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電動車極限里程測試 冬季開暖風究竟能跑多遠

2016年初買了電動車之後, 總有人問我“你這車充滿電能跑多遠”?我會根據行車電腦顯示的續航和實際里程, 給出一個大概估算出來的公里數,

然後也就是再說一下, 夏天開空調, 冬天鋰電池在本身活性降低和開暖風兩大“壓力”對續航影響很大。

此前這個話題到這就結束了, 直到前不久有人又追問了兩點:電動車電量低的狀態下是不是消耗得變快?低溫時會不會跟手機一樣直接“OVER”?一直規劃出行、避免“續航焦慮症”的我,

從來沒有把續航壓榨到極限。 但凡事都有萬一, 而且“續航危機”出現的機率還不算小, 於是借這次新能源車型系列大選題, 我們實際測試了一把“究竟能跑多遠”。

此次極限續航測試, 我們選擇的是北汽新能源EC200、江淮iEV7S以及騰勢EV400。 這三款車型算得上不同級別、動力以及續航里程的代表。 測試環境就是北京的一般道路、快速路以及高速公路, 室外氣溫在-3度-6度區間。

在圖文內容之前, 先來一段“戲說”此次測試過程的視頻讓大家先睹為快。

視頻正在載入中...

北汽新能源EC200:個頭小、吃的也少

從關乎續航的產品參數來看, EC200可以用“個頭小、吃的少”來概括, 即電池儲備少、消耗也少。 首先, 這款車容量為20kWh的三元鋰電池組儲備著實不算大, 但本身3675x1630x1518mm的微型車身材, 即便加上動力電池的整車自重也才剛過1噸。

其次, EC200最大功率36kW的電動機犧牲了動力性能的上限, 以在 500米的直道上未能加速到100km/h的表現, 換取了較低的電耗水準, 在全程開啟暖風的情況下, 平均電耗仍能保持在15kWh/100km以下。 在筆者看來, EC200的這種表現可以說是一個“顧此失彼”的偏科生。

整個測試過程, 由於使用380V高壓快充的電量比較虛, 所以80%以上的消耗反而更快, 在低溫加熱系統開始發揮功效後, 行駛過程中的續航里程表化較為線性, 低電量狀態下, 提示充電留出了一定的餘量, 而且也沒有出現消耗加快, 以及毫無預兆直接斷電的情況。

關於“究竟能跑多遠”:EC200充滿電的表顯續航為196km,全程暖風保持1擋風量;最後1格電耗盡後,車輛還能繼續開,只不過最高車速被限制在了40km/h,之後的動力輸出越來越低。最終無法繼續行駛的里程表定格在了141.2km。

江淮iEV7S:增容增重、表現中規中矩

從江淮iEV6S到iEV7S,拋開消費者不太關心的命名及市場調整,這款車產品實力確實是帶來了可觀的改變。首先,三元鋰電池組能量密度增加,容量從33kWh增至39kWh,雖然這6kWh的變化也讓整車自重多出了150kg,但加速的成績反而有小幅的提升。其次,電控系統的優化,最直觀的改變是充電速度,之前iEV6S冬季用380V快充,充電電流根本超不過30A。

如果說EC200是側重成本和續航的“偏科生”,那麼iEV7S就是各方面均衡的“中等生”。從價格到此次的測試資料,再到電耗和續航的表現,無論從哪個維度來看,它都沒有一下被人記住的亮點,也沒有明顯的短板。同樣全程開啟暖風的情況下,iEV7S的平均電耗屬於同級別車型的主流水準。

冬季開啟暖風,電動車主流電控系統評估續航的方式分兩種:一是隨著行駛里程變化,資料快速、甚至是不規則的掉落;二是預估出暖風的耗電量,直接在行車電腦上扣除一定的公里數。江淮iEV7S屬於第二種,扣除暖風消耗之後的里程掉落還算線性,此次測試過程中的電耗表現中規中矩。

實際測試中,電量剩餘到達10%這個節點,行車電腦開始提示充電,並且不再顯示續航里程,此後會限制動力輸出。不過與EC200逐漸限制最高車速不同,江淮iEV7S的動力變化略顯生硬,剛開始限制車速還是循序漸進的,之後會直接降到10km/h,瞬間又會到3km/h。

視頻正在載入中...

