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尋夢環遊記》票房超12億,中國為什麼做不出這種闔家歡電影?

ACGN 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產業新媒體

訪問三文娛網站3wyu.com查看產業必讀文章

闔家歡是炒概念還是未來穩定佔有10%市場的動畫電影類型?砸錢學好萊塢為什麼還是無法成功?中國能夠誕生成功的闔家歡動畫電影嗎?

作者:TripleFire在麗江看雪山

去年11月末, 皮克斯的最新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在國內上映, 2個月以來, 這部動畫電影已經累積了超過12億票房, 接近2017全年39部國產動畫電影的票房總額。 再往前看, 《神偷奶爸3》、《瘋狂動物城》等影片, 在國內的票房同樣突破10億。

也就是說, 好萊塢標誌性的闔家歡動畫電影在國內有著龐大的市場,

中國當然也在探索這一領域, 然而成果卻並不喜人——

《搖滾藏獒》票房不足4000萬, 追光的《小門神》和《阿唐奇遇》票房分別為7800萬和3000萬, 奧飛的《大衛貝肯之倒楣特工熊》票房1.3億, 《熊出沒之奇幻空間》在最熱鬧的春節檔上映, 在整體大盤巔峰時也僅收穫了5.2億票房。

是投入不夠嗎?《阿唐奇遇》投資8500萬, 《搖滾藏獒》投資6000萬美金;是團隊能力所限嗎?《搖滾藏獒》由豪華的好萊塢班底製作, 不少動畫電影也請到了海外的人才。 那麼,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闔家歡是炒概念還是未來10%的電影市場

有一些公司會把闔家歡動畫簡單地理解為低幼向動畫, 劇情蒼白薄弱, 角色臉譜化嚴重, 這樣的故事即使是低齡觀眾也覺得索然乏味, 因此常常被觀眾吐槽侮辱智商。

對此, 青青樹董事長、《魁拔》系列導演王川認為, 闔家歡電影是以故事簡單易懂、超越認知的感官體驗、飽滿的情感、大團圓的結局來塑造故事和形象, 並且在滿足市場的前提下, 覆蓋盡可能多的觀眾, 低觀影門檻, 做到老少鹹宜,

而不是只針對低齡觀眾開發的低幼向動畫。

萬達影業動畫工作室總經理周沁則提出, 闔家歡其實也可以細分為親子向和成人向, 前者還是主要面向孩子, 當然家長也能看, 但是因為包括好萊塢在內很多作品的套路化操作, 讓成年人感到老套, 逐漸失去了新鮮感和興趣;

後者以《尋夢環遊記》、《瘋狂動物城》為代表, 有更多人性、情感等層面觸動, 孩子也能看到有趣得內容, 但影片整體更能打動成人, 這些電影的票房也主要是由成人的口碑傳播帶動起來的。

追光動畫聯合創始人于洲也說到, 他認為闔家歡電影的難點是兼顧小朋友和家長, 小朋友是容易滿足的, 但電影的立意、故事和製作要如何打動成年觀眾, 這是闔家歡電影最大的挑戰。

周沁還表示, 他個人更看好成人向的闔家歡, 因為中國親子向闔家歡的市場體量已經比較明顯了, 而成人向闔家歡還有非常大的想像空間。

奧飛娛樂授權事業部總經理總經理羅曉星還說到, 因為有些觀眾甚至從業者經常會持有“國外動畫電影都是大IP容易吸粉”的觀點來為國內闔家歡難出精品而推脫,

《尋夢環遊記》正是對這種觀點的有力反駁。

儘管羅曉星和於洲都對闔家歡電影抱有很高的期待, 羅曉星相信如果國內出現了取得巨大成功的闔家歡電影, 票房應該能達到10億級, 於洲也表示闔家歡動畫電影一直是一個穩定的市場, 未來幾年可以占到電影市場的10%以上。

但同時也有業內人士向三文娛直言, 其實中國文化裡沒有闔家歡這種東西, 闔家歡電影是由歐美文化輸入的, 現在處於我們骨子裡沒有的東西學又學不好的狀態, 甚至還認為, 闔家歡和大IP、互聯網+一樣都是炒概念:“為什麼一定要給自己貼上這麼個標籤?”

