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卅載金地:跨越時代 砥礪前行

【導讀】

1月5日, 金地集團(600383.SH)發佈公告, 2017 年 1-12 月公司累計實現簽約面積 766.7 萬平方米, 累計實現簽約金額 1,408.1 億元, 同比增長 39.9%。 新增項目獲取的 76 宗, 總投資額約 950億元, 同比增長140%。 公司銷售回款率達到 92%。

據悉, 金地總裁黃俊燦在2017年四季度一次內部講話表明, "集團啟動開發提效升級行動, 提出通過2-3年時間的提效努力, 推動公司整體開發效率邁入行業內一流水準。 "可見, 金地在全面提速。

2018年, 金地年滿三十。 2017年新房銷售額1408億, 在銷售增速、盈利能力、產品系美譽度、融資成本、財務穩健等方面均表現出了全面上升的氣質。

深度參與三十年房地產行業發展的金地,

有足夠的理由居安思危, 這些年, 他都在求穩磨練內功。 金地發源於深圳, 這座以"科技立市"的城市與以"產品立司"的金地, 互相成就。

土儲:金地2018年可售貨值近3000億

金地成立於1988年, 1993年開始經營房地產業務, 2001年上市, 是中國最早上市並完成全國化佈局的房地產企業之一。 截至2017年三季末, 金地總資產達 1966億元人民幣, 淨資產368億元人民幣, 在A股上市房企中排名第6位。

從IPO一路走來, 金地財務表現十分穩健。 究其原因是近兩年金地在全國性擴張的過程中, 把握市場需求, 堅持推出以首置首改類為主的剛需類產品, 其精確的行銷策略, 很好控制了行銷管理費用支出和土地拿地與開發節奏。

過去一年, 金地大手筆拿地,

準確的踩點和站位, 讓人印象深刻。 其中, 12月26日, 成都市集中出讓7宗地塊, 一共459畝地。 此次土拍吸引了金地、金科、美的等眾多實力房企到場競拍。 一番激烈角逐之後, 金地集團以11.89億元摘得雙流華府84畝地塊。

2017年, 金地新增項目76 宗, 總投資額約 950 億元, 同比增漲140%, 權益投資額約 580 億, 同比增漲248%;新增土地儲備 1073 萬方, 同比增漲101%, 其中權益儲備約 640 萬方, 同比漲170%。 平均土地成本約 9100 元/平米。

側重於一二線城市的區域佈局使金地80%的銷售額均來自限購城市, 2017年土地投資額占比一線 26%, 二線 63%, 三四線 11%。 當前公司在手未結約 3700 萬方(60% 權益比例), 2018年的可售貨值在 2500-3000 億之間, 按照當前銷售情況, 可以保證未來 2 年左右銷售。

趁行業低谷、地價便宜進行的土地收購,

一但行業回暖, 金地未來的可銷售貨值將迅速擴大。

隨著土地儲備的持續增加, 金地住宅銷售規模也在持續提升。 銷售面積從2010年的229萬平, 增長至2016年的658 萬平, 實現19%的複合增長;實現銷售金額複合增長率達23%。

2016年公司實現銷售金額1,006.3億元人民幣, 銷售面積658.2萬平方米, 同比分別增長63%和48%, 行業銷售排名上升一位至第12位。 2017年這位千億新兵, 銷售金額再創新高, 去年 1-12 月公司累計實現簽約面積 766.7 萬平方米, 累計實現簽約金額 1,408.1 億元, 同比增長 39.9%。

提效增速 向"利潤王"靠近

進入千億的金地在各大券商分析師的報告中, "低估、蛻變、提速"成為評點金地的熱門詞彙。

在經歷了房地產刺激性政策帶來的盛宴, 和史上最嚴厲調控帶來的樓市環境低谷, 金地的毛利潤率, ROE, 經營現金流, 合同銷售金額等核心財務指標穩健向前, 與高歌猛進的同行大起大落的對比之下, 顯得尤為難得。

從財務報表上來看, 對成本的良好控制與良好的執行力是最大的功臣。 而執行力則體現在產品的去貨速度與回款率上。

為了踩准市場節奏, 金地從2014年開始進行產品多元化的調整, 產品定位從偏高端轉向覆蓋全生命週期及全消費群體。 注重產品多元化和品質提升的同時, 金地也在發力周轉和提效, 在去化速度上領先于一線房企。

