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五代名畫賞析——十六羅漢圖·諾距羅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又一個分裂割據時期, 這時期的繪畫因各方政權的統治者力仿唐王朝的文化制度而獲得了生長的土壤。 五代的山水畫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改變了空勾無皴的初級程式, 並且有了皴染完備的山水派系。 五代時期, 花鳥畫從人物山水中脫離出來, 成為獨立的畫科。 山水、人物、花鳥等各類畫科, 均得到了極大發展。 這時期的繪畫作品題材廣泛, 名家輩出, 成就卓越, 對後代影響很大。 山水畫發展了唐代的水墨一格, 出現了荊浩開創的北方山水畫派以及以董源為代表的江南山水畫派。

花鳥也大有發展, 著名畫家有董源、巨然、趙幹、周文矩、顧閎中等。 在選材和技法方面, 人物畫的傳神寫照能力有所提高, 水墨大寫意畫法開始出現。 五代繪畫的發展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演化過程, 它為兩宋繪畫的全面成熟起到至關重要的鋪墊作用。

十六羅漢圖·諾距羅 五代·貫休 絹本設色 縱129.1 X橫66.7釐米 (日)髙台寺藏

貫休(832-912),俗姓薑, 字德隱, 婺州蘭溪(今浙 江蘭溪)人, 早年出家, 號禪月大師。 擅書法, 工詩、畫。 畫中羅漢鷹目高鼻、雙手合十, 有威猛之氣。 人物頭、手的骨骼造型誇張, 以墨色染出凹凸, 具有立體感。 體現出 作者追求造型奇詭誇張的藝術風格, 帶有明顯的特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