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歷史朝代——唐朝簡史

唐朝國號

唐朝的正式國號是“唐”, 原意是晉的古名, 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南部地域。 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為西魏八柱國之一, 被追封為“唐國公”, 其後, 爵位傳至李淵。 李淵是隋朝時行宮居晉陽( 今山西太原)留守, 以尊隋為名起兵, 每戰必克, 直入長安, 在隋恭帝楊侑禪讓帝位後便以“唐”為國號。 因國君姓李, 故又稱李唐, 尊稱為大唐。

唐朝全盛時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

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成就, 是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 也是當時世界的強國之一。 那時的新羅、高句麗、百濟、渤海國和日本等周邊屬國在其政治體制與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響 。

在唐朝的前半葉, 社會經濟處於上升階段, 文化先進, 是歷史上中國向周邊國家文化與技術的大輸出時期, 相容並蓄的社會風氣, 也給五胡十六國以來進居塞內的各個民族提供一個空前的交流融合環境, 在過程中亦從外族文明汲取諸多。 唐朝的後半葉, 處於中國歷史的轉型期, 土地、鹽鐵、賦稅制度的改革標誌著社會的變化, 自中期以下的繁榮, 主要表現在工商業的興盛上。

大唐開國

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 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在晉陽以尊隋為名起兵, 一路勢如破竹, 十一月佔領長安, 擁立代王楊侑為帝, 改元義甯, 即隋恭帝。 李淵自任大丞相, 進封唐王。 義寧二年(618年)三月, 隋煬帝死, 五月, 楊侑禪位於李淵, 李淵稱帝, 定國號為“唐”, 改元武德, 仍定都長安, 建立唐朝, 隋朝滅亡。

貞觀之治

秦王李世民, 與太子李建成為了皇位而鬥爭, 西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 殺了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 控制長安。 李淵深知形勢, 於是禪讓帝位,

成為太上皇。 李世民繼位, 即唐太宗。

唐太宗

唐太宗即位後, 從隋末農民戰爭中認識到群眾的力量, 吸取隋滅教訓, 非常重視老百姓的生活;同時, 留心吏治, 選賢任能, 知人善用, 從諫如流, 重用魏征等諍臣;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 厲行節約, 休養生息,

文教復興, 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 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並大力平定外患, 並尊重邊族風俗, 促進了民族關係的融合, 穩固邊疆, 太宗則被四方諸國尊為“天可汗”。 在其執政的貞觀年間(627-649年), 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 出現了一個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武功興盛的治世局面, 史稱“貞觀之治”。 這是唐朝的第一個治世, 同時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武周時期

武則天平定徐敬業的反叛後, 於690年廢唐睿宗, 即皇帝位, 改國號為周, 即武周, 定都洛陽(號稱神都), 降李旦為皇嗣, 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在武則天掌權與稱帝期間, 因其佞佛要求天下各州修建大雲寺而侵佔小農土地, 導致府兵制賴以生存的均田制遭受破壞;科舉制度進一步完善,

開創出殿試和武舉。 武則天打擊自北周以來的關隴集團, 大力提拔科舉出身的官員, 時稱“北門學士”, 很多是來自關東與江南的士人。 並且大力提拔人才, 如狄仁傑、張柬之、張仁願、姚崇等名臣將領。 文化藝術亦有所進步, 當時佛教大興, 武周時期的佛寺興建頻繁。

武則天

神龍元年(705年),敬琿和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擁立唐中宗復位,恢復了李唐社稷,李旦被立為相王。

開元盛世

睿宗復位後,其妹太平公主與太子李隆基發生權力之爭。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讓位于李隆基,是為唐玄宗。次年,唐玄宗將太平公主賜死,黨羽或殺或逐,結束政鬥,同年改元開元。

唐玄宗

各版開元疆域圖李隆基剷除政敵後,開始整頓武周以來的弊政,政治上提拔姚崇、宋璟、張嘉貞、張說、李元紘、杜邏、韓休、張九齡等賢臣為相,整飭腐敗的吏治 建立考察制度 ,精簡官僚隊伍裁減冗官 ,設採訪使發展節度使制度,導致地方權力增大;經濟上推崇節儉、抑制佛教,並恢復武周以來荒廢的義倉制度 ,又通過括戶等手段緩解土地兼併導致的逃戶問題 ;軍事上改府兵制為募兵制,並興複日益衰落的馬政 。對外收復了武周時期淪陷於契丹的遼西營州 ,及唐睿宗時期割讓給吐蕃的黃河九曲之地 ,並再次降服契丹、奚、室韋、靺鞨等民族 ,西域方面吞併大小勃律 且攻滅突騎施 ,塞北方面降服複國的後突厥 ,後又扶持回鶻剪滅後突厥 。

在唐玄宗勵精圖治的治理下,唐朝進入盛世 ,史稱“開元盛世” ,被認為是繼孝宣中興之後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二次鼎盛局面,首都長安城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過百萬的大城市。

