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無問西東》:如果我說想做個“高貴”的人,會不會被嘲笑?

【轉載或者合作, 請聯繫作者mszhangziyan@foxmail.com】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未央歌黃舒駿 - 未央歌

《無問西東》好不好看?這又是一個“喜歡的很喜歡, 討厭的很討厭”的電影。

開畫時豆瓣6.5, 一度跌破6.2, 昨天我眼見著分數從6.9一路漲到7.4, 仿佛過山車。

常見的吐槽是這樣:強行讓四代人故事交織、每個故事都不完整、太喜歡說理、像大型公益片、太矯情……

我的感覺是:張震的現代戲部分太尷尬、最後十分鐘雞湯哲理來得太猛烈。 總的來說有四分之三是好看的, 我哭了好幾次, 甚至於有些明知道是刻意煽情的地方我還是哭了。 那不好看的四分之一, 本身也是某一種意味。

————————

《無問西東》本來是關於清華大學百年的一個電影, “無問西東”是清華校歌裡的一句。 不過殺青的時候也2012年了。 再修修改改, 一拖再拖, 拖得章子怡黃曉明王力宏張震陳楚生全部都結婚生了孩子, 六年之間發生的事情原來那麼多。

明星們已經駐顏有術了, 看電影還是能清晰地感知到時間的流逝, 他們都沒有皺紋, 但眼睛神態, 面容的質感, 就是變了, 沒有人永遠不變。 這是可以觸碰到的時間。

這本身就讓《無問西東》蒙上一層關於時間的隱喻色彩。

簡單概括本片的內容就是:這個電影講了清華的四代學生:20年代、西南聯大時代、60年代、當代。 他們相互之間的命運有一些交集。

————————

【下文有輕微劇透】

【下文有輕微劇透】

【下文有輕微劇透】

20年代和西南聯大時代這兩個段落, 有一種讓我很著迷的知識份子氣息。

陳楚生和王力宏在《無問西東》裡都達到了我見過的銀幕形象魅力最大值。 他們是歌手不是演員, 可見選角之到位。

陳楚生演的是一個虛構的清華人吳嶺瀾(能看出些原型), 從學生到老師。 陳楚生的粉絲一直叫他公子, 我看了這個電影才真正感受到, 他的確有一種儒雅氣質, 無論是演天才少年還是老教授, 都是斯文又矜持從容的。

吳嶺瀾的青春期煩惱是人生和讀書方向,聽上去虛無縹緲形而上,可他切切實實地困惑著。

他的學生時代,中國人剛剪掉辮子不久,大學教育優雅而豐富,年輕人在亂世中找到希望。

他的時代有一件大事是泰戈爾訪華。那個畫面現在網上沒有劇照,我很喜歡,還沒看的朋友可以注意一下,一群人立在泰戈爾身邊,扮相就很容易分辨誰是徐志摩誰是林徽因,時代的風骨。

祖峰演的清華校長梅貽琦,他在電影裡是別人故事裡的配角,但我們知道他才是清華真正的主角。祖峰在畫面裡出現,就是對的,那是民國的樣子。

王力宏演一個西南聯大的富家子沈光耀,後來參加了空軍。沒想到我居然有為王力宏演的戲流淚的一天。

過去一直覺得,王力宏帥是帥,沒特色,但《無問西東》選角厲害,沈光耀這角色到王力宏身上百分之一百二地貼合,相互成就。

沈光耀的人設是來自廣東的富家子,最好的物質和最好的教育裡長大,嶺南有習武傳統,還有師父教他武術,所以文武雙全。

王力宏本人一直有出身名門的標籤,家中個個高學歷。王力宏是堅持keep fit的優質偶像,沈光耀是體能超棒的飛虎隊飛行員。最重要的是:他是海外長大的華人,所謂“陽光沒心機沒有被欺負過”的臉,正好適合去演出類拔萃的世家子弟,乾淨、清朗。

米雪和王力宏共同完成了“貴族”的塑造。她一登場,就解釋了這麼出色的孩子從何而來。

米雪演的沈媽媽美麗雍容帶卻絲毫不帶炫耀之氣,一口粵語溫柔大氣,還帶著三分隱忍。

她不讓孩子去參軍,只輕輕跟孩子用粵語說:你跪低,你背家訓給我聽。

如此家族,是不許孩子當兵的。沈媽媽輕輕告訴孩子你所追逐的功名利祿,你祖上全部都擁有過,我只希望你體會人生的樂趣,希望你結婚生子,不是給我增添子孫,是想你知道為人父母的樂趣。

