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拒絕被卡夫亨氏收購後,聯合利華壞消息不斷

縮減一半創意代理商, 砍掉3成廣告預算, 剝離價值500多億元的食品業務。

2017年第一季度, 聯合利華的壞消息不斷。

2月中旬, 聯合利華剛剛拒絕由巴菲特擔任大股東的美國食品大廠卡夫亨氏提出的1430億美元收購合約,

3月就計畫出售旗下Flora和Stork兩個人造黃油品牌。 為了讓交易更受買家青睞, 聯合利華甚至考慮一併出售旗下部分其他食品業務。 4月, 聯合利華進一步宣佈將縮減一半的創意代理商數量, 同時砍掉約3成的廣告預算。

某種程度上, 聯合利華頻繁的業務“震盪”是卡夫亨氏向它提出收購最後卻不了了之的後遺症。

英國《泰晤士報》指出, 聯合利華總裁保羅·波爾曼(Paul Polman)因拒絕該交易招致公司股東的施壓。 為了緩解股東的不滿情緒, 波爾曼不得不加快戰略調整的步伐, 縮減成本並重整企業。 提議出售Flora與Stork也是措施之一。 目前, 聯合利華的人造黃油業務年營業額大約32億美元,

估值區間在75億至85億美元。 加上合併打包出售的食品資產, 聯合利華意欲剝離的食品業務總額將達到60億英鎊(約合513億元人民幣)。

這個消息在聯合利華於當地時間4月6日發佈的一則官方聲明中得到證實。 受英國脫歐的影響, 聯合利華的食品和包裝茶等零食部門也將合併為一個部門, 過去英國與荷蘭雙總部的經營局面將因此發生巨大改變。 在聲明中, 聯合利華提出了要在2020年實現全球營業利潤增長20%的目標, 以及今年將實現50億歐元的股票回購計畫。

這一切都是為了能夠拿出現金安撫股東。 統計資料顯示, 2000年代至今, 聯合利華給投資者的年平均回報接近13%, 相較之下, 倫敦金融時報100指數的公司同時期給出的平均回報只有5%。

削減廣告預算當然是關鍵一環。 聯合利華在全球擁有近3000家創意代理商。 根據聯合利華最近發佈的財報數據, 2016年財年聯合利華在廣告行銷方面的投入達到77億歐元。 縮減一半代理商意味著有1500家代理商將被逐出這個“全球第二大廣告主”的大盤子, 而砍掉3成廣告預算的意思是, 其2017年的廣告花費將控制在53.9億歐元以內。 此外, 聯合利華還在降低對新興市場的投入力度, 其投放廣告的頻率也將降低10%。

聯合利華首席財務官Graeme Pitkethly認為此舉是因為“找到了更好的做事方式”。 他的言語背後, 是聯合利華計畫到2019年讓節省的行銷費用從10億歐元翻倍增長到20億歐元。 事實上, 從2016年年初開始, 聯合利華已經推出了零基礎預算政策(zero-based budgeting policy)。

換句話說, 也就是每年的行銷預算都會歸零, 然後根據每一個行銷方案可證的合理性來分撥預算。 這項策略出臺的直接影響, 是讓曾經多次為聯合利華操刀經典廣告案例的WPP集團的股價在一天內下跌了4.4%。

聯合利華在全球生產和銷售超過1000個品牌, 包括食品、飲料、個人護理、家庭護理等消費品, 擁有立頓、和路雪、力士、奧妙、多芬、凡士林等著名品牌。 不過, 除了正在承受卡夫亨氏收購事件帶來的痛苦, 不可否認的是, 聯合利華早已在財報中明確指出其塗抹醬業務正在拖整體業績的後腿, 這個占全球27%市場份額的業務在聯合利華內部被形容為“生病的小孩”。 這家大公司確實應該借此機會重新審視大集團冗雜的公司結構背後,

那些累贅且“吃”掉利潤的部分——比如過量的品牌曝光和不節制的無效廣告投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