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如果真有一檔節目能夠讓我不悔等待,那必是《歌手》2018

又到一年《歌手》季。

它就像定期引爆的炸藥, 在年復一年的開年之際燃起綜藝圈兒的第一把烈火。 果不其然, 今年的《歌手》2018, 又火了。

傳統電視收視上, 在全國高值人群中取得收視率1.19, 份額6.18%的優秀表現, 高居同時段所有上星頻道第一, 大幅領先第二名省級衛視55%;

智慧電視收視上, 呈現出四大亮點:第一, 時長優勢, 首期收看總時長比第二名綜藝高出60%, 第二, 增長優勢, 觀眾規模較上周增長28%, 觀眾平均收看時長增長超過30%;第三 , 喚醒優勢, 觀眾喚醒能力強, 萬眾期待, 開機直接選擇湖南衛視的觀眾占比超過四成;第四, 引流優勢, 《歌手》2018帶動湖南衛視週五之夜競爭力更強, 湖南衛視晚間收視增長58%;

然而, 我的好奇卻是, 能透過《歌手》2018預見這檔歷久彌新的大IP綜藝是否能夠長盛不衰嗎?

觀眾的需求

有一種默契, 叫“原來你也在看《歌手》2018”;有一種更深的更深的默契, 是當你想要分享給我《歌手》2018裡的一首歌的時候, 我也想把這首歌分享給你。

這種默契, 便發生在昨晚首播時, 我與我的一位十年老友之間。 張韶涵的《夢裡花》是我們的共同記憶, 他在聽這首歌的時候想聯繫我, 而我在聽這首歌的時候想聯繫他。 在這樣一個內容爆炸的年代裡,

這樣的巧合, 幾乎獨獨只可能發生在《歌手》2018這樣一檔“持續的現象級綜N代”之上。

注意!我這裡用的是“持續的現象級”, 因為大部分的現象級節目對應的是曇花一現的熱度, 而《歌手》2018基本是為數不多連年首播都能刷爆朋友圈的孤品。 本人有兩個微信號, 一個是生活號, 一個是工作號。 生活號對應的好友多是普通觀眾, 工作號對應的好友多是業內人士, 而不管是生活號或者工作號, 兩邊的朋友圈都被關於《歌手》2018的好評、關於《歌手》2018中剛剛唱罷的歌曲轉載的資訊刷屏了!

然而, 形成即時探討也好,

形成朋友圈刷屏現象也好, 背後對應的, 實則是這檔節目在功能性上滿足了觀眾對內容的需求:

首先, 是高級音樂審美的需求。

作為一個引領音樂潮流的節目, 《歌手》2018讓你知道, 如何把流行歌曲唱出高級感。 在首期節目中, 李曉東的《後來》, 張韶涵的《夢裡花》以及Gai的《滄海一聲笑》, 都是在路人中傳唱度極高的歌曲,然而,李曉東卻把《後來》從一首難度係數極低的歌曲通過技巧性的演繹變成一首難度係數極高的競演型大歌,從一首略顯單薄的、適宜傳唱的歌曲通過層次化的演繹變成一首百轉千回、情緒飽滿的藝術型大歌。汪峰的評論很到位,年輕的人唱歌,而李曉東在唱生活。此前越是熟悉,此時越是震撼,觀眾便更能了然,原來一首流行歌曲,能被昇華到這樣的高度。這,便是歌手的厲害,這便是《歌手》2018的厲害。

其次,是頂尖節目品質的需求。

音樂類節目連年層出不窮,然而品質上無人可出《歌手》2018其右。燈光、舞美、剪輯、特效、音樂、氛圍營造、節奏控制,《歌手》2018代表了目前中國音樂類節目最頂尖的製作水準。而這樣的內容,即使在一年幾百檔的節目中,仍然是稀缺資源。目前的中國綜藝,不缺節目,甚至不缺好節目,但頂級品質的節目永遠稀缺。

