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小紅莓樂隊主唱突然離世,她是連王菲也曾瘋狂模仿的靈魂歌者

生於1971年的The Cranberries(小紅莓樂隊)主唱、詞曲作者、吉他手、鍵盤手Dolores O'Riordan(桃樂絲 奧'瑞沃丹)昨天在倫敦去世, 年僅47歲。

目前桃樂絲的死因尚未公佈。

十年前, 我第一次聽到卡百利的歌, 驚為天人。

那時我上大一, 剛剛開始做兼職的電臺主播, 從小聽了大量華語流行音樂的我, 想要去尋找更多的音樂養分, 不知道從哪裡知道了卡百利, 於是從那以後, 我聽歌的品味便開始從流行轉向獨立、搖滾和民謠, 再也沒有擺脫。

一晃那麼多年過去了, 前幾天, 當我偶然拾起大學時聽得最多的這個樂隊, 一張專輯接一張專輯地聽過去, 才發現, 天哪, 每首歌旋律都那麼迷人, 每一首歌都有亮點, 我竟然遺漏了好多好歌。

比如這首《Animal instinct》, 歌名直譯叫做《動物本能》, 在MV裡面, 翻譯成了《母親的愛》。

1月15日, 愛爾蘭搖滾樂隊小紅莓主唱桃樂絲在倫敦突然去世, 終年46歲。 圖為桃樂絲在1月4日發佈的最後一條推特, 意為結束英國的行程返回愛爾蘭

1982年, 愛爾蘭島西南部利默里克郡, 一個名叫桃樂絲的十一歲女孩, 寫下了她人生的第一首歌。 貫穿愛爾蘭島的香農河從這裡注入大西洋, 濕潤冰冷的空氣中, 是哨笛、豎琴和凱爾特民謠。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愛爾蘭一樣, 在艱辛、勞苦的農耕文明裡, 催生出如此樂觀、迷人的民族音樂。

“音樂能輕易釋放你情緒中的起伏變化, 你很難去簡單地形容歌唱本身, 除了它帶給你的快樂。 ”桃樂絲曾這樣記錄下音樂帶給她的感受。

十年後, 她與吉他手Noel、貝斯手Mike、鼓手Fergal組成小紅莓樂隊,

錄製單曲Dreams。 激烈濃情的電吉他、穩穩推進的貝斯和鼓, 構成了緊湊的英倫搖滾編曲。 一個高亢清亮又充滿鼻音的女聲懸於其上, 像一顆剛採收的水果, 給這首器樂編配恰到好處、不多不少的歌, 帶來了一絲清甜清香的驚喜感。

當時這一頗顯另類的風格,

雖獲樂評界肯定, 卻並未得到好的銷量。 90年代初, Brit-pop音樂的最後一次世界性風潮蓄勢待發, 搖滾樂卻依舊被乾脆而充滿力量感的男聲所壟斷。 桃麗絲甘醇濕潤的轉音, 似乎和樂隊產生了一種頻段上的隔離, 配合以風格性的巨大混響, 個性鮮明到令聽眾一下子捉摸不定。

誰也不會想到, Dreams在兩年後的1994年, 被當時還是竇唯妻子的王菲翻唱成《夢中人》, 和《重慶森林》一起成為東亞年輕人的另類時尚代名詞。

夢中人王菲 - 重慶森林

《重慶森林》劇照

桃麗絲事業的轉機也在這一年,當時小紅莓樂隊來到美國給山羊皮(Suede)當暖場嘉賓。不得不說,這一趨近“垂直行銷”的宣傳策略,取得了巨大成功——當場搶走了山羊皮的風頭,未正式錄製的單曲隨即受到大眾搶購,唱片公司的搶人大戰也圍繞著這支年輕樂隊展開。

與桃樂絲具有同樣空靈清脆嗓音的山羊皮樂隊(Suede),小紅莓正是在擔任他們的暖場嘉賓後一炮而紅

首張專輯名為“Everybody Else Is Doing It, So Why Can't We?”,意思簡單明瞭,“每個人都可以做,我們又有什麼不可以?”其時,山羊皮主唱的前女友Justine Frischmann組建的橡皮筋樂隊(Elastica)尚未發行專輯,小紅莓遂以特立獨行的女主唱嗓音、略帶後朋色彩的編曲,成為另類流行搖滾(Alternative Pop Rock)的代表。而帶有愛爾蘭民族色彩的民謠,更穩固了他們不可取代的風格特徵。