據方正證券研究所整理, 2017年上半年, 金地存貨周轉率 0.5, 總資產周轉率 0.4, 分別排行業第 3、第 2 位;平均拿地 1 年預售, 首次開盤去化率達 70、80%。 2016 年存貨周轉率 0.5, 同比增加73.3%, 遠超行業均值 0.4, 領先眾多一線房企;總資產周轉率 0.4, 同比增加 47.8%, 遠超行業平均水準 0.2。

房地產項目最快實現拿地半年即預售, 平均為一年。 2017 年 1—5 月, 上海、武 漢、廣州、南京四城的項目銷售火熱, 首次開盤去化率平均達70—80%。 能夠保持高周轉、高去化主要歸因於產品標準化縮短建造週期;產品定位精准, 主打快周轉剛改類住宅專案。

據CRIC 監測資料顯示,金地在2012年-2016 年間成交項目中,90-120 平米、120-140 平米住宅產品在成交數量及成交面積方面均呈上升趨勢,而 140-220 平 米、220 平米以上產品銷售比重均呈現下滑趨勢,產品成交從大戶型向中等戶型傾斜,對應的客群也由中高端改善轉向首置、首改類。

運營成本控制方面,主要體現在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合同銷售額的比例。而金地的財務管控實力已向"利潤王"中海靠近。

先看銷售費用的占比情況。從2014~2016年,金地實現銷售金額從490億元增加到1,006.3億元,增長幅度高達95%,但是,銷售費用僅從9.8億元增加到11.8億元,占合同銷售額的比例從2%下降到1.2%。

2016年金地三費費用率降至 4.8%,同比減少3.8 %,成本管控成效顯著。最為出色的表現在於債務結構優化,利息支出減少帶動財務費用同比大幅下降 153.7%,占營收比重由上年的 0.8%降為-0.3%。而從2014~2016年,財務費用也從2.98億下降為負1.3億元。

銷售費用1.2%,三費費用率4.8%,是什麼水準?行業內最完善的財務管控能手中海地產,2011至2015年銷售費用率維持在1.5%以內,三費費用率均維持在4%以內。這些核心的競爭力造就了中海強大的盈利能力。而金地的財務管控無疑是對標業內頂尖高手中海。

優秀的財務管控能力更多依賴於產品的銷售。好產品,才能賣得好,賣得好,回款和財務管控能力才有提升的基礎。

極致產品邏輯:舒適居住體驗解決對策

如果滿足美好生活,是必需實現的中國夢,那金地一定是這場完夢者之一。金地對於城市的關心是理性的,更多是對於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的一份愛,但是空有感情無濟無事,它必須有冷靜的理性的支持。這體現在金地對科學、技術、標準化、產品研發擁有理科生般的偏執,追求用科學"丈量"房子,這正是金地多年宣導的"科學築家"理念。

如今,金地已形成華南、華東、華北、華中、西部、東北、東南7大區域的全國化佈局,精耕全國40座城市,開發產品包括普通住宅、洋 房、公寓、別墅等,公司已推出"格林"、"褐石"、"名仕"、"天境"、"世家"、"風華"、 "未來"、"社區商業""峯匯"等九大產品系列。對於產品線的開拓是否會持續再深入,不得而知,但可以明確,隨著貨架上可售產品與服務越豐富,開發商講故事的能力就越強。但有趣的是,金地從不在市場呐喊銷售目標。

2017年,金地完成新高端產品研發,強化"尊享、智慧、驚豔、美學"等價值點,形成了一整套設計技術導則。一方面加強九大產品系列的落地應用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更新升級,另一方面在產品創新研發上緊跟市場趨勢不斷推陳出新,助力千億規模。

而首創SMART及MAGIC戶型則是金地最新推出的爆款產品,分別為剛需及首次改善類客戶量身定制,提供靈活多變的空間組合;為城市青年人群打造面積緊湊而功能全面的小戶型產品稱為極公寓,為改善型客戶提供空間更舒適、性能更優異的高品質住宅名為優品宅,這些產品的陸續落地將為金地帶來更多的溢價空間。

產品系列中極具東方特色的風華系列在2016年面世,先後在寧波、杭州、瀋陽、南京、蘇州、東莞等城市落地,並獲得了評獎極為嚴苛的國際知名的創意設計大獎--- "紅點獎"。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時尚化表達,為客戶帶來全新的居住體驗,市場用真金白銀投欣賞票。