再次,是熱點話題社交的需求。

每年一度《歌手》2018,每年一度朋友圈被《歌手》2018刷屏。《歌手》2018已然成為一個符號化的、儀式化的、慶典化的音樂評論全民議程、社交貨幣,有足夠豐富的空間讓它足以形成話題熱點:第一,關於回憶,恰如我與我朋友之前因為一首《夢裡花》產生了彼此共鳴,一個又一個的點對點的彼此共鳴便形成了點到面的社會共鳴;第二,關於評論,朋友圈裡出現最多的,就是大家在本場競演後最強推的歌手與歌曲,有人支持Jessie J,有人欣賞Gai,有人偏好李曉東,竟不以洪濤老師公佈的結果為轉移,當大家都有獨立的意志、獨立的審美,這樣超出定論的抒發便成了話題醞釀的基因。

合作的需求

首期節目一開始,便有這麼一句話,2005年之後,有分量的歌手便極為罕有,“因為唱片公司已經推不動新人了”。

不避諱地說,音樂界進入低迷、進入寒冬已然是昭然若揭的事實。這不僅僅是在唱片銷量上的急劇下滑,更嚴重的問題是,過氣歌手存量越來越多,新生歌手增量越來越少,當然,應該加一個定語,“有影響力的”。相對于音樂界的鼎盛年代,連年都有新生血液的湧現,近年來,能夠叫的出的新人屈指可數,被遺忘的老人與日俱增,音樂圈的門面,就靠著為數不多的、金字塔尖的天皇天后撐著。

幸而,這兩年,音樂界找到了合作夥伴——音樂類綜藝。才得以釋放這一部分的人力存量,這一產業的生態運轉才得以為繼。

毋庸置疑的,《歌手》2018便是這一茬兒“合作夥伴”中,含金量最高、“造星術”最好的頂級資源。多年下來,一撥老面孔在這個節目再度翻紅,彭佳慧、林志炫、黃麗玲、林憶蓮,一撥新面孔在這個節目一炮而紅,黃綺珊、鄧紫棋、陳潔儀、迪瑪希、趙雷。

而昨天之後,《歌手》2018首發的7位歌手,無論是否會出現黃綺珊、鄧紫棋、迪瑪希式的一夕爆紅,但一夕新人成名、一夕回歸熱點,絕對不在話下——昨天之前,連音樂界的人都不知道張天,昨天之後,連路人觀眾都知道那是唱《Queen Bee》的、排名僅亞於國際歌後的94年女孩兒;昨天之前,李聖傑這個名字大概已經在年歲中模糊了,昨天之後,你又想起了他的《癡心絕對》《手放開》這些曾經的KTV必點曲目,而且,還有一首關於他的新的記憶點——更國際范兒的《You And I》。

這是互惠互利的。正是因為音樂界有這樣的困境,有這樣的需求作為基礎、作為動機,所以作為中國音樂為數不多的造星引擎的《歌手》2018,一來不會缺歌手,所以不會缺內容,二來不會缺音樂圈其他相關上下游產業鏈的支持,所以不會缺宣推與收益。事實上,可能沒有一個其他產業會如目前的音樂業,對綜藝節目有那麼深度那麼大量的需求與期望。

導向的需求

在做《預見2018傳媒產業大趨勢》系列專題採訪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北師大胡智鋒老師的一句話:“2018年中國傳媒產業的大趨勢,是與《十九大報告》緊密相關的,因為,中國特色的文化產業首先取決於政治格局。”

那麼,當下的導向需求是什麼呢?宏觀格局是什麼呢?《十九大報告》的指導意見又是什麼呢?

一方面,是中國走向世界的需求。要讓中國的觀眾有更強的文化自信感、文化自豪感,要在伴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伴隨著國家經濟部署,進行大規模的文化輸出、文化擴張;

另一方面,是世界走進中國的需求。伴隨著經濟體量、綜合國力、國際地位的攀升,國際上對瞭解中國文化、進軍中國市場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與需求。