概念與定位的不明晰, 是國內闔家歡動畫電影失敗的最重要前提。

6000萬美金換4000萬票房,高投入≠高回報

前文提到,《阿唐奇遇》投資8500萬,《搖滾藏獒》由豪華的好萊塢班底製作,投資達到6000萬美金,然而砸錢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王川說,投入和週期等因素並不是最主要的問題所在,換句話說,假如我們有同樣的投入和相對充裕的時間,我們就能做出這樣的產品了嗎?他提出,國內動畫電影在選材、講述、設計、表現、製作等很多重要方面的基礎實力還需要積累。

有的公司認為,既然好萊塢已經有了無數成功的經驗和套路化的模式,那麼花重金請好萊塢人才不就可以誕生爆款闔家歡了嗎?三文娛此前也做過相關分析(點擊成本動輒過億票房僅數千萬,邀請好萊塢大咖參與,這些動畫電影為什麼沒能如願討好市場? 回顧)。

但即使是花6倍成本邀請好萊塢團隊,其實也要擦亮眼看清楚,不能盲信。周沁說,他遇到過非常敬業的人才,能夠為項目帶來很大提升,但是也有完全無法融入團隊的人,或者要價很高,但是能力很一般的人。

另一方面,他發現很多好萊塢的人來做國內的項目就被提了一個級別,比如在美國只是某環節的藝術家,來做中國項目就當總監了,但他們中間有的人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崗位錯位反而不能發揮他們的最大價值。

因此周沁建議,如果是中國主導生產的項目,最好在中方能夠消化的前提下融入國外優秀的技術和流程,加上能融入中國團隊的好萊塢人才。當然即使如此也還是需要時間磨合,因為中美的工作方式差別很大,必須要有相互的理解和配合。

那麼啟用中國的人才,並照搬好萊塢工業化生產又是否可行?羅曉星認為,好萊塢製片人制度在中國動漫內容領域的普及和落地或許更值得期待,中國需要一流的製片人,而不是單純的學習好萊塢的工業流程,編導手法和視效技術。

具體來說,製片人往往像是一個專案總經理,不僅需要懂技術和藝術,更重要的是需要對專案的投資方負責。羅曉星還引申到,有些項目的製片人在沒有足夠製片人經歷之前就直接“跳下去”自己兼任導演或編劇實際上是一件很冒風險的事情。

出品過票房超10億《大聖歸來》的十月動畫總裁劉偉則認為,也許不是好萊塢的模式不適合,只是國內的產業發展還不到適合的時候。哪怕模式套用了,卻沒有相應的人才放進相應的位置,只能降低要求去配置,展現出來的結果就不好,所以應該基於國內的人才情況和資金體量來摸索我們自己的模式。

卓漫遊文化創始人兼CEO黑山還提到,有一個重要因素在於國內團隊的能力有限,所以在調動支配好萊塢人才的時候,提出的規劃、對作品品質的要求等各方面都有限,最終即使是更優秀的海外人才,做出項目的品質水準也僅僅與國內水準相當,畢竟“所有專案承接方的目的都是讓甲方滿意”。

兩點十分CEO王世勇舉了一個非常細微的例子:皮克斯在做動畫時,會把低齡用戶和成年用戶的眼間距考慮進去,據此來做合適的內容。類似的細節,國內幾乎沒有動畫電影會注意到,自然也無法提出相應的要求。

當然這些都是由於行業整體發展還沒有到相應的階段,樂遊資本高級投資經理索垚琪說,迪士尼可以保證一年一部大製作的闔家歡動畫電影,是因為同時孵化多個電影專案,投入足夠大,發行全球市場,回報足夠高,他個人比較認同光線傳媒的做法,動畫電影從類型化做起,做有粉絲基礎的內容。

因此,砸錢請好萊塢團隊,或是模仿好萊塢的模式創作闔家歡,或許是解決問題的方式之一,但目前而言動畫電影發展尚未到那個成熟的階段。

下一個爆款在哪裡?

