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這部4000萬的片,換個團隊可能要花4個億

上周上映的幾部新片中, 穩坐豆瓣評分第一位的, 不是巨石強森搞笑的《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

也不是爭議巨大的《無問西東》, 而是一部並不起眼的俄羅斯電影——

《太空救援》

好山寨的名字。

《2001 太空漫遊》笑而不語, 《火星救援》不屑一顧 ......

然而偏偏是這部聽名字就很廉價的電影, 卻在豆瓣收穫了 7.7 的高分!

2018 年開門, 在內地上映的電影中, 論評分它高居第二!

你說老毛子猛不猛?

然而本片的故事更猛!

影片講述了前蘇聯禮炮七號空間站在太空失聯後, 蘇聯派了兩個宇航員到天上去找空間站然後把它修好的故事。

在這次任務期間, 兩位蘇聯宇航員, 經歷了宇宙空間對接、太空艙寒流、空間站失火、太陽能充電系統失靈等等難關, 甚至還有被擊落的風險!

然而這兩個牛人還是穩穩當當地一通操作後過關了!

正常操作而已。

我就問你猛不猛?

《太空救援》一經上映, 就被贊為俄羅斯版的《地心引力》, 然而相比後者突破極限的視覺效果以及科幻感超強的劇情設置, 《太空救援》其實更像另一部好萊塢電影——《阿波羅 13 號》。

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不錯, 《太空救援》根本就不是什麼科幻片!

歷史上的 1985 年 2 月 11 日, 前蘇聯所發射的禮炮七號空間站的主無線電發射機忽然自主關閉了, 在地面控制中心發現重啟指令失效後, 判定出禮炮七號的電源徹底切斷了, 與地面中心失去了聯繫。

(禮炮七號)

面對是否該派出宇航員修理禮炮七號的問題, 蘇聯航天局一時間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不修?禮炮七號是蘇聯航太戰略佈局最為重要的一環, 且本身的製造就耗費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直接捨棄損失巨大!

修?失聯的情況下, 根本不知道禮炮七號的狀況, 它可能已經變成了冰窟, 也可能化作了一片火海, 甚至可能被宇宙中的不明物體撞擊損毀了!

然而, 大無畏的蘇聯宇航員還是選擇了迎難而上, 這就是《太空救援》這部電影的兩位主角:弗拉基米爾 · 賈尼別科夫(Vladimir Dzhanibekov)和維克托 · 薩維尼赫(Victor Savinikh)。

(歷史上的兩位宇航員)

(電影中兩位宇航員)

我們曾經在太多好萊塢電影中見過太空之中的宇航員險象環生的情景,在廣袤的太空之中,每一位宇航員都如履薄冰。

但《太空救援》這部電影卻完全不一樣,它演繹出了俄羅斯戰鬥民族迷愣狠!

當救援飛船到達太空之中,發現禮炮七號空間站正以非常高的速率自轉而難以完成對接的時候,怎麼辦——

當然是選擇直接往上懟啊!如果一次懟不上,就懟兩次!

(航天器空間站對接)

可憐地面控制中心的技術人員們還在為對接的技術難題一籌莫展的時候,宇航員卻忽然告訴領導們:咳咳,不好意思,我們已經對接成功了!

就這樣,老毛子完成了人類航太史上的第一次非合作對接,太隨意了吧?

當進入空間站之後,發現艙體內部已經全部被冷凝水覆蓋,如同一個冰窟窿,而宇航員需要在非常寒冷的條件下太空作業的時候,怎麼辦——

(艙體內已經全部凍住)

當然是掏出上天之前偷偷帶來的伏特加,哥倆走一個先取取暖啊!

蘇聯禁酒令?不好意思,哥哥這兒已經不屬於蘇聯了!

酒駕?對不起,哥哥開的是太空船不是汽車!

(兩位宇航員在艙內飲酒)

當地面控制中已經判定救援任務失敗,且只能有一位宇航員回到地球的時候,怎麼辦——

當然是點燃一根煙最後爽一把咯!即使這樣會讓艙內的氧氣消耗得更快!

當最後的一線生機終於出現,需要將空間站的太陽翼調整到向陽的方向重獲能源的時候,怎麼辦——

當然是直接太空行走到空間站外部,掏出一把錘子往死裡錘咯!

(宇航員正在掄錘子 ......)

你沒有看錯!

《太空救援》中,老毛子宇航員就是通過這一系列的強行操作,完成了可能是人類航太史上最高難度的太空任務的!

這麼猛的太空電影,想必花費了不少技術成本來拍攝吧?

事實上,《太空救援》這部電影的成本,折合成人民幣才 4000 萬元!