而音樂,作為文化產業中最具有跨國別、跨種族能力的藝術形式,自然成了在當下中對外、外對中文化交流需求愈發旺盛之下,最能打開、建立、滿足文化輸出與文化輸入的載體。

從《歌手》2018的發展歷程來看,它似乎連年都在擴張它文化輸出、文化遠行的版圖:從最初輻射港澳臺的大中華區,到擴張到輻射新加坡(陳潔儀)、馬來西亞(曹格)、韓國(黃致列)的東亞區、再擴張到《歌手》2017一帶一路沿線的哈薩克(迪瑪希)、又再進一步擴張到《歌手》2018歐美的英國(Jessie J),可以鮮明地看到,《歌手》2018實實在在地在文化輸出與文化引入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而這顯然是與國家目前對文化產業的整體佈局與期許,不謀而合的。

結 語

萬事萬物,衰退或者興盛,本質皆建立在需求之上。

我之所以敢斷言,《歌手》2018必然是目前的綜N代之中,在可預見的階段內,能保持“持續的現象級”,其根源便在於它有足夠強大的需求基礎:

在宏觀層面,它以音樂為切口,以文化交流為導向,讓世界的文化走進來、讓中國的文化走出去,顯然是與《十九大報告》的精神、國家部署的整體戰略緊密相關、積極參與、恰當配合的;

在中間層面,它補位了在音樂界式微、音樂公司匱乏推陳出新運營能力的前提裡,且中國觀眾仍有極強音樂內容、音樂產品需求的情況下,中國音樂造星能力最強的第一平臺;

在微觀層面,它滿足了個體的電視觀眾對高級審美的需求,對優質內容的需求,對話題參與的需求,而一個個獨立的個體需求所彙集而成的,則又是宏觀層面的集體需求。

以上,便是足以讓我堅信的理由。

都是在路人中傳唱度極高的歌曲,然而,李曉東卻把《後來》從一首難度係數極低的歌曲通過技巧性的演繹變成一首難度係數極高的競演型大歌,從一首略顯單薄的、適宜傳唱的歌曲通過層次化的演繹變成一首百轉千回、情緒飽滿的藝術型大歌。汪峰的評論很到位,年輕的人唱歌,而李曉東在唱生活。此前越是熟悉,此時越是震撼,觀眾便更能了然,原來一首流行歌曲,能被昇華到這樣的高度。這,便是歌手的厲害,這便是《歌手》2018的厲害。

其次,是頂尖節目品質的需求。

音樂類節目連年層出不窮,然而品質上無人可出《歌手》2018其右。燈光、舞美、剪輯、特效、音樂、氛圍營造、節奏控制,《歌手》2018代表了目前中國音樂類節目最頂尖的製作水準。而這樣的內容,即使在一年幾百檔的節目中,仍然是稀缺資源。目前的中國綜藝,不缺節目,甚至不缺好節目,但頂級品質的節目永遠稀缺。

再次,是熱點話題社交的需求。

每年一度《歌手》2018,每年一度朋友圈被《歌手》2018刷屏。《歌手》2018已然成為一個符號化的、儀式化的、慶典化的音樂評論全民議程、社交貨幣,有足夠豐富的空間讓它足以形成話題熱點:第一,關於回憶,恰如我與我朋友之前因為一首《夢裡花》產生了彼此共鳴,一個又一個的點對點的彼此共鳴便形成了點到面的社會共鳴;第二,關於評論,朋友圈裡出現最多的,就是大家在本場競演後最強推的歌手與歌曲,有人支持Jessie J,有人欣賞Gai,有人偏好李曉東,竟不以洪濤老師公佈的結果為轉移,當大家都有獨立的意志、獨立的審美,這樣超出定論的抒發便成了話題醞釀的基因。

合作的需求

首期節目一開始,便有這麼一句話,2005年之後,有分量的歌手便極為罕有,“因為唱片公司已經推不動新人了”。

不避諱地說,音樂界進入低迷、進入寒冬已然是昭然若揭的事實。這不僅僅是在唱片銷量上的急劇下滑,更嚴重的問題是,過氣歌手存量越來越多,新生歌手增量越來越少,當然,應該加一個定語,“有影響力的”。相對于音樂界的鼎盛年代,連年都有新生血液的湧現,近年來,能夠叫的出的新人屈指可數,被遺忘的老人與日俱增,音樂圈的門面,就靠著為數不多的、金字塔尖的天皇天后撐著。