關於金地轟動一時的產品創新案例,時間可以倒回20年前——1999年深圳金海灣花園首倡小高層"臨海退台",為用戶提供闊大的露臺花園。戶戶面海朝南,超闊落地玻璃窗及玻璃露臺,實現了"海之浪"及"海之牆"的建築概念,同時將紅樹林海洋景觀以及對岸的香港蔚藍海景延引室內。這個時尚又創新的嘗試,在中國房地產歷史上留下了重彩的一筆。

從來,金地產品的升級換代都與時代同步。"LIFE智享家"品牌,是在敏銳洞察到科技發展對未來居住產生的影響之下整合形成,並已在多個項目中落地。在住區環境上,"微氣候智慧決策系統"的運用在市場上博得不少眼球。該系列通過不斷挖掘居住者生活習慣,提出針對不同人群的環境最佳舒適體驗解決對策,開啟了智慧景觀時代。

深圳以科技立市,金地以產品立司

2018年,是深圳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同年,金地成立三十周年。縱觀深圳近年來的發展歷程,自主創新始終是深圳城市發展的主導戰略,深圳以科技立市,"改革創新"則是特區的魂。

而企業文化是城市精神的重要基礎,它拓展了城市精神的內涵。"來了就是深圳人",是這座城市既有的人文特點,又隱含著健康人格的追求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金地追求的"科學築家"又何嘗不是。

金地與這座神奇的城市共同成長,在不斷踐行對產品的專業精神和對客戶的人本關懷。為了提供更舒適的居住體驗,金地多元化的探索路徑從未停止。金地子公司金地商置在長租公寓、聯合辦公、產業地產、教育及餐飲等板塊均取得不俗的成績。

金地物業在深圳則是高端項目所擁有的標配。在2017年客戶滿意度達98%再創歷史新高,服務面積破2 億平方米,服務品質蟬聯全國第一,斬獲十余項大獎。

金地多年來的努力,無論在住宅、物業或是多元化跨界上,都為他贏得了市場豐厚的回報。在千億之上,2017年累計實現簽約金額 1,408.1 億元,同比增長 39.9%。難說這是城市佈局的勝利、產品的勝利還是服務體系的勝利。

一個房地產企業的發展,關乎每一位購房者,關乎我們的房子,未來是否能建得更科學,住得更舒服。敬重在一個一切都在狂奔的時代,保有一顆匠心,做好產品好服務的企業。

注:本文轉載於新浪房產

主打快周轉剛改類住宅專案。

據CRIC 監測資料顯示,金地在2012年-2016 年間成交項目中,90-120 平米、120-140 平米住宅產品在成交數量及成交面積方面均呈上升趨勢,而 140-220 平 米、220 平米以上產品銷售比重均呈現下滑趨勢,產品成交從大戶型向中等戶型傾斜,對應的客群也由中高端改善轉向首置、首改類。

運營成本控制方面,主要體現在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合同銷售額的比例。而金地的財務管控實力已向"利潤王"中海靠近。

先看銷售費用的占比情況。從2014~2016年,金地實現銷售金額從490億元增加到1,006.3億元,增長幅度高達95%,但是,銷售費用僅從9.8億元增加到11.8億元,占合同銷售額的比例從2%下降到1.2%。

2016年金地三費費用率降至 4.8%,同比減少3.8 %,成本管控成效顯著。最為出色的表現在於債務結構優化,利息支出減少帶動財務費用同比大幅下降 153.7%,占營收比重由上年的 0.8%降為-0.3%。而從2014~2016年,財務費用也從2.98億下降為負1.3億元。

銷售費用1.2%,三費費用率4.8%,是什麼水準?行業內最完善的財務管控能手中海地產,2011至2015年銷售費用率維持在1.5%以內,三費費用率均維持在4%以內。這些核心的競爭力造就了中海強大的盈利能力。而金地的財務管控無疑是對標業內頂尖高手中海。

優秀的財務管控能力更多依賴於產品的銷售。好產品,才能賣得好,賣得好,回款和財務管控能力才有提升的基礎。

極致產品邏輯:舒適居住體驗解決對策

如果滿足美好生活,是必需實現的中國夢,那金地一定是這場完夢者之一。金地對於城市的關心是理性的,更多是對於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的一份愛,但是空有感情無濟無事,它必須有冷靜的理性的支持。這體現在金地對科學、技術、標準化、產品研發擁有理科生般的偏執,追求用科學"丈量"房子,這正是金地多年宣導的"科學築家"理念。