安史之亂

安祿山掌握重兵,在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趁唐朝政治腐敗、軍事空虛之機和史思明發動叛亂,次年十二月叛軍攻入首都長安,史稱“安史之亂”。 唐玄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在靈武稱帝,是為唐肅宗,唐玄宗被遙尊為太上皇。安祿山則自稱大燕皇帝,年號聖武。經過8年時間這場叛亂才被平定。

安祿山

元和中興

唐憲宗以祖上聖明之君為榜樣,認真總結歷史經驗,比較注重發揮群臣的作用,敢於任用能臣為宰相,他在延英殿與宰相議事,都是很晚才退朝。唐憲宗在位15年間,政績諸多,在政治上有所改革,勤勉政事,君臣同心同德,從而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並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興氣象。使安史之亂後的唐朝一度獲得再次統一。長期以來,唐朝皇帝得到評價較高的有三人:唐太宗、唐玄宗、唐憲宗。

唐憲宗

日落西山

唐宣宗之後,唐懿宗與唐僖宗是著名的無能昏君,使唐朝一直走下坡路。 唐朝後期,戰爭不斷,經濟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爆發農民起義,唐朝經濟命脈的江南地區經過黃巢的打擊,唐朝統治名存實亡。

朱溫

天祐二年(905年),朱溫大肆貶逐朝官,並將三十餘位朝臣殺死于白馬驛,投屍于河,史稱白馬驛之禍。朱全忠本想等統一後再奪取帝位,但因征淮南失利,所以提早於907年逼迫唐哀帝禪讓 。天祐四年(907年),朱溫逼唐哀帝李柷禪位,改國號梁,是為梁太祖,改元開平,定都於開封。唐朝滅亡,立國共290年。

武則天

神龍元年(705年),敬琿和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擁立唐中宗復位,恢復了李唐社稷,李旦被立為相王。

開元盛世

睿宗復位後,其妹太平公主與太子李隆基發生權力之爭。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讓位于李隆基,是為唐玄宗。次年,唐玄宗將太平公主賜死,黨羽或殺或逐,結束政鬥,同年改元開元。

唐玄宗

各版開元疆域圖李隆基剷除政敵後,開始整頓武周以來的弊政,政治上提拔姚崇、宋璟、張嘉貞、張說、李元紘、杜邏、韓休、張九齡等賢臣為相,整飭腐敗的吏治 建立考察制度 ,精簡官僚隊伍裁減冗官 ,設採訪使發展節度使制度,導致地方權力增大;經濟上推崇節儉、抑制佛教,並恢復武周以來荒廢的義倉制度 ,又通過括戶等手段緩解土地兼併導致的逃戶問題 ;軍事上改府兵制為募兵制,並興複日益衰落的馬政 。對外收復了武周時期淪陷於契丹的遼西營州 ,及唐睿宗時期割讓給吐蕃的黃河九曲之地 ,並再次降服契丹、奚、室韋、靺鞨等民族 ,西域方面吞併大小勃律 且攻滅突騎施 ,塞北方面降服複國的後突厥 ,後又扶持回鶻剪滅後突厥 。

在唐玄宗勵精圖治的治理下,唐朝進入盛世 ,史稱“開元盛世” ,被認為是繼孝宣中興之後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二次鼎盛局面,首都長安城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過百萬的大城市。

安史之亂

安祿山掌握重兵,在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趁唐朝政治腐敗、軍事空虛之機和史思明發動叛亂,次年十二月叛軍攻入首都長安,史稱“安史之亂”。 唐玄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在靈武稱帝,是為唐肅宗,唐玄宗被遙尊為太上皇。安祿山則自稱大燕皇帝,年號聖武。經過8年時間這場叛亂才被平定。

安祿山

元和中興

唐憲宗以祖上聖明之君為榜樣,認真總結歷史經驗,比較注重發揮群臣的作用,敢於任用能臣為宰相,他在延英殿與宰相議事,都是很晚才退朝。唐憲宗在位15年間,政績諸多,在政治上有所改革,勤勉政事,君臣同心同德,從而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並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興氣象。使安史之亂後的唐朝一度獲得再次統一。長期以來,唐朝皇帝得到評價較高的有三人:唐太宗、唐玄宗、唐憲宗。

唐憲宗

日落西山

唐宣宗之後,唐懿宗與唐僖宗是著名的無能昏君,使唐朝一直走下坡路。 唐朝後期,戰爭不斷,經濟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爆發農民起義,唐朝經濟命脈的江南地區經過黃巢的打擊,唐朝統治名存實亡。

朱溫

天祐二年(905年),朱溫大肆貶逐朝官,並將三十餘位朝臣殺死于白馬驛,投屍于河,史稱白馬驛之禍。朱全忠本想等統一後再奪取帝位,但因征淮南失利,所以提早於907年逼迫唐哀帝禪讓 。天祐四年(907年),朱溫逼唐哀帝李柷禪位,改國號梁,是為梁太祖,改元開平,定都於開封。唐朝滅亡,立國共290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