多好的家教。她用所有的人生智慧去阻止光耀犧牲。可光耀為國捐軀時,她一定懂得那個理由。

因為沈光耀和他的家族足夠可愛,他死的時候才催淚。

這個角色的原型是清華學生沈崇誨,天之驕子的清華學生參加空軍,27歲犧牲。

我看電影的時候還不知道這個人物原型,想到的是齊邦媛在《巨流河》裡寫過一個叫張大飛的年輕人,那個人去參軍了,淺藍色戰場來信報平安,一封接一封,有一天來信,報的是死訊。張大飛的戰友說他一直保留著齊邦媛寄過去的所有信件,移防時都隨身帶著,直到死去。

電影的情節和《巨流河》裡的往事加在一起,我就忍不住一直哭。朋友吐槽說,王力宏那個角色死的時候是不是刻意煽情了。是的吧,他還那麼做作地向戰友的方向說“回家”。可我知道這種人真的存在過,他們是最優秀的年輕人,在自己最好的年紀,看不下去山河破碎,於是拋下優渥的一切去打仗,我就是不想看見他死。

————————

60年代的那部分是一個關於“批鬥”的故事。

黃曉明很適合演陳鵬,他之所以耍帥得招人嘲,因為他真的不會耍帥,他的本色是憨的。

戲裡的陳鵬也是不會風流的,他只會偷偷注意到喜歡的姑娘印章壞了,會費盡心思她刻美麗的花,在最艱難的歲月裡記得她愛美、給她攢蛤蜊油。

他的愛情不是甜言蜜語,是告訴姑娘:不管發生什麼,我都給你托底。

赤子之心的愛情是這樣的:我會跟你共進退,不計算,因為愛不能計算。

《無問西東》的60年代故事裡,美好的青春,並不是為了粉飾那個年代的殘酷,而是以天真去反襯巨大的深淵。

這個段落埋的細節很花心思,開頭章子怡演的王敏佳戴著口罩,到最後她遭災了也捂住了臉;開頭章子怡的大辮子有多招搖,後面那個辮子就有多惹人疼。

我覺得《無問西東》裡這四分之一的批鬥故事,比《芳華》更佳。《芳華》整體就像拳頭打在棉花裡,你能猜到電影備打什麼套路,它卻比劃著比劃著就軟綿綿地泄了氣。因為導演堅持給自己的回憶加厚厚一層濾鏡,捨不得撕開濾鏡看一看。

而《無問西東》裡章子怡黃曉明的段落不同,以美好開場,以無聲的慘痛結束。有年輕人的情竇初開,也有人性在極端環境下如何選擇,還夾著一段痛苦的婚姻。

每個角色都是不是大惡人,卻都變成了極致的悲劇。

如果還有不熟悉那段歷史的年輕人,為了這四分之一也應該去看看電影。

————————————

張震那一段,總體評價都不高。

這恰恰是我們的困境,我們對如何描述現代感到困窘。

摩天大樓裡行走的高薪金領,就算有一張男神臉如張震,也無法讓故事更有質感。

最後十分鐘張震的獨白一直在解釋何為“無問西東”,聽得我想求導演閉嘴,不要再說理了好嗎!!!

轉念一想,這不就是猛灌雞湯的現在嗎。一個關於善良和初心的當下故事,顯得那麼不自信,創作者生怕它根本連不上前面那些人的青春,只能反復地強加意義——正如現代人強行給自己尋找了那麼多意義,還是稀裡糊塗地迷失在熱搜詞裡。

無論電影是以何種原因做成了這樣,對,那就是我們現在面臨的尷尬。

人人都說我們的時代沒有大師。《無問西東》片尾的彩蛋顯示,在過去的年代的故事裡,背景裡路過的那些人物,都是清華出過的大師學者,大師名錄到60年代戛然而止。張震的段落裡,人肉背景是一位近年來很有名的清華學生——奶茶妹妹。

————————————

有人說四個段落穿插得太強行,我覺得還好,因為這一切就是時代的脈絡,是真實存在過的變遷。

而《無問西東》能打動我的地方,一是那種知識份子氣息的高貴,二是因為角色都演活了,所以讓歷史有了另一種觀看角度。

“高貴感”以20年代和西南聯大時代段落最突出。

陳楚生演的吳嶺瀾,聽到泰戈爾去世,眼見國破家亡,學生受苦,默念詩歌;王力宏演的沈光耀,在簡陋的教室裡,打開窗戶聽雨看世界。

這些畫面讓鹿橋的《未央歌》從文字裡醒了過來。

“高貴”不是有錢、不是炫耀,是他們真誠、美好,由衷地熱愛人間珍貴的一切。精神上的“高貴”,正是因為他們看不見階級區分、貧富差距,大家都是一樣的人,要愛世人,要追求真理。

