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十六計之第十八計:擒賊擒王

歷史深遠流長, 文化博大精深——三十六計之第十八計:擒賊擒王

原文:摧其堅, 奪其魁, 以解其體。 龍戰於野, 其道窮也。

譯文:摧毀敵人的主力, 抓住它的首領, 就可以瓦解它的整體力量。 好比龍出大海到陸地上作戰, 面臨絕境一樣。

釋文:在兩軍對戰中, 如果把敵人的主帥擒獲或者擊斃, 其餘的兵馬則不戰自敗。 比喻在解決事情上抓住關鍵, 解決主要矛盾, 其他的細節便可以迎刃而解。

典故:尹子奇中張巡擒王之計

唐朝安史之亂時, 安祿山氣焰囂張, 連連大捷, 安祿山之子安慶緒派勇將尹子奇率十萬勁旅進攻睢陽。

禦史中丞張巡駐守睢陽, 見敵軍來勢洶洶, 決定據城固守。 敵兵二十餘次攻城, 均被擊退。 尹子奇見士兵已經疲憊, 只得鳴金收兵。

晚上, 敵兵剛剛準備休息, 忽聽城頭戰鼓隆隆, 喊聲震天.尹子奇急令部隊準備與沖出城來的唐軍激戰。 而張巡“只打雷不下雨”,

不時擂鼓, 象要殺出城來, 可是一直緊閉城門, 沒有出戰。

尹子奇的部隊被折騰了整夜, 沒有得到休息, 將士們疲乏已極, 眼睛都睜不開, 倒在地上就呼呼大睡。 這時, 城中一聲炮響, 突然之間, 張巡率領守兵衝殺出來.敵兵從夢中驚醒, 驚慌失措, 亂作一團。

張巡一鼓作氣, 接連斬殺五十餘名敵將, 五千余名士兵, 敵軍大亂。 張巡急令部隊擒拿敵軍首領尹子奇, 部隊一直沖到敵軍帥旗之下。 張巡從未見過尹子奇, 根本不認識, 現在他又混在亂軍之中, 更加難以辨認。

張巡心生一計, 讓士兵用秸稈削尖作箭, 射向敵軍。 敵軍中不少人中箭, 他們以為這下完了, 沒有命了。 但是發現, 自己中的是秸稈箭, 心中大喜, 以為張巡軍中已沒有箭了。

他們爭先恐後向尹子奇報告這個好消息。

張巡見狀, 立刻辨認出了敵軍首領尹子奇, 急令神箭手、部將南霽雲向尹子奇放箭。 正中尹于奇左眼, 這回可是真箭只見尹子奇鮮血淋漓, 抱頭鼠竄, 倉皇逃命。 敵軍一片混亂, 大敗而逃。

無獨有偶:擒賊擒王拿魯肅

劉備通過魯肅“借得”荊州卻不肯歸還, 派關羽鎮守荊州。

東吳這邊, 周瑜死後, 魯肅繼任大都督, 向關羽索討荊州不成, 於是, 打算騙關羽過江, 先好言相勸, 若關羽執意不肯, 便拿下關羽, 然後攻打失去主將的荊州。

魯肅擺下酒宴, 假意款待關羽, 暗中令呂蒙等設下伏兵。

關羽知曉魯肅意思, 故意只帶周倉等少數人馬過江赴宴, 席間, 魯肅幾次或明或暗的向關羽索討荊州,

但是關羽以酒宴談公務傷感情等理由敷衍魯肅。

酒過三巡, 關羽見時間差不多了, 就要告別。 此時, 魯肅準備伏兵活捉關羽, 但是關羽卻一把挽住魯肅的手, 拉著他一起到江邊。 魯肅怕事情敗露, 不敢推辭。 而呂蒙等人怕傷害魯肅, 不敢動手, 就這樣, 關羽安全到了江邊, 上了自己的船回到荊州。

其他:王世充智用假李密

王世充是西域胡人, 因他天資聰敏, 多謀善斷, 很受隋文帝、隋煬帝的器重。

有一次, 王世充與李密展開一場生死決戰。 王世充事先找到一個長相酷似李密的人, 捆起來藏在軍中。 當兩軍打得難解難分的時候, 王世充命人把那個假李密牽到兩軍陣前, 讓士兵大聲嚷嚷:“抓到李密了!抓到李密了!”

結果, 王世充的軍隊見捉到了敵首,

士氣大振, 而李密的軍隊看到主帥被擒, 立即亂了方寸, 大敗而逃。 王世充指揮軍隊乘勝追擊, 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

可見, 王世充深深懂得擒賊擒王的道理。 雖然沒有真正捉到敵人的首領, 但弄一個假的來充當, 同樣起到了瓦解敵人軍心的作用。

創作(碼字)不易, 難道你不關注、轉發並贊一下麼???更多知識與娛樂, 盡在“三人聚眾”(八大平臺都一樣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