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拜騰50寸中控屏就能顛覆傳統汽車?

近期在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中發佈首款概念車的拜騰, 憑著概念車配備的50寸大屏刷爆了存在感, 一時間成為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圖騰”。 如果對拜騰品牌稍作瞭解, 不難發現從品牌理念角度拜騰並沒有多麼高人一等, 能夠從CES展眾多的汽車黑科技中脫穎而出, 無非就靠著前無古人的碩大中控屏。 同樣將顛覆傳統汽車行業視為己任的拜騰, 將50寸大屏作為產品的核心載體, 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傳統汽車行業將被拜騰的50寸大屏顛覆?

理智看待50寸中控屏

125cm長, 25cm寬的50寸中控屏, 放眼汽車歷史長河之中, 如此碩大的中控屏毫無疑問是之最的水準, 拜騰BYTON Concept概念車也正是憑藉這塊50寸的中控屏成功引得了關注, 堪稱劃時代的中控屏。 當然, 50寸中控屏得到的並非只有好評, 質疑聲、批評聲也此起彼伏, 但對於一款概念車, 尤其是新品牌的首款概念車而言,

能夠獲得足夠的關注勝過一切, 等到量產之時還能保留多少概念車的元素, 那都是後話了。

通過拜騰的解讀, BYTON Concept的50寸中控屏並非花瓶, 拜騰為概念車提出技術服務生活的理念, “健康、通信、娛樂、活動”四大功能模組都將在中控屏呈現。 作為拜騰體現造車理念的載體,

我們必須要理智的看待這塊50寸中控屏, 到底是不是花瓶不可輕信一面之詞。

汽車產品首先要保證的安全, 而安全氣囊是汽車產品被動安全的必要項, 貫通中控台的螢幕以及方向盤中間的螢幕, 即便能夠將氣囊合理安放, 等到彈開時螢幕的碎片足以致命。

此外, 作為一款電動車, 如何延長續航能力是關鍵因素, 注重顯示效果、處理速度的50寸大屏耗電量也必定驚人, 選擇炫目效果還是更優的續航能力, 這個問題並不難作答, 追求視覺效果在家享受高清4K電視足夠了。

除了上述的兩大硬傷,

拜騰提出的四大功能模組也未見得多麼神乎其神, 以健康模組為例, BYTON Concept可以跟蹤用戶體重、心率、血壓等資料, 同步健康資料, 並給出建議。 從技術難度上看, 與智慧手機檢測用戶健康基本持平, 無法完成深度測算對於用戶而言這一功能顯得有些雞肋。 通信、娛樂、活動模組, 50寸中控屏只需完成映射載體的工作, 高科技帶來的新鮮感?不提也罷。

中控屏成為話題焦點,拜騰概念車確實和傳統汽車產品注重三大件有著明顯差異,這也可以看做是一種顛覆,好像拜騰打造了一款能開的電視機更貼切。其實概念車呈現的種種,都不用過於認真,畢竟量產車與概念車完全是兩個概念,理智看待拜騰逆天的50寸螢幕,因為它不僅存在硬傷,功能也未見得多麼科幻,只是噱頭足夠高。

拜騰的運數比大屏更有看頭

拜騰品牌的身世比較複雜,名字很歐美但卻是實實在在的中國品牌,但兩位掌門人卻又是德國人,戴雷曾任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行銷高級副總裁、英菲尼迪中國事業部總經理,畢福康則在寶馬集團任職超過20年。與很多跨界造車的門外漢相比,拜騰的兩位掌門資歷、經驗上有一定的優勢,對汽車行業駕輕就熟的他們自然深知汽車行業的高門檻,所以拜騰選擇了中國。

用戴雷的話來說:“這樣(成立拜騰品牌)的項目只有在中國才能做起來,在這裡可以做的很多事情,在歐美澳洲完全不能想像”。中國目前對新能源汽車投入的“熱情”,已然可以稱為全球之最,拜騰兩位汽車圈內人選擇中國作為品牌發跡地也是個睿智的決定,畢竟在拜騰之前一系列的新興新能源汽車品牌都或多或少的獲得了政策方面、財政方面的支持,簡單來說拜騰看准了中國對新能源汽車的“病急亂投醫”。

戴雷和畢福康先期曾與和諧汽車、富士康以及騰訊聯合投資建立了FMC(Futrue Mobility Corporation)公司,但不到兩年的時間大金主騰訊和富士康便退出了項目,和諧汽車作為一家汽車銷售公司顯然沒有足夠的資本去運轉一家汽車製造公司,戴雷和畢福康請來晉享投資才完成了FMC的A輪融資,但僅僅獲得了4714萬美元,對於運轉一家汽車製造廠來說,4714萬美金連水漂都打不響。

眼看著FMC將要胎死腹中,南京市政府在當時決定扶持電動汽車專案,直接與FMC進行了高端智慧電動車項目簽約,FMC公司也定名“知行”。隨後在2017年9月,知行在上海發佈了BYTON品牌,中文名為拜騰。再來就到了前不久亮相的概念車,並且宣佈計畫2019年量產車型在南京工廠下線,南京市政府無異於拜騰的再生父母。

看過拜騰品牌一路走來的過往,雖然品牌歷史短暫,卻看出中國新能源政策在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如果沒有南京政府扶持電動汽車專案的決定,拜騰品牌或許根本不會問世。每當幾近停擺之時,總會有新的資本注入,除了50寸大屏之外再無過人之處的拜騰, “運道”也是真的旺。但不要忘記當年樂視打造超級汽車初期,也處於“不差錢”的階段,再看看現在賈躍亭躲避債務的窘境,拜騰的資金鏈一定比樂視牢靠嗎?