“高貴感”是有傳承的,到了六七十年代,運動的大潮滾滾而來,不學會小心翼翼地自保,就可能“犯錯誤、”“倒大黴”。而章子怡和黃曉明仍舊是留住了純真,以純真來對抗恐怖。

而“角色都活了”這件事,是和電影展現的“宿命感”相連的。

從小到大,我們都看了太多的年代故事,從黃金檔電視劇看到故事書再看歷史書,時間長了就有一種習慣了的麻木,你會知道每個年代都有一代人的命運範本,無處可逃。

所以在看《無問西東》的時候,角色出場年份,就讓我差不多都猜到了結局:20年代的陳楚生,看上去是要留在學校一輩子的,那他到了抗戰時期要被迫跟著學校西遷,文人要扛起那麼複雜的事情;光彩熠熠的王力宏在抗戰年代遇到了飛虎隊招新,他大概是要死的;60年代的章子怡太過驕傲又不小心,她會倒楣的。

我看著看著就發現,這些年輕人,美好、生動、鮮活,那種青春是老式而純粹的。電影野心很大,毛病也不少,可笨拙同樣是帶著這種學生氣,所以也忍了。

別人都覺得你想的事情很蠢,但就是忍不住思考,怎麼忍得住?

明知道打仗有危險,但看著身邊的人受苦,怎麼能忍得住?

明知道別人的事不該管,但老師有難時,怎麼忍得住?

明知道心愛的姑娘已被批鬥需劃清界限,但她被侮辱,怎麼忍得住?

忍不住,就是書生意氣。利益權衡誰不懂,但忍不住。上下而求索不對嗎?人之初性本善不對嗎?位卑未敢忘憂國不對嗎?君子之道不對嗎?

於是他們在我心裡活了起來,繼而就有了一種奇怪的上帝視角,我知道等著他們的是厄運。

王敏佳被送進雲南小鎮時,那平靜安寧真好。而我立刻開始想這個小鎮能躲過一劫嗎?不能,旅遊時去過很多偏遠的小鎮,那裡牆上也留著過去的大標語。結局果然如此。

而銀幕上的他們熱血朝氣、尚不知人間辛苦,就算被命運打了巴掌也爬起來倔強地往前跑,我眼睜睜地看見他們一點點掉進時代早已挖好的大坑裡,心被揪得生疼,卻無能為力。

有人說,本片就是清華自己人的校慶宣傳片而已。不是的,一個國家最有名的大學的歷史當然重要,因為這裡有文化科學精英、大師學者們的命運,是家國命運的一種。

看完電影想問自己兩件事:

第一,那些“高貴”去哪裡了?還能找回來嗎?

第二,當代的故事看上去如此尷尬,連解釋“無問西東”都要絮叨的道理十分鐘,生怕觀眾不相信,我們怎麼了?

我很喜歡開頭那句話:

如果提前瞭解你們要面對的人生,不知你們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

這問題細品起來簡直令人背後發涼。

可我們無從選擇,我們已經來到人間。

路途艱險,“赤子心”是個勇敢的答案,也是高貴的所在。所以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吳嶺瀾的青春期煩惱是人生和讀書方向,聽上去虛無縹緲形而上,可他切切實實地困惑著。

他的學生時代,中國人剛剪掉辮子不久,大學教育優雅而豐富,年輕人在亂世中找到希望。

他的時代有一件大事是泰戈爾訪華。那個畫面現在網上沒有劇照,我很喜歡,還沒看的朋友可以注意一下,一群人立在泰戈爾身邊,扮相就很容易分辨誰是徐志摩誰是林徽因,時代的風骨。

祖峰演的清華校長梅貽琦,他在電影裡是別人故事裡的配角,但我們知道他才是清華真正的主角。祖峰在畫面裡出現,就是對的,那是民國的樣子。

王力宏演一個西南聯大的富家子沈光耀,後來參加了空軍。沒想到我居然有為王力宏演的戲流淚的一天。

過去一直覺得,王力宏帥是帥,沒特色,但《無問西東》選角厲害,沈光耀這角色到王力宏身上百分之一百二地貼合,相互成就。

沈光耀的人設是來自廣東的富家子,最好的物質和最好的教育裡長大,嶺南有習武傳統,還有師父教他武術,所以文武雙全。

王力宏本人一直有出身名門的標籤,家中個個高學歷。王力宏是堅持keep fit的優質偶像,沈光耀是體能超棒的飛虎隊飛行員。最重要的是:他是海外長大的華人,所謂“陽光沒心機沒有被欺負過”的臉,正好適合去演出類拔萃的世家子弟,乾淨、清朗。