如今,金地已形成華南、華東、華北、華中、西部、東北、東南7大區域的全國化佈局,精耕全國40座城市,開發產品包括普通住宅、洋 房、公寓、別墅等,公司已推出"格林"、"褐石"、"名仕"、"天境"、"世家"、"風華"、 "未來"、"社區商業""峯匯"等九大產品系列。對於產品線的開拓是否會持續再深入,不得而知,但可以明確,隨著貨架上可售產品與服務越豐富,開發商講故事的能力就越強。但有趣的是,金地從不在市場呐喊銷售目標。

2017年,金地完成新高端產品研發,強化"尊享、智慧、驚豔、美學"等價值點,形成了一整套設計技術導則。一方面加強九大產品系列的落地應用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更新升級,另一方面在產品創新研發上緊跟市場趨勢不斷推陳出新,助力千億規模。

而首創SMART及MAGIC戶型則是金地最新推出的爆款產品,分別為剛需及首次改善類客戶量身定制,提供靈活多變的空間組合;為城市青年人群打造面積緊湊而功能全面的小戶型產品稱為極公寓,為改善型客戶提供空間更舒適、性能更優異的高品質住宅名為優品宅,這些產品的陸續落地將為金地帶來更多的溢價空間。

產品系列中極具東方特色的風華系列在2016年面世,先後在寧波、杭州、瀋陽、南京、蘇州、東莞等城市落地,並獲得了評獎極為嚴苛的國際知名的創意設計大獎--- "紅點獎"。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時尚化表達,為客戶帶來全新的居住體驗,市場用真金白銀投欣賞票。

關於金地轟動一時的產品創新案例,時間可以倒回20年前——1999年深圳金海灣花園首倡小高層"臨海退台",為用戶提供闊大的露臺花園。戶戶面海朝南,超闊落地玻璃窗及玻璃露臺,實現了"海之浪"及"海之牆"的建築概念,同時將紅樹林海洋景觀以及對岸的香港蔚藍海景延引室內。這個時尚又創新的嘗試,在中國房地產歷史上留下了重彩的一筆。

從來,金地產品的升級換代都與時代同步。"LIFE智享家"品牌,是在敏銳洞察到科技發展對未來居住產生的影響之下整合形成,並已在多個項目中落地。在住區環境上,"微氣候智慧決策系統"的運用在市場上博得不少眼球。該系列通過不斷挖掘居住者生活習慣,提出針對不同人群的環境最佳舒適體驗解決對策,開啟了智慧景觀時代。

深圳以科技立市,金地以產品立司

2018年,是深圳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同年,金地成立三十周年。縱觀深圳近年來的發展歷程,自主創新始終是深圳城市發展的主導戰略,深圳以科技立市,"改革創新"則是特區的魂。

而企業文化是城市精神的重要基礎,它拓展了城市精神的內涵。"來了就是深圳人",是這座城市既有的人文特點,又隱含著健康人格的追求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金地追求的"科學築家"又何嘗不是。

金地與這座神奇的城市共同成長,在不斷踐行對產品的專業精神和對客戶的人本關懷。為了提供更舒適的居住體驗,金地多元化的探索路徑從未停止。金地子公司金地商置在長租公寓、聯合辦公、產業地產、教育及餐飲等板塊均取得不俗的成績。

金地物業在深圳則是高端項目所擁有的標配。在2017年客戶滿意度達98%再創歷史新高,服務面積破2 億平方米,服務品質蟬聯全國第一,斬獲十余項大獎。

金地多年來的努力,無論在住宅、物業或是多元化跨界上,都為他贏得了市場豐厚的回報。在千億之上,2017年累計實現簽約金額 1,408.1 億元,同比增長 39.9%。難說這是城市佈局的勝利、產品的勝利還是服務體系的勝利。

一個房地產企業的發展,關乎每一位購房者,關乎我們的房子,未來是否能建得更科學,住得更舒服。敬重在一個一切都在狂奔的時代,保有一顆匠心,做好產品好服務的企業。

注:本文轉載於新浪房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