關於“究竟能跑多遠”:江淮iEV7S充滿電錶顯續航為298km,全程暖風保持25度1擋風量,行駛186.5km的時候其實還能繼續前行,但由於動力限制過大,實在是上不去充電站門口的小坡了,已經算是壓榨到了這款車的極限。

騰勢400:“家大業大”、低電量續航也大

剛拿到2017款騰勢400的時候,我同事給出了“家大業大”的評價,這也正好與EC200相反,本身儲備大、消耗也大。本來磷酸鐵鋰電池相比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上就存在先天劣勢,騰勢62kWh的電池容量帶來了高達2160kg的自重,這使得行駛驅動力所需的消耗也相當的大。在此次測試中,騰勢的電耗和續航都是所有純電動車裡最高的。

也正是因為“家大業大”,再加上高成本的投入,呈現在大家面前的騰勢,無論是續航、充電、動力、空間等客觀的表現,還是整車質感以及行駛回饋等主觀感受,考量產品硬實力的各個維度全都可圈可點。算上價格因素,可以說是很好的詮釋了“一分錢一分貨”這句老話。

實際的測試過程,可以用我同事之前的騰勢單車測試文章標題“消除你對續航的焦慮”來概括。其電控系統對於續航的評估分為兩種邏輯:電量3格是分水嶺,3格以上就是常規的計算邏輯,表顯續航里程的掉落比較線性;電量降到3格提示充電之時的續航顯示30km,之後又開了超過50km才把電量全部耗完。

視頻正在載入中...

關於“究竟能跑多遠”:騰勢充滿電的表顯續航為357km,全程暖風保持25度1擋風量,電量3格以下的動力輸出、最高車速限制,對於正常行駛的影響不大。而正是因為騰勢的行駛狀態一直不錯,所以最終行駛254.7km電量耗幹的時候,車輛離充電樁超過了2km,於是就有了開篇第一張圖的“壯漢推車”。

總結

首先,測試之前我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想看看這三款車“究竟能跑多遠”, 在獲取答案的過程中又得到了更多的資訊。首先,早期的電動車確實跟手機一樣,有低溫、電量低狀態下直接拋錨的情況,這也是有人提出疑問,而我不敢下定論的原因,但這次測試的三款車型全都經受住了考驗,電量都是一點一點耗幹的,而且續航掉落幅度也都比較線性。

其次,選擇車型時也是很單純參照續航“最大200km”、“最大300km”、“最大400km”,以及價格等客觀條件各挑了一款。巧的是這三款車在決定充電和續航最關鍵的電控系統方面,對於續航評估以及控制策略也是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很好的展現出了對得起價格的表現。

易車網新能源大選題內容推送正在進行時,此前已發佈的文章敬請點擊下表。

喜歡新能源車型的朋友,下週一請繼續關注易車評測中心為您帶來的比亞迪宋DM以及每款車型的核心亮點匯總。

關於“究竟能跑多遠”:EC200充滿電的表顯續航為196km,全程暖風保持1擋風量;最後1格電耗盡後,車輛還能繼續開,只不過最高車速被限制在了40km/h,之後的動力輸出越來越低。最終無法繼續行駛的里程表定格在了141.2km。

江淮iEV7S:增容增重、表現中規中矩

從江淮iEV6S到iEV7S,拋開消費者不太關心的命名及市場調整,這款車產品實力確實是帶來了可觀的改變。首先,三元鋰電池組能量密度增加,容量從33kWh增至39kWh,雖然這6kWh的變化也讓整車自重多出了150kg,但加速的成績反而有小幅的提升。其次,電控系統的優化,最直觀的改變是充電速度,之前iEV6S冬季用380V快充,充電電流根本超不過30A。

