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小程式的裂變,內容創業者的突圍

一年以前, 小程式的橫空出世, 讓所有創業者措手不及。 小程式能帶來怎樣的變化、怎樣的紅利, 沒有人能準確地回答。 唯一肯定的是, 這個應用的成本比開發APP要小得多。

時隔一年, 2018年在創業和投資的圈子裡, 三句離不開區塊鏈、知識答題和小程式。 小程式和區塊鏈一樣, 沉寂之後, 終於在新年裡快速爆發。

隨後, 已經入局的玩家開始思索如何在小程式上進行內容加持, 而未入局的玩家紛紛針對小程式開始了新一輪的戰略佈局。 無論是效果微弱、還是正在勢頭, 小程式已經成為了內容領域的細分戰場。

畢竟基於背靠10億微信使用者的內容分發場景, 小程式成為了安卓和蘋果系統之上, 真正的“超級底層系統”。

然而, 對內容領域來說, 小程式是否真的觸手可及?近日, 在新生態未來峰會上, 做內容的創業者們, 以自身經歷, 講述“小程式+內容”。

小程式的裂變, 內容的突圍

1

“元旦那天, 日活量近千萬。 但是坦誠來講, 在沒有頂部入口的時候留存效果還差一些, 現在有所提升, 但整體來講仍然不如App。 ” 這是Philm短視頻的創始人姜文一對旗下的一款相機的小程式應用做的總結。

的確, 元旦那天爆發的“跳一跳”讓任何一個玩家都打開手機, 想重新定義這場突如其來的小程式的“裂變”。

基於微信背後的巨大流量, 都是更利於傳播的。 而Philm短視頻做了一個典型的產品——相機,

希望通過分享照片達到用戶的留存。

相比其他玩家, Philm短視頻的進場還是比較晚。 從2017年10月中旬開始做起小程式, 雖然對這個生態完全不瞭解, 但是一周過後還是嘗試性地進行了推廣。 當時選擇了兩個管道:第一希望通過公眾號可以導量, 第二希望通過微信群進行引爆。

公眾號上的內容分發並沒有帶來巨大的流量效果。 但是在一周不到的時間裡, 小程式的內容在社群中得以爆發。

2

發起過“逃離北上廣”“丟書大作戰”“淩晨四點的北京”等活動而收穫眾多真愛粉的新世相也沒有錯過小程式的這波高峰。 這家在2016年獲得1200萬真格基金投資的內容開發商通過小程式進入了知識答題領域, 成為了風口的攪局者。

與“沖頂大會”“百萬英雄”APP不同是, 新世相在小程式上做了一個直播答題贏獎金的“百萬黃金屋”。

“這是比APP更適合的場景。 ”新世相的聯合創始人楊遠騁認為。

小程式更適合有社交屬性的內容。 所謂的直播答題, 很重要的傳播點就是復活, 通過分享傳播即可得到復活卡, 就會離獎金更近一步。 當搜狗開發了知識問答語音作弊神器, 當復活卡成為了沖頂奪冠的關鍵鑰匙, 在小程式上做知識問答內容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微信裡分享不需要下載App, 可以邊答題邊操作, 整個過程“跳脫感”全無,簡單輕便。

3

輕芒聯合創始人王俊煜曾是豌豆莢的聯合創始人和產品負責人, 2016年豌豆莢被阿裡收購後, 創立輕芒是他的另一個理想支點。

2017年月5日, 輕芒在發佈會上正式發佈小程式解決方案“輕芒小程式+”, 使內容創作者即便沒有任何開發團隊, 只需簡單填寫表單就可以免費創建一個專屬於自己的小程式。

輕芒的“輕芒小程式+”針對所有內容創作者提供服務。 主要通過三個維度構建這個解決方案:希望能夠在小程式上實現便捷、快速內容更新、超強的互動式體驗, 並且推出“一起讀”、“一起聊”兩個使用者互動功能模組。

王俊煜認為, 小程式裡面的場景閱讀更加碎片化。 小程式不同於APP, 但是高於APP。

交互性雖強, “去中心化”卻成為弊端

創業者的突圍, 意在希望抓住小程式前期的紅利, 而小程式確實也沒有辜負創業公司的期待:

一、不用安裝, 即開即用;省流量,

省安裝時間, 不佔用手機桌面;

二、體驗上雖然沒法完全媲美原生APP, 但對於小程式擁有者來說, 開發成本更低, 他們可以更多財力, 人力、精力放在如何運營好產品, 做好內容本身;

三、對於用戶來說, 相較於各種APP, 微信小程式UI和操作流程會更統一, 這也會降低用戶的使用難度。

正如張小龍所說, 無論是小遊戲還是小程式, 都希望成為一個“去中心化”的平臺, 把權力交給用戶。

可是對於內容而言, 這未嘗是一件好事。 “不用安裝、即開即用、隨用隨走”固然人性化, 但隨後便出現了“粉絲沉澱”的問題。 在使用者為王、內容為王的時代下, 粉絲、會員的沉澱可以帶動一批較高的流量, 過去有APP打開的入口形成了一個隱形的封閉社群, 但小程式完全改變了交互習慣。 要在一片流動的用戶海洋裡進行用戶掠奪實屬不易。內容不比遊戲、網路應用,“去中心化”如果變成了“去IP化”,就會適得其反。