幸而,這兩年,音樂界找到了合作夥伴——音樂類綜藝。才得以釋放這一部分的人力存量,這一產業的生態運轉才得以為繼。

毋庸置疑的,《歌手》2018便是這一茬兒“合作夥伴”中,含金量最高、“造星術”最好的頂級資源。多年下來,一撥老面孔在這個節目再度翻紅,彭佳慧、林志炫、黃麗玲、林憶蓮,一撥新面孔在這個節目一炮而紅,黃綺珊、鄧紫棋、陳潔儀、迪瑪希、趙雷。

而昨天之後,《歌手》2018首發的7位歌手,無論是否會出現黃綺珊、鄧紫棋、迪瑪希式的一夕爆紅,但一夕新人成名、一夕回歸熱點,絕對不在話下——昨天之前,連音樂界的人都不知道張天,昨天之後,連路人觀眾都知道那是唱《Queen Bee》的、排名僅亞於國際歌後的94年女孩兒;昨天之前,李聖傑這個名字大概已經在年歲中模糊了,昨天之後,你又想起了他的《癡心絕對》《手放開》這些曾經的KTV必點曲目,而且,還有一首關於他的新的記憶點——更國際范兒的《You And I》。

這是互惠互利的。正是因為音樂界有這樣的困境,有這樣的需求作為基礎、作為動機,所以作為中國音樂為數不多的造星引擎的《歌手》2018,一來不會缺歌手,所以不會缺內容,二來不會缺音樂圈其他相關上下游產業鏈的支持,所以不會缺宣推與收益。事實上,可能沒有一個其他產業會如目前的音樂業,對綜藝節目有那麼深度那麼大量的需求與期望。

導向的需求

在做《預見2018傳媒產業大趨勢》系列專題採訪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北師大胡智鋒老師的一句話:“2018年中國傳媒產業的大趨勢,是與《十九大報告》緊密相關的,因為,中國特色的文化產業首先取決於政治格局。”

那麼,當下的導向需求是什麼呢?宏觀格局是什麼呢?《十九大報告》的指導意見又是什麼呢?

一方面,是中國走向世界的需求。要讓中國的觀眾有更強的文化自信感、文化自豪感,要在伴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伴隨著國家經濟部署,進行大規模的文化輸出、文化擴張;

另一方面,是世界走進中國的需求。伴隨著經濟體量、綜合國力、國際地位的攀升,國際上對瞭解中國文化、進軍中國市場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與需求。

而音樂,作為文化產業中最具有跨國別、跨種族能力的藝術形式,自然成了在當下中對外、外對中文化交流需求愈發旺盛之下,最能打開、建立、滿足文化輸出與文化輸入的載體。

從《歌手》2018的發展歷程來看,它似乎連年都在擴張它文化輸出、文化遠行的版圖:從最初輻射港澳臺的大中華區,到擴張到輻射新加坡(陳潔儀)、馬來西亞(曹格)、韓國(黃致列)的東亞區、再擴張到《歌手》2017一帶一路沿線的哈薩克(迪瑪希)、又再進一步擴張到《歌手》2018歐美的英國(Jessie J),可以鮮明地看到,《歌手》2018實實在在地在文化輸出與文化引入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而這顯然是與國家目前對文化產業的整體佈局與期許,不謀而合的。

結 語

萬事萬物,衰退或者興盛,本質皆建立在需求之上。

我之所以敢斷言,《歌手》2018必然是目前的綜N代之中,在可預見的階段內,能保持“持續的現象級”,其根源便在於它有足夠強大的需求基礎:

在宏觀層面,它以音樂為切口,以文化交流為導向,讓世界的文化走進來、讓中國的文化走出去,顯然是與《十九大報告》的精神、國家部署的整體戰略緊密相關、積極參與、恰當配合的;

在中間層面,它補位了在音樂界式微、音樂公司匱乏推陳出新運營能力的前提裡,且中國觀眾仍有極強音樂內容、音樂產品需求的情況下,中國音樂造星能力最強的第一平臺;

在微觀層面,它滿足了個體的電視觀眾對高級審美的需求,對優質內容的需求,對話題參與的需求,而一個個獨立的個體需求所彙集而成的,則又是宏觀層面的集體需求。

以上,便是足以讓我堅信的理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