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VC創投巔峰已過?只是從癲狂回歸理性而已

互聯網發展歷程中, 有過多次“熱情高漲—泡沫破滅”的輪回, 其中一個原因是, 在資本追捧的過程中忽視了商業的本質, 資本的目標是逐利,

而不是滿足互聯網用戶的需求, 將兩個問題混淆到一起會導致資本的錯誤配置, 給予一些專案過高的估值, 從而能形成泡沫。 從長期來看, 錯誤配置的積累會導致產業自發調整, 之前的泡沫越大, 調整過程就越慘烈。

歷經創業狂潮後, 中國創投圈進入了調整期。

2017年已經對我們揮手說再見了。 不知道這一年大家過的怎麼樣, 創投圈的朋友們的感知是“水深還是水淺?” 2018年的風又該吹向哪裡?

希望讀完這篇文章, 能夠幫大家想清楚2018的前途。

編輯| 梁小妖

出品| 鯨准研究院

/1/

前景看好:創業維艱, 資本向好

縱觀全年大家很明顯的一個感知是:錢很多, 好專案太少。

整體創業環境較16年呈下降趨勢, 新成立創業專案大幅下降,

融資事件下滑。 但私募基金成立數量和規模都有了大幅的增加。 市場上的錢是2年前的2倍以上。

相比愈發艱難的創業市場, 中國的風險投資還存在很大發展空間。

資本寒冬某種意義上是對前期投資過熱的理性回歸, 過多的資本追求有限的標的,

會造成暫時的泡沫和浪費, 其實這也是市場的邏輯, 市場通過資源浪費來達到資源的最優配置。 但投資回報率的拉低是一定的, 一旦競爭加劇, 結果只能是價值窪地的填平, 從賺取高額回報趨向社會平均利潤率。

隨著中國實體經濟的轉型、房市的調控、股市的不明朗, 大量的資本湧入創業投資市場。 長期來看, 風險投資行業將逐步回歸理性, 但前景依然廣闊。

2018年的基調是:虛擬經濟難以為繼, 金融、產業和互聯網三者互為工具, 才能實現價值的最大化。

/2/

資本轉向:概念成空, 技術時代終來臨

2017年人工智慧與消費生活兩個領域熱度激增, 全年熱度均值分列第一與第五。 機器人、教育及汽車交通在今年也愈發收到投資人關注。

反觀金融、電商、VR·AR與社交整體下降較為明顯;醫療健康在年中比較受到投資人青睞, 熱度呈倒“V”型趨勢。

投資人越發理性與務實, 早些年資本集中在一些概念領域的現象應該很難重演。 整體來看, 互聯網創業的時間視窗和企業數量最終都是有限的,

尤其是商業模式層面的創業。

站在更高角度統觀資訊產業的發展路徑, 互聯網只是其特定階段的產業形態, 但不會是最終形態, 從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到人工智慧, 是一個不斷泛化、拓展應用範圍的過程。

隨著模式層面創新的完結, 大的機會就會減少, 2018必將邁入技術創新大年。

/3/

機會尚存:互聯網已進入成熟期

TMT行業創業公司成立數量急劇下滑, 2017年成立數量不足萬家, 同比下降64.2%。 互聯網紅利的消失、商業模式的窮盡、巨頭的圍追堵截、資本的理性讓創業寒冬愈發寒冷。

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受內部技術及外部經濟雙重驅動,互聯網發展進程中仍不乏大小機會,如商業模式創新、線上線下融合、傳統企業+互聯網、內容及品牌崛起等。但無論是時間視窗還是企業數量都存在一定限度。

所有,中國的TMT機會還有嗎?有,但是請慎入。

/4/

資本集中:越發明顯的馬太效應

資本集中化趨勢漸顯,體現在平均融資額度上升、資本向後期輪次聚集及行業與項目的集中化。

2017年共發生投資事件7376起,同比2016年下降41%;融資金額達4812億,同比2016年下降13%。融資數量和融資事件總數雖有所下降,但單筆融資額度大幅增加,同比去年增加48%,說明優質項目易獲得大筆融資,反映出資本愈發集中的趨勢。

