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三大數據,一大隱憂!

昨天出爐了一些列經濟與金融資料, 其中三大資料備受關注, 包括2017年GDP資料, 工業資料以及結售匯資料。

第一組資料:

2017年我國GDP總量為827122億元,

首次登上80萬億元的門檻;GDP同比增長6.9%, 增速較2016年提高0.2個百分點。 這是自2010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首次加速。

這個成績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比去年的預期資料要好很多。 因為從2016年10月份開始, 政府對地產業進行了嚴厲調控, 同時為了加強防範金融風險, 又進一步限制了地方政府借債投資的能力, 所以之前市場普遍預計固定資產投資下滑, 2017年的經濟增速也會放緩的。 但最終的結果還是讓人驚訝, 從貢獻角度來講兩大因素起到關鍵作用:

一是進出口數據強勁!由於發達經濟體經濟復蘇明顯帶動了全球貿易增長, 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受益匪淺。 資料顯示, 去年中國出口153318億元, 增長10.8%;進口124603億元, 增長18.7%。 進出口相抵後順差高達28716億元。

二是雖然地產業處於持續調控, 但是三四線城市的樓市表現強勁, 2017年12月末, 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58923萬平方米, 比上年末下降15.3%。 這其中做出主要貢獻的就是三四線樓市。

所以這兩大因素導致2017年年初的悲觀預期破產, 之前世界銀行對中國2017年經濟增長速度從10月預估的6.7%上調到6.8%, 並認為2017是中國經濟成功的一年。 當然, 從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角度來說, 應該理性看到GDP高增速, 其中新興成長產業貢獻度有待提高, 房地產業的貢獻比重依舊不小。

第二組數據:

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2016年實際增長6.6%, 增速比上年加快0.6個百分點。 這裡再次說到增幅靠前的還是新興產業, 其中, 高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3.4%和11.3%,

專用設備、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的增速都保持了10%以上的快速增長, 消費品製造業的增速也有所回升。

中金公司發佈的一份研報認為, 工業企業盈利復蘇和現金流改善的趨勢仍在, 而利潤增長或將更多從上游行業擴大至中下遊行業。

第三組資料:

1月18日公佈的資料顯示, 2017年銀行結售匯逆差為1116億美元, 相比2016年大幅度下降67%。 表明個人和企業持有外匯意願減弱, 年初人民幣單邊貶值的市場預期已徹底消除。

整體看, 2017年的經濟資料是令人驚喜的, 這也為近期市場的指數行情提供了依據。 而“利好兌現是成利空”的觀點就是我們今天所指的“隱憂”, 當重要資料出爐後, 指數行情是否會利好兌現呢?更令投資者難以抉擇的是,

前期手持非權重藍籌品種的投資者接下來將要面對的局面是“雪上加霜”還是“守得雲開”呢?我們一起來思考答案, 歡迎朋友們留言交流!

當下的指數行情實際上是對持有非權重藍籌投資者的定力考驗, 指數漲, 大多數股不漲, 指數調, 大對數股會跟調。 所以這裡咱們又要談到倉位問題, 如果倉位不重, 並且手持的是有業績支撐的成長品種, 那麼這裡應對方式相對容易, 我的觀點是價值投資者在調整過程中加大對新興產業的關注, 倉位一定要控制好!!!但如果倉位很重將是對持股意志和信心進行考驗!總的來說, 調整還未結束, 風格切換也未到來, 當下策略, 控好倉位, 選好品種就是勝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