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想在股市賺錢,必須明白這幾點

每日黑馬牛股推薦, 大盤、熱點分析, 乾貨分享, 只要您炒股就一定需要我!

很過股民入市幾年甚至十餘年, 為什麼很難持續賺錢?不是不努力, 也不是不聰明, 可能恰恰是因為太“聰明”了。 “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這句話放在股市投資上同樣合適。

今天看看這個老師說了什麼, 明天買了那個老師推薦的股, 後天又去另一個平臺問第三個老師這只股該賣嗎......他們很勤勞, 也看似知道“貨比三家”的道理, 然而他們從來沒有真正地獨立思考過, 這個問題就大了。

真正能獨立思考的人, 會從紛繁複雜的事物中抓住本質,

排除干擾項, 劃繁為簡。 而那些勤勞而不富有的人, 則永遠不會習得這項能力。

拿股市來說, 如果只能用一個詞語形容這個市場的本質, 那就是:業績。 瞄準上市公司的業績來做投資, 做現在的好業績, 是投資白馬股, 做未來的好業績, 是挖掘成長股, 這永遠不會過時, 也是股市投資唯一持續盈利的法門。

但可惜的是, 這麼簡單的道理, 多數人都看不透, 或者是假看透。

如果哪一天, 你能用寥寥幾個關鍵字就能概括股市, 且知道這幾個關鍵字中孰輕孰重, 位次如何, 那麼你離成功就更進一步。 而這, 本質上就是深度思考的過程。

我在小白課中的第五課“小白必須知道的7個概念”, 就是基於這一原因而設計的, 現在把它文字版本放出來。

以下為正文:

初入股市的時候, 我們最先應該學習的什麼?

我猜, 大多數的朋友可能會說:

應該是技術方面的吧, K線、均線、MACD、KDJ金叉死叉、股價分時走勢、股價技術指標是否破位這些知識。

確實, 這些指標是有很大的用處。 不過以我的瞭解, 過去這麼多年來, A股多數散戶朋友對技術指標陷入了比較癡迷的狀態。

凡事過猶不及。 過分強調技術的作用, 一方面未必會讓你持續穩定盈利, 更大的危害在於, 這種做法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限制了一個人的格局觀, 限制了你對股市全方位的理解。

股市要學習的知識千千萬, 但大道至簡, 站得高, 才能看得遠。

這節課, 我嘗試用7個核心概念, 讓剛入股市的朋友, 對股市有一個更高維度的認知,

避免陷入糾纏各種細節的怪圈。

這7個核心概念是:股價、預期、博弈、成交量、時間、週期和安全邊際

第一個概念:股價

咱們炒股, 是為了賺錢。 由於A股的制度設計, 多數股票你只能做多。 也就是說, 你買的股票, 只有價格上漲了, 你才能賺到錢。

那麼, 股價代表著什麼?是什麼決定了股票的價格走勢?這兩個問題, 是我要跟大家探討的。

也只有弄懂了這兩個問題, 炒股才算是入門。

那麼, 股價代表著什麼呢?

很顯然, 股票的背後代表的是上市公司。 而股價, 則代表著股民在某一時刻對這個公司的價值判斷。 比如說今日股市收盤, A股票的價格定格在30塊錢, 那也就意味著, 在此刻, 市場認為A公司值每股值30塊錢。

但明天開盤後A股票還是8塊錢嗎?大概率不會,

有可能漲到31塊, 也有可能跌到29塊。

那, 是什麼原因, 導致昨天市場還認為A公司每股值30塊錢, 今天就變成29或31了呢?

到底是什麼在決定著股價, 也就是什麼在決定著公司的價值?

請看公式:股價 = PE × EPS

這個公式大家一定要牢記, 這可以說是股票最核心的公式了。

通過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出, 想要讓一檔股票漲價, 要麼PE不變, 讓EPS變大;要麼EPS不變, 讓PE變大;要麼讓PE 與 EPS相乘變大。

PE, 指的是市盈率;EPS, 指的是每股收益。

市盈率, 反映了市場對公司的預期, 也就是給公司的估值。

比如說同一行業, 股票B市盈率是30倍, 那意味著你投入這家公司1塊錢, 假設這家公司盈利能力不變, 你30年後可以把這筆錢收回來。 而另一檔股票C, 市盈率是50倍,

