日, 南京等城市實行了鬆綁樓市調控, 令人對於未來的樓市走向有很大的期待。 但事實上, 雖說政府會出手干預這個樓價, 政策也會有所變動,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樓市調控政策已經開始放鬆, 樓市更不可能倒退回前幾年的價格!

一些城市限購, 一些城市鬆綁, 預示著樓市兩極分化的走勢越走越遠。

其實最近看到很多報導“樓市鬆綁”的新聞, 實際上僅僅包括幾個為數不多的城市, 以南京、蘭州、合肥等一系列非一線城市為代表。

所謂的鬆綁, 就是一次試探。

總體而言, 這三個地方的樓市實行的是“一城多策”的調控政策。

例如, 蘭州核心區依然保持買房後, 三年才能交易、非本地戶籍的家庭限購一套的政策, 但同時取消了偏遠區域的住房限購政策。 南京, 市委一號檔出爐“創新10條, 調整人才落戶政策, 允許研究生以上學歷以及技能型人才先落戶再就業。 合肥市, 合肥市國土資源局和市物價局取消了限價的政策, 商品房由開發商自行定價。

如果這些政策的實行是負面的, 政府可能就此作罷這些政策。 但政策實行是正面的話, 則這些政策, 可能會在更多城市推行。

即便如此, 在中國的一線城市樓價的控制依然是調控和限購為主流。

我們來看看發展勢頭最猛的城市——深圳。 近期剛剛啟動了新建住宅限售政策, 無任何鬆動現象。

座標——上海。 上海樓市的調控聯席會議則明確調控不動搖、不鬆懈、繼續引導開發商合理定價。

座標——北京。 即使業主目前普遍降價出售, 但北京仍然沒有準備進行很明顯的動作。

去年全國110個城市實行了超過250次樓市調控, 如此高強度的調控, 對於一線城市依然是沒有很明顯的改善, 依然是越升越高。 中國要想建立所謂“住房長效機制”, 2018年是關鍵的一年, 一線城市是沒有理由在這個關鍵時刻出現樓市限購鬆動的!

我們之前說了, 南京、合肥、蘭州, 推出一城多策的現象,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首先, 我們可以知道, 這和“去庫存”什麼的事情,

並沒有直接關係。 南京合肥蘭州, 並不是全國房地產庫存最嚴重的城市, 甚至這三個城市的去庫存週期(半年)在全國來看算是短的了。 其實這麼做, 有兩個目的, 一來是上來房價, 二是吸引更多的年輕勞動力。 (我們來說個題外話, 中國的金融行業也是發展很迅猛。 )地方政府採取的“雙重標準”策略, 恰恰說明目前產業轉型的總體進程十分緩慢, 中國的經濟目前還是依附在房產金融的基礎上。

大家都知道一個城市的主要經濟來源是土地出讓。 中國研究院發佈2017年全國300城市土地市場成交資料顯示:全年300城市土地出讓金收入總額40132億元, 同比增長36%。

非核心城市有限度的鬆綁樓市限購, 意圖便是改善房地產市場的需求端, 讓更多的有住房需求的年輕人能夠來當地購房落戶, 這樣, 存量房的價格就有了剛性的支撐。 當房價有了強力支撐, 土地的價格才能往上走, 地方的財源收入才會有保證。

目前的南京, 我們跟他與合肥對比, 其實並不公平。 南京過去兩年的土地出讓收入為1629億元和1570億元, 地方對於土地政策的依賴程度高達130%,就是說土地出讓成為了南京的財政主要收入。

打壓樓市這個舉措對於南京來說,情況不容樂觀,畢竟靠土地出讓的錢來維持“生活”的南京,肯定是需要通過其他方面去改變這個困境。

實際上,全國對於土地出讓收入依賴超過100%的城市還有很多,南京、杭州、蘇州、濟南、合肥、武漢、佛山等等,其餘的二線城市均高於50%。在如此情況下,僅僅是一個打壓,還是無法消除各地對土地開發和房地產的依賴。

相比之下,一線城市反而好的多,所以打壓樓市,一線城市北上深還能熬得住。這種“二元化”的樓市格局,倒逼各地方開始想辦法穩住樓價、穩住地價,其最明顯的表現之一就是:當一線城市往外趕人的時候,很多二三線城市卻張開雙臂接納這批勞動力,給與很多優惠政策他們。

其實這種現象我們可以看出,這不僅僅反映出樓市的分化,更是體現出中國區域經濟的分化乃至割裂。

一線核心城市為什麼對於土地財政和房地產的依附程度較低呢?這個和各地的經濟架構有直接關係。中國的經濟轉型,一方面是從以工業為主的經濟轉型為第三產業為主的經濟,同時,在第三產業內部,低端服務業也需要轉型為高附加值產業,這兩個轉型路徑同時存在,同時進行。

通過宏觀資料能夠很直觀的看到中國經濟這些年的變化。我們抓近八年的資料,在2010,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比42%,到去年,第三產業的就業人數占比將從34.5%上升46.4%。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三產業就業人數增加最快的時期。

但與此同時,中國的老齡化也已經來臨,適齡勞動力人口呈現衰減趨勢。這就造就成了第三產業人才需求量大,但是勞動者長期供應不足的問題。這個問題在短時間內不會產生明顯的效果,但長期來看卻是影響地區經濟走向的因素。