米雪和王力宏共同完成了“貴族”的塑造。她一登場,就解釋了這麼出色的孩子從何而來。

米雪演的沈媽媽美麗雍容帶卻絲毫不帶炫耀之氣,一口粵語溫柔大氣,還帶著三分隱忍。

她不讓孩子去參軍,只輕輕跟孩子用粵語說:你跪低,你背家訓給我聽。

如此家族,是不許孩子當兵的。沈媽媽輕輕告訴孩子你所追逐的功名利祿,你祖上全部都擁有過,我只希望你體會人生的樂趣,希望你結婚生子,不是給我增添子孫,是想你知道為人父母的樂趣。

多好的家教。她用所有的人生智慧去阻止光耀犧牲。可光耀為國捐軀時,她一定懂得那個理由。

因為沈光耀和他的家族足夠可愛,他死的時候才催淚。

這個角色的原型是清華學生沈崇誨,天之驕子的清華學生參加空軍,27歲犧牲。

我看電影的時候還不知道這個人物原型,想到的是齊邦媛在《巨流河》裡寫過一個叫張大飛的年輕人,那個人去參軍了,淺藍色戰場來信報平安,一封接一封,有一天來信,報的是死訊。張大飛的戰友說他一直保留著齊邦媛寄過去的所有信件,移防時都隨身帶著,直到死去。

電影的情節和《巨流河》裡的往事加在一起,我就忍不住一直哭。朋友吐槽說,王力宏那個角色死的時候是不是刻意煽情了。是的吧,他還那麼做作地向戰友的方向說“回家”。可我知道這種人真的存在過,他們是最優秀的年輕人,在自己最好的年紀,看不下去山河破碎,於是拋下優渥的一切去打仗,我就是不想看見他死。

————————

60年代的那部分是一個關於“批鬥”的故事。

黃曉明很適合演陳鵬,他之所以耍帥得招人嘲,因為他真的不會耍帥,他的本色是憨的。

戲裡的陳鵬也是不會風流的,他只會偷偷注意到喜歡的姑娘印章壞了,會費盡心思她刻美麗的花,在最艱難的歲月裡記得她愛美、給她攢蛤蜊油。

他的愛情不是甜言蜜語,是告訴姑娘:不管發生什麼,我都給你托底。

赤子之心的愛情是這樣的:我會跟你共進退,不計算,因為愛不能計算。

《無問西東》的60年代故事裡,美好的青春,並不是為了粉飾那個年代的殘酷,而是以天真去反襯巨大的深淵。

這個段落埋的細節很花心思,開頭章子怡演的王敏佳戴著口罩,到最後她遭災了也捂住了臉;開頭章子怡的大辮子有多招搖,後面那個辮子就有多惹人疼。

我覺得《無問西東》裡這四分之一的批鬥故事,比《芳華》更佳。《芳華》整體就像拳頭打在棉花裡,你能猜到電影備打什麼套路,它卻比劃著比劃著就軟綿綿地泄了氣。因為導演堅持給自己的回憶加厚厚一層濾鏡,捨不得撕開濾鏡看一看。

而《無問西東》裡章子怡黃曉明的段落不同,以美好開場,以無聲的慘痛結束。有年輕人的情竇初開,也有人性在極端環境下如何選擇,還夾著一段痛苦的婚姻。

每個角色都是不是大惡人,卻都變成了極致的悲劇。

如果還有不熟悉那段歷史的年輕人,為了這四分之一也應該去看看電影。

————————————

張震那一段,總體評價都不高。

這恰恰是我們的困境,我們對如何描述現代感到困窘。

摩天大樓裡行走的高薪金領,就算有一張男神臉如張震,也無法讓故事更有質感。

最後十分鐘張震的獨白一直在解釋何為“無問西東”,聽得我想求導演閉嘴,不要再說理了好嗎!!!

