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8嘉實基金“遠見者”峰會:宏觀經濟更加健康證券市場高度分化

2018嘉實基金“遠見者”峰會:宏觀經濟將更加健康 證券市場將高度分化

日前, 由嘉實基金、新浪財經聯合主辦的“把握新機遇, 佈局新時代”2018嘉實基金遠見者投資策略峰會在北京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培勇, 嘉實基金副總經理、董事總經理、股票投資體系聯席CIO邵健, 以及嘉實基金多位基金經理對2018年投資趨勢進行瞭解讀。

峰會上嘉賓指出, 2018年宏觀經濟將更加健康、證券市場將高度分化、港股市場依舊具有吸引力;在繼互聯網之後,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生物科技、人工智慧、醫療保健和新材料領域,

在這些領域裡中國都會誕生一些世界級的公司。

升級與創新是品質型經濟的關鍵

回首剛剛過去的2017年, 全球經濟初步回暖, 全球政治不確定性增加, 一系列困頓與革變都在金融市場留下深刻烙印。 展望2018, 中國宏觀經濟將會有怎樣的變化趨勢?投資者又該如何把握投資機會?

在峰會上, 高培勇認為, 當前中國的宏觀經濟形勢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的基本標誌就是經濟發展理念已經由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 “我們必須全方位地調整理念、思想、戰略。 ”

邵健從固定資產投資、消費、進出口三大方向詳細解析了2018年宏觀經濟趨勢, 他認為, 通過最近一年多的調整, 中國經濟增長的方式變得更加健康。

“2018年宏觀經濟將更加健康, 中國的經濟繼續保持穩定發展、通脹溫和, 全球經濟也將繼續保持良性發展格局, 所以我們目前面臨的環境對於投資而言還是比較有利的。 ”邵健說。

具體到2018年證券市場投資趨勢, 邵健強調, 2018年的投資不可掉以輕心, 2018年的市場有可能比2017年的市場更加分化、比2017年更有挑戰性。 “2017年, 你可能只需要選擇大盤藍籌的一些低估值的企業, 有可能就會獲得比較高的回報, 但是在2018年, 可能除了成長股會分化之外, 藍籌股也會出現高度分化, 這對於投資者甚至是專業投資人的投資將會形成巨大挑戰。 ”

“投資的關鍵還是要選擇優質的企業, 選擇估值相匹配的企業。 ” 邵健總結到, 2018年大部分優質企業還將出自於龍頭企業。

峰會上, 邵健還對科技領域做了較為深入的分析。 他認為, 中國企業目前在全球科技能力排名迅速提升, 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中國科技公司躍入全球各個領域的前列, 繼互聯網之後,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生物科技、人工智慧、醫療保健和新材料領域, 在這些領域裡都會誕生一些世界級的公司。

關於宏觀發展趨勢, 嘉實主題混合基金經理方晗也認為, 中國經濟正從一個高速增長向中速增長時代轉變的過程當中, 從數量型經濟向強調品質型經濟轉變, 製造業升級和科技創新將是品質型經濟的關鍵, “在此背景下, 產業升級+產業集中化+自身製造業升級將成為時代方向。 ”

港股仍具有吸引力

2017年, 在港股上漲行情的帶動下, 滬港深基金成為市場上的明星產品, 在2018年, 港股市場將有怎樣變化, 滬港深基金又會如何佈局呢?

嘉實滬港深管理團隊核心成員、嘉實價值精選基金經理譚麗認為, 港股市場在過去一年多的上漲原因主要有三點。 一是香港背靠中國經濟, 從2016年回頭來看, 整體經濟是比較明顯的企穩回升過程, 無論港股市場還是A股市場, 都有較好的基本面支撐;二是港股此次行情啟動之前, 市場的起點非常低, 估值在全球是最低的, 即便市場上漲到今年初, 港股相對全球其他市場比仍然有優勢;三是港股流動性、貨幣環境向好, 尤其是2017年美元相對弱勢, 也給港股營造了比較好的流動性環境, 也是支持港股上漲行情的基礎。

“從現在往未來看, 除了流動性可能會在整個全球經濟復蘇的背景下會有所抑制和收緊以外, 從經濟基本面和估值角度看, 港股還是比較有吸引力的。 ”譚麗說。

同樣來自嘉實滬港深管理團隊的核心成員張丹華從具體操作層面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張丹華目前管理著嘉實前沿科技滬港深、嘉實全球互聯網兩檔基金。 張丹華認為, 整體來看2018年的機會在A股、港股市場偏科技類資產裡都會有比較多的機會。

“傳統意義上看, 科技投資是比較難做的, 因為它的波動性比較大、變化也很快、上市的公司也比較少, 需要相對較好的投資方法把控;落實到實際操作角度則需要強調一點, 即採用偏週期的邏輯來看待科技行業的變化。 ”張丹華說,現在正處在老的科技平臺逐漸完成自身變現、新的科技平臺不斷湧現的階段,“對於這個階段的定位與理解是比較重要的。”

張丹華相對看好7個科技投資方向,其中3個是新的硬體平臺,4個是老的硬體平臺與新行業的融合。3個新的硬體平臺分別是人工智慧、半導體、新能源汽車;4個老平臺新行業分別是光伏、智慧手機的創新、5G以及創新醫藥。

”張丹華說,現在正處在老的科技平臺逐漸完成自身變現、新的科技平臺不斷湧現的階段,“對於這個階段的定位與理解是比較重要的。”

張丹華相對看好7個科技投資方向,其中3個是新的硬體平臺,4個是老的硬體平臺與新行業的融合。3個新的硬體平臺分別是人工智慧、半導體、新能源汽車;4個老平臺新行業分別是光伏、智慧手機的創新、5G以及創新醫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