Justine Frischmann組建的另類搖滾樂隊Elastica

此時的桃樂絲和小紅莓樂隊,像一個赤著腳、輕盈漂浮的嬉皮,帶著濃厚口音,唱著少女浪漫曖昧的童話故事。

桃麗絲回憶道:“第一張專輯是基於青春期的情感,你知道,那時候的愛是稚嫩而溫和的;而第二張專輯則有很大不同,它是我遇到人生中的第一段愛情,開始第一段嚴肅的戀愛關係時完成的。”

隔年九月,包含有著名單曲《行屍走肉》(Zombie)的專輯No Need To Argue發行,小紅莓溫馴甜美的形象驟然轉變,帶著油漬搖滾的消沉陰鬱情緒,爆發力十足的失真吉他掃弦,Zombie憤怒地唱出反戰訴求,抨擊當時因北愛爾蘭衝突發生的暴力事件。

《Zombie》1999年巴黎演唱會現場版

“我記得當時有許多炸彈攻擊事件在倫敦發生,事態非常糟糕。那些無辜的孩子遇害時我們正在英國巡演,這件事令人痛心欲絕。你要知道,這些隨機引爆的炸彈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

一系列的暴力攻擊刺痛著這個正準備步入婚姻、成為母親的女人,樂隊忙碌的工作間隙,桃樂絲在深夜的酒店房間,用一把木吉他寫下了這首悅耳易記卻莊嚴肅穆的單曲。一個敏感而溫和的靈魂在音樂中掙扎,不斷加重的鼓點造就了緊張而衝突的氣氛,令小紅莓完成了一次從“小我”到“大我”的轉變。

“唱出這件事的確很難,當你還年輕的時候並不會想太多,只是順著感覺。隨著年齡增長,你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恐懼和擔憂。”Zombie的成功使得小紅莓的音樂成為反戰和平的代表,提煉出一個更為普世的“搖滾核”,他們受邀來到諾貝爾和平獎會場演出,步入事業的巔峰。

保守、穩健的樂隊形象,加上桃樂絲高辨識度的個人特質,令他們的音樂在世界範圍內得到認可。從中國的王菲、範曉萱到美國的蕾哈娜,“桃樂絲范兒”成為一代又一代歌手效法的對象。

小紅莓樂隊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樂隊發行了三張專輯,並隨著桃麗絲越來越投入家庭生活、成為三個孩子的母親,不斷傳出解散的傳聞。2004年,小紅莓宣佈暫停樂隊事務。桃樂絲隨後出版了兩張個人專輯,但個人事業發展並不順利。

飲食不規律、酗酒、少年時代遭受虐待的經歷,使得她陷入嚴重的抑鬱症和心理問題,儘管樂隊在2009年重組,這些精神因素的困擾卻仍使她難以擺脫負面情緒的陰影。

2018年1月4日,桃樂絲在推特上發表po文,表示自己在前一年的腰傷痊癒後,正結束在英國的現階段工作,準備返回愛爾蘭。誰知這竟成為她的最後一條po文。12天后,在London Hilton on Park Lane的酒店房間,員警發現了她的屍體,死因未明。

倫敦員警發現桃樂絲屍體的 London Hilton on Park Lane酒店

“人們生來就熱愛歌唱,”桃樂絲在短短46年的生命歷程裡,用美好的音樂為世人帶來愛與和平的期望,卻獨自承受著巨大的心靈痛苦,最後孤獨地意外死亡。音樂依然能釋放這個脆弱心靈情緒的起伏變化,歌唱卻不再能夠帶給她簡單的快樂。

90年代的另類搖滾在今天聽來已顯得足夠主流,而搖滾樂中的“愛”卻成了稀罕的存在。在這個以迎合為嚮往的音樂時代,在普世性“搖滾核”日益消亡的今天,不知這是否也構成了桃樂絲內心孤獨和抑鬱的一部分。

人固有一死,列儂被歌迷槍殺,柯本在家中用子彈自決,搖滾歌手似乎並不容易在這個殘酷世界順利存活。不過,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遺忘。無數的新生樂隊成立,多年的搖滾天團散場,我們已經沒有機會聽到桃樂絲的現場演唱,只願小紅莓歌曲裡“愛”,能長存於你我心中,永不褪色。

《重慶森林》劇照

桃麗絲事業的轉機也在這一年,當時小紅莓樂隊來到美國給山羊皮(Suede)當暖場嘉賓。不得不說,這一趨近“垂直行銷”的宣傳策略,取得了巨大成功——當場搶走了山羊皮的風頭,未正式錄製的單曲隨即受到大眾搶購,唱片公司的搶人大戰也圍繞著這支年輕樂隊展開。