什麼概念?

當年郭敬明的超級大爛片《爵跡》的成本多少錢嗎?1.5 個億啊!

而我們的 1.5 億只能換來這種特效——

老毛子的 4000 萬卻換來了這種——

這種——

和這種——

浩瀚無垠的太空景象,蔚藍迷人的地球遠景,時代特色的航太重器,這些一部太空電影該有的元素,在《太空救援》這部電影中都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去年在內地市場上演 13 億票房奇跡的《摔跤吧!爸爸》,讓我們認識到國產電影和印度電影的差距,《太空救援》讓我們看到,俄羅斯人的商業片水準,也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了!

《太空救援》這部電影的優秀,不僅僅在於其可圈可點的視覺效果上。

事實上,看慣好萊塢的我們是見過世面的,並不會因為一些視覺奇觀就大呼小叫。

出色的劇情和用心的細節,才是這部電影能夠達到一個很高的完成度的關鍵。

影片從一開始的禮炮七號的危機出現,到蘇聯航天局的一系列救援籌備工作中的阻礙,再到宇航員上天之後的種種波折,形成了一個典型的 " 三幕式 " 劇本結構。

整個故事層層遞進,銜接得嚴絲合縫,堪稱商業片的典範。

同時,影片也將篇幅合理地分配到了每一個人物的刻畫上,不僅僅是弗拉基米爾和維克多兩位主角。

地面控制中心的主管,在整個救援過程中,不斷忙著關注宇航員的作業過程,同時還要應對軍方領導層的種種壓力,他汗濕的背心,就是這個人物身上最為濃重的色彩。

維克多懷孕的美麗妻子,執拗地要為即將上天的維克多準備一頂帽子,而在維克多起航之後,一直牽腸掛肚,暗抹淚水。

最終在與內心恐懼的堅強對抗中,為維克多誕下了一位可愛的女兒。

還有弗拉基米爾深愛的妻女,一直抱怨他醉心航太事業卻忽略了家庭,卻在得知弗拉米基爾難以返航之後只能在無線電通話中作最後的訣別,堪稱全片最感人的一幕!

流暢而曲折的故事,鮮活而動容的人物,再加上堅實的特效技術支撐,才成就了俄羅斯人這樣一部教科書般的商業片的誕生。

這其中有多少是值得我們中國電影學習的?

最後,值得玩味的一點是,在好萊塢電影黑蘇聯一黑就是 N 年的情況下,《太空救援》絕對是俄羅斯人向美國人的一次回敬。

由於禮炮七號事件,正好發生在冷戰時期,片中對美國人的反應進行了大量的描寫。

(宇航員在太空中與美國 " 挑戰者 " 號航太飛船相遇)

影片中的美國人,對於蘇聯禮炮七號事件的態度,表現出了 " 美式的自信和傲慢 ",他們公然嘲諷蘇聯粗陋的航太技術並不足以拯救禮炮七號,並馬上發射了挑戰者號航太飛船,準備進入太空去 " 接手 " 蘇聯人已經無法控制的空間站。

在《太空救援》中,美國人無疑是作為一種略帶反面色彩的勢力被刻畫的,這也使得影片主人公在完成救援任務後的勝利來得更加振奮人心。

(美國宇航員向蘇聯宇航員致敬)

當兩位老毛子宇航員站在飛船外面,看著聞訊趕來的挑戰者號飛船裡的美國宇航員只能乖乖地向蘇聯人敬禮致意的時候,我想所有的俄羅斯人看到都會心中暗爽,大呼解氣吧!

(電影中兩位宇航員)

我們曾經在太多好萊塢電影中見過太空之中的宇航員險象環生的情景,在廣袤的太空之中,每一位宇航員都如履薄冰。

但《太空救援》這部電影卻完全不一樣,它演繹出了俄羅斯戰鬥民族迷愣狠!

當救援飛船到達太空之中,發現禮炮七號空間站正以非常高的速率自轉而難以完成對接的時候,怎麼辦——

當然是選擇直接往上懟啊!如果一次懟不上,就懟兩次!

(航天器空間站對接)

可憐地面控制中心的技術人員們還在為對接的技術難題一籌莫展的時候,宇航員卻忽然告訴領導們:咳咳,不好意思,我們已經對接成功了!

就這樣,老毛子完成了人類航太史上的第一次非合作對接,太隨意了吧?

當進入空間站之後,發現艙體內部已經全部被冷凝水覆蓋,如同一個冰窟窿,而宇航員需要在非常寒冷的條件下太空作業的時候,怎麼辦——

(艙體內已經全部凍住)

當然是掏出上天之前偷偷帶來的伏特加,哥倆走一個先取取暖啊!

