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藍思轉債首日破發,可轉債淪為了虧錢利器?

可轉債

曾經被認為無風險套利方式的可轉債, 如今的賺錢效應卻大不如前, 且遠遠遜色於市場預期。 實際上, 繼可轉債採取信用申購以來,

可轉債首日破發的現象還是頻繁發生, 而在近期上市的亞太轉債以及藍思轉債, 也最終離不開首日破發的風險。

實際上, 對於投資者而言,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 往往具有兩種比較容易操作的無風險套利策略。 其中, 一種屬於新股申購策略, 但鑒於市值配售的原則, 投資者則需要滿足一定的持股市值, 方可獲得相應的打新權利, 且在取消預繳款申購機制模式下, 新股中簽率卻大大降低, 但卻並未影響到新股上市爆炒的機會;至於另外一種, 則是可轉債的信用申購, 而這也曾經被市場認為是一種較好的無風險套利策略。 不過, 隨著越來越多可轉債加入到首日破發的浪潮之中, 可轉債也不再是無風險套利的有效方式。

但, 對於可轉債而言, 我們也不能一棒子打死, 而就在近期上市的寧行轉債, 首日上市也錄得了較好的漲幅, 中簽投資者均有所獲利。 然而, 對於首日破發現象的頻繁發生, 在投資者申購可轉債時, 卻需要多加警惕。

對於最近一段時期發行的可轉債, 往往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徵, 其中就包括了中簽率大幅提升、投資者棄購額度加大以及承銷商包銷壓力加重等。

以剛剛完成上市的藍思轉債為例, 在其發行48億元的藍思轉債中, 棄購散戶就多達20萬, 而對於承銷商來說, 也無奈進行了包銷。 然而, 當藍思轉債出現首日破發之際, 實際上承銷商承受的包銷風險更為明顯, 而對應的投資風險也是普通散戶的幾何倍數。

但, 從亞太轉債到藍思轉債的首日破發現象分析, 投資者在申購可轉債時, 確實需要多加思考, 否則無風險套利就會淪為虧錢的利器。

在實際操作中, 對於發行可轉債的上市公司質地以及控股股東的認購態度, 顯得比較重要。 一般而言, 對於質地優良的上市公司, 其發行的可轉債存在首日破發的概率不高, 而對於部分股息分紅穩定, 且所屬行業具有稀缺性等優勢, 則可轉債上市後的表現, 還是可以值得期待的。 至於控股股東的認購態度, 往往影響到可轉債上市後的表現, 而對於控股股東而言, 自身也不願意主動認購, 那麼也從一定程度上並不看好可轉債上市後的預期表現,

除此以外, 對於可轉債上市前後的正股表現,

會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可轉債上市後的走勢。 不過, 對於可轉債的套利, 或許潛在的投資利潤空間並不會太顯著, 而投資者利用可轉債套利的風險還是需要加以注意的。

事實上, 在再融資新政出爐之後, 就給予了優先股、可轉債等管道的發展釋放出不少的空間。 受此影響, 上市公司採取定增的行為有所降低, 取而代之的, 則是配股、發行優先股以及發行可轉債等方式。 其中, 上市公司發行可轉債的頻率更為顯著, 而鑒於上市公司發行可轉債的准入門檻約束, 實際上可以有條件發行可轉債的上市公司, 其質地一般不會發生太大的風險問題。

然而, 正如股票市場一樣, 一旦市場容量膨脹擴張速度過快,

那麼將會起到加速分流存量資金的影響。 對於可轉債市場而言, 實際上也存在這樣的問題, 而當上市公司發行可轉債的意願迅猛提升, 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發行力度時, 往往會對整個市場的賺錢效應構成沉重的衝擊影響, 而近期可轉債首日破發現象頻繁上演, 實際上也是對持續高擴容的直接體現。

面對首日破發現象的增多, 可轉債已經不完全是無風險套利的品種, 而對於不同的可轉債, 或許會存在不一樣的上市後表現, 而對投資者來說, 申購可轉債前確實需要做好充分的功課, 至於是否頂格申購, 則取決於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對某只可轉債的投資價值判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