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梁啟超也評價難懂的《無題》系列,李商隱到底藏了什麼想法在其中

說起李商隱, 大家都對他的《無題》瞭解頗多。 “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 這些詩句看起來十分優美, 讀起來令人口齒噙香, 不過運用起來, 卻又適用在很多的場景裡。

追究起來, 其實是因為李商隱的無題系列實在是太難懂了。 每一句的意思, 都要去查一個典故, 理解了每一句的意思, 將他們連成詩篇一起去看, 卻又變得晦澀艱辛。

翻開唐詩大全, 大多數的詩篇的解釋往往都有大篇關於背景的介紹, 根據這個詩人寫下這首詩的時間, 看看他當時經歷著什麼樣的坎坷或者是人生的大起大落, 就可以大致的推測出這首詩背後的隱喻。

不過縱觀李商隱的《無題》系列, 連梁啟超都說:“李義山的《錦瑟》等詩, 講的什麼事, 我理會不著……但我覺得他美, 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一種新鮮的愉快。 ”歷來人們也對於這個系列有著不同的爭論和見解, 卻很難得到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

有的人認為, 詩中很多描寫都是寫他對於愛情的嚮往, 一定是當時的李商隱有一段不廣為人知的戀情;也有人說, 這些詩歌中的淒美, 其實都隱喻著他對於自己仕途艱辛,

捲入牛李黨爭並且在最關鍵的時候丁憂的無奈和感歎。 因為詩歌的字裡行間, 摻雜著很多的典故, 讓其中真正的主旨更加的撲朔迷離。

不過也許, 李商隱在其中表達的只是生活中的某些感悟, 只是有感而發, 想到了一些美好的句子適合此刻的心情。

於是帶給了後人無數的謎團。

不過, 不論如何, 我們用“春蠶到死絲方盡”來形容我們的老師, 形容那些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的人;用“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來表達兩個人之間的同步和默契, 不僅僅是愛情, 更有惺惺相惜的美好;用“春心莫共花爭發, 一寸相思一寸灰”表達那些相思的苦痛和無奈。

這些詩句, 已經以他們自己的形象和意義生長在文化的一角, 比起他們最初的那些不可探知的含義, 現在這樣, 未曾不是一種好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