與桃樂絲具有同樣空靈清脆嗓音的山羊皮樂隊(Suede),小紅莓正是在擔任他們的暖場嘉賓後一炮而紅

首張專輯名為“Everybody Else Is Doing It, So Why Can't We?”,意思簡單明瞭,“每個人都可以做,我們又有什麼不可以?”其時,山羊皮主唱的前女友Justine Frischmann組建的橡皮筋樂隊(Elastica)尚未發行專輯,小紅莓遂以特立獨行的女主唱嗓音、略帶後朋色彩的編曲,成為另類流行搖滾(Alternative Pop Rock)的代表。而帶有愛爾蘭民族色彩的民謠,更穩固了他們不可取代的風格特徵。

Justine Frischmann組建的另類搖滾樂隊Elastica

此時的桃樂絲和小紅莓樂隊,像一個赤著腳、輕盈漂浮的嬉皮,帶著濃厚口音,唱著少女浪漫曖昧的童話故事。

桃麗絲回憶道:“第一張專輯是基於青春期的情感,你知道,那時候的愛是稚嫩而溫和的;而第二張專輯則有很大不同,它是我遇到人生中的第一段愛情,開始第一段嚴肅的戀愛關係時完成的。”

隔年九月,包含有著名單曲《行屍走肉》(Zombie)的專輯No Need To Argue發行,小紅莓溫馴甜美的形象驟然轉變,帶著油漬搖滾的消沉陰鬱情緒,爆發力十足的失真吉他掃弦,Zombie憤怒地唱出反戰訴求,抨擊當時因北愛爾蘭衝突發生的暴力事件。

《Zombie》1999年巴黎演唱會現場版

“我記得當時有許多炸彈攻擊事件在倫敦發生,事態非常糟糕。那些無辜的孩子遇害時我們正在英國巡演,這件事令人痛心欲絕。你要知道,這些隨機引爆的炸彈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

一系列的暴力攻擊刺痛著這個正準備步入婚姻、成為母親的女人,樂隊忙碌的工作間隙,桃樂絲在深夜的酒店房間,用一把木吉他寫下了這首悅耳易記卻莊嚴肅穆的單曲。一個敏感而溫和的靈魂在音樂中掙扎,不斷加重的鼓點造就了緊張而衝突的氣氛,令小紅莓完成了一次從“小我”到“大我”的轉變。

“唱出這件事的確很難,當你還年輕的時候並不會想太多,只是順著感覺。隨著年齡增長,你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恐懼和擔憂。”Zombie的成功使得小紅莓的音樂成為反戰和平的代表,提煉出一個更為普世的“搖滾核”,他們受邀來到諾貝爾和平獎會場演出,步入事業的巔峰。

保守、穩健的樂隊形象,加上桃樂絲高辨識度的個人特質,令他們的音樂在世界範圍內得到認可。從中國的王菲、範曉萱到美國的蕾哈娜,“桃樂絲范兒”成為一代又一代歌手效法的對象。

小紅莓樂隊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樂隊發行了三張專輯,並隨著桃麗絲越來越投入家庭生活、成為三個孩子的母親,不斷傳出解散的傳聞。2004年,小紅莓宣佈暫停樂隊事務。桃樂絲隨後出版了兩張個人專輯,但個人事業發展並不順利。

飲食不規律、酗酒、少年時代遭受虐待的經歷,使得她陷入嚴重的抑鬱症和心理問題,儘管樂隊在2009年重組,這些精神因素的困擾卻仍使她難以擺脫負面情緒的陰影。

2018年1月4日,桃樂絲在推特上發表po文,表示自己在前一年的腰傷痊癒後,正結束在英國的現階段工作,準備返回愛爾蘭。誰知這竟成為她的最後一條po文。12天后,在London Hilton on Park Lane的酒店房間,員警發現了她的屍體,死因未明。

倫敦員警發現桃樂絲屍體的 London Hilton on Park Lane酒店

“人們生來就熱愛歌唱,”桃樂絲在短短46年的生命歷程裡,用美好的音樂為世人帶來愛與和平的期望,卻獨自承受著巨大的心靈痛苦,最後孤獨地意外死亡。音樂依然能釋放這個脆弱心靈情緒的起伏變化,歌唱卻不再能夠帶給她簡單的快樂。

90年代的另類搖滾在今天聽來已顯得足夠主流,而搖滾樂中的“愛”卻成了稀罕的存在。在這個以迎合為嚮往的音樂時代,在普世性“搖滾核”日益消亡的今天,不知這是否也構成了桃樂絲內心孤獨和抑鬱的一部分。

人固有一死,列儂被歌迷槍殺,柯本在家中用子彈自決,搖滾歌手似乎並不容易在這個殘酷世界順利存活。不過,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遺忘。無數的新生樂隊成立,多年的搖滾天團散場,我們已經沒有機會聽到桃樂絲的現場演唱,只願小紅莓歌曲裡“愛”,能長存於你我心中,永不褪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