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5G網路時代——暗藏了萬億的投資機會

2017年12月, 發改委發佈《關於組織實施2018年新一代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通知》, 要求2018年將在不少於5個城市開展5G規模組網試點, 每個城市5G基站數量不少50個、全網5G終端不少於500個。

實際上自2017年6月中國移動在廣州開通首個5G基站之後, 三大運營商已陸續啟動5G外場實驗, 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雄安、蘇州、成都、重慶在內的十多個城市都部署了5G基站。

根據中國移動此前規劃, 2018年將在20個城市開展規模組網, 2019年在100個城市預商用5G, 遠超發改委設定目標, 而且, 這一規劃很可能因發改委的政策指引而進一步加速。

一、流量需求和價格反比

從3G到4G帶來的體驗巨變, 使消費者消耗比以往更多的流量, 但與此同時, 產業成熟度提升、運營商之間的競爭、國家政策要求也在不斷倒逼運營商不斷降低流量價格。 從目前來看, 流量需求增長速度略高於流量價格下降幅度, 這也是運營商目前能夠保持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

以移動通信市場為例, 2010年, 中國移動手機上網流量約1億G, 收入304.53億元, 2011年資料則分別為1.57億G流量、436.89億元收入。 整個3G時代, 國內流量價格基本維持在0.3元/M, 合300元/G。

而2016年, 行業整體流量價格降至約60元/G。 2017年上半年, 流量價格繼續下滑, 中國聯通流量單價降至16.93元/GB, 而中國移動流量均價則為38元/G。 同期, 消費者平均使用流量也從3G時期的100M左右提升至人均2G。

目前來看, 無論是監管趨勢還是運營商之間的競爭態勢, “保持個人資費不降的情況下降低流量單價”基本是行業默契。

二、升級4G投入1.4萬億

中國三大運營商已經多年位列世界500強, 一同登榜的還有歐美日等國家的10多名運營商。 但根據Verizon、AT&T、NTT等美、日運營商多年財報統計,

其資本支出占收入比始終位置在14%-18%之間, 相比之下, 國內三大運營商的資本支出占收入比常年維持在30%以上。

2009年, 美國移動運營商巨頭Verizon開始試水商用4G業務。 這一年, Verizon資本支出170.5億美元, 資本開支占收入比15.8%。 其後至今, Verizon從未超出過這一比例。 同一年, AT&T資本開支173億美元, 占收入比14.1%, 其後AT&T雖有增加資本開支, 但最高也只是在2013年達到212.3億美元, 占收入比16.5%。 日本運營商NTT近年來最高的資本開支為2012年的7537億日元, 占收入比16.8%。

但是, 2009年, 工信部發放3G牌照, 中國進入3G時代, 一直積弱的中國聯通寄希望於具有領先優勢的WCDMA實現反超, 支出1125億元鉅資建網, 其中364億元用於3G建設。 這一年, 剛剛部署3G的中國聯通收入不過是1534億元, 資本開支占收入比高達73%。 同期, 中國移動資本開支1294億元,

占收入比29%。 中國電信開支380億元, 占收入比18%。

在2009-2013年的整個3G時期, 三大運營商累計資本開支1.4萬億元, 同期, 三大運營商累計收入為5萬億元, 資本開支占收入比28.2%。

2014年, 4G來了。 中國移動一年支出2151億元, 占收入比36%。 在2015年開始進入建設高峰期的中國聯通, 支出了1339億元, 占收入比56.9%。 中國電信則支出了33%的收入, 1091億元。

如果統計上三大運營商在2017年的資本支出預算, 在2014-2017四年中, 三大運營商資本開支累計1.48萬億元, 4年支出已經超過3G時期5年的支出總額。

三、5G是誰的主戰場

接近一年的先發優勢使得中國移動一路領先, 至今累積6.22億4G用戶, 電信、聯通4G用戶之和不過3.28億, 而且主要依靠低價競爭搶奪移動新增用戶市場。

根據2017年半年報, 中國移動手持4060億元現金流,

上半年坐吃存款利息收入76.85億元。 中國移動擁有充沛的流動資金部署5G。

相比之下, 2017年三季度, 中國聯通現金流392億元, 流動負債3199億, 利息支出35.5億, 資產負債率60%。 相較中國移動, 聯通的資本投入依然壓力極大。

目前對於5G時代, 各大運營商未來的投入成本, 業界意見也無法統一。

愛立信中國副總裁、上海分公司總經理魏明今年8月在公開演講中預測, 三大運營商4G投入為1170億美元, 5G投入將達到1800億美元, 建設成本將比4G時代高48%。