資本集中除了體現在單筆融資額規模擴大、輪次後傾上,同時也體現在專案層面。共用單車領域,ofo小黃車和摩拜佔據了60%以上的融資額;在人臉識別的100多家企業中,商湯科技和曠視科技獲得了超過65%的融資額。

這一定程度上與互聯網流量特性有關。互聯網的流量呈現三大特徵,分別是邊際成本為零、馬太效應及雙邊原則,流量在互聯網上的行為表現是小流量追隨大流量,越是人多的地方,人群就會不斷圍攏狙擊,這樣的結果就是造成了流量最終大集中。而互聯網上的流量相當於利潤,資本是逐利的,現在這個市場又不缺資金,越來越明顯的一個趨勢就是資金開始聚攏在頭部公司。

在一些資本認可的細分賽道中,行業的頭部項目可以拿到不成比例的巨額融資,馬太效應十分明顯,壟斷價值持續提升,時間視窗進一步縮小。

不難想像,資本集中轟炸後,將會在2018給出頭部巨頭血拼的答案,以摩拜和ofo為例,終要分出勝負。

/5/

巨頭擴張:BAT三家,變為了“AT”兩級

自2017年京東市值超過百度之後,BAT時代結束,中國互聯網格局正在從“三足鼎立”變成“兩極世界”,AT(阿裡、騰訊)是一檔,JB(京東、百度)一檔,TMD(頭條、美團、滴滴)及其他是一檔。

AT呈現如日中天之勢,隨著其觸角的不斷延伸,幾乎所有細分領域的平臺都被收入囊中。巨頭的邏輯非常簡單,在完成基礎性連接以後,憑藉資本和流量不斷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擴張,進行跑馬圈地,進一步鞏固城池。

未來,能避開巨頭只存在兩種可能:一是掌握核心技術,建立技術壁壘;二是把模式做小做深,形成單品優勢。

/6/

現金為王:補貼模式被看淡

資本與創業相互對應,在寒冬期,補貼模式被資本看淡,越是現金流好的企業就越容易獲得融資,最後的毛利將決定企業定價權,燒錢補貼政策或難以為繼,創業將逐漸回歸商業本身。企業要相應調整發展策略。

很難再有前幾年資本瘋狂追逐O2O,P2P的現象,概念炒作開始逐漸失效。2018年資本市場的整體風格將更傾向于務實。相對應的,靠純粹概念炒作的互聯網公司將面臨很大的困境,既沒有現金流的支援,也沒有資本的助力,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在增加。

/7/

倒閉浪潮: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

創業征途中,由於模式、資金、團隊等原因就此止步的公司佔據絕大多數,真正走到最後上市或被並購的企業少之又少。

互聯網市場經過四個競爭階段:起跑階段、自由競爭、市場清理及壟斷,商業的本質是賺錢而不是競爭,到最後勢必形成很強的泡沫擠出效應。多數移動互聯網企業已進入後兩個階段,未來或將有一大批早先過度創業的企業面臨倒閉。

今年,我們見證了樂視的轟然崩塌,共用經濟的批量陣亡。2018年,我們將會慢慢習慣這種,在全行業蔓延的“優勝劣汰”。

/8/

地域競爭:向二線城市轉移陣地

城市創業競爭火熱,北上深依舊領跑,杭州、廣州緊隨其後且杭州新成立項目數已超過廣州,第二梯隊中,成都脫穎而出,逐漸向杭州和廣州靠攏,南京新成立項目數較多,武漢則發生了較多的投資事件。

/9/

熱錢戰場:新零售掀起的投資熱

消費生活和體育兩個領域在歷史融資中平均融到下一個輪次的時長最短,不到11個月。與大眾認知一致,O2O、共用經濟、新消費是互聯網普惠眾生之後商業拓展最火熱的領域同時也是熱錢流入最多的領域。

