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驢得水》話劇出品方“至樂匯”,用電影的方法論做戲劇

話劇市場在過去幾年有抬頭的趨勢。 去年十月, 《驢得水》以“開心麻花第二部電影”的背書上映, 獲得了幾乎一致的好口碑和 1.7 億票房, “戲劇 IP 改電影”的話題也因此被不斷討論。

其實在電影上映之前, 話劇版《驢得水》已經演出了 5 年的時間。 今天要介紹的就是這檔話劇背後的原創劇團“至樂匯”。

作為一家話劇公司, 至樂匯的核心模式與開心麻花等公司有很大區別 —— 至樂匯以製片人為核心, 公司不簽約任何導演、編劇, 只承擔製片職能。

之所以這麼做, 是創始人孫恒海從影視行業學來的經驗。 在孫恒海看來,

製片人中心制是電影行業崛起的重要原因, 僅次於熱錢的湧入。 相比于導演中心制, 製片人中心制會促使創作者放棄過於強烈的自我表達, 轉而重視市場和商業化。 “一旦商業化了, 大家就老老實實講故事了。 另外, 導演選人時, 可能會考慮到人才的‘可把控性’;而製片人只會為效果考慮, 會因此把導演推出舒適區, 刺激出更好的作品”。

而談到電影《驢得水》的成功, 孫恒海認為之前 5 年的話劇基礎功不可沒。 因為 5 年時間裡, 《驢得水》的核心故事已經經受了市場的反復檢驗與反覆運算, 打磨得相對成熟;話劇演出也讓《驢得水》這款 IP 積累下一批願意為電影付費的種子用戶。

電影如果拍的好, 能讓劇團跳出劇場薄利的怪圈。 開心麻花首部大電影《夏洛特煩惱》就用 2000 萬的小成本卷走了 1.91 億利潤。

所以今年, 電影化改編也是至樂匯的戰略重心。

據悉, 至樂匯旗下兩部話劇《破陣子》和《西洋景》都有觸電計畫, 前者將在今年立項。 孫恒海表示, 同名電影宣傳期間, 話劇也會加大巡演力度來達到聯動效果。

《破陣子》 劇照

事實上, 做電影不僅解決了戲劇行業利潤太薄的問題, 還給年輕人的戲劇人提供了一個上升空間。 孫恒海遇到過很多做了 3、4 年戲劇, 就轉行幹網劇、電視劇的年輕人。 而現在, 一個戲劇製片人可以在至樂匯完成兩個蛻變:把戲做出來, 以及把戲劇孵化成電影。

至樂匯不久前在北京世貿天階擁有了自己的劇場, 而目前國內只有三個劇團擁有自己的劇院:至樂匯、開心麻花和孟京輝的北方公園。 擁有自己的劇院, 意味著可以提高演出頻次, 並且演出計畫更不受限。 但孫恒海算過一筆賬, 一個劇場需要有 5 部戲能演, 才能撐住成本。 所以他們每年以 4 部新戲的速度上新, 為未來嘗試建立全國劇場打基礎。

除了話劇與電影方面的推進, 手遊、圖書出版、動畫作品開發等也都在至樂匯的規劃之中;同時他們也將開始進行國際授權。

融資方面, 至樂匯曾獲得過由和和影業領投的天使輪融資, 金額 3000 萬。 孫恒海表示, 新一輪融資還未正式開啟, 但偏好戰略型、資源型的資方投入。

在戲劇賽道中, 越來越多玩家開始嘗試突破傳統劇場模式。 36氪關注到, 開心麻花與至樂匯往影視方向延伸是策略之一;另有新三板公司“錦輝傳播”則選擇了一條看似相反的路徑, 將熱門的影視、小說 IP 做戲劇改編, 已推出的影視戲包括《盜墓筆記》、《1998, 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等等, 其中《盜墓筆記》2016年巡演超過 100 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