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洋浦海事局開展國際船舶檢查

本報記者 杜文科 通訊員 施小雷 宣萍報導

《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從海南洋浦海事局獲悉, 根據港口國船舶安全監督檢查、國際海事勞工公約等相關海事公約, 洋浦海事局正式開啟了2018年度國際船舶的執法檢查。

1月4日, 洋浦海事局迎來了2018年首艘大型原油船“艾西娜”輪。 該輪為賴比瑞亞籍, 此次從埃及蘇伊士港共運載80304.27噸埃斯錫德爾原油和57347.482噸卡倫原油至海南煉化原油碼頭進行卸載作業。 洋浦海事局根據最新船舶選船檢查機制的規定對該輪進行了PSC檢查(港口國船舶安全監督檢查)。

為做好新年首艘原油船PSC檢查,

安檢人員登輪前並根據船舶水面上的外觀如噴塗狀況、腐蝕破損情況等評估船舶的養護標準;登輪後, 進一步檢查甲板上的消防和救生設備、防火控制圖等的存放及水密門的狀況;在向船長表明身份後詳細檢查船舶相關證書文書。 並對駕駛室航行設備, 貨控室監控設備及集控室相關裝置逐一進行檢查。 最終發現該船除壓載水管理計畫記錄表格簽字不規範外, 其餘條件均符合船舶安全航行、安全生產要求, 為海南2018石化航運業安全發展建立了良好的開端。

1月12日, 洋浦海事局海事執法人員在海南金海漿紙碼頭對一艘越南籍散貨船"HOANG TUAN 25"輪進行港口國監督檢查時, 發現該輪存在多項違反《國際海事勞工公約》的缺陷,

因而被洋浦海事局滯留責令整改。 該輪也成為海南首艘因違反《國際海事勞工公約》而被滯留的船舶。

在執法檢查過程中, 執法人員發現此艘越南籍船舶食品和飲用水供應未按時開展檢查, 在海上長期無陸地供給的情況下此項缺陷將嚴重影響船員的飲食安全;不僅如此, 該輪船舶安全委員會會議記錄缺失、海員的工作和休息時間未進行記錄, 甚至海員根本未簽訂就業協定, 已嚴重違反了《國際海事勞工公約》相關規定, 對船員的正當權益構成了損害風險, 此種不顧《公約》規定、缺乏安全意識的行為也將對海南轄區海域海上交通安全帶來巨大隱患。 鑒於此, 洋浦海事局已責令船方在開航前務必整改到位,

方可離港。

港口國船舶安全監督(PSC)是指每個國家都有主權對在其領土管轄區域內作業的外國船舶進行監督。 此外, 國際海事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在制定的一些國際海事公約中亦規定, 各國對到訪其港口的外國船舶進行監督檢查。 世界各地的港口國當局根據有關國際公約規定的標準, 對進入其港口的外國籍船舶實施的以船舶技術狀況、操作性要求、船舶配員以及船員的生活和工作條件為檢查內容的, 以確保船舶和人命財產安全、防止海洋污染為宗旨的一種監督與控制。

《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在第94屆國際勞工大會上獲高票通過, 其目的是為海員爭取更好的工作環境, 被稱作海員的“權利法案”, 並與SOLAS公約、STCW公約和MARPOL公約合稱國際海運業的“四大支柱”。

截至目前, 共有80個國際勞工組織成員國批准了《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 其中已經有71個國家正式生效。 中國於2015年8月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決定, 批准加入《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 並在2016年11月12日對中國正式生效。

洋浦海事局海事執法人員指出, 1月6日晚, 東海海域發生的嚴重輪船撞擊事故, 再次敲響了海上安全航行警鐘。 保障海上交通安全, 一方面離不開海事執法人員秉公執法、排除隱患, 另一方面更離不開船方、船員的安全意識、遵守《公約》意識。 保障海上安全需要多方的努力, 船員的生命健康更不是兒戲, 洋浦海事局將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和海上安保力度, 讓警鐘長鳴,

讓平安伴隨海南航運業健康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