醫療健康、工具和旅遊專案需要融到下一輪的時間最長,這些領域在2017年表現並不火熱。醫療健康的產業鏈長、灰色地帶多;工具變現想像力有限,重度依靠流量;旅遊發生多次並購、壟斷格局已定等因素牽制了融資間隔。

/10/

退出表現:等待,是一場漫長的遊戲。

在行業退出數量排名中,企業服務以21%的占比位居第一,排名前3的行業占退出總量的48%。退出金額占比中,金融以20.1%的占比位列第一,其次是企業服務,排名前3的行業占總融資額的54%。

資本最關心的是投資回報率,各行業專案退出方式整體上以並購退出為主。但隨著IPO政策的放開,企業發展階段的成熟,未來兩年將迎來一大波“IPO”行情。

比如,萬眾期待的小米、滴滴、美團點評、螞蟻金服、陸金所等。

寫在最後

資本的理性,低擋不住散戶的狂躁。

我們看了2017年的兩個奇葩現象:激進的茅臺和摧枯拉朽的區塊鏈。

貴州茅臺一路高歌猛進,估價逼近800元,市值破1萬億大關,成為A股第一個市值突破萬億的消費股,相當於貴州2016年GDP的85%。

比特幣,8年市值狂翻2200萬倍,2017年一度突破2萬美元,一年內超過20倍的發財機會。這是一群人的狂歡,理性在誘人的增長面前,毫無地位可言。所以,區塊鏈到底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偉大技術革命,還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旁氏騙局?

如此看來,2018,註定將“好戲不斷”!

- END -

右上角關注鯨準頭條號,從今天開始做一個用資料說話的投資人

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受內部技術及外部經濟雙重驅動,互聯網發展進程中仍不乏大小機會,如商業模式創新、線上線下融合、傳統企業+互聯網、內容及品牌崛起等。但無論是時間視窗還是企業數量都存在一定限度。

所有,中國的TMT機會還有嗎?有,但是請慎入。

/4/

資本集中:越發明顯的馬太效應

資本集中化趨勢漸顯,體現在平均融資額度上升、資本向後期輪次聚集及行業與項目的集中化。

2017年共發生投資事件7376起,同比2016年下降41%;融資金額達4812億,同比2016年下降13%。融資數量和融資事件總數雖有所下降,但單筆融資額度大幅增加,同比去年增加48%,說明優質項目易獲得大筆融資,反映出資本愈發集中的趨勢。

資本集中除了體現在單筆融資額規模擴大、輪次後傾上,同時也體現在專案層面。共用單車領域,ofo小黃車和摩拜佔據了60%以上的融資額;在人臉識別的100多家企業中,商湯科技和曠視科技獲得了超過65%的融資額。

這一定程度上與互聯網流量特性有關。互聯網的流量呈現三大特徵,分別是邊際成本為零、馬太效應及雙邊原則,流量在互聯網上的行為表現是小流量追隨大流量,越是人多的地方,人群就會不斷圍攏狙擊,這樣的結果就是造成了流量最終大集中。而互聯網上的流量相當於利潤,資本是逐利的,現在這個市場又不缺資金,越來越明顯的一個趨勢就是資金開始聚攏在頭部公司。

在一些資本認可的細分賽道中,行業的頭部項目可以拿到不成比例的巨額融資,馬太效應十分明顯,壟斷價值持續提升,時間視窗進一步縮小。

不難想像,資本集中轟炸後,將會在2018給出頭部巨頭血拼的答案,以摩拜和ofo為例,終要分出勝負。

/5/

巨頭擴張:BAT三家,變為了“AT”兩級

自2017年京東市值超過百度之後,BAT時代結束,中國互聯網格局正在從“三足鼎立”變成“兩極世界”,AT(阿裡、騰訊)是一檔,JB(京東、百度)一檔,TMD(頭條、美團、滴滴)及其他是一檔。

