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小企業希望減負求生存,專家:減稅有很大的風險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表示, 央行近期暫停在人民幣中間價的定價機制中加入逆週期因數, 這是臨時性的政策回歸, 就像2017年9月份把外匯風險準備金率降為零。

他還提出, 雖然2017年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在時間上有逆週期因數的作用, 但並不是逆週期因數本身導致了人民幣匯率波動。

新加坡的例子告訴我們:債務規模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它的用途和結構。 對於美國來講也是一樣的。 現在美國政府債務, 特別是稅改以後, 美國財政赤字會進一步擴大。

美國做這種預測和方案的時候, 說減稅本身會帶來經濟增長, 會擴大稅基, 會自我抵消, 所以赤字不會擴大。 但大部分的經濟學家是不買它的賬的, 至少短期內不會互相抵消的, 從長遠來看可能有抵消效應。 大家都預期可能赤字會進一步擴大。

同樣的問題, 到底減稅能帶來什麼好處?如果大家都把它花掉了,

它不形成生產能力, 不提高整個經濟運行效率, 不推動技術進步, 那麼將來就危險了。 政府替你省了錢, 你把這個錢幹什麼了?

所以說根本還是看減稅以後, 企業怎麼用(省下的錢)?到底能不能讓減稅鼓勵企業投資, 讓生產提高, 技術進步?

如果可以, 那美國潛在競爭水準就會提高, 對美國長遠發展是有好處的, 如果不是, 可能就是財政赤字的增加, 但沒有後期的償債能力, 就會滾雪球, 越滾越大, 甚至還有很大的風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