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青海民族文化瑰寶的藝術禮贊

特約記者 李欣

“高原盛會, 藏族青年男女敲起龍鼓, 身著盛裝, 熱鬧非凡。 唐卡畫師達傑與美麗的姑娘梅朵相遇……”

1月17日、18日晚, 伴隨著激昂的民族風情音樂響起,

一場彰顯青海民族文化魅力的視聽盛宴在北京保利劇院拉開大幕。

唐卡是熱貢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是藏族文化藝術的一種繪畫形式, 有其獨特的傳統工藝和鮮明的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 是青海獨具魅力的文化藝術瑰寶。

大型原創民族舞劇《唐卡》將青海本土民俗、音樂、舞蹈、建築、繪畫等元素融入其中, 以藝術的形式將青海這片土地所具有的歷史人文情懷, 以及青海人民群眾對純淨世界的無限追求呈現給觀眾, 讓觀眾融入其中, 瞭解唐卡、瞭解青海、嚮往青海, 創造性地繼承和保護著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演出中, “前一世”“又一世”“這一世”的三生故事, 將男女主人公對唐卡的情、對藏文化的愛貫穿其中,

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和創新的舞臺語彙, 無不感染著觀眾。 當看到男主人公為搶救唐卡葬身火海的場景, 不少觀眾悄然淚下;當舞臺從天而降數幅美輪美奐的唐卡, 現場爆發出陣陣熱烈掌聲。

唯美逼真的場景、隨心而舞的舞蹈、如訴如歌的劇情, 再配以恢弘大氣的背景音樂和魔幻般的聲光電舞臺效果, 令整場演出異彩紛呈, 深情讚美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成為展示青海民族文化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覺的又一張閃亮名片。

在北京一家媒體工作的趙彩雲幾年前去青海旅遊時深深愛上了唐卡藝術。 17日下午在中國美術館觀看了“雪域丹青·匠心築夢——青海唐卡繪畫藝術精品展”後聽說晚上還有演出,

立刻馬不停蹄趕到北京保利劇院。 “唐卡的繪畫藝術非常華麗大氣, 沒想到舞劇也這麼震撼人心!”她打算今年再去青海看看。

“青海出品、全國製造”是舞劇《唐卡》的最大亮點。 劇碼從立項到實施, 始終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 主創團隊均由我國一流藝術家擔綱。 飾演男主角的中國東方歌舞團國家二級演員彭措索南來自青海玉樹, 他一出場亮相, 便受到全場觀眾的熱烈“打call”。

在北京一家保險公司工作的王永洲從小在青海長大, 演出結束後他仍不願離去。 “看到自己的家鄉能演出如此高品質的舞劇, 我感到深深的自豪!”

此次演出也是一次“感恩之旅”。 長期以來, 北京與青海雖然相隔千里, 但一直血脈相通、心靈相印。

隨著國家對口支援戰略的實施, 青海有幸成為北京的對口支援省份。 難得的緣分, 使得兩地間進一步架起了溝通交流、合作共贏的橋樑。

“北京是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歷史悠久, 文化燦爛, 希望通過這次演出, 能夠加強與北京文化界的交流, 汲取北京文化發展的成功經驗。 ”省演藝集團總經理陸曉華表示, 演出結束後, 劇組將著手開始精簡版的修改排練, 既要把舞劇《唐卡》打造成高水準舞臺藝術精品, 也要編排成烏蘭牧騎式接地氣的精編劇碼, 讓人民群眾共用優秀的藝術創作成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