AT呈現如日中天之勢,隨著其觸角的不斷延伸,幾乎所有細分領域的平臺都被收入囊中。巨頭的邏輯非常簡單,在完成基礎性連接以後,憑藉資本和流量不斷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擴張,進行跑馬圈地,進一步鞏固城池。

未來,能避開巨頭只存在兩種可能:一是掌握核心技術,建立技術壁壘;二是把模式做小做深,形成單品優勢。

/6/

現金為王:補貼模式被看淡

資本與創業相互對應,在寒冬期,補貼模式被資本看淡,越是現金流好的企業就越容易獲得融資,最後的毛利將決定企業定價權,燒錢補貼政策或難以為繼,創業將逐漸回歸商業本身。企業要相應調整發展策略。

很難再有前幾年資本瘋狂追逐O2O,P2P的現象,概念炒作開始逐漸失效。2018年資本市場的整體風格將更傾向于務實。相對應的,靠純粹概念炒作的互聯網公司將面臨很大的困境,既沒有現金流的支援,也沒有資本的助力,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在增加。

/7/

倒閉浪潮: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

創業征途中,由於模式、資金、團隊等原因就此止步的公司佔據絕大多數,真正走到最後上市或被並購的企業少之又少。

互聯網市場經過四個競爭階段:起跑階段、自由競爭、市場清理及壟斷,商業的本質是賺錢而不是競爭,到最後勢必形成很強的泡沫擠出效應。多數移動互聯網企業已進入後兩個階段,未來或將有一大批早先過度創業的企業面臨倒閉。

今年,我們見證了樂視的轟然崩塌,共用經濟的批量陣亡。2018年,我們將會慢慢習慣這種,在全行業蔓延的“優勝劣汰”。

/8/

地域競爭:向二線城市轉移陣地

城市創業競爭火熱,北上深依舊領跑,杭州、廣州緊隨其後且杭州新成立項目數已超過廣州,第二梯隊中,成都脫穎而出,逐漸向杭州和廣州靠攏,南京新成立項目數較多,武漢則發生了較多的投資事件。

/9/

熱錢戰場:新零售掀起的投資熱

消費生活和體育兩個領域在歷史融資中平均融到下一個輪次的時長最短,不到11個月。與大眾認知一致,O2O、共用經濟、新消費是互聯網普惠眾生之後商業拓展最火熱的領域同時也是熱錢流入最多的領域。

醫療健康、工具和旅遊專案需要融到下一輪的時間最長,這些領域在2017年表現並不火熱。醫療健康的產業鏈長、灰色地帶多;工具變現想像力有限,重度依靠流量;旅遊發生多次並購、壟斷格局已定等因素牽制了融資間隔。

/10/

退出表現:等待,是一場漫長的遊戲。

在行業退出數量排名中,企業服務以21%的占比位居第一,排名前3的行業占退出總量的48%。退出金額占比中,金融以20.1%的占比位列第一,其次是企業服務,排名前3的行業占總融資額的54%。

資本最關心的是投資回報率,各行業專案退出方式整體上以並購退出為主。但隨著IPO政策的放開,企業發展階段的成熟,未來兩年將迎來一大波“IPO”行情。

比如,萬眾期待的小米、滴滴、美團點評、螞蟻金服、陸金所等。

寫在最後

資本的理性,低擋不住散戶的狂躁。

我們看了2017年的兩個奇葩現象:激進的茅臺和摧枯拉朽的區塊鏈。

貴州茅臺一路高歌猛進,估價逼近800元,市值破1萬億大關,成為A股第一個市值突破萬億的消費股,相當於貴州2016年GDP的85%。

比特幣,8年市值狂翻2200萬倍,2017年一度突破2萬美元,一年內超過20倍的發財機會。這是一群人的狂歡,理性在誘人的增長面前,毫無地位可言。所以,區塊鏈到底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偉大技術革命,還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旁氏騙局?

如此看來,2018,註定將“好戲不斷”!

- END -

右上角關注鯨準頭條號,從今天開始做一個用資料說話的投資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