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民國往事」張兆和:此生相遇沈從文,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她是蘇州樂益女子中學校長張冀牗的三小姐。

她是公認的中國公學校花, 簡稱黑玫瑰。

沈從文用幾百封的情書、4年的堅持追求她, 最終如願抱得美人歸。

她把一封封求愛信用“青蛙1號”、“青蛙2號”……封存起來, 沈從文的編號是“青蛙13號”。

青蛙13號, 這是一個非常不吉利的數字。

事實上, 她和沈從文的這段婚姻, 就如同這個數字一樣, 真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她, 就是沈從文的妻子—張兆和。

他們

1

張兆和, 生於1910年9月, 家世顯赫。

——曾祖父張樹聲歷任兩廣總督和代理直隸總督。 兩廣總督從1879年幹到1882年, 這個位置有多厲害, 隨便說幾個大家熟悉的牛人:林則徐幹過、張之洞幹過、李鴻章也幹過。

——父親張冀牗獨資創辦了樂益女中, 這是一所專為蘇州女孩所辦的女子學校, 是蘇州的紅色搖籃。

——在合肥老家, 張家有萬頃良田, 光是收租就能收十萬擔, 富得流油。

很有遠見的兆和老爸, 幹了一件大事。

他認為久居合肥自己的子女會沾染世家子弟奢華的壞習慣, 決定搬遷。

最後決定搬遷到上海、後來又決定搬遷到蘇州, 從此在蘇州古城定居, 成為蘇州名門。

以後將證明這是一個無比正確的決定。

2

文學家葉聖陶說: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 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

張兆和同學18歲, 在中國公學英語系讀書, 而沈從文因胡適邀請從湘西調到國文系, 任職教授。

一個是黑玫瑰, 學生。

一個是文字大咖, 教授。

這兩個身份只能在課堂上遇見, 事實上, 他們的課堂遇見是一個很尷尬的情況。

1929年9月, 沈從文第一次登臺, 因為名氣太大, 教室黑壓壓的一片, 沈老師直接懵掉了。

他懵掉了10分鐘, 呆在哪裡, 教室裡鴉雀無聲, 終於憋出一句話,

你們來這麼多人, 我要哭了。

張兆和就在下面, 那時她不知以後會發生什麼, 依舊經常去旁聽沈從文老師的課程。

名氣太大了。

2

張兆和繼續收到同學的一封封的求愛信, 一封封封存編號, 直到她接到這個首次上課結巴的沈教授的求愛信。

她真的也懵逼了。 這是什麼情況?

她給這封求愛信編號為青蛙13號, 還是覺得這個名字太文雅。

這封信改名為癩蛤蟆13號。 意思明白的不能再明白了。

你名氣再大, 你文采再好, 你崗位再高, 本姑娘真的看不上。

這一年, 沈從文27歲, 張兆和18歲。

這段歷史資料反反復複就是這些內容, 而我始終想不明白, 這事情發生的好像太突兀了。

方式手段並不重要, 重要的目的?一見鍾情要在一起?還是有其他想法。

翻看很多這樣的歷史, 始終找不到答案。

請教了一個朋友, 他說了三個理由:

一是那時流行師生戀, 老師找漂亮女學生結婚。

二是胡適在其中起到媒婆忽悠的作用, 蔡元培是張兆和爸爸的好朋友, 這層關係在他們看來非常重要。

三是文人可能就是這樣的精神錯亂, 說愛就愛, 勇敢直接。

似乎很有道理, 我找不到反駁的話語。

3

我們的沈教授做事方式讓人驚詫萬分。

1929年12月開始, 半年的時間內, 給張兆和寫了幾百封情書(無法求證具體數量級)。

張兆和的態度, 有點糾結和反感, 我是學生, 你是老師, 太孟浪了。

老師不像個老師, 我學生得有個學生的樣子。

一封都沒有回, 能躲則躲, 這耍流氓的行為沒有停止的跡象。

她為了讓沈從文死心,

跑到校長胡適那裡告狀, 我沒有辦法逃避, 沈從文的上級總要管管吧。

這孩子太天真了。 沈從文是胡適挖來的, 這關係不是一般的, 況且這事也有胡適在其中趟的水。

胡適說:他頑固地愛你。

張兆和果斷回答:我頑固地不愛他。

胡適又神補了一句話, 張兆和氣的跑了。

胡適說, 沈老師沒有結婚, 他的追求是正當的, 你同意不同意當然是你的自由。

4

張兆和跑了後, 特別生氣。

怎麼遇見這樣屁股坐歪的校長呢?