對應“闔家歡的炒概念”,十月動畫副總裁王雙則向三文娛提出了中國式闔家歡的概念:全年齡受眾就是闔家歡,但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全年齡受眾是不一樣的,《大聖歸來》做到了全年齡受眾,因為神話在國內就是闔家歡內容,但是拿到歐美就不一定了。

劉偉也表示,很多人已經給闔家歡貼上了標籤,現在我們應該重新去摸索中國的闔家歡是什麼。迪士尼現在炒老IP是因為歐美人有這樣的傳統,從家長到小孩子都是聽著一樣的童話故事長大,但是這種形式並不一定適用於國內。

還有的公司看到了美國闔家歡在國內的成功,就認為闔家歡沒有文化壁壘,所以把自己的作品定位面向全球發行,最終做出的電影既沒能討好國內市場,又不被國際市場認可。

對此周沁認為,一部動畫電影要兼顧海外市場和國內市場是很難的,不是說做不到,但是肯定要付出更多努力,包括沒有文化隔閡的設定,更精良的製作,以及達到國際發行需求的主創配置等等。萬達影業3月9日將上映的《媽媽咪鴨》,周沁就強調無論是造型設計還是故事劇本都偏向滿足國內國際兩個市場。

也就是說,自身定位是最重要的,如果確定兩邊市場都要走,就要搞清楚兩邊的市場喜歡什麼,不能接受什麼。

最後羅曉星總結,闔家歡電影最重要的要素是劇情的可看性,讓小孩能看懂同時能讓成人有所共鳴的劇情是闔家歡電影的基礎條件;其次闔家歡電影需要在視覺表現上用主流視覺體現方式;最後闔家歡電影一定是一部工業化和市場化的電影,成熟的製片人制度催生的電影更具備成功的可能性。

*再簡單聲明一下,雖然《大聖歸來》做到了全年齡受眾,但其市場定位與闔家歡還是有所差異,因此文中提到的闔家歡沒有將《大聖歸來》算在內。

是國內闔家歡動畫電影失敗的最重要前提。

6000萬美金換4000萬票房,高投入≠高回報

前文提到,《阿唐奇遇》投資8500萬,《搖滾藏獒》由豪華的好萊塢班底製作,投資達到6000萬美金,然而砸錢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王川說,投入和週期等因素並不是最主要的問題所在,換句話說,假如我們有同樣的投入和相對充裕的時間,我們就能做出這樣的產品了嗎?他提出,國內動畫電影在選材、講述、設計、表現、製作等很多重要方面的基礎實力還需要積累。

有的公司認為,既然好萊塢已經有了無數成功的經驗和套路化的模式,那麼花重金請好萊塢人才不就可以誕生爆款闔家歡了嗎?三文娛此前也做過相關分析(點擊成本動輒過億票房僅數千萬,邀請好萊塢大咖參與,這些動畫電影為什麼沒能如願討好市場? 回顧)。

但即使是花6倍成本邀請好萊塢團隊,其實也要擦亮眼看清楚,不能盲信。周沁說,他遇到過非常敬業的人才,能夠為項目帶來很大提升,但是也有完全無法融入團隊的人,或者要價很高,但是能力很一般的人。

另一方面,他發現很多好萊塢的人來做國內的項目就被提了一個級別,比如在美國只是某環節的藝術家,來做中國項目就當總監了,但他們中間有的人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崗位錯位反而不能發揮他們的最大價值。

因此周沁建議,如果是中國主導生產的項目,最好在中方能夠消化的前提下融入國外優秀的技術和流程,加上能融入中國團隊的好萊塢人才。當然即使如此也還是需要時間磨合,因為中美的工作方式差別很大,必須要有相互的理解和配合。

那麼啟用中國的人才,並照搬好萊塢工業化生產又是否可行?羅曉星認為,好萊塢製片人制度在中國動漫內容領域的普及和落地或許更值得期待,中國需要一流的製片人,而不是單純的學習好萊塢的工業流程,編導手法和視效技術。

