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看47分鐘樣片就拍板加盟,這家公司投《無問西東》的勇氣是什麼?

作者/紅拂女

1月17日, 電影《無問西東》公映第五天。 票房已經突破了2.48億, 上座率和場均人次都是同期院線電影第一位。 豆瓣評論人數也超過了8萬。

這部早在2011年就完成拍攝、過程一波三折的電影起初並不被人看好, 儘管有著章子怡、黃曉明、張震等電影市場買帳的大咖主演, 但光是有點語焉不詳、不能一下get到故事核的片名就已經有點門檻, 會把很多熱衷直白的觀眾嚇跑。

《無問西東》, 是為了紀念清華大學百年校慶而製作的一部電影, 片名即來自清華校歌的其中一句。 所以, 很多人會因為它是命題作文,

擔心它的品質。

在第一出品方企鵝影視進駐到這個項目的2014年, 這樣的種種現實考慮會更緊迫。 當時, 中國電影市場流行的片種是娛樂至上的商業片, 愛情喜劇佔據了大半壁江山, 大眾熱衷於鬧騰的電影, 觀眾盲目衝動觀影的紅利還沒被收割完畢;

相比起來, 《無問西東》簡直太“靜”了, 要靜下心來才能品出味道, 沒有俗氣尷尬的笑點, 沒有錯綜複雜、重口味的男女關係, 要靜下心來才能品出味道, 這樣的片子, 如何才能在社交網路上發酵話題?

“我是2014年看了47分鐘《無問西東》的樣片, 就決定了要進入這個項目的。 ”《無問西東》總製片人、企鵝影視副總裁常斌如此告訴娛樂資本論卻一直在跟我聊互聯網公司最喜歡的產品思路。 ”

什麼叫產品思路?簡單說就是觀眾要什麼,

就給觀眾定制什麼。 因為這一思維, 坊間對互聯網公司企鵝影視選擇主投主控一部市場前景不甚明確、回本壓力也較大的電影, 抱有較多的疑問。 這部總投資1億多(未計宣發)的影片, 目前的票房成績顯然離完全回本還有一段距離。

“在2014年, 我看到了影片的前47分鐘, 看到了‘靜坐聽雨’, 看到了吳嶺瀾和老師梅貽琦談什麼是真實, 看到了黃曉明(飾陳鵬)帶章子怡(飾王敏佳)在清華園裡跑解釋什麼是核。 我當時被震住了, 電影還可以這樣拍?給我的感覺是‘驚豔’。 ”

儘管提到的幾個打動他的影片片段都偏私人化、偏感性, 具有濃濃的文藝片氣質, 但常斌和企鵝影視的團隊卻從未把這部《無問西東》簡單定義成所謂的“文藝片”, 而且, 也不是所謂的“商業片”。

在當今的電影市場, 儘管有類型、片種之分, 簡單地將某部作品進行受眾劃分、只服務某個人群卻是十分不明智的。 窄眾並不是最聰明的選擇。 常斌說:“《無問西東》是一個純粹的電影, 具有很高的電影屬性,

已經成為了全社會的一個話題, 這個片名更成為了一個超越電影本身的熱詞。 ”

這或許可以看作是這家有強互聯網基因、才進駐影視行業三四年的新公司, 在進行項目選擇、開發、製作時, 思維上的動態平衡。 但企鵝影視除了資料思維以外, 同樣和很多專注做內容的公司一樣, 善於慧眼相中好故事, 關注真摯的情感表達、濃烈的人文關懷。

“電影本身的魅力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 我知道很多人都在擔心企鵝影視投這個片子會不會賠錢, 但作為一個互聯網基因的電影公司, 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我們會很好地平衡, 發現和支援好的作品, 對我們來說價值更大。 ”常斌如是說。

15城路演、近200場點映、線上管道全面鋪,

《無問西東》如何成為大眾話題?

