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收入有限,如何防範家庭財務風險?

說到“家庭財務風險”, 很多人會不以為然, 在大家看來“財務風險”應該和“企業”搭配, 而不是“家庭”。

在大家心中, 家庭最大的風險是沒錢,

最大的困難也是沒錢, 所以只要努力賺錢養家就行。

但家庭作為一個最小的經濟體, 始終會涉及到“現金流”的問題。 收入有限, 支出較多, 現金流就不會那麼寬裕。

那我們如何打理好家庭財務, 防範財務危機呢?

你可以這樣子做!

首先, 家庭需求會涉及到這幾方面:房、車、教育資金、醫療資金、養老、日常開支、娛樂需求......

若某一需求的資金要求過大, 到了難以承受的地步時, 就容易讓現金流中斷, 從而出現財務危機。

還記得《月薪三萬, 還是撐不起孩子一個暑假》這個新聞嗎?

當企業高管的媽媽, 月薪三萬出頭, 家裡大頭支出由老公負責, 可孩子一放暑假, 她就連新衣服都捨不得下手......

因為孩子要過暑假呀!

去一趟美國遊學, 10天20000元;

平時在家請阿姨照顧, 5000元;

每週兩節鋼琴課, 2000元;

游泳班, 2000元;

英語、奧數、作文3科培訓班6000元;

合計:35000元!

這種“燒錢式”教育, 背後需要龐大又穩定的財富支撐, 而重大疾病、工作情況、以及投資的不確定都會影響到家庭財務的穩定。

所以, 第一步要有保障。

一般來說, 家庭的財務保障會通過儲蓄應急資金和配置保險來實現。

應急資金一般是3~6個月的月支出, 能在家庭發生突發狀況時, 迅速變現, 不帶來價值損失。 從而降低因無法及時應對困難而出現財務風險的可能性。

這筆資金, 可以放入流動性較好、安全穩定的理財產品中, 比如貨幣基金。

高昂的醫療費、後期的康復費、以及收入急劇減少也會導致家庭財務危機。 因此, 在人身風險中, 最關鍵的是家庭經濟支柱的身故和家庭成員的重大疾病。

而配置保險有以下兩種原則:

最先配置重疾險, 並儘量在30歲前配置, 以此避免低保障高價格。

家庭經濟支柱優先保障定期壽險, 在35歲之前儘早投保。

其次, 要穩定投資。

投資的不確定性既能成為家庭財務的風險項,

也能成為保障項。

雖投資有風險, 過程中有虧有賺, 但只要在保證本金的情況下, 結合家庭資產狀況、資金需求等因素做合理的資產配置, 就能避免過多損失。

做資產配置時, 要組合投資, 風險分散, 最好多配置一些長期、穩健的固定收益產品。

可以以貨幣基金、銀行理財、權益類基金、互聯網固收(P2P)為首, 建議配置比例為15%貨基+10%銀行理財+35%權益類基金+40%互聯網固收。

至於家庭投資比例(家庭淨投資資產÷家庭淨資產)一般大於50%比較合理。

接著, 要減少消費。

在收入有限的情況下, 當支出過多, 就意味著家庭經濟壓力過大, 而消費無度會造成家庭財務危機。

所以, 有意識地控制支出是極其重要的。

我們可以通過預算、強制儲蓄等方法來操作。 一般情況下, 家庭的消費支出占收入的40%~70%比較合理。

在普通家庭中, 低於40%意味著開支較少, 此時的生活品質會被降低;而超過70%, 又不利於積累財富。

最後, 要控制負債比例。

負債不完全是壞事, 但是比例一定要控制好。

每月償還的債務最好不超過收入的35%, 如果一半以上的收入都被你拿去養房、養車了,那真的是半輩子都在為房子打工。

而且負債越多,家庭面臨的財務危機就會越大。

我們只能通過減少消費縮衣節食或增加收入來解決問題,而這兩個辦法,不論哪個都很!難!!

———

總而言之,建立起風險意識,才是防範風險的第一步。

想穩妥,那就不要掉以輕心。

如果一半以上的收入都被你拿去養房、養車了,那真的是半輩子都在為房子打工。

而且負債越多,家庭面臨的財務危機就會越大。

我們只能通過減少消費縮衣節食或增加收入來解決問題,而這兩個辦法,不論哪個都很!難!!

———

總而言之,建立起風險意識,才是防範風險的第一步。

想穩妥,那就不要掉以輕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