意味著你投入1塊錢, 50年後可以把這筆錢收回來。

為什麼股票C的市盈率比B更高?一般來講, 這說明投資人更看好它的未來, 願意等待更多時間, 來收回當初投入的本金。

你越看好這家公司的成長能力, 你越願意給他更高的估值。

每股收益, 是公司的淨利潤除以總股數, 得出的單位股數的盈利水準。 它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當把這兩個指標解釋清楚後, 到底什麼在決定著股價, 我們就很清楚了。

當一家公司, 投資人看好它的未來, 願意給他更高的估值, 導致市盈率上漲, 推動了股價上漲;同樣的, 當一你家公司的經營業績持續增長, 那麼在總股數不變的情況下, 每股收益就會上漲, 推動了股價上漲。

所以說, 你想要在一檔股票上賺錢, 要麼買入估值會上漲的股票,要麼買入業績持續增長的公司。當然,若兩個變數都是上漲,那你就能賺到更多的錢。

然而,給一家公司多少估值合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當市場情緒高漲,股民做多意願濃厚時,願意給股票更高的估值,比如15年的大牛市,很過股票被抄到了動輒上白倍,甚至上千倍的市盈率,這個顯然是大泡沫。

而公司未來的業績好不好,能否持續增長,增長多少?也是需要極強的專業知識才可能預測的更準確。

具體到如何給公司合理估值,以及如何預測企業未來業績,小白課就不講了。這裡你只需要理解是什麼真正決定了股價的走勢即可。

這裡,我拿貴州茅臺作為案例,簡單闡述一下這個邏輯。

2012年11月,酒鬼酒塑化劑事件爆發,再加上國家抑制“三公消費”的政策,導致了白酒行業結束景氣週期,進入了一個大的調整期,貴為白酒龍頭的茅臺也不能倖免,股價一路下滑,直到14年1月份,調整了15個月才宣告結束。

很顯然,這個時候導致茅臺股價下滑的,一來是投資人對它的預期嚴重下降,導致估值下滑;二來是受行業影響茅臺的業績也相應下滑;估值和業績雙雙下降,導致股價下跌了一年多。

此後A股牛市到來,茅臺業績也有復蘇跡象,到15年6月,股價漲到了240多塊。

接下來就有意思多了,5178以後,股市崩盤,但這次茅臺調整幅度卻遠沒有13年那一撥深。因為這一次,導致股價下跌的主因是牛市本盤後投資人對市場整體估值預期的下降,而此刻茅臺的業績卻並沒有影響,反而很穩定。因此股價調整的也就不深。

反而,15股災後恰是逆勢買入茅臺的大機會。因為白酒行業景氣度逐漸復蘇,茅臺業績加速增長,同時由於股災恐慌導致人們瘋狂拋售,給了茅臺更低的估值。

因此茅臺從16年2月180多塊漲到今天的600多,股價翻了2.5倍,本質上是估值和業績雙提升帶來的,用專業術語講,叫大衛斯按兩下效應。

第二個概念:預期

這個概念相當重要。說白了,股市就是故事,企業只有講出偉大的故事,才會吸引投資人的目光,才會讓這家公司有預期,是故事支撐了預期。

股票投資的核心,就是對預期的投資。若故事最終用業績兌現了,那是價值投資;若股市最終沒有兌現,那就變成了投機,預期被事故毀滅,最終導致股價暴跌。

總之,不管是投資還是投機,在股市裡,理解預期非常重要。買入一檔股票前,先想想你對它有怎樣的預期,它決定了你的倉位和資金分配,以及持有的耐心。

如果你預期一隻股有翻倍的潛力,那你就必須有持有1年的耐心。

你不僅要關注自己的預期,還要關注別人的預期,這時,博弈就產生了。

這就是我今天講的第三個核心概念:博弈

你認為一檔股票是寶貝,日後會大漲,可別人未必這樣認為。認為大漲的,會買入股票,認為大跌的,會賣出股票。一買一賣之間,交易就產生了。

有買賣才有交易,而交易背後是嗜血的博弈。

在牛市的時候,不斷有增量資金入場,大多數股票的股價節節高,博弈的色彩沒那麼濃重,最多是正和博弈,幾乎所有人都能賺錢。然而,A股向來牛短熊長。熊市和震盪市,市場沒有增量資金,玩股票的都鬼精鬼精的,都是老司機。這時候,市場是零和博弈,甚至是負和博弈,只有博弈高手才能生存下來。