之所以有如此的自信和底氣, 恐怕還是和企鵝影視本身在宣發上的助力密切相關。 據常斌介紹, 此次《無問西東》在宣發上由企鵝總控、找到了麥特、太合和影聯等優秀宣發團隊, 線上和新媒體管道的發力也有不少。

騰訊自身的資源位自不必說, 包括各種騰訊內部的外掛程式、流量效應最佳的發佈位置,還有微信朋友圈的定點定向推送等等,均能密集地看到《無問西東》的各種刷屏。

至於線下的滲透,影片總製片人常斌透露,從1月9號到現在,《無問西東》共做了15城的路演,是7天15城、平均1天2城的節奏;幾位主演黃曉明、章子怡、陳楚生都非常積極地配合。

“我們其實也沒有說一定要考慮在一線或二線城市跑路演,更多是針對主演們在某個城市的粉絲基礎,以及這是不是票倉城市、當地的傳媒是不是發達、還有藝人的時間協調等等。”

常斌說,最讓他感動的是,章子怡帶病堅持路演,黃曉明更是發著高燒帶病上陣。路演的最後一站,去了黃曉明的老家青島,受到了當地觀眾的熱烈歡迎。

圖注:黃曉明路演現場

這種種努力確實卓有成效:目前,《無問西東》的票房扛把子在二線城市,票房占比達到了42.5%,而話題發酵主要落在新媒體最活躍的一線城市,儘管票房貢獻不是第一,卻通過各種文章來給該電影“帶節奏”,電影的好口碑也不斷下行、滲透到了三四線城市。

“我們發現很多跟電影關係不大的領域比如親子都在聊《無問西東》。這是一部真正有社會影響力和滲透能力的電影。”常斌如是說。

請來天后王菲演唱主題曲、自家節目《明日之子》走紅的歌手毛不易演唱了推廣曲,甚至還有樂高版主人公的跨界合作,這種種舉措均有效地擴大了該電影的受眾範圍。

到現在,《無問西東》這部講述民國、西南聯大、上世紀60年代、現代四個時期四代人不同的人生際遇與個人選擇的電影,成為了普羅大眾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想買票進電影院觀賞、進而審視自我的一面鏡子。

“在2014年那麼浮躁的環境中,就有一部電影敢於在劇情中探討何為真實,這也是打動我們的地方。你能想像國產電影去觸碰這樣一個主題嗎? ”常斌說,根據專案的題材類型、把物料定點定向推送給本身就喜歡這個類型的用戶,這是互聯網公司的常規手段;但他更願意把電影看作是作品,用作品思維來對待,這絕不是靠資料分析或演員人氣疊加就能做出來的。

在《無問西東》這個項目的投資、宣發過程中,企鵝影視既有理性靠資料的一面,也有“任性”、憑團隊數人對市場的判斷而率性下的部分商業決定,當然最終的結果是好的。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句話也是我們對未來主控項目的心態,我不願意把票房這件事當成我們的第一訴求,照著票房KPI去倒推,也會造成專案前期就走形。”常斌說。

據常斌介紹,從2017年上半年開始,企鵝影視就逐漸減少了參投電影專案,以後基本都會以主投主控的身份亮相。今年除了《無問西東》,其主控的電影還包括入圍第22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競賽單元的《西小河的夏天》等等。可以看出,都是不太符合“大資料”精密調研、獨立氣質明顯的電影。

“這個市場很大,一大批青年導演、團隊在崛起,我們也沒有那麼強的功利心在做事。還是希望這幾年能做出一個個好的作品,跟有能力有情懷的團隊合作。”常斌把做電影形象地比喻成端著滿滿一杯水去跑步,“但如果劇本本身就不好,那這杯水從一開始就不是滿的,最後更不會剩下多少。”

所幸的是,在2018年伊始,觀眾能看到這部等待6年的情懷佳作真正亮相,這部有赤子之心、真摯發問的電影,其精氣神的確是國產電影界少有的。這部“2018開年大片”,為一整年的電影市場氣象開了個好頭。

為了檢驗《無問西東》的受眾面與潛在口碑,企鵝影視在上映前早早地組織了提前觀影活動,總共組織了三十場,每場10人,觀眾包括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身份,當時放映的版本還有一些特效沒做好、聲音沒混錄好,但仍然收到了極高的評價。