如果她知道胡適在他走後與沈從文寫的信內容, 她一定不會這樣想的。

胡適給沈從文寫信:

這個女子不能瞭解你, 更不能瞭解你的愛, 你錯用情了……愛情不過是人生的一件事, 那些說愛情是人生唯一的事, 乃是妄人之言。 我們要經得起成功,更要經得起失敗。你千萬不要掙扎,不要讓一個小女子誇口說,她曾碎了沈從文的心……

胡適老司機看得清、看得明。

他認為,這姑娘不是沈從文的菜,強扭的瓜不甜,沈從文的苦苦追求只是“用錯情了”。

沈從文不甘心,他根本聽不進去,繼續強攻,他相信頑石也會化掉,他真的相信。

他繼續展開情書攻勢,你張兆和不回信,沒關係,我寫就是行了,我默認你看了。

後來沈從文去了青島,情書依然源源不斷地寄給張兆和。

就這樣,堅持了四年之久。

這是一封情書

5

這四年裡,張兆和幾乎每日收到讀到沈從文的信。

信收到張兆和都懷疑自己了,到底何時開始拆開他的信,何時開始嘗試去瞭解沈從文?

到底什麼讓沈從文四年如一日的堅持?

張兆和,知道這樣的堅持把自己融化了。她不知道的事,女人的好奇心或能改變很多事情。

比如,這個好奇心讓自己開始研究沈從文,開始發現這個男的不是那麼討厭。

6

1932年,沈從文前往蘇州看望張兆和,得到張家的初步認可。

很快他向張家提親,張父也是個愛才之人,什麼門當戶對的事對他都不是事,於是,答應了這門親事。

只是他們可能不知道,這兩個差異太大的兩個實體走到一起,該會出現什麼樣的化學反應呢?

1933年9月9日,沈從文正式與張兆和結婚。

這一年,沈從文32歲,張兆和23歲。

沈從文拒絕了老丈人的資助,沒有正規儀式,新房寒磣,不像個結婚。

唯一可記錄的只有梁思成、林徽因夫婦送的錦緞百子圖罩單,增添少許喜氣。

7

抱得美人歸的沈從文,終於可長期呆在一起,但是張兆和不願意和他團聚。

沈從文不明白,明明她可以有很多機會陪伴在他的身邊,做個好妻子,事實上她沒有這樣做、沒有這樣想。

沈從文不明白,自己是別人崇拜的文豪,怎麼會在她心目中稀鬆平常?

沈從文不明白,自己寫的文章,受到別人的歡迎,自己的妻子怎麼都不愛看,還挑三揀四,動輒就修改,指出這樣和那樣的問題,沈從文壓力很大。

沈從文不明白,沈從文得了抑鬱症後去了清華園療養兩個月,自己的妻子為何沒有去陪她,也沒有去探望她。

沈從文不明白,一個如女神一般的女子為什麼在結婚後斤斤計較生活和金錢,成為一個充滿憤懣的家庭婦女。

沈從文不明白,張兆和在她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卻選擇了和沈從文分居,並未安慰和鼓勵沈從文,而且每晚去張兆和那裡吃飯,大部分時間他們的晚飯都是冰冷的豆腐、饅頭。

