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鹽亭映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水龍

項目級別

省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

代表性傳承人

劉世龍

藝術特色

耍水龍, 即舞水龍, 又叫“趕旱魃”, 旱魃是神話傳說中導致旱災的一種鬼怪, 遠古人民為了抗旱, 祈雨, 保豐收盼平安, 就始創了“耍水龍”的民俗活動。 據傳, 此種活動源于禹王治水之前, 自然界出現旱象的時期, 人們就認為是神話傳說中的鬼怪“旱魃”在作怪, 而唯有水龍能吐水而施甘露滋潤萬物, 由此而生感,

設想出“趕旱魃而除鬼怪, 舞水龍以求雨水”的民間集體文化藝術形象。 在創造、表演、發展的過程中, 自然地和古代傳統民俗音樂、舞蹈藝術相融合, 便逐漸形成了完整的“水龍舞”, 這種直接關係民生的道義性, 源於民眾的生活性, 原始性而構成的遠古民間藝術始終牢牢紮根在鄉民們的心中, 口教心授代代相承。

水龍由龍頭、龍眼、龍角、龍尾等九節組成, 全是用自然生長在野外的竹子和棕樹上生長的棕片, 棕絲製作。 “棕”和“竹”是水逝即幹的利水之物, 因此聰明的祖先們便選用“棕”和“竹”做水龍的原料。 其龍頭、龍角、龍鼻、龍口、龍牙、龍身的龍甲花紋是用棕片、棕絲、棕繩做成。

耍水龍的隊伍由數十人至數百人組成, 其中9人負責耍水龍, 1人扮“旱魃”, 樂器組7人, 隨行高唱“趕旱魃”的群眾若干人共同組合而成。 舞水龍的9人, 各自頭包天藍色頭巾, 額前系成烏雲結式, 身穿天藍色古便裝衣褲, 腰系天藍色絲帶, 腳穿火麻草鞋。 旱魃的伴演者身穿火紅色的背心衣和短褲、光頭、赤腳、臉上畫成神話中的惡鬼、紅眉、綠眼、血盆大口、嘴上帶棕絲做成的“炸”式鬍鬚。

耍水龍的音樂是由鑼、鼓、缽、哨呐合奏的“鬧山河、獅子搖拎、金銀鉤、上天梯、白玉台、半燈鼓”之類的古典曲牌。

耍水龍是大型的群體活動, 至始至終須要群眾緊密配合, 凡水龍要經過的地方的人們都要預先準備好裝滿水的水桶、水盆、水缸和噴水專用的竹水槍、潑水用的水瓢等工具,

當水龍趕著旱魃經過時, 便用裝有水的竹水槍和水瓢向著旱魃猛烈地噴水、潑水, 並和耍水龍隨行的人們共同高唱著“趕旱魃、趕旱魃、趕走旱魃把雨下……”的歌詞, 當耍水龍的隊伍, 按預定的路線行完之後, “旱魃”被水龍追逼而跳入水中, 其活動才告結束。

分佈區域

“水龍”主要分佈於縣域的茶亭、黑坪、石牛、來龍、安家、柏梓和全縣36個鄉鎮, 還流傳到梓潼、劍閣、江油、南部、三台、綿陽等縣。

2008年5月16日,耍水龍的代表性傳承人劉世龍懷著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祖國優秀文化的堅強信心,冒著5.12地震後的危險到龍潭文物保護區進行現場表演、錄影、攝影,完成了耍水龍的現場錄製工作。

鹽亭水龍是鹽亭地區唯一生存的民間活動品牌。2009年6月在成都第二屆世界非遺節上,接連放映七天,觀眾仍要求再看,並受到專家教授的一致好評,被列為省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

2008年5月16日,耍水龍的代表性傳承人劉世龍懷著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祖國優秀文化的堅強信心,冒著5.12地震後的危險到龍潭文物保護區進行現場表演、錄影、攝影,完成了耍水龍的現場錄製工作。

鹽亭水龍是鹽亭地區唯一生存的民間活動品牌。2009年6月在成都第二屆世界非遺節上,接連放映七天,觀眾仍要求再看,並受到專家教授的一致好評,被列為省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