前期科學預判市場空間、預鋪排口碑發酵,才有今天《無問西東》的好成績。這個項目留下來的選片、推片策略和方法論,小娛認為,值得業界人士收藏、發揚。

包括各種騰訊內部的外掛程式、流量效應最佳的發佈位置,還有微信朋友圈的定點定向推送等等,均能密集地看到《無問西東》的各種刷屏。

至於線下的滲透,影片總製片人常斌透露,從1月9號到現在,《無問西東》共做了15城的路演,是7天15城、平均1天2城的節奏;幾位主演黃曉明、章子怡、陳楚生都非常積極地配合。

“我們其實也沒有說一定要考慮在一線或二線城市跑路演,更多是針對主演們在某個城市的粉絲基礎,以及這是不是票倉城市、當地的傳媒是不是發達、還有藝人的時間協調等等。”

常斌說,最讓他感動的是,章子怡帶病堅持路演,黃曉明更是發著高燒帶病上陣。路演的最後一站,去了黃曉明的老家青島,受到了當地觀眾的熱烈歡迎。

圖注:黃曉明路演現場

這種種努力確實卓有成效:目前,《無問西東》的票房扛把子在二線城市,票房占比達到了42.5%,而話題發酵主要落在新媒體最活躍的一線城市,儘管票房貢獻不是第一,卻通過各種文章來給該電影“帶節奏”,電影的好口碑也不斷下行、滲透到了三四線城市。

“我們發現很多跟電影關係不大的領域比如親子都在聊《無問西東》。這是一部真正有社會影響力和滲透能力的電影。”常斌如是說。

請來天后王菲演唱主題曲、自家節目《明日之子》走紅的歌手毛不易演唱了推廣曲,甚至還有樂高版主人公的跨界合作,這種種舉措均有效地擴大了該電影的受眾範圍。

到現在,《無問西東》這部講述民國、西南聯大、上世紀60年代、現代四個時期四代人不同的人生際遇與個人選擇的電影,成為了普羅大眾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想買票進電影院觀賞、進而審視自我的一面鏡子。

“在2014年那麼浮躁的環境中,就有一部電影敢於在劇情中探討何為真實,這也是打動我們的地方。你能想像國產電影去觸碰這樣一個主題嗎? ”常斌說,根據專案的題材類型、把物料定點定向推送給本身就喜歡這個類型的用戶,這是互聯網公司的常規手段;但他更願意把電影看作是作品,用作品思維來對待,這絕不是靠資料分析或演員人氣疊加就能做出來的。

在《無問西東》這個項目的投資、宣發過程中,企鵝影視既有理性靠資料的一面,也有“任性”、憑團隊數人對市場的判斷而率性下的部分商業決定,當然最終的結果是好的。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句話也是我們對未來主控項目的心態,我不願意把票房這件事當成我們的第一訴求,照著票房KPI去倒推,也會造成專案前期就走形。”常斌說。

據常斌介紹,從2017年上半年開始,企鵝影視就逐漸減少了參投電影專案,以後基本都會以主投主控的身份亮相。今年除了《無問西東》,其主控的電影還包括入圍第22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競賽單元的《西小河的夏天》等等。可以看出,都是不太符合“大資料”精密調研、獨立氣質明顯的電影。

“這個市場很大,一大批青年導演、團隊在崛起,我們也沒有那麼強的功利心在做事。還是希望這幾年能做出一個個好的作品,跟有能力有情懷的團隊合作。”常斌把做電影形象地比喻成端著滿滿一杯水去跑步,“但如果劇本本身就不好,那這杯水從一開始就不是滿的,最後更不會剩下多少。”

所幸的是,在2018年伊始,觀眾能看到這部等待6年的情懷佳作真正亮相,這部有赤子之心、真摯發問的電影,其精氣神的確是國產電影界少有的。這部“2018開年大片”,為一整年的電影市場氣象開了個好頭。

為了檢驗《無問西東》的受眾面與潛在口碑,企鵝影視在上映前早早地組織了提前觀影活動,總共組織了三十場,每場10人,觀眾包括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身份,當時放映的版本還有一些特效沒做好、聲音沒混錄好,但仍然收到了極高的評價。

前期科學預判市場空間、預鋪排口碑發酵,才有今天《無問西東》的好成績。這個項目留下來的選片、推片策略和方法論,小娛認為,值得業界人士收藏、發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