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但問飲茶人,茶之味何味兒

1

“不苦不澀不是茶”。 茶為何苦澀?茶中有呈苦味的咖啡鹼、呈辛辣花苦味的茶皂素、苦感強烈的花青素(當150毫升茶湯含有15毫克花青素時,

茶湯即呈明顯的苦味);“澀”指的是口腔中細嫩組織的收斂表現, 是一種口感, 來自占茶葉幹重25%至30%的茶多酚。

幼小的時候生病, 媽媽先是把藥研成粉沫, 放入湯匙中, 然後再用糖水攪伴, 哄騙著孩子說“藥是甜的”。 待藥到了嗓子眼兒, 粘在那裡, 怎麼也咽不下去。 習茶後才明白, 滋味是通過人的味覺器官來鑒定的。 舌的部位不同, 對滋味的感覺則異, 如舌中、舌尖、舌兩側分別對鮮味、甜味、酸味最敏感, 而舌根則對苦味最為敏感;人的味覺也是有記憶的, 就像吃苦藥時, 總想起小時候, 想起媽媽。

苦澀是茶的主體風味兒。 然而, 苦澀過後即是甜滑, 好茶還會有“回甘”。 茶中有茶多酚氧化後產生的茶黃素茶紅素、單糖和雙糖等可溶性物質, 這些物質使茶苦中有甜, 或先苦後甜。 茶滋味的不同呈現, 總令飲茶人品茶的同時也品人生。 茶之味恰如人生況味, 常常是甘苦交加。

茶葉中相當數量的茶氨酸則使茶湯鮮爽無比, 維生素C和無機鹽等物質, 使茶湯呈現奇異的果酸味、鹹味等。 多種呈味物質含量的不同和相互配比,

形成了各種茶千差萬別的滋味, 濃淡、強弱、鮮爽、甘滑、醇和、苦澀、青澀、平淡、粗異等。

茶湯五味雜陳, 其中也不乏異雜味, 如水味兒、青味、青腥味、黴味兒等。 大多是制茶時敗了手藝, 或是貯存不當所致。 茶的世界如人的世界,

我喻這些異雜味如生命中遇到的一些小人, 有點人味兒, 更多時沒有人味兒。

2

茶味不是固定不變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 茶味有的會轉化, 如煙熏味兒, 其陳化後會產生其他茶香味兒。 普洱茶的味道也會變化。 普洱茶經長期貯存, 氧化後, 口感會更柔和, 滋味則更甘甜。

茶味也是一件很主觀、很私人的事, 因人而異。 陸羽說“嚼味嗅香, 非別也”, 指的是大多時候, 同一泡茶, 由於個人口味不同, 會呈現不同的味道。 如一款高焙火的武夷岩茶, 喝慣它的人覺得其有誘人的炭香, 喝不慣的人則覺得那是一種難以入口的焦味。 再如, 有的茶, 有人喝著覺得寡淡、索然無味, 有人“覺有一種太和之氣, 彌淪於齒頰之間, 此無味之味, 乃至味也。 ”明朝有個喝茶的高人叫馮開之,

喜歡喝茶清談。 一次正聊在興頭上, 喝了一口茶童忘了放茶的白水, 竟道“茶味醇正”, 倒也有些意味兒深遠。

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喝同一款茶, 味感也會不同。 李清照有詞“春到長門春草青, 江梅些子破, 未開勻。 碧雲籠碾玉成塵, 留曉夢,驚破一甌春”,是說團茶已碾,思緒卻如亂麻,不知飄往何處:茶還在,那個與己相知相愛的人卻不在。茶味兒寡白,如當下人生際遇,全無興味。

同一款茶不同的人沖泡,味道也會不同,蓋因沖泡手法不同。有人說喝茶能喝出制茶人制茶時的心情,很有可能,因為茶中或藏有靜氣,或藏有燥氣;但有人說,喝某人沖泡的茶喝出了其剛剛離了婚,這事就未免有些玄妙,離奇兼不靠譜。

茶的味道最終由水沖泡出來,那麼水質好壞、水溫高低、茶水比例、浸泡時間等與水相關的所有也是影響茶滋味的重要因素。水為茶之母,杜甫用一首詩“惟茲初成,沫成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敷”再現了水與茶的最初的美好相遇。