那麼誰是博弈高手?一定是對股市有深入瞭解,技術面、基本面、政策面知識都過硬,對股民心理狀態研究頗深的投資人。這樣的人,才會最終勝出。

股市就像社會,裡面人來人往,成分複雜,有國家隊、有機構、有莊家、有遊資,也有我們小散戶......這是一個爾虞我詐的博弈場。

很多時候,你所迷信的技術指標,莊家和機構都能做出來,你要金叉,他們就給你個金叉。作為小散,我們總是被玩的團團轉。

如何避免被對手玩弄?說實話很難。但有一個指標很重要,那就是成交量和成交額。

這是本課的第四個概念:成交量

錢不會說謊。看好一檔股票,那就用錢來說話,買買買。同樣的,不看好,那就賣賣賣,別來那些虛的。而這些,都會體現在成交量上。

拿漢王科技來舉例。

漢王科技在暴漲前,你們看它的成交量,一隻很小。這個時候,股價一直在橫盤震盪,機構不斷地底位吸籌碼。直到有一天,籌碼吸的差不多了,就開始了放量拉升,此後量價齊升。

遇到低位放量的股票,尤其要關注。這時候,很可能是你最好的介入點。

漲到37塊後,大家注意那根高位的大陰線,對應著放出巨額成交量,這個時候,往往是機構出貨了。在往後,第二個列紅圈處,低位成交量逐步萎縮,縮量到極致,然後繼續放量拉升,又迎來一波上漲。

我們再看一檔股票,恒瑞醫藥。它也是在高位突然放出一根巨陰線,對應著巨額成交量,這個時候,你就要跑路了。

總結一下:低位放量,是買入機會;高位放量,要考慮賣出。

不管你是初入股市,還是玩了一年半載的小白,要記住:時間,會修復一切。

時間會修復你賺錢的而喜悅,也會修復你虧錢的恐懼。

不管股價跌的再深,只要公司業績持續增長,總有一天,時間會修復股價,給你應得的回報;也不管股價抄的再高,只要它的業績不能持續增長,總有一天,時間會修復股價,給你應有的懲罰。除非你在股價趨勢下跌之前,逃跑。

時間對投資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它的複利效應。複利效應,就是你持續做一件正確的事,保證小虧大盈,讓資產淨值不斷地積累,那時間就是你的朋友,它讓你的財富不斷地產生複利,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這,就是本課的第五個概念:時間。

理解了時間,你就能理解週期。可以確信的是,樹木不會漲到天上去,也很少有東西歸零。我們恐懼的根源,是源於無知。而週期,能減輕我們的恐懼。

萬物輪回,週期永恆。從工業經濟的角度講,我們既會經歷五六十年的大週期,十年左右的中週期,也會經歷三四年的小週期。

股票市場,也一樣,也會有週期,牛市和熊市總是彼此交替,美股和A股都不例外。創業板從12年12月585點起漲,漲到15年牛市頂點的4037點,用了2年零6個月,而從頂點下來,到17年12月,已經跌了2年零7個月。

如果你相信週期,你自然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了。還是那句話,樹木不會漲到天上去,也很少有東西歸零。

一個人只有理解了週期的真正含義,在投資這件事上才算往上垮了一個大臺階。

這,是本課的第六個概念:週期

接著,我來講最後一個概念:安全邊際

在我看到的大幅虧損的故事中,長期重倉甚至全倉一檔股票的操作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如果你一年中有一倆次重倉某檔股票,我可能相信你是看的准,想把握一個大的機會,但這種操作習慣變成常態,那我寧願相信你在賭博。

這絕對是有問題的。儘管巴菲特說要集中持股,雞蛋要放在一個籃子裡,然後看好這個籃子。不過巴菲特也說過,如果不是專業投資者,根本沒有沒有看好籃子的能力。

分散持股、倉位管理,在任何時候都是以必要的,這決定了你是不是一個合格的投資人。

分散持股和倉位管理,為你的投資留出了足夠的安全邊際。尤其在A股的環境裡,以保住本金為第一原則,只有在熊市里保住本金,不下牌桌,才有機會在牛市絕地反擊。

只有長期活下來,你才可能活得好。任何時候,都要充分了考慮安全邊際的問題。

股價、預期、博弈、成交量、時間、週期、安全邊際,這七個炒股至關重要的概念,你都記住並理解了嗎?