也有多位運營商專家在公開場合預測, 5G投資將比4G增加一倍。 因為5G的頻率比較高, 要做到跟4G一樣覆蓋的話, 基站數量要增加1.5-2倍以上, 而且5G設備會比4G貴不少, 同時網速大幅提升, 還會增加傳輸、機房等投資。

但持前一種觀點的專家介紹,由於中國領跑5G,中國企業掌握了5G許多關鍵技術,可以避免對國外企業繳納高昂的專利許可費,從而節省建設成本。

同時技術的發展也在大幅降低設備成本,發展5G會比3G/4G的設備成本更低。比如10多年前中國移動建設1.5萬基站花費800億,而聯通建設43萬WCDMA基站花費4400億,建設成本後者不到前者的20%。

(部分內容選自21世紀經濟報導)

中國在許多方面領跑5G時代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信通院的預測,中國5G連接數將於2025年達到 4.28億,相當於2015年4G的滲透率水準。隨著5G新時代的發展,預計 2030年將帶動國內直接經濟產出達6.3萬億,同時創造800萬個就業機會。

中國聯通的應對方法可能是:存量4G資源是低成本建設5G的戰略資源,其中關鍵技術需求是利用存量頻譜構建5G的良好覆蓋,延伸C-band上行覆蓋。

他說:“這種模式未必會成為中國聯通建網主流,但鼓勵商業模式創新的內部氛圍或將為中國聯通5G建網另闢蹊徑。

從趨勢來看,5G通訊的普及將讓我們更快速地進入物聯網及車聯網的世界之中。

2017年,運營商已經投資數百億元建設NB-IoT網路,其中中國移動整個NB-IoT網路工程預算高達395億元。截至2017上半年,中國移動已經擁有1.5億物聯網設備,成為全球最大的物聯網運營商。同期,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分別發展用戶3000萬、4000萬戶。

與此同時,中國的車聯網已開始初具規模。根據工信部旗下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資料,截至2017年8月,中國聯通車聯網用戶數突破2000萬,中國電信車聯網用戶數1106萬,中國移動車聯網用戶數2700萬,總計5800萬戶。目前,中國汽車保有量2.9億,20%車輛已聯網。

5G將可能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及出行方式,在相關產業中也必然產生一批小“華為”類型的行業龍頭。我們建議投資者可以持續深入研究相關的投資機遇。——投資魔方

但持前一種觀點的專家介紹,由於中國領跑5G,中國企業掌握了5G許多關鍵技術,可以避免對國外企業繳納高昂的專利許可費,從而節省建設成本。

同時技術的發展也在大幅降低設備成本,發展5G會比3G/4G的設備成本更低。比如10多年前中國移動建設1.5萬基站花費800億,而聯通建設43萬WCDMA基站花費4400億,建設成本後者不到前者的20%。

(部分內容選自21世紀經濟報導)

中國在許多方面領跑5G時代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信通院的預測,中國5G連接數將於2025年達到 4.28億,相當於2015年4G的滲透率水準。隨著5G新時代的發展,預計 2030年將帶動國內直接經濟產出達6.3萬億,同時創造800萬個就業機會。

中國聯通的應對方法可能是:存量4G資源是低成本建設5G的戰略資源,其中關鍵技術需求是利用存量頻譜構建5G的良好覆蓋,延伸C-band上行覆蓋。

他說:“這種模式未必會成為中國聯通建網主流,但鼓勵商業模式創新的內部氛圍或將為中國聯通5G建網另闢蹊徑。

從趨勢來看,5G通訊的普及將讓我們更快速地進入物聯網及車聯網的世界之中。

2017年,運營商已經投資數百億元建設NB-IoT網路,其中中國移動整個NB-IoT網路工程預算高達395億元。截至2017上半年,中國移動已經擁有1.5億物聯網設備,成為全球最大的物聯網運營商。同期,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分別發展用戶3000萬、4000萬戶。

與此同時,中國的車聯網已開始初具規模。根據工信部旗下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資料,截至2017年8月,中國聯通車聯網用戶數突破2000萬,中國電信車聯網用戶數1106萬,中國移動車聯網用戶數2700萬,總計5800萬戶。目前,中國汽車保有量2.9億,20%車輛已聯網。

5G將可能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及出行方式,在相關產業中也必然產生一批小“華為”類型的行業龍頭。我們建議投資者可以持續深入研究相關的投資機遇。——投資魔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