8

她也有很多不理解。

她不理解,窮的叮噹響的丈夫為什麼拒絕自己娘家的嫁妝和資助,他們根本就沒有過上體面生活。

她不理解,自己家的丈夫,手邊沒有錢還向外借,完全是“打腫臉充胖子,不是紳士而冒充紳士”的二傻行為,自己帶著兩個孩子,生活困難,他還幫不上什麼忙。

她不理解,家裡經濟不咋的,他卻喜歡收藏一些文玩古董,而這些在張兆和眼中這些都是不必要的消費,她說,能夠活下去已是造化。

這一家子

9

有人要說下沈從文出軌的事,無法求證。

沈從文的出軌物件是高青子,出軌地點是熊希齡家裡,高青子是熊希齡的家庭教師。

在得不到張兆和的關心的情況下,兩個文青熾熱見面。

據說,這是沈從文告訴林徽因的。

林徽因與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的夫人費慰梅之間的英文書信中提了這事。

張兆和知道這事後跑回娘家,之後夫妻倆之間一直有一些隔閡。

再聲明一次,此事未做求證,自行判斷。

10

解放戰爭後期,沈從文成了被批判為“奴才主義者”,飽受羞辱。

在極度的困惑與恐懼之中,沈從文患上了憂鬱症,沈從文選擇了自殺,自殺未遂。

建國後的歷次運動之中,沈從文受盡折磨,張兆和說他不肯虛心接受社會主義的思想改造。

1969年這一年,沈從文69歲,即將被下放,臨行前,他從口袋裡掏出一封皺巴巴的信,對二姐允和哭著說:這是三姐給我的第一封信……

1985年這一年,女記者採訪沈從文,聽說他在文革中,被命令打掃女廁所,擁住他肩說:沈老,您真是受苦受委屈了!83歲的老人當下抱著那只胳膊,嚎啕大哭起來。

1988年,86歲的沈從文終於走到人生的盡頭,不再用哭訴、不再用糾結她是否愛他、在乎他了。

沈老先生

11

沈從文去世後,張兆和致力於整理出版他的遺作。

1995年,在出版圖書中說了她的感受:

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後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在。過去不知道的,現在知道了;過去不明白的,現在明白了。

2003年,93歲的老人已叫不出那個廝守55年的男人、那個寫了幾百封信的男人、那個娶了自己爭吵一輩子的男人。

他們指著“他”的肖像問病床上的她。

“認識嗎?”

“好像見過。”

又說,“我肯定認識。”

但她已說不出“他”的名字。

一個月以後,她闔然長逝。

那一年是她的先生沈從文的百年誕辰紀念。

12

斯人已去,再說也是無益。

想起胡適的那封信:這個女子不能瞭解你,更不能瞭解你的愛,你錯用情了。

這是對沈從文說的。

我始終相信,婚姻是兩個人的磨合,要愛一個愛你的人,或是正道。

我們要經得起成功,更要經得起失敗。你千萬不要掙扎,不要讓一個小女子誇口說,她曾碎了沈從文的心……

胡適老司機看得清、看得明。

他認為,這姑娘不是沈從文的菜,強扭的瓜不甜,沈從文的苦苦追求只是“用錯情了”。

沈從文不甘心,他根本聽不進去,繼續強攻,他相信頑石也會化掉,他真的相信。

他繼續展開情書攻勢,你張兆和不回信,沒關係,我寫就是行了,我默認你看了。

後來沈從文去了青島,情書依然源源不斷地寄給張兆和。

就這樣,堅持了四年之久。

這是一封情書

5

這四年裡,張兆和幾乎每日收到讀到沈從文的信。

信收到張兆和都懷疑自己了,到底何時開始拆開他的信,何時開始嘗試去瞭解沈從文?

到底什麼讓沈從文四年如一日的堅持?

張兆和,知道這樣的堅持把自己融化了。她不知道的事,女人的好奇心或能改變很多事情。

比如,這個好奇心讓自己開始研究沈從文,開始發現這個男的不是那麼討厭。

6

1932年,沈從文前往蘇州看望張兆和,得到張家的初步認可。

很快他向張家提親,張父也是個愛才之人,什麼門當戶對的事對他都不是事,於是,答應了這門親事。

只是他們可能不知道,這兩個差異太大的兩個實體走到一起,該會出現什麼樣的化學反應呢?