作者聲明

如果覺得我的分享能夠帶給你幫助,辛苦大家點ZAN,分享,轉發,留言,是對我的最大幫助與肯定,謝謝大家!

要麼買入估值會上漲的股票,要麼買入業績持續增長的公司。當然,若兩個變數都是上漲,那你就能賺到更多的錢。

然而,給一家公司多少估值合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當市場情緒高漲,股民做多意願濃厚時,願意給股票更高的估值,比如15年的大牛市,很過股票被抄到了動輒上白倍,甚至上千倍的市盈率,這個顯然是大泡沫。

而公司未來的業績好不好,能否持續增長,增長多少?也是需要極強的專業知識才可能預測的更準確。

具體到如何給公司合理估值,以及如何預測企業未來業績,小白課就不講了。這裡你只需要理解是什麼真正決定了股價的走勢即可。

這裡,我拿貴州茅臺作為案例,簡單闡述一下這個邏輯。

2012年11月,酒鬼酒塑化劑事件爆發,再加上國家抑制“三公消費”的政策,導致了白酒行業結束景氣週期,進入了一個大的調整期,貴為白酒龍頭的茅臺也不能倖免,股價一路下滑,直到14年1月份,調整了15個月才宣告結束。

很顯然,這個時候導致茅臺股價下滑的,一來是投資人對它的預期嚴重下降,導致估值下滑;二來是受行業影響茅臺的業績也相應下滑;估值和業績雙雙下降,導致股價下跌了一年多。

此後A股牛市到來,茅臺業績也有復蘇跡象,到15年6月,股價漲到了240多塊。

接下來就有意思多了,5178以後,股市崩盤,但這次茅臺調整幅度卻遠沒有13年那一撥深。因為這一次,導致股價下跌的主因是牛市本盤後投資人對市場整體估值預期的下降,而此刻茅臺的業績卻並沒有影響,反而很穩定。因此股價調整的也就不深。

反而,15股災後恰是逆勢買入茅臺的大機會。因為白酒行業景氣度逐漸復蘇,茅臺業績加速增長,同時由於股災恐慌導致人們瘋狂拋售,給了茅臺更低的估值。

因此茅臺從16年2月180多塊漲到今天的600多,股價翻了2.5倍,本質上是估值和業績雙提升帶來的,用專業術語講,叫大衛斯按兩下效應。

第二個概念:預期

這個概念相當重要。說白了,股市就是故事,企業只有講出偉大的故事,才會吸引投資人的目光,才會讓這家公司有預期,是故事支撐了預期。

股票投資的核心,就是對預期的投資。若故事最終用業績兌現了,那是價值投資;若股市最終沒有兌現,那就變成了投機,預期被事故毀滅,最終導致股價暴跌。

總之,不管是投資還是投機,在股市裡,理解預期非常重要。買入一檔股票前,先想想你對它有怎樣的預期,它決定了你的倉位和資金分配,以及持有的耐心。

如果你預期一隻股有翻倍的潛力,那你就必須有持有1年的耐心。

你不僅要關注自己的預期,還要關注別人的預期,這時,博弈就產生了。

這就是我今天講的第三個核心概念:博弈

你認為一檔股票是寶貝,日後會大漲,可別人未必這樣認為。認為大漲的,會買入股票,認為大跌的,會賣出股票。一買一賣之間,交易就產生了。

有買賣才有交易,而交易背後是嗜血的博弈。

在牛市的時候,不斷有增量資金入場,大多數股票的股價節節高,博弈的色彩沒那麼濃重,最多是正和博弈,幾乎所有人都能賺錢。然而,A股向來牛短熊長。熊市和震盪市,市場沒有增量資金,玩股票的都鬼精鬼精的,都是老司機。這時候,市場是零和博弈,甚至是負和博弈,只有博弈高手才能生存下來。