如果說EC200是側重成本和續航的“偏科生”,那麼iEV7S就是各方面均衡的“中等生”。從價格到此次的測試資料,再到電耗和續航的表現,無論從哪個維度來看,它都沒有一下被人記住的亮點,也沒有明顯的短板。同樣全程開啟暖風的情況下,iEV7S的平均電耗屬於同級別車型的主流水準。

冬季開啟暖風,電動車主流電控系統評估續航的方式分兩種:一是隨著行駛里程變化,資料快速、甚至是不規則的掉落;二是預估出暖風的耗電量,直接在行車電腦上扣除一定的公里數。江淮iEV7S屬於第二種,扣除暖風消耗之後的里程掉落還算線性,此次測試過程中的電耗表現中規中矩。

實際測試中,電量剩餘到達10%這個節點,行車電腦開始提示充電,並且不再顯示續航里程,此後會限制動力輸出。不過與EC200逐漸限制最高車速不同,江淮iEV7S的動力變化略顯生硬,剛開始限制車速還是循序漸進的,之後會直接降到10km/h,瞬間又會到3km/h。

視頻正在載入中...

關於“究竟能跑多遠”:江淮iEV7S充滿電錶顯續航為298km,全程暖風保持25度1擋風量,行駛186.5km的時候其實還能繼續前行,但由於動力限制過大,實在是上不去充電站門口的小坡了,已經算是壓榨到了這款車的極限。

騰勢400:“家大業大”、低電量續航也大

剛拿到2017款騰勢400的時候,我同事給出了“家大業大”的評價,這也正好與EC200相反,本身儲備大、消耗也大。本來磷酸鐵鋰電池相比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上就存在先天劣勢,騰勢62kWh的電池容量帶來了高達2160kg的自重,這使得行駛驅動力所需的消耗也相當的大。在此次測試中,騰勢的電耗和續航都是所有純電動車裡最高的。

也正是因為“家大業大”,再加上高成本的投入,呈現在大家面前的騰勢,無論是續航、充電、動力、空間等客觀的表現,還是整車質感以及行駛回饋等主觀感受,考量產品硬實力的各個維度全都可圈可點。算上價格因素,可以說是很好的詮釋了“一分錢一分貨”這句老話。

實際的測試過程,可以用我同事之前的騰勢單車測試文章標題“消除你對續航的焦慮”來概括。其電控系統對於續航的評估分為兩種邏輯:電量3格是分水嶺,3格以上就是常規的計算邏輯,表顯續航里程的掉落比較線性;電量降到3格提示充電之時的續航顯示30km,之後又開了超過50km才把電量全部耗完。

視頻正在載入中...

關於“究竟能跑多遠”:騰勢充滿電的表顯續航為357km,全程暖風保持25度1擋風量,電量3格以下的動力輸出、最高車速限制,對於正常行駛的影響不大。而正是因為騰勢的行駛狀態一直不錯,所以最終行駛254.7km電量耗幹的時候,車輛離充電樁超過了2km,於是就有了開篇第一張圖的“壯漢推車”。

總結

首先,測試之前我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想看看這三款車“究竟能跑多遠”, 在獲取答案的過程中又得到了更多的資訊。首先,早期的電動車確實跟手機一樣,有低溫、電量低狀態下直接拋錨的情況,這也是有人提出疑問,而我不敢下定論的原因,但這次測試的三款車型全都經受住了考驗,電量都是一點一點耗幹的,而且續航掉落幅度也都比較線性。

其次,選擇車型時也是很單純參照續航“最大200km”、“最大300km”、“最大400km”,以及價格等客觀條件各挑了一款。巧的是這三款車在決定充電和續航最關鍵的電控系統方面,對於續航評估以及控制策略也是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很好的展現出了對得起價格的表現。

易車網新能源大選題內容推送正在進行時,此前已發佈的文章敬請點擊下表。

喜歡新能源車型的朋友,下週一請繼續關注易車評測中心為您帶來的比亞迪宋DM以及每款車型的核心亮點匯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