這也就是各大城市各地區搶人才、年輕勞動力的原因:為未來的經濟發展儲備籌碼。

從這個角度來看,現在一些城市鬆綁樓市,表面上看是救樓市,本質上卻是“搶人大戰”的配套措施。留住了年輕勞動力,意味著留住了未來的就業人口、消費力量、稅源。茲事體大,各地都對此不敢怠慢。

這次有限度鬆綁的合肥、蘭州、南京,所謂的省會城市。但是,在經濟規律面前,省會也不好使。

蘭州由於地理位置偏僻,常年無法留住人才。合肥雖地處中國中間地帶,但安徽省卻是全國人口流出最大的省份,唯一能依靠各種辦法讓部分人才回流的,只有合肥一地。至於南京,雖然也是所謂省會,但在長三角地區的人才吸引力方面比不過上海、蘇州、杭州、寧波等地。

這三個城市,眼看自己留住勞動力的能力被周圍的地區比下去,內心肯定焦慮著急。於是轉了一圈又想到了老辦法——樓市。對購房進行鬆綁的題中之意也是在此。

那麼,“一城多策”的辦法會不會在全國普遍得到推廣呢?筆者認為大規模推廣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在省會城市以及一線以外的重點城市集中搞一搞,卻是很有可能的。

坦白講,地方靠這種政策來應急,不失為一種辦法。這個搞法其實就是過去地方政府對樓市“救市政策”的新版本,只是現在換了一種表現形式而已。但是,中國樓市基調已定的情況下,要想以此改變全國樓市的走勢,可能性微乎其微。

更多獨家見解上匯友工程官網:aihygc.com

地方對於土地政策的依賴程度高達130%,就是說土地出讓成為了南京的財政主要收入。

打壓樓市這個舉措對於南京來說,情況不容樂觀,畢竟靠土地出讓的錢來維持“生活”的南京,肯定是需要通過其他方面去改變這個困境。

實際上,全國對於土地出讓收入依賴超過100%的城市還有很多,南京、杭州、蘇州、濟南、合肥、武漢、佛山等等,其餘的二線城市均高於50%。在如此情況下,僅僅是一個打壓,還是無法消除各地對土地開發和房地產的依賴。

相比之下,一線城市反而好的多,所以打壓樓市,一線城市北上深還能熬得住。這種“二元化”的樓市格局,倒逼各地方開始想辦法穩住樓價、穩住地價,其最明顯的表現之一就是:當一線城市往外趕人的時候,很多二三線城市卻張開雙臂接納這批勞動力,給與很多優惠政策他們。

其實這種現象我們可以看出,這不僅僅反映出樓市的分化,更是體現出中國區域經濟的分化乃至割裂。

一線核心城市為什麼對於土地財政和房地產的依附程度較低呢?這個和各地的經濟架構有直接關係。中國的經濟轉型,一方面是從以工業為主的經濟轉型為第三產業為主的經濟,同時,在第三產業內部,低端服務業也需要轉型為高附加值產業,這兩個轉型路徑同時存在,同時進行。

通過宏觀資料能夠很直觀的看到中國經濟這些年的變化。我們抓近八年的資料,在2010,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比42%,到去年,第三產業的就業人數占比將從34.5%上升46.4%。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三產業就業人數增加最快的時期。

但與此同時,中國的老齡化也已經來臨,適齡勞動力人口呈現衰減趨勢。這就造就成了第三產業人才需求量大,但是勞動者長期供應不足的問題。這個問題在短時間內不會產生明顯的效果,但長期來看卻是影響地區經濟走向的因素。

這也就是各大城市各地區搶人才、年輕勞動力的原因:為未來的經濟發展儲備籌碼。

從這個角度來看,現在一些城市鬆綁樓市,表面上看是救樓市,本質上卻是“搶人大戰”的配套措施。留住了年輕勞動力,意味著留住了未來的就業人口、消費力量、稅源。茲事體大,各地都對此不敢怠慢。

這次有限度鬆綁的合肥、蘭州、南京,所謂的省會城市。但是,在經濟規律面前,省會也不好使。

蘭州由於地理位置偏僻,常年無法留住人才。合肥雖地處中國中間地帶,但安徽省卻是全國人口流出最大的省份,唯一能依靠各種辦法讓部分人才回流的,只有合肥一地。至於南京,雖然也是所謂省會,但在長三角地區的人才吸引力方面比不過上海、蘇州、杭州、寧波等地。

這三個城市,眼看自己留住勞動力的能力被周圍的地區比下去,內心肯定焦慮著急。於是轉了一圈又想到了老辦法——樓市。對購房進行鬆綁的題中之意也是在此。

那麼,“一城多策”的辦法會不會在全國普遍得到推廣呢?筆者認為大規模推廣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在省會城市以及一線以外的重點城市集中搞一搞,卻是很有可能的。

坦白講,地方靠這種政策來應急,不失為一種辦法。這個搞法其實就是過去地方政府對樓市“救市政策”的新版本,只是現在換了一種表現形式而已。但是,中國樓市基調已定的情況下,要想以此改變全國樓市的走勢,可能性微乎其微。

更多獨家見解上匯友工程官網:aihygc.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