那麼誰是博弈高手?一定是對股市有深入瞭解,技術面、基本面、政策面知識都過硬,對股民心理狀態研究頗深的投資人。這樣的人,才會最終勝出。

股市就像社會,裡面人來人往,成分複雜,有國家隊、有機構、有莊家、有遊資,也有我們小散戶......這是一個爾虞我詐的博弈場。

很多時候,你所迷信的技術指標,莊家和機構都能做出來,你要金叉,他們就給你個金叉。作為小散,我們總是被玩的團團轉。

如何避免被對手玩弄?說實話很難。但有一個指標很重要,那就是成交量和成交額。

這是本課的第四個概念:成交量

錢不會說謊。看好一檔股票,那就用錢來說話,買買買。同樣的,不看好,那就賣賣賣,別來那些虛的。而這些,都會體現在成交量上。

拿漢王科技來舉例。

漢王科技在暴漲前,你們看它的成交量,一隻很小。這個時候,股價一直在橫盤震盪,機構不斷地底位吸籌碼。直到有一天,籌碼吸的差不多了,就開始了放量拉升,此後量價齊升。

遇到低位放量的股票,尤其要關注。這時候,很可能是你最好的介入點。

漲到37塊後,大家注意那根高位的大陰線,對應著放出巨額成交量,這個時候,往往是機構出貨了。在往後,第二個列紅圈處,低位成交量逐步萎縮,縮量到極致,然後繼續放量拉升,又迎來一波上漲。

我們再看一檔股票,恒瑞醫藥。它也是在高位突然放出一根巨陰線,對應著巨額成交量,這個時候,你就要跑路了。

總結一下:低位放量,是買入機會;高位放量,要考慮賣出。

不管你是初入股市,還是玩了一年半載的小白,要記住:時間,會修復一切。

時間會修復你賺錢的而喜悅,也會修復你虧錢的恐懼。

不管股價跌的再深,只要公司業績持續增長,總有一天,時間會修復股價,給你應得的回報;也不管股價抄的再高,只要它的業績不能持續增長,總有一天,時間會修復股價,給你應有的懲罰。除非你在股價趨勢下跌之前,逃跑。

時間對投資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它的複利效應。複利效應,就是你持續做一件正確的事,保證小虧大盈,讓資產淨值不斷地積累,那時間就是你的朋友,它讓你的財富不斷地產生複利,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這,就是本課的第五個概念:時間。

理解了時間,你就能理解週期。可以確信的是,樹木不會漲到天上去,也很少有東西歸零。我們恐懼的根源,是源於無知。而週期,能減輕我們的恐懼。

萬物輪回,週期永恆。從工業經濟的角度講,我們既會經歷五六十年的大週期,十年左右的中週期,也會經歷三四年的小週期。

股票市場,也一樣,也會有週期,牛市和熊市總是彼此交替,美股和A股都不例外。創業板從12年12月585點起漲,漲到15年牛市頂點的4037點,用了2年零6個月,而從頂點下來,到17年12月,已經跌了2年零7個月。

如果你相信週期,你自然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了。還是那句話,樹木不會漲到天上去,也很少有東西歸零。

一個人只有理解了週期的真正含義,在投資這件事上才算往上垮了一個大臺階。

這,是本課的第六個概念:週期

接著,我來講最後一個概念:安全邊際

在我看到的大幅虧損的故事中,長期重倉甚至全倉一檔股票的操作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如果你一年中有一倆次重倉某檔股票,我可能相信你是看的准,想把握一個大的機會,但這種操作習慣變成常態,那我寧願相信你在賭博。

這絕對是有問題的。儘管巴菲特說要集中持股,雞蛋要放在一個籃子裡,然後看好這個籃子。不過巴菲特也說過,如果不是專業投資者,根本沒有沒有看好籃子的能力。

分散持股、倉位管理,在任何時候都是以必要的,這決定了你是不是一個合格的投資人。

分散持股和倉位管理,為你的投資留出了足夠的安全邊際。尤其在A股的環境裡,以保住本金為第一原則,只有在熊市里保住本金,不下牌桌,才有機會在牛市絕地反擊。

只有長期活下來,你才可能活得好。任何時候,都要充分了考慮安全邊際的問題。

股價、預期、博弈、成交量、時間、週期、安全邊際,這七個炒股至關重要的概念,你都記住並理解了嗎?

作者聲明

如果覺得我的分享能夠帶給你幫助,辛苦大家點ZAN,分享,轉發,留言,是對我的最大幫助與肯定,謝謝大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