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二線城市掀搶人大戰 蘇州會跟進嗎?

2018年剛剛啟幕,不少城市就掀起了搶人大戰,希望通過出臺一系列有助於高端人才安居的政策,吸引更多創新創業人才集聚。

2018年剛剛啟幕, 不少城市就掀起了搶人大戰, 希望通過出臺一系列有助於高端人才安居的政策, 吸引更多創新創業人才集聚。 近日, 先是蘭州明確了對部分區域鬆綁限購, 接著天津、青島、合肥等城市也加入進來。 一時間, 各種解讀紛至遝來, 不少人將其看作為樓市“鬆綁”的新信號。

二線城市想要留住人才, 無一例外都在房子上面出臺了優惠政策。 這種優惠政策真的是在為限購鬆綁嗎?為此, 記者整理了部分二線城市的人才新政, 以饗讀者。

蘭州青島天津紮推“鬆綁”

隨後, 天津、青島兩市也加入到人才爭奪大戰中來, 宣佈放開城鎮落戶限制, 實行“租房即可落戶”的政策。 廣州也發佈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實施方案。 就在前幾天,

南京也連出重磅新政:允許40歲以內本科生先落戶再就業;高層次人才買首套房不再受戶籍限制, 且公積金最多可貸120萬元。

此外, 合肥、武漢最近也頻頻傳出限購鬆綁的消息。 合肥的調控放鬆源自合肥市國土局和物價局對市民投訴的回復, 大意為2016年11月1日之前出讓的土地不受“限地價”調控的影響, 因而被解讀為限價的放鬆, 但其實並沒有官方檔對此有進一步規定。 而武漢關於限購鬆綁的消息並不是近期的新聞, 而是2017年的“搶人大戰”的延續, 是調控政策的深化, 背後是地方政府要留住人才的意圖。 由此可見, 隨著北上廣深對人口的嚴格控制, 二線城市顯然是鉚足了勁要吸納人才, 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

自2017年以來,

諸多二三線城市紛紛出臺引才新政, 加入“搶人”陣營。 近兩年來一些二線城市房價集體飆升, 就是一個直接信號。

限購鬆綁實為人才爭奪戰

評判一個城市的發展水準和潛力, 人才吸引力是重要指標。 業內人士表示, 這一輪限購鬆綁, 表面上是對購房者的篩選, 本質上是對人才的篩選。 目前, 特大城市和很多城市發展面臨資源、城市容量等限制, 而高端、具備發展潛力的人才是城市發展最具能動性的力量, 城市發展和房地產發展疊加, 才產生了所謂的限購新政。 這些新政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2017年的調控格局, 但是在調控的結構進行調整, 既是城市發展的選擇, 也是各地房地產市場差異化的體現。

仔細分析這些政策會發現,

所謂限購鬆綁是有條件的, 是部分區域和部分人群的放鬆。 從可能涉及的人群來看, 會有一部分人從限購劃入不限購, 但與此同時, 這部分劃入不限購的人, 同樣面臨著限售和利率上調等限制。 從這個意義上講, 這些城市很大程度上是在延續“去庫存”的思路。 把對這種思路解讀為全國限購鬆綁的開始, 為時尚早。

近年來, 蘇州為吸引高端人才前來創新創業, 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 在市級層面, 除了“千人計畫”人才、姑蘇領軍人才等針對專項人才的扶持政策外, 根據2016年的《關於進一步推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干措施》, 未來五年, 蘇州將大力培育和引進10000名左右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社會民生等領域急需緊缺的各類專業人才,

給予人才6至12萬元薪酬補貼。 到2020年, 對符合條件的青年創客給予最高10萬元創業獎勵、最高50萬元項目資助。 積極吸引全球優秀青年人才到我市從事博士後研究, 新進站的博士後給予12萬元生活補貼。 對出站留蘇工作的博士後科研人員, 給予最高30萬元生活補貼。

在購房政策方面, 蘇州工業園區近日發佈人才安居新政, 對在園區就業且在園區繳納個人所得稅並形成園區地方財力的各類人才, 將根據上一自然年度實繳入庫的工資薪金部分的個人所得稅總額, 按政策給予相應專項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