轉念一想,這不就是猛灌雞湯的現在嗎。一個關於善良和初心的當下故事,顯得那麼不自信,創作者生怕它根本連不上前面那些人的青春,只能反復地強加意義——正如現代人強行給自己尋找了那麼多意義,還是稀裡糊塗地迷失在熱搜詞裡。

無論電影是以何種原因做成了這樣,對,那就是我們現在面臨的尷尬。

人人都說我們的時代沒有大師。《無問西東》片尾的彩蛋顯示,在過去的年代的故事裡,背景裡路過的那些人物,都是清華出過的大師學者,大師名錄到60年代戛然而止。張震的段落裡,人肉背景是一位近年來很有名的清華學生——奶茶妹妹。

————————————

有人說四個段落穿插得太強行,我覺得還好,因為這一切就是時代的脈絡,是真實存在過的變遷。

而《無問西東》能打動我的地方,一是那種知識份子氣息的高貴,二是因為角色都演活了,所以讓歷史有了另一種觀看角度。

“高貴感”以20年代和西南聯大時代段落最突出。

陳楚生演的吳嶺瀾,聽到泰戈爾去世,眼見國破家亡,學生受苦,默念詩歌;王力宏演的沈光耀,在簡陋的教室裡,打開窗戶聽雨看世界。

這些畫面讓鹿橋的《未央歌》從文字裡醒了過來。

“高貴”不是有錢、不是炫耀,是他們真誠、美好,由衷地熱愛人間珍貴的一切。精神上的“高貴”,正是因為他們看不見階級區分、貧富差距,大家都是一樣的人,要愛世人,要追求真理。

“高貴感”是有傳承的,到了六七十年代,運動的大潮滾滾而來,不學會小心翼翼地自保,就可能“犯錯誤、”“倒大黴”。而章子怡和黃曉明仍舊是留住了純真,以純真來對抗恐怖。

而“角色都活了”這件事,是和電影展現的“宿命感”相連的。

從小到大,我們都看了太多的年代故事,從黃金檔電視劇看到故事書再看歷史書,時間長了就有一種習慣了的麻木,你會知道每個年代都有一代人的命運範本,無處可逃。

所以在看《無問西東》的時候,角色出場年份,就讓我差不多都猜到了結局:20年代的陳楚生,看上去是要留在學校一輩子的,那他到了抗戰時期要被迫跟著學校西遷,文人要扛起那麼複雜的事情;光彩熠熠的王力宏在抗戰年代遇到了飛虎隊招新,他大概是要死的;60年代的章子怡太過驕傲又不小心,她會倒楣的。

我看著看著就發現,這些年輕人,美好、生動、鮮活,那種青春是老式而純粹的。電影野心很大,毛病也不少,可笨拙同樣是帶著這種學生氣,所以也忍了。

別人都覺得你想的事情很蠢,但就是忍不住思考,怎麼忍得住?

明知道打仗有危險,但看著身邊的人受苦,怎麼能忍得住?

明知道別人的事不該管,但老師有難時,怎麼忍得住?

明知道心愛的姑娘已被批鬥需劃清界限,但她被侮辱,怎麼忍得住?

忍不住,就是書生意氣。利益權衡誰不懂,但忍不住。上下而求索不對嗎?人之初性本善不對嗎?位卑未敢忘憂國不對嗎?君子之道不對嗎?

於是他們在我心裡活了起來,繼而就有了一種奇怪的上帝視角,我知道等著他們的是厄運。

王敏佳被送進雲南小鎮時,那平靜安寧真好。而我立刻開始想這個小鎮能躲過一劫嗎?不能,旅遊時去過很多偏遠的小鎮,那裡牆上也留著過去的大標語。結局果然如此。

而銀幕上的他們熱血朝氣、尚不知人間辛苦,就算被命運打了巴掌也爬起來倔強地往前跑,我眼睜睜地看見他們一點點掉進時代早已挖好的大坑裡,心被揪得生疼,卻無能為力。

有人說,本片就是清華自己人的校慶宣傳片而已。不是的,一個國家最有名的大學的歷史當然重要,因為這裡有文化科學精英、大師學者們的命運,是家國命運的一種。

看完電影想問自己兩件事:

第一,那些“高貴”去哪裡了?還能找回來嗎?

第二,當代的故事看上去如此尷尬,連解釋“無問西東”都要絮叨的道理十分鐘,生怕觀眾不相信,我們怎麼了?

我很喜歡開頭那句話:

如果提前瞭解你們要面對的人生,不知你們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

這問題細品起來簡直令人背後發涼。

可我們無從選擇,我們已經來到人間。

路途艱險,“赤子心”是個勇敢的答案,也是高貴的所在。所以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