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電視劇《換了人間》: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高峰之作

《換了人間》座談研討會現場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下午, 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和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電視劇《換了人間》座談研討會在津舉行。

30多位評論家、藝術家和專家學者暢所欲言, 對《換了人間》的主題立意、思想內涵、藝術特色、拍攝製作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給予肯定。 大家一致認為, 《換了人間》站在時代的脈絡上, 以貫通古今的完整性, 以宏大的價值和宏闊的命題, 清晰地勾勒出中國共產黨的奮鬥宗旨, 以及中國共產黨人不斷積累的精神內核, 是一部具有史詩品格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高峰之作。

李准:鑄造史詩品格

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李准認為, 《換了人間》是同類影視作品中展現憂患意識“最充沛、最犀利”的, 它深化了“進京趕考”這一主題, 它的靈魂就是指向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感。 這種正面切入的寫法, 鑄造了《換了人間》的史詩品格。

李准說, 近年來, “史詩性”有被亂用、濫用的現象越來越多, “我認為, 能夠稱為‘史詩性’的作品要具備三個特點。 第一, 必須是直接書寫國家民族命運轉換, 以宏大敘事為主要敘事風格的作品;第二, 必須是以民族英雄和國家領袖為作品的主要人物;第三, 精神指向必須指向崇高, 指向犧牲奉獻, 灌注著憂患意識。 《換了人間》就是重大歷史革命題材影視作品中最具有史詩性的一部”。

李京盛:“初心”的解讀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認為, 《換了人間》所包含的對中國革命歷史“初心”的解讀、對中國革命精神內涵的藝術再現以及強烈的現實觀照角度, 超越了以往同類題材作品。 “它找到了對中國革命歷史一種新的觀察角度和思考角度。

像這樣對中國革命集大成之深思的作品, 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作品創作中也僅此一部。 它在此時誕生, 是革命歷史題材創作經驗的總結, 是一種沉思的結果, 也是創作者在新時期‘不忘初心’的思想指引下, 對歷史的重新反思得到的大氣度的藝術概括。 這部作品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多年來集成經驗的發揮與突破, 也是我們當下特別需要的一部作品”。

胡占凡:新氣象新作品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胡占凡認為, 《換了人間》是幾十年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創作中一個新的高峰, 可以作為此類題材創作的標杆。 “多年來, 天津一直致力於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創作,

也是我國創作此類題材作品最多的省市。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作品創作的每一個環節都比普通電視劇不知要難多少倍, 其中的艱辛只有創作者心裡清楚。 我們現在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需要新氣象、新作品。 《換了人間》的播出, 昭示了我們‘不忘初心’的精神初衷”。

羅澍偉:與時代共呼吸

天津市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原所長羅澍偉認為, 《換了人間》立足於新時代的起跑線, 全面、深入地構建出共和國建立初期的光輝歷程, 將真實的滄桑歷史與藝術再創作進行了無縫對接, 通過歷史人物的命運起伏、情感變化和故事情節, 以及富有詩意的激情和語言, 演繹出這一時期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發展和變化, 用史詩般的文藝創作,

把中華民族“換了人間”的歷史印跡, 生動地定格在了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座標上, 不僅展示出了這一時期歷史的永恆魅力, 也折射出我國作為新興大國的時代風采。 “《換了人間》播出後, 反映之所以如此強烈, 主要是因為創作者堅持了中華民族共同的理想、情感和價值信念, 堅持了以時代為中心和當代歷史觀、價值觀, 堅持了與時代同命運、共呼吸”。

張春生:大時空多舞臺

天津市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原所長張春生認為, 《換了人間》很好地運用了大時空、多舞臺的描繪方式, 重彩抒寫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的老一代革命家為中國人民站起來所做的艱苦努力, 並在兩種命運的決戰中, 以強調自主、獨立和考慮國際共運的發展來應對蘇聯、朝鮮、美國等國際關係, 這些都是第一次在電視劇中展現。該劇集中體現了運用大視野和藝術的洞穿力把“革命”和“建設”兩個歷史階段流暢地銜接貫通,同時又以多重的平行描述,把宏觀背景和枝蔓觸點、民族情懷和個性風姿、建國立業和具體舉措,既系統又交織、既綱舉又目張地向廣大觀眾展示了一幅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党和國家領導群體,為實現偉大理想,求索康莊道路,克服困難艱險,不忘百姓福祉,從而去不懈奮鬥的恢弘時代畫卷。(“津雲”新聞編輯張瑜)

這些都是第一次在電視劇中展現。該劇集中體現了運用大視野和藝術的洞穿力把“革命”和“建設”兩個歷史階段流暢地銜接貫通,同時又以多重的平行描述,把宏觀背景和枝蔓觸點、民族情懷和個性風姿、建國立業和具體舉措,既系統又交織、既綱舉又目張地向廣大觀眾展示了一幅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党和國家領導群體,為實現偉大理想,求索康莊道路,克服困難艱險,不忘百姓福祉,從而去不懈奮鬥的恢弘時代畫卷。(“津雲”新聞編輯張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