3

滋味是決定一款茶“品質”如何的重要因素,而決定一款茶滋味的是茶的品種、生長環境、季節、樹齡以及制茶工藝等。其中製作工藝是決定一款茶最終呈現什麼滋味的決定性因素。換句話說,品種、生長環境、季節、樹齡等使茶可能成為某種茶,但製作工藝則決定它最終是什麼茶。就像一個人,其生長環境和遺傳基因可能會影響其成才,但最終決定其是否成才的關鍵是其所受的教育。

即便如此,仍然不可置否的是,特殊的地域條件某種程度上決定一款茶特有的滋味,就如基因,複製不得。

2017年底,我前往雲南西雙版納猛海縣,專為尋找那股神奇的“猛海味兒”。猛海,傣語意為勇敢者居住的地方。人說,天佑猛海。那裡山疊嶂、水縱橫、霧濛濛,集眾多名山名茶於一身。南糯山、猛宋、賀開、布朗山、巴達等瀾滄江以南五大古茶山,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賀松、曼糯、帕真、帕沙、班盆、章朗、那卡、滑竹梁子等古茶園,使猛海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普洱茶第一縣、茶的老家。

在賀開古茶園,清晨,薄霧輕漫,陽光穿透層層茶樹,在林間投射出萬道光芒。漫步古茶園,婉若進入一個夢幻的世界。仰望一株株飽經風霜的古老茶樹,感覺時空仿佛停滯。不禁感慨:歲月沉浮,“濯足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風霜雨雪,芳華終將蝕盡。我們每個人作為個體,在歷史的大茶樹下都凸顯寡淡和渺小!蒼山依舊,此時,唯一不變的,可能也只有猛海普洱茶那濃香厚重、回甘悠遠的“猛海味兒”了。

•本期編輯✎ 兮淺

•作者:殷小竺/弘益撰稿人

資深媒體人,喜茶喜書法。

留曉夢,驚破一甌春”,是說團茶已碾,思緒卻如亂麻,不知飄往何處:茶還在,那個與己相知相愛的人卻不在。茶味兒寡白,如當下人生際遇,全無興味。

同一款茶不同的人沖泡,味道也會不同,蓋因沖泡手法不同。有人說喝茶能喝出制茶人制茶時的心情,很有可能,因為茶中或藏有靜氣,或藏有燥氣;但有人說,喝某人沖泡的茶喝出了其剛剛離了婚,這事就未免有些玄妙,離奇兼不靠譜。

茶的味道最終由水沖泡出來,那麼水質好壞、水溫高低、茶水比例、浸泡時間等與水相關的所有也是影響茶滋味的重要因素。水為茶之母,杜甫用一首詩“惟茲初成,沫成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敷”再現了水與茶的最初的美好相遇。

3

滋味是決定一款茶“品質”如何的重要因素,而決定一款茶滋味的是茶的品種、生長環境、季節、樹齡以及制茶工藝等。其中製作工藝是決定一款茶最終呈現什麼滋味的決定性因素。換句話說,品種、生長環境、季節、樹齡等使茶可能成為某種茶,但製作工藝則決定它最終是什麼茶。就像一個人,其生長環境和遺傳基因可能會影響其成才,但最終決定其是否成才的關鍵是其所受的教育。

即便如此,仍然不可置否的是,特殊的地域條件某種程度上決定一款茶特有的滋味,就如基因,複製不得。

2017年底,我前往雲南西雙版納猛海縣,專為尋找那股神奇的“猛海味兒”。猛海,傣語意為勇敢者居住的地方。人說,天佑猛海。那裡山疊嶂、水縱橫、霧濛濛,集眾多名山名茶於一身。南糯山、猛宋、賀開、布朗山、巴達等瀾滄江以南五大古茶山,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賀松、曼糯、帕真、帕沙、班盆、章朗、那卡、滑竹梁子等古茶園,使猛海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普洱茶第一縣、茶的老家。

在賀開古茶園,清晨,薄霧輕漫,陽光穿透層層茶樹,在林間投射出萬道光芒。漫步古茶園,婉若進入一個夢幻的世界。仰望一株株飽經風霜的古老茶樹,感覺時空仿佛停滯。不禁感慨:歲月沉浮,“濯足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風霜雨雪,芳華終將蝕盡。我們每個人作為個體,在歷史的大茶樹下都凸顯寡淡和渺小!蒼山依舊,此時,唯一不變的,可能也只有猛海普洱茶那濃香厚重、回甘悠遠的“猛海味兒”了。

•本期編輯✎ 兮淺

•作者:殷小竺/弘益撰稿人

資深媒體人,喜茶喜書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