具體來說,製片人往往像是一個專案總經理,不僅需要懂技術和藝術,更重要的是需要對專案的投資方負責。羅曉星還引申到,有些項目的製片人在沒有足夠製片人經歷之前就直接“跳下去”自己兼任導演或編劇實際上是一件很冒風險的事情。

出品過票房超10億《大聖歸來》的十月動畫總裁劉偉則認為,也許不是好萊塢的模式不適合,只是國內的產業發展還不到適合的時候。哪怕模式套用了,卻沒有相應的人才放進相應的位置,只能降低要求去配置,展現出來的結果就不好,所以應該基於國內的人才情況和資金體量來摸索我們自己的模式。

卓漫遊文化創始人兼CEO黑山還提到,有一個重要因素在於國內團隊的能力有限,所以在調動支配好萊塢人才的時候,提出的規劃、對作品品質的要求等各方面都有限,最終即使是更優秀的海外人才,做出項目的品質水準也僅僅與國內水準相當,畢竟“所有專案承接方的目的都是讓甲方滿意”。

兩點十分CEO王世勇舉了一個非常細微的例子:皮克斯在做動畫時,會把低齡用戶和成年用戶的眼間距考慮進去,據此來做合適的內容。類似的細節,國內幾乎沒有動畫電影會注意到,自然也無法提出相應的要求。

當然這些都是由於行業整體發展還沒有到相應的階段,樂遊資本高級投資經理索垚琪說,迪士尼可以保證一年一部大製作的闔家歡動畫電影,是因為同時孵化多個電影專案,投入足夠大,發行全球市場,回報足夠高,他個人比較認同光線傳媒的做法,動畫電影從類型化做起,做有粉絲基礎的內容。

因此,砸錢請好萊塢團隊,或是模仿好萊塢的模式創作闔家歡,或許是解決問題的方式之一,但目前而言動畫電影發展尚未到那個成熟的階段。

下一個爆款在哪裡?

對應“闔家歡的炒概念”,十月動畫副總裁王雙則向三文娛提出了中國式闔家歡的概念:全年齡受眾就是闔家歡,但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全年齡受眾是不一樣的,《大聖歸來》做到了全年齡受眾,因為神話在國內就是闔家歡內容,但是拿到歐美就不一定了。

劉偉也表示,很多人已經給闔家歡貼上了標籤,現在我們應該重新去摸索中國的闔家歡是什麼。迪士尼現在炒老IP是因為歐美人有這樣的傳統,從家長到小孩子都是聽著一樣的童話故事長大,但是這種形式並不一定適用於國內。

還有的公司看到了美國闔家歡在國內的成功,就認為闔家歡沒有文化壁壘,所以把自己的作品定位面向全球發行,最終做出的電影既沒能討好國內市場,又不被國際市場認可。

對此周沁認為,一部動畫電影要兼顧海外市場和國內市場是很難的,不是說做不到,但是肯定要付出更多努力,包括沒有文化隔閡的設定,更精良的製作,以及達到國際發行需求的主創配置等等。萬達影業3月9日將上映的《媽媽咪鴨》,周沁就強調無論是造型設計還是故事劇本都偏向滿足國內國際兩個市場。

也就是說,自身定位是最重要的,如果確定兩邊市場都要走,就要搞清楚兩邊的市場喜歡什麼,不能接受什麼。

最後羅曉星總結,闔家歡電影最重要的要素是劇情的可看性,讓小孩能看懂同時能讓成人有所共鳴的劇情是闔家歡電影的基礎條件;其次闔家歡電影需要在視覺表現上用主流視覺體現方式;最後闔家歡電影一定是一部工業化和市場化的電影,成熟的製片人制度催生的電影更具備成功的可能性。

*再簡單聲明一下,雖然《大聖歸來》做到了全年齡受眾,但其市場定位與闔家歡還是有所差異,因此文中提到的闔家歡沒有將《大聖歸來》算在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