寫在最後:

“這是最好的年代”,一家又一家“千日車企”(成立不足3年)意圖打破傳統車企百年間形成的商業形態。“這也是最壞的年代”,見證不少新品牌的成立,也見證了新品牌因種種原因而支離破碎。“顛覆”,是“千日車企”的終極目標,但筆者從不認為傳統車企百年積澱會被新品牌短時間內抹平甚至超越,每家“千日車企”都存在硬傷,並且在顛覆的踐行中除了發現除了財力無法支撐起自己的偉大設想,還遇到了製造技術層面的瓶頸,高端電動車領域的老大哥特斯拉多年來尚處於虧損狀態,後續跟進品牌的前路也只能自己摸索。

聚集的大量現金流、強大的政策支持、全產業鏈的完善配套、龐大的用戶市場基礎,是“千日車企”不斷在中國湧現的根本,而著眼的高端電動車市場,更是察覺到了國人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中產階級的加速崛起對高端汽車產品的嚮往也在與日俱增,這也是其他國家不具備的重要條件。然而“千日車企”們卻無法拿出自己的顛覆之作,前天的樂視已經淪為《吐槽大會》的槽點、昨天的蔚來還不知道怎麼自圓其說、今天的拜騰無非靠著車裡的“電視”霸佔個“熱搜”,真能顛覆傳統汽車的品牌,可能還得等到明天。

中控屏成為話題焦點,拜騰概念車確實和傳統汽車產品注重三大件有著明顯差異,這也可以看做是一種顛覆,好像拜騰打造了一款能開的電視機更貼切。其實概念車呈現的種種,都不用過於認真,畢竟量產車與概念車完全是兩個概念,理智看待拜騰逆天的50寸螢幕,因為它不僅存在硬傷,功能也未見得多麼科幻,只是噱頭足夠高。

拜騰的運數比大屏更有看頭

拜騰品牌的身世比較複雜,名字很歐美但卻是實實在在的中國品牌,但兩位掌門人卻又是德國人,戴雷曾任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行銷高級副總裁、英菲尼迪中國事業部總經理,畢福康則在寶馬集團任職超過20年。與很多跨界造車的門外漢相比,拜騰的兩位掌門資歷、經驗上有一定的優勢,對汽車行業駕輕就熟的他們自然深知汽車行業的高門檻,所以拜騰選擇了中國。

用戴雷的話來說:“這樣(成立拜騰品牌)的項目只有在中國才能做起來,在這裡可以做的很多事情,在歐美澳洲完全不能想像”。中國目前對新能源汽車投入的“熱情”,已然可以稱為全球之最,拜騰兩位汽車圈內人選擇中國作為品牌發跡地也是個睿智的決定,畢竟在拜騰之前一系列的新興新能源汽車品牌都或多或少的獲得了政策方面、財政方面的支持,簡單來說拜騰看准了中國對新能源汽車的“病急亂投醫”。

戴雷和畢福康先期曾與和諧汽車、富士康以及騰訊聯合投資建立了FMC(Futrue Mobility Corporation)公司,但不到兩年的時間大金主騰訊和富士康便退出了項目,和諧汽車作為一家汽車銷售公司顯然沒有足夠的資本去運轉一家汽車製造公司,戴雷和畢福康請來晉享投資才完成了FMC的A輪融資,但僅僅獲得了4714萬美元,對於運轉一家汽車製造廠來說,4714萬美金連水漂都打不響。

眼看著FMC將要胎死腹中,南京市政府在當時決定扶持電動汽車專案,直接與FMC進行了高端智慧電動車項目簽約,FMC公司也定名“知行”。隨後在2017年9月,知行在上海發佈了BYTON品牌,中文名為拜騰。再來就到了前不久亮相的概念車,並且宣佈計畫2019年量產車型在南京工廠下線,南京市政府無異於拜騰的再生父母。

看過拜騰品牌一路走來的過往,雖然品牌歷史短暫,卻看出中國新能源政策在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如果沒有南京政府扶持電動汽車專案的決定,拜騰品牌或許根本不會問世。每當幾近停擺之時,總會有新的資本注入,除了50寸大屏之外再無過人之處的拜騰, “運道”也是真的旺。但不要忘記當年樂視打造超級汽車初期,也處於“不差錢”的階段,再看看現在賈躍亭躲避債務的窘境,拜騰的資金鏈一定比樂視牢靠嗎?

寫在最後:

“這是最好的年代”,一家又一家“千日車企”(成立不足3年)意圖打破傳統車企百年間形成的商業形態。“這也是最壞的年代”,見證不少新品牌的成立,也見證了新品牌因種種原因而支離破碎。“顛覆”,是“千日車企”的終極目標,但筆者從不認為傳統車企百年積澱會被新品牌短時間內抹平甚至超越,每家“千日車企”都存在硬傷,並且在顛覆的踐行中除了發現除了財力無法支撐起自己的偉大設想,還遇到了製造技術層面的瓶頸,高端電動車領域的老大哥特斯拉多年來尚處於虧損狀態,後續跟進品牌的前路也只能自己摸索。

聚集的大量現金流、強大的政策支持、全產業鏈的完善配套、龐大的用戶市場基礎,是“千日車企”不斷在中國湧現的根本,而著眼的高端電動車市場,更是察覺到了國人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中產階級的加速崛起對高端汽車產品的嚮往也在與日俱增,這也是其他國家不具備的重要條件。然而“千日車企”們卻無法拿出自己的顛覆之作,前天的樂視已經淪為《吐槽大會》的槽點、昨天的蔚來還不知道怎麼自圓其說、今天的拜騰無非靠著車裡的“電視”霸佔個“熱搜”,真能顛覆傳統汽車的品牌,可能還得等到明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