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這是牛市,還是熊市?這個資金指標說了算

資金面決定了震盪市結構性分化特徵

如何判斷市場是牛市, 還是熊市, 以及震盪市?資金指標是關鍵, 牛市的核心就是資金氾濫, 導致全面性的行情, 2015年資金推動的杠杆牛市是典型代表, 而類似2005-2007、2009年的牛市行情也均是來源於資金面的支撐。

目前我國中債國債10年期到期收益率已經飆升突破4%, 且與2013年持續走低的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不同, 目前中債國債10年期到期收益率仍處於持續上行的趨勢之中, 且金融降杠杆監管背景之下, 並不滿足孕育一輪新的資金牛市基礎。 如圖, 股民也可以自己研究一下國債利率突破4%的年份, A股處於什麼樣的狀態。

央行定調的貨幣政策, 穩中收緊, 尤其是採取了定向降准的方式扶植微小企業, 避免春節期間資金緊張, 但另一方面在公開市場還是保持持續的淨回籠, 利率方面也是小幅增加, 處於“錢貴”的狀態, 所以,

A股如今就是震盪市存量資金博弈。 這就導致了牛市和熊市現象共存的情況, 上證50是典型的牛市特徵, 行業龍頭股、各板塊中大市值股也均是明顯的反彈;而中證1000和創業板則是典型的熊市, 不少個股的調整已經持續了2年。

存量資金博弈之下的, 還產生了一批僵屍股或者說仙股,

如圖所示, 去年1年的中這樣個股數量是在增加的。 同時, 由於機構資金集中持股大市值品種, 造成階段性牛市特徵, 推動指數上行, 更進一步壓縮了其他品種的空間。 因此, 近期我們看到了, 創業板幾次反彈都是在上證50沖高之後, 資金才有就流向創業板, 但問題是上證50不可能出現持續性的破位, 資金依然囤積其中, 新高不斷, 因此市場的風格很難切換。 而時間一久, 容易出現兩種情況, 一種是閃崩股現象, 另一種則是一些滯漲的績優成長股被錯殺, 前者要規避, 後者則有機會伴隨著業績增長而被資金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