蘇聯禁酒令?不好意思,哥哥這兒已經不屬於蘇聯了!

酒駕?對不起,哥哥開的是太空船不是汽車!

(兩位宇航員在艙內飲酒)

當地面控制中已經判定救援任務失敗,且只能有一位宇航員回到地球的時候,怎麼辦——

當然是點燃一根煙最後爽一把咯!即使這樣會讓艙內的氧氣消耗得更快!

當最後的一線生機終於出現,需要將空間站的太陽翼調整到向陽的方向重獲能源的時候,怎麼辦——

當然是直接太空行走到空間站外部,掏出一把錘子往死裡錘咯!

(宇航員正在掄錘子 ......)

你沒有看錯!

《太空救援》中,老毛子宇航員就是通過這一系列的強行操作,完成了可能是人類航太史上最高難度的太空任務的!

這麼猛的太空電影,想必花費了不少技術成本來拍攝吧?

事實上,《太空救援》這部電影的成本,折合成人民幣才 4000 萬元!

什麼概念?

當年郭敬明的超級大爛片《爵跡》的成本多少錢嗎?1.5 個億啊!

而我們的 1.5 億只能換來這種特效——

老毛子的 4000 萬卻換來了這種——

這種——

和這種——

浩瀚無垠的太空景象,蔚藍迷人的地球遠景,時代特色的航太重器,這些一部太空電影該有的元素,在《太空救援》這部電影中都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去年在內地市場上演 13 億票房奇跡的《摔跤吧!爸爸》,讓我們認識到國產電影和印度電影的差距,《太空救援》讓我們看到,俄羅斯人的商業片水準,也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了!

《太空救援》這部電影的優秀,不僅僅在於其可圈可點的視覺效果上。

事實上,看慣好萊塢的我們是見過世面的,並不會因為一些視覺奇觀就大呼小叫。

出色的劇情和用心的細節,才是這部電影能夠達到一個很高的完成度的關鍵。

影片從一開始的禮炮七號的危機出現,到蘇聯航天局的一系列救援籌備工作中的阻礙,再到宇航員上天之後的種種波折,形成了一個典型的 " 三幕式 " 劇本結構。

整個故事層層遞進,銜接得嚴絲合縫,堪稱商業片的典範。

同時,影片也將篇幅合理地分配到了每一個人物的刻畫上,不僅僅是弗拉基米爾和維克多兩位主角。

地面控制中心的主管,在整個救援過程中,不斷忙著關注宇航員的作業過程,同時還要應對軍方領導層的種種壓力,他汗濕的背心,就是這個人物身上最為濃重的色彩。

維克多懷孕的美麗妻子,執拗地要為即將上天的維克多準備一頂帽子,而在維克多起航之後,一直牽腸掛肚,暗抹淚水。

最終在與內心恐懼的堅強對抗中,為維克多誕下了一位可愛的女兒。

還有弗拉基米爾深愛的妻女,一直抱怨他醉心航太事業卻忽略了家庭,卻在得知弗拉米基爾難以返航之後只能在無線電通話中作最後的訣別,堪稱全片最感人的一幕!

流暢而曲折的故事,鮮活而動容的人物,再加上堅實的特效技術支撐,才成就了俄羅斯人這樣一部教科書般的商業片的誕生。

這其中有多少是值得我們中國電影學習的?

最後,值得玩味的一點是,在好萊塢電影黑蘇聯一黑就是 N 年的情況下,《太空救援》絕對是俄羅斯人向美國人的一次回敬。

由於禮炮七號事件,正好發生在冷戰時期,片中對美國人的反應進行了大量的描寫。

(宇航員在太空中與美國 " 挑戰者 " 號航太飛船相遇)

影片中的美國人,對於蘇聯禮炮七號事件的態度,表現出了 " 美式的自信和傲慢 ",他們公然嘲諷蘇聯粗陋的航太技術並不足以拯救禮炮七號,並馬上發射了挑戰者號航太飛船,準備進入太空去 " 接手 " 蘇聯人已經無法控制的空間站。

在《太空救援》中,美國人無疑是作為一種略帶反面色彩的勢力被刻畫的,這也使得影片主人公在完成救援任務後的勝利來得更加振奮人心。

(美國宇航員向蘇聯宇航員致敬)

當兩位老毛子宇航員站在飛船外面,看著聞訊趕來的挑戰者號飛船裡的美國宇航員只能乖乖地向蘇聯人敬禮致意的時候,我想所有的俄羅斯人看到都會心中暗爽,大呼解氣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