1933年9月9日,沈從文正式與張兆和結婚。

這一年,沈從文32歲,張兆和23歲。

沈從文拒絕了老丈人的資助,沒有正規儀式,新房寒磣,不像個結婚。

唯一可記錄的只有梁思成、林徽因夫婦送的錦緞百子圖罩單,增添少許喜氣。

7

抱得美人歸的沈從文,終於可長期呆在一起,但是張兆和不願意和他團聚。

沈從文不明白,明明她可以有很多機會陪伴在他的身邊,做個好妻子,事實上她沒有這樣做、沒有這樣想。

沈從文不明白,自己是別人崇拜的文豪,怎麼會在她心目中稀鬆平常?

沈從文不明白,自己寫的文章,受到別人的歡迎,自己的妻子怎麼都不愛看,還挑三揀四,動輒就修改,指出這樣和那樣的問題,沈從文壓力很大。

沈從文不明白,沈從文得了抑鬱症後去了清華園療養兩個月,自己的妻子為何沒有去陪她,也沒有去探望她。

沈從文不明白,一個如女神一般的女子為什麼在結婚後斤斤計較生活和金錢,成為一個充滿憤懣的家庭婦女。

沈從文不明白,張兆和在她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卻選擇了和沈從文分居,並未安慰和鼓勵沈從文,而且每晚去張兆和那裡吃飯,大部分時間他們的晚飯都是冰冷的豆腐、饅頭。

8

她也有很多不理解。

她不理解,窮的叮噹響的丈夫為什麼拒絕自己娘家的嫁妝和資助,他們根本就沒有過上體面生活。

她不理解,自己家的丈夫,手邊沒有錢還向外借,完全是“打腫臉充胖子,不是紳士而冒充紳士”的二傻行為,自己帶著兩個孩子,生活困難,他還幫不上什麼忙。

她不理解,家裡經濟不咋的,他卻喜歡收藏一些文玩古董,而這些在張兆和眼中這些都是不必要的消費,她說,能夠活下去已是造化。

這一家子

9

有人要說下沈從文出軌的事,無法求證。

沈從文的出軌物件是高青子,出軌地點是熊希齡家裡,高青子是熊希齡的家庭教師。

在得不到張兆和的關心的情況下,兩個文青熾熱見面。

據說,這是沈從文告訴林徽因的。

林徽因與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的夫人費慰梅之間的英文書信中提了這事。

張兆和知道這事後跑回娘家,之後夫妻倆之間一直有一些隔閡。

再聲明一次,此事未做求證,自行判斷。

10

解放戰爭後期,沈從文成了被批判為“奴才主義者”,飽受羞辱。

在極度的困惑與恐懼之中,沈從文患上了憂鬱症,沈從文選擇了自殺,自殺未遂。

建國後的歷次運動之中,沈從文受盡折磨,張兆和說他不肯虛心接受社會主義的思想改造。

1969年這一年,沈從文69歲,即將被下放,臨行前,他從口袋裡掏出一封皺巴巴的信,對二姐允和哭著說:這是三姐給我的第一封信……

1985年這一年,女記者採訪沈從文,聽說他在文革中,被命令打掃女廁所,擁住他肩說:沈老,您真是受苦受委屈了!83歲的老人當下抱著那只胳膊,嚎啕大哭起來。

1988年,86歲的沈從文終於走到人生的盡頭,不再用哭訴、不再用糾結她是否愛他、在乎他了。

沈老先生

11

沈從文去世後,張兆和致力於整理出版他的遺作。

1995年,在出版圖書中說了她的感受:

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後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在。過去不知道的,現在知道了;過去不明白的,現在明白了。

2003年,93歲的老人已叫不出那個廝守55年的男人、那個寫了幾百封信的男人、那個娶了自己爭吵一輩子的男人。

他們指著“他”的肖像問病床上的她。

“認識嗎?”

“好像見過。”

又說,“我肯定認識。”

但她已說不出“他”的名字。

一個月以後,她闔然長逝。

那一年是她的先生沈從文的百年誕辰紀念。

12

斯人已去,再說也是無益。

想起胡適的那封信:這個女子不能瞭解你,更不能瞭解你的愛,你錯用情了。

這是對沈從文說的。

我始終相信,婚姻是兩個人的磨合,要愛一個愛你的人,或是正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