不過,從這個角度來講,單純搞流量的時代已然不在。既然它是一個去中心化、用完即走的場景,那麼這個留存效果就不能簡單地看單次留存的資料,而是要拉長時間,看整體的使用情況,這也是生態賦予當下閱讀資料的新的解讀。

成本負擔減輕, 但技術上BUG 較多

最開始吸引創業公司進入小程式的一點,無非就是成本較低。

移動互聯網的上半場的APP守業熱潮,誕生了微信、支付寶、美團等超級APP,幾乎所有的領域都已經被覆蓋。每個產品都在反覆運算、都在衍生。如今,小程式作為流量入口,通過微信的WEP化解決方案來滿足用戶的需求。雖然已經存在了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頭條號、百度直達號等,但微信小程式作為新的應用場景下,將會衍生出更多的商機。

以內容電商為例,基礎流量和架構的成熟使大量的品牌進入了微信,交易的撮合點可以更多的發生在前端。據相關資料顯示,進入小程式的第一批自媒體在2017年到現在,電商收入已經超過了廣告的54%。小程式在上游為自媒體做內容電商賦能,將品牌、包括技術、供應鏈、運營、售後等整體打包的業態給到不同的自媒體。

電商平臺SEE小店鋪在2017年底做了一個微信“雙11”,有超過4000個自媒體加入小程式生態,其中調動了500個品牌,500個社群進行了全面的行銷。

在這樣的過程中,內容和品牌之間的電商變現管道減少了一大筆成本。同時在開發成本、運營成本、分發成本上,小程式都佔據一定的優勢。

不過也有多數的創業者透露:剛上線的時候小程式與APP之間是有數量級的差距,現在已經不存在倍數的差距。

但小程式的BUG仍然存在。輕芒聯合創始人王俊煜坦言:“我覺得成本不高,因為整體來講還是基於HTLM技術的語言,仍然是App的框架。唯一的問題就是小程式現在的BUG比較多,抵禦BUG的時間過長,這是目前比較棘手的。”

結語

小程式去中心化的特點,將其與APP有所區分。很多內容領域的創業公司仍然盲目地將APP模式照搬到小程式上來,最終內容的分發效果並不好。如何在碎片化的場景裡提供碎片化的優質內容,是重中之重。

所有內容領域的創業者不能只為了加速場景掠奪而顧此失彼,而要找到一個符合新環境成長的模式。當然,內容的品質仍然是在第一位,好的內容就是內核,只有內核完善才可以繼續,才可以留存。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作者:宋佳,原文:http://news.pedaily.cn/201801/426411.shtml

要在一片流動的用戶海洋裡進行用戶掠奪實屬不易。內容不比遊戲、網路應用,“去中心化”如果變成了“去IP化”,就會適得其反。

不過,從這個角度來講,單純搞流量的時代已然不在。既然它是一個去中心化、用完即走的場景,那麼這個留存效果就不能簡單地看單次留存的資料,而是要拉長時間,看整體的使用情況,這也是生態賦予當下閱讀資料的新的解讀。

成本負擔減輕, 但技術上BUG 較多

最開始吸引創業公司進入小程式的一點,無非就是成本較低。

移動互聯網的上半場的APP守業熱潮,誕生了微信、支付寶、美團等超級APP,幾乎所有的領域都已經被覆蓋。每個產品都在反覆運算、都在衍生。如今,小程式作為流量入口,通過微信的WEP化解決方案來滿足用戶的需求。雖然已經存在了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頭條號、百度直達號等,但微信小程式作為新的應用場景下,將會衍生出更多的商機。

以內容電商為例,基礎流量和架構的成熟使大量的品牌進入了微信,交易的撮合點可以更多的發生在前端。據相關資料顯示,進入小程式的第一批自媒體在2017年到現在,電商收入已經超過了廣告的54%。小程式在上游為自媒體做內容電商賦能,將品牌、包括技術、供應鏈、運營、售後等整體打包的業態給到不同的自媒體。

電商平臺SEE小店鋪在2017年底做了一個微信“雙11”,有超過4000個自媒體加入小程式生態,其中調動了500個品牌,500個社群進行了全面的行銷。

在這樣的過程中,內容和品牌之間的電商變現管道減少了一大筆成本。同時在開發成本、運營成本、分發成本上,小程式都佔據一定的優勢。

不過也有多數的創業者透露:剛上線的時候小程式與APP之間是有數量級的差距,現在已經不存在倍數的差距。

但小程式的BUG仍然存在。輕芒聯合創始人王俊煜坦言:“我覺得成本不高,因為整體來講還是基於HTLM技術的語言,仍然是App的框架。唯一的問題就是小程式現在的BUG比較多,抵禦BUG的時間過長,這是目前比較棘手的。”

結語

小程式去中心化的特點,將其與APP有所區分。很多內容領域的創業公司仍然盲目地將APP模式照搬到小程式上來,最終內容的分發效果並不好。如何在碎片化的場景裡提供碎片化的優質內容,是重中之重。

所有內容領域的創業者不能只為了加速場景掠奪而顧此失彼,而要找到一個符合新環境成長的模式。當然,內容的品質仍然是在第一位,好的內容就是內核,只有內核完善才可以繼續,才可以留存。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作者:宋佳,原文:http://news.pedaily.cn/201801/426411.shtml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